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粘度的测 用落球法测量蓖麻油的黏度、 3 综合 1 选做 1,2,3,4 分析系统误差 气垫导轨、由脑通用计器的 牛顿第一定律 调节与使用,通过测量、绘曲 验证 选做 123.4 的研究 线来验证a∝F、a 1/m 拉伸法测金属 11 用拉仲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 3 综合 杨氏模量 量、用光杠杆测微小伸长量 选做 1,2,3,4 铜电阳和热敏 12 电阻的温度特 测金属铜电阻及负温度系数热 3 综合 1 敏电阻的温度特性 选做 12,34 冷却法测量固 采用冷却法,以铜为样本,测 13 综合 1 选做 123.4 体的比执容 铁、铝比执容 声速的测量 用相位法、驻波法测量空气中 综合 选做 1,2,3.4 的超声波声速 15霍耳效应实验 测量霍耳片的霍耳系数、判断 综合 1 选做 12.3.4 其导电类型等 迈克耳孙干涉 学习迈克耳孙干涉仪的调节与 16仪的调节和使 使用方法,测出氧氖激光器光 综合 选做 123.4 波的波长 固体导热系数 17 用热电偶测散热曲线,用稳定 3 1 选做 1,2,34 的测量 法测导热系数 综合 根据毕奥萨伐尔定律测量直 测量找流导休 导体和圆形导体环路激发的磁 18 的磁场 感应强度与导体电流的关系 综合 选做 1234 与距导体轴线距离的关系 千分尺、天平的使用,固体密 19 密度的测量 度的测量,直接测量和间接测 3 综合 选做 12.3.4 量的数据处理 透镜焦距的测 20 光学系统的等高共轴调节,测 验证 选做 1.2.3.4 凸透镜、凹透镜的焦距 亥姆霍兹线圈 掌握电磁感应法测磁场的原 理,测量亥姆霍兹线圈的磁感 综合 选做 12,3.4 的磁场测量 应强度分布 学习单摆的调带、秒表的使用 测出当地重力加速度: 进 2 用单摆测重力 步熟悉间接测量和双变量测 验证 选做 12,3,4 加速度 量的数据处理方法:研究摆长 对周期的影响 23 用复摆测重力 复摆的调节和使用、测量重力 加速度、回转半径和转动惯量 3验证 1 选做1,23,4 加速度 24操作考试 随机抽测一个实验项目 必做1,2,3,4 五、其他说明
13 9 液体粘度的测 量 用落球法测量蓖麻油的黏度、 分析系统误差 3 综合 1 选做 1, 2 , 3 , 4 10 牛顿第二定律 的研究 气垫导轨、电脑通用计数器的 调节与使用,通过测量、绘曲 线来验证 a ∝ F 、 a ∝1/m 3 验证 1 选做 1, 2 , 3 , 4 1 1 拉伸法测金属 杨氏模量 用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 量、用光杠杆测微小伸长量 3 综合 1 选做 1, 2 , 3 , 4 1 2 铜电阻和热敏 电阻的温度特 性 测金属铜电阻及负温度系数热 敏电阻的温度特性 3 综合 1 选做 1, 2 , 3 , 4 13 冷却法测量固 体的比热容 采用冷却法,以铜为样本,测 铁、铝比热容 3 综合 1 选做 1, 2 , 3 , 4 1 4 声速的测量 用相位法、驻波法测量空气中 的超声波声速 3 综合 1 选做 1, 2 , 3 , 4 1 5 霍耳效应实验 测量霍耳片的霍耳系数、判断 其导电类型等 3 综合 1 选做 1, 2 , 3 , 4 16 迈克耳孙干涉 仪的调节和使 用 学习迈克耳孙干涉仪的调节与 使用方法,测出氦氖激光器光 波的波长 3 综合 1 选做 1, 2 , 3 , 4 1 7 固体导热系数 的测量 用热电偶测散热曲线,用稳定 法测导热系数 3 综合 1 选做 1, 2 , 3 , 4 1 8 测量载流导体 的磁场 根据毕奥 -萨伐尔定律测量直 导体和圆形导体环路激发的磁 感应强度与导体电流的关系, 与距导体轴线距离的关系 3 综合 1 选做 1, 2 , 3 , 4 19 密度的测量 千分尺、天平的使用,固体密 度的测量,直接测量和间接测 量的数据处理 3 综合 1 选做 1, 2 , 3 , 4 20 透镜焦距的测 量 光学系统的等高共轴调节,测 凸透镜、凹透镜的焦距 3 验证 1 选做 1, 2 , 3 , 4 21 亥姆霍兹线圈 的磁场测量 掌握电磁感应法测磁场的原 理,测量亥姆霍兹线圈的磁感 应强度分布 3 综合 1 选做 1, 2 , 3 , 4 22 用单摆测重力 加速度 学习单摆的调节、秒表的使用 等,测出当地重力加速度;进 一步熟悉间接测量和双变量测 量的数据处理方法;研究摆长 对周期的影响 3 验证 1 选做 1, 2 , 3 , 4 23 用复摆测重力 加速度 复摆的调节和使用、测量重力 加速度、回转半径和转动惯量 3 验证 1 选做 1, 2 , 3 , 4 24 操作考试 随机抽测一个实验项目 2 1 必做 1, 2 , 3 , 4 五、其他说明
1.实验报告要求 每位学生都要独立完成相关的实验报告。从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到分析实验 结果、解释实验现象,学生均应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找出引起误 差的原因。 (1)实验报告内容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时间、地点,实验学生的专业、班级、姓名。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表格,数据处理过程和结果,误 差分析和问题讨论等。 (2)实验报告的格式 详见“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连大学)实验报告”的规范模式 2.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每个实验项目的成绩以学生预习、课堂操作及实验报告为依据综 合评定:各个实验项目成绩以10分制评定,其中“预习、课堂操作、实验报告” 三个部分的最高分数依次为2分、4分、4分:各种不同的失误以0.5分为差值 酌情扣除,扣分总和不超过本项的最高分。 期末总评成绩:平时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60%,操作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 40%:总成绩以百分制计算
