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质量检测卷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基础巩固(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粘贴(zhan)玷污(zhan) 龌龊(wo) 运筹帷幄(w) B.蹉跎(cuo 磋商(cuo) 遭殃(yang)怏怏不乐(yang) C.飞镖(biao)剽悍(biao)绯红(fei)妄自菲薄(fi) D.蜿蜒(yan) 筵席(yon) 市侩(kuai)脍炙人口(kuai) 2.(2011辽宁大连检测)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播出后,在广大青年中引起巨大 ②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阿尔巴斯白山羊绒的品质在 ③太阳黑子又进入集中爆发期,我国天文学家从去年8月就开始密切 太 阳的活动。 A.反应蜕化观测 B.反响退化观测 C.反应蜕化监测 D.反响退化监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温哥华冬奧会花样滑冰双人滑比赛中,中国选手申雪赵宏博不孚众望,以 216.57分的总成绩夺得冠军。 B.面对三聚氰胺奶粉重现市场这样的事件,政府各职能部门应闻风而动,上下其 手,彻底追査,促进食品市场环境安全有序 C.去年,很多地方政府“卖土地”的收入占其财政收入的六七成,这种依靠“土 地财政”维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行为,简直是竭泽而渔 D.参加冬奥会选拔赛那天,李佳很紧张,感觉压力很大,是其他选手和老师们对 她无所不至的照顾和关心使她逐渐减轻了心理压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句是() A.专家明确指出,此次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不会恢复繁体字的使用,中国 新生儿的取名用字也必须从中选取,乱取名、取怪名将得到遏制 B.10月23日,据英文雅虎体育网站记者马克·J·斯皮尔斯爆料,NBA自由球员 阿里纳斯可能与广东宏远队签订一份为期一年的合约 C.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系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 苏,这些功劳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 D.主管会计只凭副总经理的一个电话,未按总经理的指示,将预付款电汇给对方, 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组是() 《春水晴峦》是一幅山水画 ,画家 笔下的朦胧意境,映照出实实在在的心情文章。 ①山坡上舒展着绿色苔草②山脊在平原中突兀矗立 ③船帆在江河上影影点点④石间水口涌动着汩汩清泉 A.①④②③B.④③②①C.③①②④D.②①④③ 二、阅读鉴赏(3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20分)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质量检测卷 (时间:100 分钟 满分:120 分) 一、基础巩固(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粘贴(zhān) 玷污(zhān) 龌龊(wò) 运筹帷幄(wò) B.蹉跎(cuō) 磋商(cuō) 遭殃(yānɡ) 怏怏不乐(yānɡ) C.飞镖(biāo) 剽悍(biāo) 绯红(fēi) 妄自菲薄(fěi) D.蜿蜒(yán) 筵席(yán) 市侩(kuài) 脍炙人口(kuài) 2.(2011 辽宁大连检测)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播出后,在广大青年中引起巨大 。 ②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阿尔巴斯白山羊绒的品质在 。 ③太阳黑子又进入集中爆发期,我国天文学家从去年 8 月就开始密切 太 阳的活动。 A.反应 蜕化 观测 B.反响 退化 观测 C.反应 蜕化 监测 D.反响 退化 监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温哥华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比赛中,中国选手申雪赵宏博不孚众望,以 216.57 分的总成绩夺得冠军。 B.面对三聚氰胺奶粉重现市场这样的事件,政府各职能部门应闻风而动,上下其 手,彻底追查,促进食品市场环境安全有序。 C.去年,很多地方政府“卖土地”的收入占其财政收入的六七成,这种依靠“土 地财政”维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行为,简直是竭泽而渔。 