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层次训练表达深刻的感悟 初中阶段主要要求训练的是规范的记叙文的写作。我们先来审视一下记叙文。 什么是记叙文? 记叙文就是把自己经历的或知道的事情告诉读者 既然这是就是记叙文,所以写一篇记叙文要完成两件事。一是把这件事的经过(开端、发展、结局) 告诉读者,同时也要把你从这件事情中得到的体验、收获也告诉读者。 因此,我们可以对一篇记叙文进行一个切割,它应该是由两个部分所构成: 第一部分:记叙事情 第二部分:发表感悟 我们学过的、最符合这一体例的一篇文章是《走一步,再走一步》。它的前面910的内容是在记叙 自己儿事所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即爬悬崖、困于悬崖、在父亲的指导下脱险的经历。在这一记叙过程 中,作者有简洁的入题,有巧妙的铺垫,有伏笔与照应,有细腻逼真的心理描写,有行文的波澜,有首 尾的呼应。 到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通过精粹简练的语言,把自己从这经历中的体验与收获表达了出来,就是 一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 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 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 程是多么漫长。 这就是感悟,是我们常说的议论点题。作文的优劣,既取决于前面的记叙与描写,更要取决于结尾 的有力升华,精美的感悟。感悟深刻则作文深刻,感悟精美则作文精美。 今天,我们就来全方位的了解“感悟”,看看感悟该怎么写好。 那么,什么是感悟呢 (齐读)—一感悟,就是对事物有所感触而领悟到的某种道理,某种哲理,某种诗化了的思想 什么是作文中的感悟呢? (齐读)—一作文中的感悟,就是通过对人、事、景、物与生活现象的抒写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领 悟。(要求我们从生活出发。)简单地说,写感悟就是“诗化点题 有时候作文中的感悟用一句话来说,就叫做画龙点晴之笔,或者叫卒章显志之妙。下面我们就通过 几种不同类型的美文的品读,来感受感悟的角度。 家庭生活中有感悟。读完之后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篇文章在结尾应该表达一个什么感悟呢?
1 作文层次训练 表达深刻的感悟 初中阶段主要要求训练的是规范的记叙文的写作。我们先来审视一下记叙文。 什么是记叙文? 记叙文就是把自己经历的或知道的事情告诉读者。 既然这是就是记叙文,所以写一篇记叙文要完成两件事。一是把这件事的经过(开端、发展、结局) 告诉读者,同时也要把你从这件事情中得到的体验、收获也告诉读者。 因此,我们可以对一篇记叙文进行一个切割,它应该是由两个部分所构成: 第一部分:记叙事情 第二部分:发表感悟 我们学过的、最符合这一体例的一篇文章是《走一步,再走一步》。它的前面 9/10 的内容是在记叙 自己儿事所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即爬悬崖、困于悬崖、在父亲的指导下脱险的经历。在这一记叙过程 中,作者有简洁的入题,有巧妙的铺垫,有伏笔与照应,有细腻逼真的心理描写,有行文的波澜,有首 尾的呼应。 到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通过精粹简练的语言,把自己从这经历中的体验与收获表达了出来,就是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 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 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 程是多么漫长。 这就是感悟,是我们常说的议论点题。作文的优劣,既取决于前面的记叙与描写,更要取决于结尾 的有力升华,精美的感悟。感悟深刻则作文深刻,感悟精美则作文精美。 今天,我们就来全方位的了解“感悟”,看看感悟该怎么写好。 那么,什么是感悟呢? (齐读)——感悟,就是对事物有所感触而领悟到的某种道理,某种哲理,某种诗化了的思想。 什么是作文中的感悟呢? (齐读)——作文中的感悟,就是通过对人、事、景、物与生活现象的抒写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领 悟。(要求我们从生活出发。)简单地说,写感悟就是“诗化点题”。 有时候作文中的感悟用一句话来说,就叫做画龙点晴之笔,或者叫卒章显志之妙。下面我们就通过 几种不同类型的美文的品读,来感受感悟的角度。 1.家庭生活中有感悟。读完之后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篇文章在结尾应该表达一个什么感悟呢?
