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复习审题立意点拨训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有一个梦想”是上世纪评出的全世界最有名的十句名言的第一句,它是 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中提到的,他的演讲现在也成为世界有名的演讲之 “我有一个梦想”为什么成为世界名言? 200年前的康德有一句话:人的本性就在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如果没有这 个本性,人与动物就没有什么区分了。人的创造性就在于,通过自己的不懈追求 去实现那些原先被认为不可能甚至于不可思议的事情。这是非常深刻的见解。 仔细阅读上述材料,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点拨]材料中包含两个主要信息:“我有一个梦”是世界名言;康德 的话以及对康德话的阐述。这里,后者是对前者的诠释。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中 的“梦”是指实现那些原先被认为不可能甚至不可思议的事情,即目标、理想等 这么多年来这句话备受推崇,是因为它给了我们追求的勇气和力量。可以围绕这 立意确定自己的论述范围和观点,避免写成“我的理想”之类的空泛文章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教授做过一项实验:12年前,他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 并自由找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 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教授分别记下了他们的名 字。10年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 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最后,教授语重心长地说道:“不是说凡事一定要站在最前面,永远第 而是说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在漫长的一生中,你们一定要勇争第 积极坐在前排呀!” 请以“坐在生活的前排”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 体,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坐在生活的前排”,这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一种积 极向上、不甘落后的心态。它是“敢为天下先”,它要求自己尽己所能,去争取 尽可能好的成绩,去争取成功,但并不奢望自己一定成功。尽了力就没有遗憾, 更不会后悔。因此,写这篇作文时,首先要准确地理解材料,把握它的内涵,选 取符合话题要求的材料,安排好文章的结构,表现自己确定的主题。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过去的20年中,韩国女子射箭队获得了几乎所有女子单项的世界冠 她们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锻造“钢铁般的意志”是她们制胜的法宝。 据悉,韩国射箭队进行了可以被称之为“残暴”的赛前训练,其中包括蹦极、10 米台跳水、在严冬的深夜进行24千米远足,甚至清扫城市的下水道、检查尸体 和背负小舢板登山。主教练认为这样的训练必要,而且作用显著。 请以“磨炼意志与取得成绩”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 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写作点拨]“磨炼意志与取得成绩”是一个关系型话题。审题时要认真分 析前后两个部分存有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该话题构成了一个必然的、内在的因果 关系,“磨炼意志”是“取得成绩”的前提条件,是关键因素。任何成绩的取得 都不是轻而易举、随随便便的。材料中韩国女子射箭队取得的单项世界冠军的骄 人成绩是与她们赛前“残暴”训练磨炼出的“钢铁般的意志”分不开的。 写作时要注重打开思路,可写成记叙文,通过几件事的记叙负载“磨炼意志
作文复习审题立意点拨训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有一个梦想”是上世纪评出的全世界最有名的十句名言的第一句,它是 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中提到的,他的演讲现在也成为世界有名的演讲之一。 “我有一个梦想”为什么成为世界名言? 200 年前的康德有一句话:人的本性就在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如果没有这 个本性,人与动物就没有什么区分了。人的创造性就在于,通过自己的不懈追求 去实现那些原先被认为不可能甚至于不可思议的事情。这是非常深刻的见解。 仔细阅读上述材料,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写作点拨] 材料中包含两个主要信息:“我有一个梦”是世界名言;康德 的话以及对康德话的阐述。这里,后者是对前者的诠释。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中 的“梦”是指实现那些原先被认为不可能甚至不可思议的事情,即目标、理想等。 这么多年来这句话备受推崇,是因为它给了我们追求的勇气和力量。可以围绕这 一立意确定自己的论述范围和观点,避免写成“我的理想”之类的空泛文章。