深圳市中小学在线教学资源 教学设计(2500字左右) 教材:《世界历史》(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 单元: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课题: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授课人:深圳市龙华区玉龙学校关心 审核人: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李绍金 一、教学分析(500字以内) 1.本课的单元地位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 战后初期的世界”,包括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战胜国建立新的国 际秩序,俄国的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民族民主运 动。本课内容是20世纪初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霸权而发 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 2.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方式分析:课标要求,本课知道“三国 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 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本 课分为三个子目,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 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这三个部分内容勾勒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基本轮廓。 stori ucatio 3.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本课围绕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子目通过阐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的基本史实和形成的原 因,帮助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和性质;第二子目介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一一萨拉热窝事件;第三子目通过介绍第一 次世界大战的经过和结果使学生了解到战争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设计300字以内) 1.唯物史观: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必然结 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深圳初中历史学科)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深圳市中小学在线教学资源 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深圳初中历史学科)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教学设计(2500 字左右) 教材:《世界历史》(统编教材 九年级下册) 单元: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课题:第 8 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授课人:深圳市龙华区玉龙学校 关心 审核人: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李绍金 一、教学分析(500 字以内) 1. 本课的单元地位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 战后初期的世界”,包括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战胜国建立新的国 际秩序,俄国的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民族民主运 动。本课内容是 20 世纪初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霸权而发 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2. 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方式分析:课标要求,本课知道“三国 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 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本 课分为三个子目,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 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这三个部分内容勾勒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基本轮廓。 3. 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本课围绕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子目通过阐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的基本史实和形成的原 因,帮助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和性质;第二子目介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第三子目通过介绍第一 次世界大战的经过和结果使学生了解到战争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设计 300 字以内) 1.唯物史观: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必然结
深圳市中小学在线教学资源 果,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一一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 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2.时空观念: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背景、时间、经过。知 道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的基本史实。 3.史料实证:引导学生通过图文史料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 原因、产生的影响。 4.历史解释:能够正确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 5.家国情怀:学生了解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 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00字以内) 1.重点: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萨拉热窝事件、 凡尔登战役等。 2。难点: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 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五、教学过程(1600字左右) 1.p新课导入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为了向塞尔维亚炫耀武 力,到波斯尼亚检阅军队。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 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这场意外的刺杀行动拉开了为期4 年的席卷全球五个大洲33个国家以及15亿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序 幕。一次刺杀活动为什么会引发世界大战?一战的爆发是偶然的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第一次世界大战: 2.正课讲授 一、一战原因分析 (1)教师展示材料一: 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深圳初中历史学科)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深圳市中小学在线教学资源 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深圳初中历史学科)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果,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 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2.时空观念: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背景、时间、经过。知 道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的基本史实。 3.史料实证:引导学生通过图文史料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 原因、产生的影响。 4.历史解释:能够正确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 5. 家国情怀:学生了解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 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00 字以内) 1. 重点:知道“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 凡尔登战役等。 2. 难点: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 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五、教学过程(1600 字左右) 1. 新课导入 1914 年 6 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为了向塞尔维亚炫耀武 力,到波斯尼亚检阅军队。6 月 28 日,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 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这场意外的刺杀行动拉开了为期 4 年的席卷全球五个大洲33个国家以及15亿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序 幕。一次刺杀活动为什么会引发世界大战?一战的爆发是偶然的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第一次世界大战。 2. 正课讲授 一、一 战原因分析 (1)教师展示 材料一:
深圳市中小学在线教学资源 3年英法美德民面积 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 50% 40% 30% ■1880 20% 1913 10% 0% 关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法国 美国 同家 师:通过分析材料得出20世纪初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材料二 德1付(左)向英国(右》提出挑战(潜画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 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1899年德国外交部长皮洛夫演讲 师:分析材料可知20世纪初,世界已被瓜分完毕,英国占有的 殖民地最多,面积是俄国的2倍、法国的3倍,德国的11倍,美国的 100倍。德国迫切需要重新瓜分世界。 (3) 出示“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过程和形势地图 istorio。ec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意 突尼斯问题 法 国 1882年 普法战争后果 国《俄 1904年 三 德 世界市场、殖民地 英 盟 约 国 1879年 巴尔干问题 1907年 西班牙 奥 争夺巴尔干 182年形减的三国同里 104-107年形成的三国协约 1913年目界 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深圳初中历史学科)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深圳市中小学在线教学资源 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深圳初中历史学科)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师:通过分析材料得出 20 世纪初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材料二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 已经过去 ,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 —— 1899 年德国外交部长皮洛夫演讲 师:分析材料可知 20 世纪初,世界已被瓜分完毕,英国占有的 殖民地最多,面积是俄国的 2 倍、法国的 3 倍,德国的 11 倍,美国的 100 倍。德国迫切需要重新瓜分世界。 (3)出示“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过程和形势地图
深圳市中小学在线教学资源 师:法国和意大利矛盾焦点是争夺非洲的突尼斯;德国的目的是实现 世界霸权,摧垮英国的海上垄断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奥匈帝国 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半岛,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但塞尔维亚人在 民族关系上与俄国同为斯拉夫人,俄国曾支持了塞尔维亚从奥斯曼土 耳其统治下独立出来,是俄罗斯的势力范围。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 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和摧毁德国 舰队。法国的目的是收复被德国在普法战争后割占的阿尔萨斯和洛林, 而且还想夺取德国的萨尔区,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俄国 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 的统治。 打击对手的办法,就是结盟。1882年,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 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形成;20世纪初,英国分别与法国、俄国 缔约,建立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为争夺世界霸权,展开 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断,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战争一触即发。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 欧洲变成一 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个“火药桶”就是巴尔干 问题,“一粒火星”则是萨拉热窝事件。 师:大家再思考本课刚开始的那个问题:一战的爆发是一个偶然事件 吗?有人说,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一战就能避免,这种说法对吗? 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样不 可避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之间的政治经济 发展不平衡。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战 争。 在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任何一桩偶发事件都有可能引发世界范围内 的战争。萨拉热窝事件只是促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 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深圳初中历史学科)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深圳市中小学在线教学资源 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深圳初中历史学科)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师:法国和意大利矛盾焦点是争夺非洲的突尼斯;德国的目的是实现 世界霸权,摧垮英国的海上垄断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奥匈帝国 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半岛,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但塞尔维亚人在 民族关系上与俄国同为斯拉夫人,俄国曾支持了塞尔维亚从奥斯曼土 耳其统治下独立出来,是俄罗斯的势力范围。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 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和摧毁德国 舰队。法国的目的是收复被德国在普法战争后割占的阿尔萨斯和洛林, 而且还想夺取德国的萨尔区,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俄国 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 的统治。 打击对手的办法,就是结盟。1882 年,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 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形成;20 世纪初,英国分别与法国、俄国 缔约,建立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为争夺世界霸权,展开 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断,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战争一触即发。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 欧洲变成一 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个“火药桶”就是巴尔干 问题,“一粒火星”则是萨拉热窝事件。 师:大家再思考本课刚开始的那个问题:一战的爆发是一个偶然事件 吗?有人说,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一战就能避免,这种说法对吗? 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样不 可避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之间的政治经济 发展不平衡。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战 争。 在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任何一桩偶发事件都有可能引发世界范围内 的战争。萨拉热窝事件只是促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
深圳市中小学在线教学资源 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1914年7月28日奥匈对塞尔维亚宣战欧洲各 大国相继卷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二、一战主要进程梳理 (1)开始标志、重要战役 师:第一次世界大战主战场在欧洲战场:主要有东、南、西三 条战线,其中西线战事最为惨烈。1916年12月德法之间的凡尔登战 役是一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 重要战役:凡尔登是英法军队战线的突出部,像一颗伸出的利 牙,对深入法国北部的德军侧翼形成严重威胁,而且德军若占领了凡 尔登就打通了德军迈向巴黎的通道。凡尔登战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 耗战。双方参战兵力众多、伤亡惨重。凡尔登战役法军损失54.3万 人,德军损失43.3万人,故此役有”绞肉机"之称。 ,这场惨烈的战争最终以法国获胜结束,德国企图一举击败法国 的战略目标再次遭到挫折,损失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也标志着德国 军事进攻的能力已从顶峰跌落,战争主动权逐渐转到协约国手中。 ②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ion reas (2)战局变化 ①美国态度的变化:由中立到参战1917年 ③中国、巴西等中立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中国派出十几万劳工到欧洲 战场。中国劳工在前线挖战壕/运弹药/吃苦耐劳,为协约国的胜利做 出了巨大的牺牲。 师:从1917年开始,第一次世界大战胜负的天平逐渐偏向了协 约国。1917年,美国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一方的力量,中国、 巴西等也加入一战。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战争。这些都增强了协 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深圳初中历史学科)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深圳市中小学在线教学资源 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深圳初中历史学科)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1914 年 7 月 28 日奥匈对塞尔维亚宣战欧洲各 大国相继卷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二、一战主要进程梳理 (1)开始标志、重要战役 师:第一次世界大战主战场在欧洲战场:主要有东、南、西三 条战线,其中西线战事最为惨烈。1916 年 12 月德法之间的凡尔登战 役是一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 重要战役:凡尔登是英法军队战线的突出部,像一颗伸出的利 牙,对深入法国北部的德军侧翼形成严重威胁,而且德军若占领了凡 尔登就打通了德军迈向巴黎的通道。凡尔登战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 耗战。双方参战兵力众多、伤亡惨重。凡尔登战役法军损失 54.3 万 人,德军损失 43.3 万人,故此役有"绞肉机"之称。 这场惨烈的战争最终以法国获胜结束,德国企图一举击败法国 的战略目标再次遭到挫折,损失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也标志着德国 军事进攻的能力已从顶峰跌落,战争主动权逐渐转到协约国手中。 (2)战局变化 ①美国态度的变化:由中立到参战 1917 年 ②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③中国、巴西等中立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中国派出十几万劳工到欧洲 战场。中国劳工在前线挖战壕/运弹药/吃苦耐劳,为协约国的胜利做 出了巨大的牺牲。 师:从 1917 年开始,第一次世界大战胜负的天平逐渐偏向了协 约国。1917 年,美国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一方的力量,中国、 巴西等也加入一战。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战争。这些都增强了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