D.参加冬奥会选拔赛那天,李佳很紧张,感觉压力很大,是其他选手和老师们对 她无所不至的照顾和关心使她逐渐减轻了心理压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专家明确指出,此次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不会恢复繁体字的使用,中国 新生儿的取名用字也必须从中选取,乱取名、取怪名将得到遏制。 B.10 月 23 日,据英文雅虎体育网站记者马克·J·斯皮尔斯爆料,NBA 自由球员 阿里纳斯可能与广东宏远队签订一份为期一年的合约。 C.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系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 苏,这些功劳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 D.主管会计只凭副总经理的一个电话,未按总经理的指示,将预付款电汇给对方, 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组是( ) 《春水晴峦》是一幅山水画: , , , ,画家 笔下的朦胧意境,映照出实实在在的心情文章。 ①山坡上舒展着绿色苔草②山脊在平原中突兀矗立 ③船帆在江河上影影点点④石间水口涌动着汩汩清泉 A.①④②③B.④③②①C.③①②④D.②①④③ 二、阅读鉴赏(37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20 分)
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的,它煞费心机,创造世界。它创造了人间,还安排一 处胜境。它选中皖南山区。它是大手笔,用火山喷发的手法,迅速地,在周围一 百二十公里,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的一个浑圆的区域里,分布了这么多花岗岩的山 峰。它巧妙地搭配了其中三十六大峰和三十六小峰。髙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 柱。这些朱砂的、丹红的、紫褐色的群峰,前拥后簇,高矮参差。三个主峰,高 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这样布置后,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拨给这区域的,有倏来倏去的云,扑朔迷离的 雾,绮丽多彩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云海五座,如五大洋,汹涌澎湃。被雪 浪拍击的山峰,或被吞没,或露顶巅,沉浮其中。然后,大自然又毫不悭吝地赐 予几千种植物。它处处散下了天女花和高山杜鹃。它还特意委托风神带来名贵的 松树树种,播在险要处。黄山松铁骨冰肌,异萝松天下罕见。这样,大自然把紫 红的峰、雪浪云的海、虚无缥缈的雾、苍翠的松拿过来组成了无穷尽的幻异的景。 云海上下,有三十六源,二十四溪,十六泉,还有八潭,四瀑。一道温泉,能治 百病。各种走兽之外,又有各种飞禽。神奇的音乐鸟能唱出八个乐音。稀世的灵 芝草,有珊瑚似的肉芝。作为最髙的奖赏,它格外赏赐了只属于幸福的少数人的 是极罕见的摄身光。这种光最神奇不过。它有彩色光晕如镜框,中间一明镜可显 见人形。三个人并立峰上,各自从峰前摄身光中看见自己的面容身影 这样,大自然布置完毕,显然满意了,因此它在自己的这件艺术品上,最后三下 两下,将那些可以让人从人间通入胜境去的通道全部切断,处处悬崖绝壁,无可 托足。它不肯随便把胜境给予人类。它封了山 6.第1段中的“大手笔”该如何理解?(5分) 7.结合第2段给“摄身光”下一个定义。(4分) 8.最后一段中的“艺术品”指什么?这种写法有何好处?(6分) 9.这部分内容采用的写作手法是什么?有何作用?(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17分) 祁连雪 千里河西走廊,在我身临其境之前,总以为那里是黄尘弥漫、阒寂荒凉的,显然 是受了古诗的浸染,“千山空皓雪,万里尽黄沙”之类的诗句,已经在脑海里扎 了根,这次实地一看,才了解到真相。原来,河西走廊竟是甘肃最富庶的地区, 这片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如今已被国家划定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当你驻足武威 张掖,一定会为那里的依依杨柳、森森苇帐、富饶的粮田、丰硕的果园所构成的 江南秀色”所倾倒 当然也不是说,整个河西走廊尽是良畴沃野,它的精华所在,只是石羊河流域的 武威、永昌平原,黑河、弱水流域的张掖、酒泉平原,疏勒河流域的玉门、敦煌 平原。这篇膏腴之地,是仰仗着祁连山的冰川雪水来维系其绿色生命体系的。祁