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教授做过一项实验:12 年前,他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 并自由找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 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教授分别记下了他们的名 字。10 年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 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最后,教授语重心长地说道:“不是说凡事一定要站在最前面,永远第一, 而是说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在漫长的一生中,你们一定要勇争第一, 积极坐在前排呀!” 请以“坐在生活的前排”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 体,不少于 800 字。 [写作点拨] “坐在生活的前排”,这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一种积 极向上、不甘落后的心态。它是“敢为天下先”,它要求自己尽己所能,去争取 尽可能好的成绩,去争取成功,但并不奢望自己一定成功。尽了力就没有遗憾, 更不会后悔。因此,写这篇作文时,首先要准确地理解材料,把握它的内涵,选 取符合话题要求的材料,安排好文章的结构,表现自己确定的主题。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过去的 20 年中,韩国女子射箭队获得了几乎所有女子单项的世界冠军。 她们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锻造“钢铁般的意志”是她们制胜的法宝。 据悉,韩国射箭队进行了可以被称之为“残暴”的赛前训练,其中包括蹦极、10 米台跳水、在严冬的深夜进行 24 千米远足,甚至清扫城市的下水道、检查尸体 和背负小舢板登山。主教练认为这样的训练必要,而且作用显著。 请以“磨炼意志与取得成绩”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 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写作点拨] “磨炼意志与取得成绩”是一个关系型话题。审题时要认真分 析前后两个部分存有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该话题构成了一个必然的、内在的因果 关系,“磨炼意志”是“取得成绩”的前提条件,是关键因素。任何成绩的取得 都不是轻而易举、随随便便的。材料中韩国女子射箭队取得的单项世界冠军的骄 人成绩是与她们赛前“残暴”训练磨炼出的“钢铁般的意志”分不开的。 写作时要注重打开思路,可写成记叙文,通过几件事的记叙负载“磨炼意志
与取得成绩”的关系:也可写成议论文,按照议论文文体的特质,通过讲道理 援举古今中外成功的事例、正反对比等方法证明中心;也可写成散文,紧紧围绕 话题,按照一定的结构模式进行选材、组织材料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古兰经》上有这样一个故事:人们听说有位大师几十年来练就一身移山大 法。一天,有人找到这位大师,求他当面表演一下。大师在一座山的对面坐了 会儿,就起身跑到山的另一面,然后说表演完毕。众人大惑不解,大师微微一笑 说:“事实上,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移山大法,唯一能够移动山的方法是:山 不过来,我就过去。 世界上很多人在处理很多事情的时候,往往如此。不同的人在处理相同的事 情,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其结果大不相同 请以“事情的难易与方法的变通”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所 写的内容应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所引材料可用可不用。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文体自选,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或者挫折,让我们不知所措。 我们在头撞南墙的时候,不妨换个角度看看,也许你会从另一面看到成功或教训。 我们不能决定风的方向,但我们能改变帆的方向;我们不能选择命运的长度,却 可以增加命运的宽度 写“事情的难易与方法的变通”这个话题时,应当注意,事情的“难”与 “易”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是相对于做事的方法而言的。方向对、方法巧妙, 则事情容易;反之,则事情难。因此,关注的重心应当是“方法的变通”,不要 只是抓住事情本身的难易展开。可以小到学习、生活,大到社会、国家,从正反 多个角度立意,如:方法对,事情易;方法错,事情难;做事应当灵活;切不可 墨守成规;应尊重规律。不一而足。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周国平曾经这样说过:狂妄的人自称命运的主人,谦卑的人甘为命运的奴隶。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人,他追逐命运,但不强求;接受命运,但不胆怯。走运时, 他会揶揄自己的好运;倒运时,他又会调侃自己的厄运。他不低估命运的力量, 也不高估命运的价值。他只是做命运的朋友罢了 请以“只做命运的朋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 定,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写作点拨]周国平的这段话极富生活哲理。