《篱笆上的铁钉》 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他的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跟人吵架的时候 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根。第一天,男孩钉了37根钉子。后面的几天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 钉的钉子也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上比钉钉子要容易的多。终于有一天,他一根 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爸爸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 在这天拔掉一根钉子。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最后,钉子全被拔光了。爸爸带他来到篱笆边上,对他说:儿子,你做得很好 可是看看篱笆上的钉子洞,这些洞永远也不可能恢复了。就象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些难听的话,你就 在他心里留下了一个伤口,像这个钉子洞一样。插一把刀子在一个人的身体里,再拔出来,伤口就难以 愈合了。无论你怎么道歉,伤口总是在那儿 原文的结尾是:要知道,身体上的伤口和心灵上的伤口一样都难以恢复 2.社会见闻中有感悟。读完之后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篇文章在结尾应该表达一个什么感悟呢? 《雄纠纠的父子》 这次登黄山,使我感慨万千的是一对雄纠纠的父子 上山途中,父亲对儿子说:“再苦再累也要自己上,我一定不帮你!”奶声奶气的儿子则挺了挺胸 再苦再累也不许你帮我一一咱们说好了的!” 也就是在即将登临天都峰顶的那段最困难的攀登途中,我亲眼目睹了这对父子的悲壮。先是儿子摔 倒了,父亲伸手要扶他,满头大汗的儿子摆摆手,拒绝了。可毕竟摔得挺重,摇摇晃晃的难站稳,父亲 又想伸手扶他,但却毅然把那只手收了回来。 我怦然心动,我看到了一道风景,一道用父亲的理智与儿子的紧毅画就的最美的风景!一步一个脚 印,就这么勇敢坚定地向前走。终于,他们登上了天都峰。 山很高,白云就在身边飘,仿佛撕一片就是擦汗的手绢儿。在呼啸的山风中,我为那深刻的父爱肃 然起敬。我当然更不会怀疑那个奶声奶气的孩子,他肯定会长成一只真正的鹰。 此时此刻,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 。甜美也是一种伤害!这位父亲深谙这个 道理。 原文感悟:只有把孩子交给磨难的爸爸,才是真正理智的爸爸。 3.寓言故事中也有感悟。读完之后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篇文章在结尾应该表达一个什么感悟呢? 《小鱼和大鱼》 小鱼问大鱼道:“妈妈,我的朋友告诉我,钓饵上的东西是最美的,可就是有一点危险。要怎样才
2 《篱笆上的铁钉》 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他的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跟人吵架的时候 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根。第一天,男孩钉了 37 根钉子。后面的几天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 钉的钉子也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上比钉钉子要容易的多。终于有一天,他一根 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爸爸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 在这天拔掉一根钉子。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最后,钉子全被拔光了。