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的,它煞费心机,创造世界。它创造了人间,还安排一 处胜境。它选中皖南山区。它是大手笔,用火山喷发的手法,迅速地,在周围一 百二十公里,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的一个浑圆的区域里,分布了这么多花岗岩的山 峰。它巧妙地搭配了其中三十六大峰和三十六小峰。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 柱。这些朱砂的、丹红的、紫褐色的群峰,前拥后簇,高矮参差。三个主峰,高 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这样布置后,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拨给这区域的,有倏来倏去的云,扑朔迷离的 雾,绮丽多彩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云海五座,如五大洋,汹涌澎湃。被雪 浪拍击的山峰,或被吞没,或露顶巅,沉浮其中。然后,大自然又毫不悭吝地赐 予几千种植物。它处处散下了天女花和高山杜鹃。它还特意委托风神带来名贵的 松树树种,播在险要处。黄山松铁骨冰肌,异萝松天下罕见。这样,大自然把紫 红的峰、雪浪云的海、虚无缥缈的雾、苍翠的松拿过来组成了无穷尽的幻异的景。 云海上下,有三十六源,二十四溪,十六泉,还有八潭,四瀑。一道温泉,能治 百病。各种走兽之外,又有各种飞禽。神奇的音乐鸟能唱出八个乐音。稀世的灵 芝草,有珊瑚似的肉芝。作为最高的奖赏,它格外赏赐了只属于幸福的少数人的, 是极罕见的摄身光。这种光最神奇不过。它有彩色光晕如镜框,中间一明镜可显 见人形。三个人并立峰上,各自从峰前摄身光中看见自己的面容身影。 这样,大自然布置完毕,显然满意了,因此它在自己的这件艺术品上,最后三下 两下,将那些可以让人从人间通入胜境去的通道全部切断,处处悬崖绝壁,无可 托足。它不肯随便把胜境给予人类。它封了山。 6.第 1 段中的“大手笔”该如何理解?(5 分) 7.结合第 2 段给“摄身光”下一个定义。(4 分) 8.最后一段中的“艺术品”指什么?这种写法有何好处?(6 分) 9.这部分内容采用的写作手法是什么?有何作用?(5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17 分) 祁连雪 千里河西走廊,在我身临其境之前,总以为那里是黄尘弥漫、阒寂荒凉的,显然 是受了古诗的浸染,“千山空皓雪,万里尽黄沙”之类的诗句,已经在脑海里扎 了根,这次实地一看,才了解到真相。原来,河西走廊竟是甘肃最富庶的地区, 这片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如今已被国家划定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当你驻足武威、 张掖,一定会为那里的依依杨柳、森森苇帐、富饶的粮田、丰硕的果园所构成的 “江南秀色”所倾倒。 当然也不是说,整个河西走廊尽是良畴沃野,它的精华所在,只是石羊河流域的 武威、永昌平原,黑河、弱水流域的张掖、酒泉平原,疏勒河流域的玉门、敦煌 平原。这篇膏腴之地,是仰仗着祁连山的冰川雪水来维系其绿色生命体系的。祁
连雪以其丰美、清冽的乳汁汇成了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河流,灌溉着农田、牧场、 果园、林带,哺育着河西走廊的子孙,一代又一代 祁连山古称天山,西汉时匈奴人呼“天”为“祁连”,故又名祁连山,一过乌鞘 岭,那静绝人世、复列天南的一脉峦叠峰,就投影在我们游骋的深眸里,映着淡 青色的天光,雪岭的素洁的脊线蜿蜒起伏,一直延伸到天际,一块块咬缺了完整 的晴空。面对着这雪擎穹宇、云幻古今的高山丽景,领略着空际琼瑶的素影清氛, 顿觉凉生襟腋,情愫髙洁,它使人的内心境界趋向于宁静、明朗、净化。 大自然的魅力固然使人动情,但平心而论,祁连山确也沾了神话和历史的光。这 里难以计数的神话传闻和层层叠叠的历史积淀,压低了祁连山、涂饰了祁连山、 丰富了祁连山。在那云做梦的少年时代,一部《穆天子传》曾使我如醉如痴,晓 夜神驰于荒山瀚海,景慕周天子驾入骏马巡行西北三万五千里,也想着要去西王 母那里做客。当时把其中的故事都当成了信史。真正知道它“恍惚无征,夸言寡 实”,是后来的事,但祁连山的吸引力并未因之稍减,反而益发强化了,四十余 年的渴慕,近照终于得偿,其欢忭之情是难以形容的 旅途中我喜欢把记忆中的有关故事与眼前的自然景观相叠合,车过山丹河(即古 弱水)时,我想到了周穆王曾渡弱水会西王母于酒泉南山。《淮南子》里也有后 羿过弱水向西王母“请不死之药”的记载,神话传说汇集着一个民族关于远古的 切记忆,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思维、情感、体验以至行动的载体,深入的窥察 个民族以至人类史前的发展轨迹 观山如读史,驰车河西走廊,眺望那笼罩南山的一派空濛,仿佛能谛听到自然、 社会、历史的无声倾诉,一种源远流长的历史的激动和沉甸甸的时间感被呼唤出 来,觉得有许多世事己经倏然远逝,又有多少天涯过客正在匆匆走来,我们这些 河西走廊的过客,与祁连雪岭朝夕相对,自然就把它当做了热门话题,有人形容 它像一位仪表堂堂、银发飘洒的将军,俯视着苍茫的大地,守护着千里沃野;有 人说祁连雪岭像一尊圣洁的神袛,壁立千寻,高悬天半,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 的隔膜感,可是在我的心目中,它却是恋人、挚友般亲切。