有人说命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 的,给了你满目的春色,你就不会再拥有冬日的沉静、素洁;关上你的一扇门, 它又给你打开了一扇窗。也有人说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究竟怎样对待生命? 最好是做命运的朋友,尊重命运。尊重命运是不轻率,尊重命运是不迷信。慎重 生活,努力工作,把握自我。 这是一动宾式的话题,写作时应当从分析“朋友”的深刻内涵入手,从以下 几个方面立意:①对待朋友(命运)应当知足。命运给我们颜色,我们正好开个 染坊;命运给我们风雨,别泄气,它也给予了人间最绚丽的彩虹。②对待朋友(命 运)应当豁达。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命运可能是缤纷的花朵,也可能是零落的残红。落红不是无情物,我们明年再看 花得了,或者干脆抬头看蓬勃的绿叶。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830年,法国作家雨果同出版商签订合同,半年内交出一部作品。于是
与取得成绩”的关系;也可写成议论文,按照议论文文体的特质,通过讲道理、 援举古今中外成功的事例、正反对比等方法证明中心;也可写成散文,紧紧围绕 话题,按照一定的结构模式进行选材、组织材料。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古兰经》上有这样一个故事:人们听说有位大师几十年来练就一身移山大 法。一天,有人找到这位大师,求他当面表演一下。大师在一座山的对面坐了一 会儿,就起身跑到山的另一面,然后说表演完毕。众人大惑不解,大师微微一笑 说:“事实上,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移山大法,唯一能够移动山的方法是:山 不过来,我就过去。” 世界上很多人在处理很多事情的时候,往往如此。不同的人在处理相同的事 情,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其结果大不相同…… 请以“事情的难易与方法的变通”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所 写的内容应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所引材料可用可不用。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文体自选,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写作点拨]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或 者挫折,让我们不知所措。 我们在头撞南墙的时候,不妨换个角度看看,也许你会从另一面看到成功或教训。 我们不能决定风的方向,但我们能改变帆的方向;我们不能选择命运的长度,却 可以增加命运的宽度。 写“事情的难易与方法的变通”这个话题时,应当注意,事情的“难”与 “易”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是相对于做事的方法而言的。方向对、方法巧妙, 则事情容易;反之,则事情难。因此,关注的重心应当是“方法的变通”,不要 只是抓住事情本身的难易展开。可以小到学习、生活,大到社会、国家,从正反 多个角度立意,如:方法对,事情易;方法错,事情难;做事应当灵活;切不可 墨守成规;应尊重规律。不一而足。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周国平曾经这样说过:狂妄的人自称命运的主人,谦卑的人甘为命运的奴隶。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人,他追逐命运,但不强求;接受命运,但不胆怯。走运时, 他会揶揄自己的好运;倒运时,他又会调侃自己的厄运。他不低估命运的力量, 也不高估命运的价值。他只是做命运的朋友罢了。 请以“只做命运的朋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 定,不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 [写作点拨] 周国平的这段话极富生活哲理。有人说命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 的,给了你满目的春色,你就不会再拥有冬日的沉静、素洁;关上你的一扇门, 它又给你打开了一扇窗。也有人说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究竟怎样对待生命? 最好是做命运的朋友,尊重命运。尊重命运是不轻率,尊重命运是不迷信。慎重 生活,努力工作,把握自我。 这是一动宾式的话题,写作时应当从分析“朋友”的深刻内涵入手,从以下 几个方面立意:①对待朋友(命运)应当知足。命运给我们颜色,我们正好开个 染坊;命运给我们风雨,别泄气,它也给予了人间最绚丽的彩虹。②对待朋友(命 运)应当豁达。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命运可能是缤纷的花朵,也可能是零落的残红。落红不是无情物,我们明年再看 花得了,或者干脆抬头看蓬勃的绿叶。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830 年,法国作家雨果同出版商签订合同,半年内交出一部作品。于是
