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3税负转嫁条件 7.4.3.1基本条件价格自由浮动 7.4.3.2供求弹性 ·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 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 的课税不易转嫁 7.4.3.3税种的不同 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 的难以转嫁 7.4.3.4税负转嫁与企业利润增减关系 P170
7.4.3税负转嫁条件 7.4.3.1基本条件——价格自由浮动 7.4.3.2供求弹性 • 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 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 的课税不易转嫁 7.4.3.3税种的不同 • 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 的难以转嫁 7.4.3.4税负转嫁与企业利润增减关系 P170
7.5征税中的公平与效率 7.5.1税收应以公平为本 税收公平的含义——普遍征税与平等征税 7.5.1.1普遍征税 指征税遍及税收管辖权之内的所有法人和自 然人,即所有有纳税能力的人都应毫无例外地 纳税。 7.5.1.2平等征税 国家征税的比例或数额与纳税人的负担能力 相称(量能纳税)
7.5征税中的公平与效率 7.5.1税收应以公平为本 • 税收公平的含义——普遍征税与平等征税 7.5.1.1普遍征税 ——指征税遍及税收管辖权之内的所有法人和自 然人,即所有有纳税能力的人都应毫无例外地 纳税。 7.5.1.2平等征税 ——国家征税的比例或数额与纳税人的负担能力 相称(量能纳税)
(1)横向公平( horizontal equity)纳税能力 相同的人同等纳税 例:A家庭的夫妇双方均工作,各有700元/月的 收入,合计1400元/月,按每人800元/月的扣除 标准,不需交所得税;B家庭中仅夫工作,收 入为1400元/月,妇慢性病休养无工作,按同样 的扣除标准,每月应交600*5%=30元。 (2)纵向公平( vertical equity)纳税能力不 同的人不同等纳税 要求:课税对象的确定;课税方法与课税基础的 确定;累进程度的确定
(1)横向公平(horizontal equity)——纳税能力 相同的人同等纳税 例:A家庭的夫妇双方均工作,各有700元/月的 收入,合计1400元/月,按每人800元/月的扣除 标准,不需交所得税;B家庭中仅夫工作,收 入为1400元/月,妇慢性病休养无工作,按同样 的扣除标准,每月应交600*5%=30元。 (2)纵向公平(vertical equity)——纳税能力不 同的人不同等纳税 要求:课税对象的确定;课税方法与课税基础的 确定;累进程度的确定
7.5.2征税必须考虑效率 效率的含义制度效率与经济效率 Ng餐少的征收费用、便利的征收方法筹集到 5.2.1制度效率征税进程本身的效率, 充分的收入。 税收收入额及时、准确入库 税务审计效率 逃税处罚力度 征税成本——政府税务部门的费用(公务员工 资、津贴、办公设备用品等) 纳税成本—纳税人申报成本、核算成本、聘 请税务顾问费用、律师费等 政治成本—改变税法的努力,由政府和纳税 人共同承担
7.5.2征税必须考虑效率 • 效率的含义——制度效率与经济效率 7.5.2.1制度效率——征税进程本身的效率, 即以较少的征收费用、便利的征收方法筹集到 充分的收入。 • 税收收入额及时、准确入库 • 税务审计效率 • 逃税处罚力度 • 征税成本——政府税务部门的费用(公务员工 资、津贴、办公设备用品等) • 纳税成本——纳税人申报成本、核算成本、聘 请税务顾问费用、律师费等 • 政治成本——改变税法的努力,由政府和纳税 人共同承担
7.5.5.2税收的经济效率 政府通过税收制度在把数量既定的资源转移 到公共部门的过程中,尽量使不同税种对市场 经济的运行产生不同程度的扭曲所造成的福利 损失最小化。即实现税收中性 (1)税收中性( neutrality) 含义:国家征税使社会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 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负担 或损失;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 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成为超越市场机制 的资源配置决定因素。 (2)税收超额负担( excess burden)
7.5.5.2税收的经济效率 ——政府通过税收制度在把数量既定的资源转移 到公共部门的过程中,尽量使不同税种对市场 经济的运行产生不同程度的扭曲所造成的福利 损失最小化。即实现税收中性 (1)税收中性(neutrality) • 含义:国家征税使社会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 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负担 或损失;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 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成为超越市场机制 的资源配置决定因素。 (2)税收超额负担( excess bur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