千里长行,依依相伴, 神之所游,意之所注,无往而不是灵山圣雪,目力虽穷而情脉不断,一种相通相 化相亲相契的温情,使造化与心源合一,客观的自然景物与主观的生命情感交融 互渗,一切形象都化作了象征世界。 也许正是这种类似的情感使然,150年前的秋日,林则徐充军西北路过河西走廊 时,曾写下诗句:“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 晴雪共难消。”甘、青路上,我也即兴赋诗,寄情于祁连雪:“依依只有祁连雪 千里相随照眼明 (取材于王充阁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10.作者在文章的开关和结尾均引用了古人的诗句,请分别说明其用意是什么 (5分) 11.作者曾说:“雪”是《祁连雪》的“文眼”,其有重要的作用,请通读全文, 谈谈文中“雪”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12.文中说“观山如读史”,作者为什么这样说?(6分)
连雪以其丰美、清冽的乳汁汇成了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河流,灌溉着农田、牧场、 果园、林带,哺育着河西走廊的子孙,一代又一代。 祁连山古称天山,西汉时匈奴人呼“天”为“祁连”,故又名祁连山,一过乌鞘 岭,那静绝人世、复列天南的一脉峦叠峰,就投影在我们游骋的深眸里,映着淡 青色的天光,雪岭的素洁的脊线蜿蜒起伏,一直延伸到天际,一块块咬缺了完整 的晴空。面对着这雪擎穹宇、云幻古今的高山丽景,领略着空际琼瑶的素影清氛, 顿觉凉生襟腋,情愫高洁,它使人的内心境界趋向于宁静、明朗、净化。 大自然的魅力固然使人动情,但平心而论,祁连山确也沾了神话和历史的光。这 里难以计数的神话传闻和层层叠叠的历史积淀,压低了祁连山、涂饰了祁连山、 丰富了祁连山。在那云做梦的少年时代,一部《穆天子传》曾使我如醉如痴,晓 夜神驰于荒山瀚海,景慕周天子驾入骏马巡行西北三万五千里,也想着要去西王 母那里做客。当时把其中的故事都当成了信史。真正知道它“恍惚无征,夸言寡 实”,是后来的事,但祁连山的吸引力并未因之稍减,反而益发强化了,四十余 年的渴慕,近照终于得偿,其欢忭之情是难以形容的。 旅途中我喜欢把记忆中的有关故事与眼前的自然景观相叠合,车过山丹河(即古 弱水)时,我想到了周穆王曾渡弱水会西王母于酒泉南山。《淮南子》里也有后 羿过弱水向西王母“请不死之药”的记载,神话传说汇集着一个民族关于远古的 一切记忆,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思维、情感、体验以至行动的载体,深入的窥察一 个民族以至人类史前的发展轨迹。 观山如读史,驰车河西走廊,眺望那笼罩南山的一派空濛,仿佛能谛听到自然、 社会、历史的无声倾诉,一种源远流长的历史的激动和沉甸甸的时间感被呼唤出 来,觉得有许多世事已经倏然远逝,又有多少天涯过客正在匆匆走来,我们这些 河西走廊的过客,与祁连雪岭朝夕相对,自然就把它当做了热门话题,有人形容 它像一位仪表堂堂、银发飘洒的将军,俯视着苍茫的大地,守护着千里沃野;有 人说祁连雪岭像一尊圣洁的神祗,壁立千寻,高悬天半,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 的隔膜感,可是在我的心目中,它却是恋人、挚友般亲切。千里长行,依依相伴, 神之所游,意之所注,无往而不是灵山圣雪,目力虽穷而情脉不断,一种相通相 化相亲相契的温情,使造化与心源合一,客观的自然景物与主观的生命情感交融 互渗,一切形象都化作了象征世界。 也许正是这种类似的情感使然,150 年前的秋日,林则徐充军西北路过河西走廊 时,曾写下诗句:“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 晴雪共难消。”甘、青路上,我也即兴赋诗,寄情于祁连雪:“依依只有祁连雪, 千里相随照眼明。” (取材于王充阁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10.作者在文章的开关和结尾均引用了古人的诗句,请分别说明其用意是什么。 (5 分) 11.作者曾说:“雪”是《祁连雪》的“文眼”,其有重要的作用,请通读全文, 谈谈文中“雪”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 分) 12.文中说“观山如读史”,作者为什么这样说?(6 分)