爸爸带他来到篱笆边上,对他说:儿子,你做得很好, 可是看看篱笆上的钉子洞,这些洞永远也不可能恢复了。就象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些难听的话,你就 在他心里留下了一个伤口,像这个钉子洞一样。插一把刀子在一个人的身体里,再拔出来,伤口就难以 愈合了。无论你怎么道歉,伤口总是在那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的结尾是:要知道,身体上的伤口和心灵上的伤口一样都难以恢复。 2.社会见闻中有感悟。读完之后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篇文章在结尾应该表达一个什么感悟呢? 《雄纠纠的父子》 这次登黄山,使我感慨万千的是一对雄纠纠的父子。 上山途中,父亲对儿子说:“再苦再累也要自己上,我一定不帮你!”奶声奶气的儿子则挺了挺胸: “再苦再累也不许你帮我——咱们说好了的!” 也就是在即将登临天都峰顶的那段最困难的攀登途中,我亲眼目睹了这对父子的悲壮。先是儿子摔 倒了,父亲伸手要扶他,满头大汗的儿子摆摆手,拒绝了。可毕竟摔得挺重,摇摇晃晃的难站稳,父亲 又想伸手扶他,但却毅然把那只手收了回来。 我怦然心动,我看到了一道风景,一道用父亲的理智与儿子的紧毅画就的最美的风景!一步一个脚 印,就这么勇敢坚定地向前走。终于,他们登上了天都峰。 山很高,白云就在身边飘,仿佛撕一片就是擦汗的手绢儿。在呼啸的山风中,我为那深刻的父爱肃 然起敬。我当然更不会怀疑那个奶声奶气的孩子,他肯定会长成一只真正的鹰。 此时此刻,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甜美也是一种伤害!这位父亲深谙这个 道理。 原文感悟:只有把孩子交给磨难的爸爸,才是真正理智的爸爸。 3.寓言故事中也有感悟。读完之后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篇文章在结尾应该表达一个什么感悟呢? 《小鱼和大鱼》 小鱼问大鱼道:“妈妈,我的朋友告诉我,钓饵上的东西是最美的,可就是有一点危险。要怎样才
能尝到这种美味而又保证安全?” 我的孩子,”大鱼说,“这两者是不能并存的,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绝对不去吃它。” “可它们说,那是最便宜的,因为它不取任何代价。”小鱼说 “这可完全错了,”大鱼说,“最便宜的很可能恰好是最贵的,因为它希图别人付出的代价是整个的生 命。你知道吗?它里面裹着一只钓钩! “要判断里面有没有钓钩,必须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呢?”小鱼又问 “那原则其实你都说了。”大鱼说 原文的结尾是:一种东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任何代价,钓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 4.咏物寄意中也有感悟。读完之后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篇文章在结尾应该表达一个什么感悟呢? 《蚕》 她在自己的生活中织下了一个厚厚的茧 那是用一种细细的、柔韧的、若有若无的丝织成的,是痛苦的丝织成的 她埋怨、气愤,然后就是焦急,甚至自己折磨自己。她想用死来结束自己,同时用死来对这突不破 的网表示抗议。 但是,她终于被疲劳征服了,沉沉地睡过去了。她做了许多梦,那是关于花和草的梦,是关于风和 水的梦,是关于阳光和彩虹的梦,还有关于爱的追逐以及生儿育女的梦 在梦里,她得到了安定和欣慰,得到了力量和热情,得到了关于生的可贵 当她一觉醒来,她突然明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于是,她使用牙齿把自己吐的丝一根根咬断, 咬破自己织下的茧。 果然新的光芒向她投来,像云隙间的阳光刺激着她的眼睛。新的空气,像清新的酒,使她陶醉。 她简直要跳起来了! 她简直要飞起来了! 伸腰,果然飞起来了,原来就在她沉睡的时刻,背上长出了两片多粉的翅膀。 从此,她便记住了这一切,她把这些告诉了子孙们: 原文结尾:你织的茧,你得自己去咬破 通过以上四篇短文一一家庭生活、社会见闻、寓言故事、咏物寄意的文章,我们可以感受到感悟类 文章的特点。它们实际上是这样写的 或叙说一个事件,或讲述一个故事,或叙写一种现象,或转述一个传说,或描绘一种景物,或吟咏 类物品,然后,亮出一个精美的闪光的道理! 从形式上来看,这种感悟类的作文实际上就是两块。前面一大块是事件、故事、现象、传说、景物