雨果把外出的所有衣服锁进柜子里,把钥匙扔进了湖里,彻底断了外出会友和游 玩的念头,一心写作,文学巨著《巴黎圣母院》就是这样写成的。是的,在漫漫 人生路上,往往只有不留下退路,才更容易赢得出路。当我们难以驾驭自己的惰 性和欲望,不能专心致志地前行时,不妨也采取一些斩断退路之举,逼着自己全 力以赴地寻找出路,走向成功。 请以“不留退路,才有出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与“退路和 出路”有关,文体不限,文题自拟,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写作点拨]这个话题富于哲理性。一个人在生活中,如果事事留有退路 说白了就是败有退路。也就意味着这个人在事情还未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准备要 承受失败了,那么他成功的概率肯定小,因为,留有退路的时候,就潜藏着懈怠、 自我安慰。发展到最后,可能导致自我麻痹、自我毁灭。到了这一步,“留有退 路”的利处,却成了导致失败的“坏处”。而“不留退路,才有出路”则是强调 了做事尽量求得事事成功,这样做是负重前进,给自己加压,挤掉“懈怠”“自 我毁灭”等不利因素。常言道:有压力才有动力。如项羽的“破釜沉舟”即为“不 留退路,才有出路”的典范。论述时一定要体现出辩证的思想。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年迈的北美切罗基人教导子孙人生的真谛。他说,在我内心深处,一直 在进行着一场鏖战。交战是在两只狼之间进行的。一只狼是恶的一一它代表恐惧、 生气、悲伤、悔恨、贪婪、傲慢、自怜、怨恨、自卑、谎言、妄自尊大、高傲自 私和不忠。另一只狼是善的一一它代表喜悦、平和、爱、希望、承担责任、宁静 谦逊、仁慈、宽容、友谊、同情、慷慨、真理和忠贞。同样的交战也发生在你们 的内心深处,在所有人内心深处。 听完他的话,子孙们静默不语,若有所思。 过了片刻,其中一个孩子问:“那么,哪一只狼能获胜呢?” 饱经世事的老者回答道:“你喂给它食物的那只。”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呢?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在所有人的心灵深处, 进行着一场善狼与恶狼怎样的较量呢? 请以“两只狼的较量”(或“心灵深处的较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自 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写作点拨]善与恶的较量在这个世界、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每天甚至每 时每刻都在进行。遇到这样宽泛的话题,首先要在选材上考虑。应选符合话题要 求的、自己耳闻目睹的、感悟最深的材料,也可以把从报刊上读来的感人的人 或事,结合自己的思考或想象进行必要的加工。切忌随意编造故事或离奇地演绎 在反复思考、认真选材的基础上,应选一个恰当的角度切入,不要一般地敷 衍成文。举例说,你可以写“与善狼共舞”;或写某人“良心的发现”,写他的 自责忏悔;你也可以写某人以智慧与勇气感化一个一时误入歧途、行为不端而心 灵深处善良并未泯灭的人;更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如“考出真实的水平”(考试 不作弊),或写自己了解的故事 如写议论文,一定要先想好自己的论点是什么(用一句话来表述),选用哪 些事例,如何论证等,避免泛泛而谈,不着边际,或者不痛不痒。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庄子送葬,过惠子①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②其鼻端,若蝇翼,使 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 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
雨果把外出的所有衣服锁进柜子里,把钥匙扔进了湖里,彻底断了外出会友和游 玩的念头,一心写作,文学巨著《巴黎圣母院》就是这样写成的。是的,在漫漫 人生路上,往往只有不留下退路,才更容易赢得出路。当我们难以驾驭自己的惰 性和欲望,不能专心致志地前行时,不妨也采取一些斩断退路之举,逼着自己全 力以赴地寻找出路,走向成功。 请以“不留退路,才有出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与“退路和 出路”有关,文体不限,文题自拟,不得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 [写作点拨] 这个话题富于哲理性。一个人在生活中,如果事事留有退路, 说白了就是败有退路。也就意味着这个人在事情还未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准备要 承受失败了,那么他成功的概率肯定小,因为,留有退路的时候,就潜藏着懈怠、 自我安慰。发展到最后,可能导致自我麻痹、自我毁灭。到了这一步,“留有退 路”的利处,却成了导致失败的“坏处”。而“不留退路,才有出路”则是强调 了做事尽量求得事事成功,这样做是负重前进,给自己加压,挤掉“懈怠”“自 我毁灭”等不利因素。常言道:有压力才有动力。如项羽的“破釜沉舟”即为“不 留退路,才有出路”的典范。论述时一定要体现出辩证的思想。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年迈的北美切罗基人教导子孙人生的真谛。他说,在我内心深处,一直 在进行着一场鏖战。交战是在两只狼之间进行的。一只狼是恶的——它代表恐惧、 生气、悲伤、悔恨、贪婪、傲慢、自怜、怨恨、自卑、谎言、妄自尊大、高傲自 私和不忠。另一只狼是善的——它代表喜悦、平和、爱、希望、承担责任、宁静、 谦逊、仁慈、宽容、友谊、同情、慷慨、真理和忠贞。同样的交战也发生在你们 的内心深处,在所有人内心深处。 听完他的话,子孙们静默不语,若有所思。 过了片刻,其中一个孩子问:“那么,哪一只狼能获胜呢?” 饱经世事的老者回答道:“你喂给它食物的那只。”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呢?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在所有人的心灵深处, 进行着一场善狼与恶狼怎样的较量呢? 请以“两只狼的较量”(或“心灵深处的较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自 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 800 字。