三、语言表达(18分) 13.(2013广东珠海质检)根据提供的情景按要求答题。(8分) 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先哲用精粹的语言道出了他们对大千世界的洞悉,对人生万 象的彻悟。吟诵这些妙语,可以使灵魂得以烛照,使智慧得以开启。为此,立志 中学高一(五)班班委会决定搞一次“名言接力赛”。 (1)同学们以对联的形式为这一次活动设计了一个主题语,请你补充下联。(4 分) 上联:聆听先哲教诲 下联 (2)如果以“友谊”为主题,你要和同学们交流的一句名言是:(4分) 14.根据下列画线句子的句式、修辞仿造句子,使上下文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 比句。(4分) 也许我们不是深邃的蓝天,但是我们可以成为飘逸的白 只要我们满怀信心,尽己所能,就能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15.下面是一幅漫画。请你用自己的话来阐述这幅漫画的寓意,言之成理即可。 要求字数在40字以内。(6分) 四、写作(50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像一只急速旋转的陀螺,或许一生都在辛苦忙碌奔波中度过;人生更像一条 没有尽头的轨道,只须你像车轮一样飞速的奔跑,每到一个站点,都给你准备了 应该背起的包裹,直到生命完整地画上了句号。 请你根据自己的体验或感悟,以“奔”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
三、语言表达(18 分) 13.(2013 广东珠海质检)根据提供的情景按要求答题。(8 分) 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先哲用精粹的语言道出了他们对大千世界的洞悉,对人生万 象的彻悟。吟诵这些妙语,可以使灵魂得以烛照,使智慧得以开启。为此,立志 中学高一(五)班班委会决定搞一次“名言接力赛”。 (1)同学们以对联的形式为这一次活动设计了一个主题语,请你补充下联。(4 分) 上联:聆听先哲教诲 下联: (2)如果以“友谊”为主题,你要和同学们交流的一句名言是:(4 分) 14.根据下列画线句子的句式、修辞仿造句子,使上下文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 比句。(4 分) 也许我们不是深邃的蓝天,但是我们可以成为飘逸的白 云; , ; , 。只要我们满怀信心,尽己所能,就能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15.下面是一幅漫画。请你用自己的话来阐述这幅漫画的寓意,言之成理即可。 要求字数在 40 字以内。(6 分) 四、写作(50 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像一只急速旋转的陀螺,或许一生都在辛苦忙碌奔波中度过;人生更像一条 没有尽头的轨道,只须你像车轮一样飞速的奔跑,每到一个站点,都给你准备了 应该背起的包裹,直到生命完整地画上了句号。 请你根据自己的体验或感悟,以“奔”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D(A项,“玷”读dian;B项,“怏”读yang:C项,“剽”读piao。) 2.D(反应:事物所引起的意见、行动、态度:反响:一般用于引起众人热烈议 论、普遍称赞、强烈意见等情形。退化: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蜕化:比喻 腐化堕落。观测:观察测量;监测:注意监视和测量。 3.C(C.“竭泽而渔”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长期的收效。A.“不孚众望” 中的“孚”是“信服”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B.“上 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含贬义。D.“无所不至”指凡能做到的都做 到了(用于坏事)。) 4.B(A项,成分残缺,应在“取怪名”后加“的现象”。C项,语义重复,应为 这些成就的取得首先归功于”。D项,表意不明,将句中第二个逗号去掉或在 对方”前加“了”。) 5.A(“山水画”及冒号提示:先写山,后写水,故③应在①②之后;从“朦胧 意境”和“在平原中”分析,应是先清晰后朦胧、先近后远的顺序。) 6.解析:本题考査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阅读第1段,“大手笔”后面的文字 便是对它的全面解释。这段文字体现出黄山的雄伟壮观和神奇。“大手笔”的含 义也正在于此。 答案:所谓“大手笔”,古时是指有名的作家或作品。用在这里,突出黄山的雄 伟、壮观,同时也把黄山当做一幅画作来写。 7.解析:本题考査下定义。首先找到涉及“摄身光”的句段,然后将能体现其特 征的句词按一定顺序组合在一个单句中。实际就是对“这种光最神奇不过。它有 彩色光晕如镜框,中间一明镜可显见人形。三个人并立峰上,各自从峰前摄身光 中看见自己的面容身影。”这组句子的整合。 答案:摄身光是彩色光晕如镜框,中间一明镜能让人照出自己的一种自然现象。 8.解析:本题考査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分析。用艺术品来比喻黄山自然是充满了 作者的赞美之情。第二问结合比喻的表达效果回答即可。 答案:黄山。