3 能尝到这种美味而又保证安全?” “我的孩子,”大鱼说,“这两者是不能并存的,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绝对不去吃它。” “可它们说,那是最便宜的,因为它不取任何代价。”小鱼说。 “这可完全错了,”大鱼说,“最便宜的很可能恰好是最贵的,因为它希图别人付出的代价是整个的生 命。你知道吗?它里面裹着一只钓钩!” “要判断里面有没有钓钩,必须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呢?”小鱼又问。 “那原则其实你都说了。”大鱼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的结尾是:一种东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任何代价,钓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 4.咏物寄意中也有感悟。读完之后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篇文章在结尾应该表达一个什么感悟呢? 《蚕》 她在自己的生活中织下了一个厚厚的茧。 那是用一种细细的、柔韧的、若有若无的丝织成的,是痛苦的丝织成的。 她埋怨、气愤,然后就是焦急,甚至自己折磨自己。她想用死来结束自己,同时用死来对这突不破 的网表示抗议。 但是,她终于被疲劳征服了,沉沉地睡过去了。她做了许多梦,那是关于花和草的梦,是关于风和 水的梦,是关于阳光和彩虹的梦,还有关于爱的追逐以及生儿育女的梦…… 在梦里,她得到了安定和欣慰,得到了力量和热情,得到了关于生的可贵。 当她一觉醒来,她突然明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于是,她使用牙齿把自己吐的丝一根根咬断, 咬破自己织下的茧。 果然新的光芒向她投来,像云隙间的阳光刺激着她的眼睛。新的空气,像清新的酒,使她陶醉。 她简直要跳起来了! 她简直要飞起来了! 一伸腰,果然飞起来了,原来就在她沉睡的时刻,背上长出了两片多粉的翅膀。 从此,她便记住了这一切,她把这些告诉了子孙们: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结尾:你织的茧,你得自己去咬破。 通过以上四篇短文——家庭生活、社会见闻、寓言故事、咏物寄意的文章,我们可以感受到感悟类 文章的特点。它们实际上是这样写的。 或叙说一个事件,或讲述一个故事,或叙写一种现象,或转述一个传说,或描绘一种景物,或吟咏 一类物品,然后,亮出一个精美的闪光的道理! 从形式上来看,这种感悟类的作文实际上就是两块。前面一大块是事件、故事、现象、传说、景物
等等,一小块是简明的画龙点晴,点破事物的道理。而且还是艺术地点破。就像前面的几篇文章一样 要写好感悟类作文,就要多积累生活,多观察现象,多思考其中蕴含的道理。还有一个多是比较重要的, 就是要积累富有哲理的语言。如 ①一个好父亲就是一艘船 ②笑容是点缀生活的花朵。 ③挫折被毅力征服,成就就不远了 ④是的,帆是与风浪连在一起的 ⑤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比得上昨天那么遥远 ⑥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烛 ⑦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⑧如果花儿不敢开出自己的亮色,他还能立于烂漫春光中吗? 这些语言,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语言素材本身,它还给我们智慧,让我们学会哲理地思考。 具体表达这个感悟,在细节上有些要求,就是:要有一点理性的色彩,有一点情感的抒发,有一点语言 的特色。