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写作点拨] 善与恶的较量在这个世界、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每天甚至每 时每刻都在进行。遇到这样宽泛的话题,首先要在选材上考虑。应选符合话题要 求 的、自己耳闻目睹的、感悟最深的材料,也可以把从报刊上读来的感人的人 或事,结合自己的思考或想象进行必要的加工。切忌随意编造故事或离奇地演绎。 在反复思考、认真选材的基础上,应选一个恰当的角度切入,不要一般地敷 衍成文。举例说,你可以写“与善狼共舞”;或写某人“良心的发现”,写他的 自责忏悔;你也可以写某人以智慧与勇气感化一个一时误入歧途、行为不端而心 灵深处善良并未泯灭的人;更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如“考出真实的水平”(考试 不作弊),或写自己了解的故事。 如写议论文,一定要先想好自己的论点是什么(用一句话来表述),选用哪 些事例,如何论证等,避免泛泛而谈,不着边际,或者不痛不痒。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庄子送葬,过惠子①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②其鼻端,若蝇翼,使 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 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
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言之矣!” ①惠子:战国时宋国人,庄子的好友,也是哲学上的对手。②垩慢:垩,白 色的土;慢,涂抹 阅读上面的寓言故事,想一想:为什么“臣之质”死了以后,“匠石”就不 能表演“运斤成风”的技艺了?请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 章,题目自拟。 [写作点拨]以寓言故事为材料的作文,首先必须把握寓言的“寓意”。这 则寓言的寓意是:事物是因为相对立而存在,相比较而突现,相对比而发展的。 老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学说讲 的就是这个道理。 “结合社会生活实际”是作文的关键。如果就寓言谈寓言,就庄子谈庄子, 就匠石谈匠石,那么就“答非所问”了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登山的人,有的目不旁视,奋力攀登,他执著于到达峰顶的瞬间风光;有的 则流连沿途风景,且走且赏,山顶不过是他歇脚的地方。不只登山,生活也是这 样:两种心态,两种行为,两种价值观。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请以“进取心与平常心”为话题,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自定立意 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标提出的课程理念之一。要关注 生活、关注人生,而以怎样的态度,持怎样的价值观,就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对于两种心态、行为、价值观,拟题者并未厚此薄彼,学生亦无需定势思维,完 全可以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以自己的人生判断为尺度,真诚地表达自己要说 的话,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就是好文章。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周围很多古代遗址都得到了保护和修缮,电视上几个戏曲节目备受欢 迎,书市上古代文化类的图书也在悄悄升温,在重大的节日里很多人都穿起了唐 装……传统的历史文化气氛笼罩着我们的生活。就连2008年将在北京举行的奧 运盛会,也提出了“文化奧运”的全新理念 文化,对于今天的中国意味着什么?传统,对于今天的文化意味着什么?作 为生长在这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国度的中学生来说,这是一个不能不去弄明白的 事情。 请以“文化与传统”为话题,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 [写作点拨]这是一道有传统文化色彩的题目。2004年广东作文题为我们 要与话题有关,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开了个好头,体现了新课标的方向: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现实生活。关注它们 的变化和发展,进而思考其中的道理或原因,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是高考作文的 个新方向 具体到“文化与传统”这个话题,首先要明确概念,文化是传统的载体,传 统是文化的渊源;文化是民族个性的张扬,传统是民族历史共性的体现;从某种 意义上说,民族传统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灵魂,而民族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 的。从这样的理性层面来思考问题,来审视材料中所谈的发展变化,才能高屋建 瓴,洞明其深层意味;连缀现实语料,落笔成文,才能写出见解独到、思想深刻 的文章。其中,切实地提高传统文化素养是根本。 11.请以“交往”为题,写一篇文章