文章采用比喻的手法把黄山写成艺术品,更形象生动地体现出了作 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9.答案:拟人。使语言形象、生动,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10.解析:作这类题要注意从内容和写作手法两方面来回答 答案:开头以古诗渲染作者从前的印象,在强烈的对比中反衬现实真相;起笔大 气,在引起下文的同时,也透露出文章特有的书卷气。 结尾的引用既印证了前文自然景物与生命情感交融的关系,引发作者的诗句来收 束文章,同时又以林则徐寂寥无奈的心境映衬作者明朗向上的情绪。 11.解析:先要理清作者行文思路,然后再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写作手法 答案:雪是贯彻全文的线索。雪化成水汇成了河流,哺育着河西走廊世世代代的 子孙;雪赋予祁连山以壮丽景观;雪充当的是作者抒发思想感情和表达历史感悟 的载体;雪作为生动鲜明的感性意象,使文章富于艺术感染力 12.答案:祁连山为当地古往今来的历史提供了自然条件,历史文献中的积淀也 赋予祁连山以丰厚的人文内涵,史中有山,山中有史;眼前的自然山景也触发作 者的历史记忆,唤醒了作者的历史感。 13.答案示例:(1)感悟人生真谛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参考答案 1.D(A 项,“玷”读 diàn;B 项,“怏”读 yànɡ;C 项,“剽”读 piāo。) 2.D(反应:事物所引起的意见、行动、态度;反响:一般用于引起众人热烈议 论、普遍称赞、强烈意见等情形。退化: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蜕化:比喻 腐化堕落。观测:观察测量;监测:注意监视和测量。) 3.C(C.“竭泽而渔”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长期的收效。A.“不孚众望” 中的“孚”是“信服”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B.“上 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含贬义。D.“无所不至”指凡能做到的都做 到了(用于坏事)。) 4.B(A 项,成分残缺,应在“取怪名”后加“的现象”。C 项,语义重复,应为 “这些成就的取得首先归功于”。D 项,表意不明,将句中第二个逗号去掉或在 “对方”前加“了”。) 5.A(“山水画”及冒号提示:先写山,后写水,故③应在①②之后;从“朦胧 意境”和“在平原中”分析,应是先清晰后朦胧、先近后远的顺序。) 6.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阅读第 1 段,“大手笔”后面的文字 便是对它的全面解释。这段文字体现出黄山的雄伟壮观和神奇。“大手笔”的含 义也正在于此。 答案:所谓“大手笔”,古时是指有名的作家或作品。用在这里,突出黄山的雄 伟、壮观,同时也把黄山当做一幅画作来写。 7.解析:本题考查下定义。首先找到涉及“摄身光”的句段,然后将能体现其特 征的句词按一定顺序组合在一个单句中。实际就是对“这种光最神奇不过。它有 彩色光晕如镜框,中间一明镜可显见人形。三个人并立峰上,各自从峰前摄身光 中看见自己的面容身影。”这组句子的整合。 答案:摄身光是彩色光晕如镜框,中间一明镜能让人照出自己的一种自然现象。 8.解析: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分析。用艺术品来比喻黄山自然是充满了 作者的赞美之情。第二问结合比喻的表达效果回答即可。 答案:黄山。文章采用比喻的手法把黄山写成艺术品,更形象生动地体现出了作 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9.答案:拟人。使语言形象、生动,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10.解析:作这类题要注意从内容和写作手法两方面来回答。 答案:开头以古诗渲染作者从前的印象,在强烈的对比中反衬现实真相;起笔大 气,在引起下文的同时,也透露出文章特有的书卷气。 结尾的引用既印证了前文自然景物与生命情感交融的关系,引发作者的诗句来收 束文章,同时又以林则徐寂寥无奈的心境映衬作者明朗向上的情绪。 11.解析:先要理清作者行文思路,然后再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写作手法。 答案:雪是贯彻全文的线索。雪化成水汇成了河流,哺育着河西走廊世世代代的 子孙;雪赋予祁连山以壮丽景观;雪充当的是作者抒发思想感情和表达历史感悟 的载体;雪作为生动鲜明的感性意象,使文章富于艺术感染力。 12.答案:祁连山为当地古往今来的历史提供了自然条件,历史文献中的积淀也 赋予祁连山以丰厚的人文内涵,史中有山,山中有史;眼前的自然山景也触发作 者的历史记忆,唤醒了作者的历史感。 13.答案示例:(1)感悟人生真谛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