其实这三点是融合在一起的 在形式上,有的可以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如课文《紫藤萝瀑布》,作者直接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 来: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还有一种抒情议论式的,比如说《散步》的结尾: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还有寓意点破式。如前面的《蚕》——你织的茧,你得自己去咬破 还有升华哲理式。如课文《故乡》的结尾:其实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中考作文中如何表达感悟呢?我们一起来看两篇作文。 (一)起点 前不久,我家中的气氛非常沉闷,因为妈妈下岗了。 但妈妈并没有消沉,利用我们家临近街道的特点,她很快就摆了一个小摊子,专卖冰棒、饮料什么 的。听到妈妈愉快起来的声音,看到妈妈就像原来站在织布机前那样照护着她的小摊位,想到妈妈坚强 地自找就业的门路,我心里的高兴劲儿就不用说了 笑声,又出现在我的家中;妈妈,开始了她工作的新的起点。 也许是过于辛劳的原因,妈妈病了,开始她还硬撑着,到了星期天,她就完全不能起床了 而星期天,我是不上学的。 妈妈问我能不能代她守一天摊子,她说,多摆一天摊子,就多点收入。我点了点头,就答应了。这
4 等等,一小块是简明的画龙点晴,点破事物的道理。而且还是艺术地点破。就像前面的几篇文章一样。 要写好感悟类作文,就要多积累生活,多观察现象,多思考其中蕴含的道理。还有一个多是比较重要的, 就是要积累富有哲理的语言。如: ①一个好父亲就是一艘船。 ②笑容是点缀生活的花朵。 ③挫折被毅力征服,成就就不远了。 ④是的,帆是与风浪连在一起的。 ⑤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比得上昨天那么遥远。 ⑥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烛。 ⑦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⑧如果花儿不敢开出自己的亮色,他还能立于烂漫春光中吗? 这些语言,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语言素材本身,它还给我们智慧,让我们学会哲理地思考。 具体表达这个感悟,在细节上有些要求,就是:要有一点理性的色彩,有一点情感的抒发,有一点语言 的特色。其实这三点是融合在一起的。 在形式上,有的可以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如课文《紫藤萝瀑布》,作者直接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 来: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还有一种抒情议论式的,比如说《散步》的结尾: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还有寓意点破式。如前面的《蚕》——你织的茧,你得自己去咬破。 还有升华哲理式。如课文《故乡》的结尾:其实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中考作文中如何表达感悟呢?我们一起来看两篇作文。 (一)起点 前不久,我家中的气氛非常沉闷,因为妈妈下岗了。 但妈妈并没有消沉,利用我们家临近街道的特点,她很快就摆了一个小摊子,专卖冰棒、饮料什么 的。听到妈妈愉快起来的声音,看到妈妈就像原来站在织布机前那样照护着她的小摊位,想到妈妈坚强 地自找就业的门路,我心里的高兴劲儿就不用说了。 笑声,又出现在我的家中;妈妈,开始了她工作的新的起点。 也许是过于辛劳的原因,妈妈病了,开始她还硬撑着,到了星期天,她就完全不能起床了。 而星期天,我是不上学的。 妈妈问我能不能代她守一天摊子,她说,多摆一天摊子,就多点收入。我点了点头,就答应了。这