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言之矣!” ①惠子:战国时宋国人,庄子的好友,也是哲学上的对手。②垩慢:垩,白 色的土;慢,涂抹。 阅读上面的寓言故事,想一想:为什么“臣之质”死了以后,“匠石”就不 能表演“运斤成风”的技艺了?请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 章,题目自拟。 [写作点拨] 以寓言故事为材料的作文,首先必须把握寓言的“寓意”。这 则寓言的寓意是:事物是因为相对立而存在,相比较而突现,相对比而发展的。 老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学说讲 的就是这个道理。 “结合社会生活实际”是作文的关键。如果就寓言谈寓言,就庄子谈庄子, 就匠石谈匠石,那么就“答非所问”了。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登山的人,有的目不旁视,奋力攀登,他执著于到达峰顶的瞬间风光;有的 则流连沿途风景,且走且赏,山顶不过是他歇脚的地方。不只登山,生活也是这 样:两种心态,两种行为,两种价值观。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请以“进取心与平常心”为话题,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自定立意, 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 800 字。 [写作点拨]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标提出的课程理念之一。要关注 生活、关注人生,而以怎样的态度,持怎样的价值观,就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对于两种心态、行为、价值观,拟题者并未厚此薄彼,学生亦无需定势思维,完 全可以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以自己的人生判断为尺度,真诚地表达自己要说 的话,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就是好文章。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周围很多古代遗址都得到了保护和修缮,电视上几个戏曲节目备受欢 迎,书市上古代文化类的图书也在悄悄升温,在重大的节日里很多人都穿起了唐 装……传统的历史文化气氛笼罩着我们的生活。就连 2008 年将在北京举行的奥 运盛会,也提出了“文化奥运”的全新理念。 文化,对于今天的中国意味着什么?传统,对于今天的文化意味着什么?作 为生长在这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国度的中学 生来说,这是一个不能不去弄明白的 事情。 请以“文化与传统”为话题,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 800 字以上的作 文,要与话题有关,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点拨] 这是一道有传统文化色彩的题目。2004 年广东作文题为我们 开了个好头,体现了新课标的方向: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现实生活。关注它们 的变化和发展,进而思考其中的道理或原因,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是高考作文的 一个新方向。 具体到“文化与传统”这个话题,首先要明确概念,文化是传统的载体,传 统是文化的渊源;文化是民族个性的张扬,传统是民族历史共性的体现;从某种 意义上说,民族传统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灵魂,而民族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 的。从这样的理性层面来思考问题,来审视材料中所谈的发展变化,才能高屋建 瓴,洞明其深层意味;连缀现实语料,落笔成文,才能写出见解独到、思想深刻 的文章。其中,切实地提高传统文化素养是根本。 11.请以“交往”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交往”有相互往来的意思,可以指同学之间、亲友之间,或者陌 生人之间等。本题若只从其中一个方面写,也可以。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 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要提高自我生存质量,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学会与人相处, 因为人是自我修养与社会规范的统一。古人以“敬业乐群”作为学校教育的标准 之一,以“有朋自远方来”为可欣慰自豪之事,足见“交往”之于人生多么重要。 同学交往需要坦诚相待:亲友交往需要关怀备至;陌生人交往需要诚信,但也不 能全无戒备之心。交往之道,虽说有共同的社会规范,但也因人、因事、因时而 异,所以,作者尽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或体会来扣题为文,只有真实的表达 才有至善至美之文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书法家对一位用废报纸练字的人说:“如果你用最好的纸来写,你可能 会写得更好。”那人很奇怪地问原因,书法家笑而不答,只写了一个“逼”字, 那人顿悟,这是让他惜纸逼自己写好字 还有这样一则谚语:“如果你想翻墙,请先把帽子扔过去。”因为你的帽子 在那边,你已经别无选择,要想方设法地翻过去。正是有了逼迫,才会尽力发挥 自己的潜能。 在很多人的眼里,“逼”字不是一个好字眼,但不少人的成功却是实实在在 被“逼”出来的。