是我难得的机会,我知道妈妈的辛苦,我愿意为她分担一点生活的重任。 可事情并不这么简单。 当我站在摊子后面,面对人们时,我突然觉得胆怯了。人们的眼光投向我,我觉得那好像是在笑我, 这孩子家里多穷!我又觉得那好像是在询问我,小小年纪,怎么就来摆摊子?我还觉得那是在讥讽我, 不学习,想赚钱… 但我同时又狠狠地批评自己,没志气,胆小鬼,连卖几根冰棍都不敢,这还叫男子汉,这还叫体谅 妈妈,这还… 我很投入地工作了,我甚至还想到了课文中懂事的孩子“傻二哥”。到了后来,我还真的像他那样 吆喝起来。看到人们在这儿买了东西之后高兴而去,我心里的高兴劲儿也就不用说了。 我想对妈妈说:“妈妈,你看,今天是我的新的起点。这不是摆摊子的起点,不是卖冰棒的起点 不是吆喝的起点,而是我懂事的起点,孝心的起点,勇气的起点,懂得生活的起点!” (二)做人,从扎根开始 好粗壮的一棵树! 我不得由停住了脚步,被眼前的这么一棵参天大树所震憾。它的树顶就像炸天的焰火一样繁密。树 干粗得要四人才能合抱,斑驳的树皮正好说明此树悠久的历史。最引人注目的是树根,有如中国书法般 刚劲有力。遒劲的树根仿佛鹰爪般紧紧地抓住地面,丝亳不肯放松。周围坚硬的水泥板全部被撑开了, 那不依不饶的树一定又在泥土下又将根不断地伸展开去。 听老人讲,此树已有近百岁“高龄”了,当初与其他的树一起被种在这里时,它长得最缓慢。但几 十年后,只有它幸存下来,孤独地固守着这片土地 蹲下去,怀着对树的敬意,小心翼翼地抚摸着这气势磅礴的树根,它带一股淸新的气息,一种对 生命的强烈渴望,一种积极进取的奋斗意志。 这树,它是在几十年前,就将根深深地植入泥土中,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延伸,才造就了这参天大 树。也许一开始它不如别的树高大,但他不断壮大自己的根,不断积蓄着力量,才最终拔地而起! 做人,是不是也要像树一样,从扎根开始呢 我忽然间想起老师的一句话:要学会埋头暗自发国。是的,就要像这树一样,谦卑地低下头,暗暗 地,默默地发奋、努力,或许一开始并不出色,但只要将根基巩固了,再慢慢地汲取力量,总有一天也 会像这树一样高高挺立! 做人,要先学会扎根,要踏实地埋下头来。好髙鹜远只能铸造一时的辉煌,但终究不能长远。只要 扎好根,为成长积蓄力量,才能换来永久的繁荣 我又充满敬意地看了大树一眼,从心底油然而生出一股赞叹之情
5 是我难得的机会,我知道妈妈的辛苦,我愿意为她分担一点生活的重任。 可事情并不这么简单。 当我站在摊子后面,面对人们时,我突然觉得胆怯了。人们的眼光投向我,我觉得那好像是在笑我, 这孩子家里多穷!我又觉得那好像是在询问我,小小年纪,怎么就来摆摊子?我还觉得那是在讥讽我, 不学习,想赚钱…… 但我同时又狠狠地批评自己,没志气,胆小鬼,连卖几根冰棍都不敢,这还叫男子汉,这还叫体谅 妈妈,这还…… 我很投入地工作了,我甚至还想到了课文中懂事的孩子“傻二哥”。到了后来,我还真的像他那样 吆喝起来。看到人们在这儿买了东西之后高兴而去,我心里的高兴劲儿也就不用说了。 我想对妈妈说:“妈妈,你看,今天是我的新的起点。这不是摆摊子的起点,不是卖冰棒的起点, 不是吆喝的起点,而是我懂事的起点,孝心的起点,勇气的起点,懂得生活的起点!” (二)做人,从扎根开始 好粗壮的一棵树! 我不得由停住了脚步,被眼前的这么一棵参天大树所震憾。它的树顶就像炸天的焰火一样繁密。树 干粗得要四人才能合抱,斑驳的树皮正好说明此树悠久的历史。最引人注目的是树根,有如中国书法般 刚劲有力。遒劲的树根仿佛鹰爪般紧紧地抓住地面,丝毫不肯放松。周围坚硬的水泥板全部被撑开了, 那不依不饶的树一定又在泥土下又将根不断地伸展开去。 听老人讲,此树已有近百岁“高龄”了,当初与其他的树一起被种在这里时,它长得最缓慢。但几 十年后,只有它幸存下来,孤独地固守着这片土地。 我蹲下去,怀着对树的敬意,小心翼翼地抚摸着这气势磅礴的树根,它带一股清新的气息,一种对 生命的强烈渴望,一种积极进取的奋斗意志。 这树,它是在几十年前,就将根深深地植入泥土中,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延伸,才造就了这参天大 树。也许一开始它不如别的树高大,但他不断壮大自己的根,不断积蓄着力量,才最终拔地而起! 做人,是不是也要像树一样,从扎根开始呢? 我忽然间想起老师的一句话:要学会埋头暗自发国。是的,就要像这树一样,谦卑地低下头,暗暗 地,默默地发奋、努力,或许一开始并不出色,但只要将根基巩固了,再慢慢地汲取力量,总有一天也 会像这树一样高高挺立! 做人,要先学会扎根,要踏实地埋下头来。好高骛远只能铸造一时的辉煌,但终究不能长远。只要 扎好根,为成长积蓄力量,才能换来永久的繁荣。 我又充满敬意地看了大树一眼,从心底油然而生出一股赞叹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