请以“逼你成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 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逼你成功”的例子俯拾即是:“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 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 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所有这些,都是典型的事例 再综观当代文坛,哪个成功的作家没有被逼过?他被报社、出版社的人逼 也被他自己逼。读者逼主编;主编逼作家;作家逼自己,逼得想睡也不能睡,不 想写也得写。问题是,多少惊人的作品就这样诞生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逼学生的老师,何尝没有逼自己?“教学相长”不也是 教学相逼”吗? 常言道:“用进废退。”当外部有压力逼你“用”的时候,你的学识、才干 等将会有很大的长进。因此,你应该虔诚地感谢外力对你的“逼”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读了万卷书,又准备行万里路的青年问一个智者:我该带些什么上 路?智者没有言语,而是拿起了一个空杯子,往里边倒水,直到水溢了,他仍不 停地往里倒。这时,青年连忙提醒智者:已经满了。智者这才罢手,然后递给青 年一些空杯子,让他带着上路。青年诧异地问为什么。智者说:“一个人的一生, 就是一次旅行,而旅行的过程,就是汲取各种养分、滋养我们生命的过程。如果 我们带太多的东西上路,就像那个装满水的杯子,再也容不得半点水进入,这将 是人生最大的悲哀。”青年听了,若有所悟。他没有带太多的东西,而是满怀信 心地上路了。 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悟?请以“空与实”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 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写作点拨]一个已经装满了水的杯子是难以再装别的东西了,人心也是如 此。人和人生来并没有多大差别,可是为什么有的人功成名就,有的人却一事无
要求:①“交往”有相互往来的意思,可以指同学之间、亲友之间,或者陌 生人之间等。本题若只从其中一个方面写,也可以。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 不少于 800 字。 [写作点拨] 要提高自我生存质量,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学会与人相处, 因为人是自我修养与社会规范的统一。古人以“敬业乐群”作为学校教育的标准 之一,以“有朋自远方来”为可欣慰自豪之事,足见“交往”之于人生多么重要。 同学交往需要坦诚相待;亲友交往需要关怀备至;陌生人交往需要诚信,但也不 能全无戒备之心。交往之道,虽说有共同的社会规范,但也因人、因事、因时而 异,所以,作者尽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或体会来扣题为文,只有真实的表达 才有至善至美之文。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书法家对一位用废报纸练字的人说:“如果你用最好的纸来写,你可能 会写得更好。”那人很奇怪地问原因,书法家笑而不答,只写了一个“逼”字, 那人顿悟,这是让他惜纸逼自己写好字。 还有这样一则谚语:“如果你想翻墙,请先把帽子扔过去。”因为你的帽子 在那边,你已经别无选择,要想方设法地翻过去。正是有了逼迫,才会尽力发挥 自己的潜能。 在很多人的眼里,“逼”字不是一个好字眼,但不少人的成功却是实实在在 被“逼”出来的。请以“逼你成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 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 字。 [写作点拨] “逼你成功”的例子俯拾即是:“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 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 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所有这些,都是典型的事例。 再综观当代文坛,哪个成功的作家没有被逼过?他被报社、出版社的人逼, 也被他自己逼。读者逼主编;主编逼作家;作家逼自己,逼得想睡也不能睡,不 想写也得写。问题是,多少惊人的作品就这样诞生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逼学生的老师,何尝没有逼自己?“教学相长”不也是 “教学相逼”吗? 常言道:“用进废退。”当外部有压力逼你“用”的时候,你的学识、才干 等将会有很大的长进。因此,你应该虔诚地感谢外力对你的“逼”。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读了万卷书,又准备行万里路的青年问一个智者:我该带些什么上 路?智者没有言语,而是拿起了一个空杯子,往里边倒水,直到水溢了,他仍不 停地往里倒。这时,青年连忙提醒智者:已经满了。智者这才罢手,然后递给青 年一些空杯子,让他带着上路。青年诧异地问为什么。智者说:“一个人的一生, 就是一次旅行,而旅行的过程,就是汲取各种养分、滋养我们生命的过程。如果 我们带太多的东西上路,就像那个装满水的杯子,再也容不得半点水进入,这将 是人生最大的悲哀。”青年听了,若有所悟。他没有带太多的东西,而是满怀信 心地上路了。 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悟?请以“空与实”为话题,写一篇 800 字左右 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写作点拨] 一个已经装满了水的杯子是难以再装别的东西了,人心也是如 此。人和人生来并没有多大差别,可是为什么有的人功成名就,有的人却一事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