14 1. 实验报告要求 每位学生都要独立完成相关的实验报告。从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到分析实验 结果、解释实验现象,学生均应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找出引起误 差的原因。 (1)实验报告内容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时间、地点,实验学生的专业、班级、姓名。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表格,数据处理过程和结果,误 差分析和问题讨论等。 (2)实验报告的格式 详见“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连大学)实验报告”的规范模式。 2.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每个实验项目的成绩以学生预习、课堂操作及实验报告为依据综 合评定;各个实验项目成绩以 10 分制评定,其中“预习、课堂操作、实验报告” 三个部分的最高分数依次为 2 分、4 分、4 分;各种不同的失误以 0.5 分为差值 酌情扣除,扣分总和不超过本项的最高分。 期末总评成绩:平时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 60%,操作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 40%;总成绩以百分制计算
《电磁学》教学大纲 (Electromagnetism) 基本信息 课程 课程 编号 B0400019 性 必修■选修口 学分 总学时 64 理论 64 上机 学时 学时 。 0 课程 公共基础口 综合素质口 大类基础口院内平台口专业基础■ 类别 专业主干口专业方向特色口专业任选口顶峰课程口 先修 理理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力学 开课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适用 物理学(师范) 单位 专业 课程负 责人 王玮 撰写人 王玮 审核人 吴迪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电磁学》是物理学(师范)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系统地阐述了 电磁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介绍了电磁学发展史上一些重大发现和发明的 物理思想和实验方法。主要研究电荷激发电场、电流激发磁场的规律:电场和磁 场的相互联系:电磁场对电荷、电流的作用:以及电磁场对物质的各种效应等 力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深刻认识电磁现象的基本性质,掌握电磁学的基本理论 和应用知识,学会电磁学研究和处理问题方法。课程还适时地将电磁学的理论与 其它学科及有关自然现象相联系,以期获得对于电磁学理论较为全面的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使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培 养严密的思维能力,熟练应用数学工具等诸方面获得全面的进步,为后续课程奠 定基础,以适应今后物理类工作的需要。 Electromagnetism is a basic course of Physics (Normal)Major.This course systematically expounds the basic concepts and laws of electromagnetic phenomena, and introduces some important physical ideas and experimental methods discovered and invented in the history of electromagnetic development.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law of charge excited electric field and current excited magnetic fiel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lectric field and magnetic field,the effect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 on charge and current,and various effects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 on matter.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we should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nature of electromagnetic phenomena,master the basic theory and application knowledge of electromagnetics,and learn how to study and deal with problems in electromagnetics.The course also links the theory of electromagnetism with other
15 《电磁学》教学大纲 (Electromagnetism) 一、基本信息 课程 编号 B0400019 课程 属性 必修■ 选修□ 学分 4 总学时 64 理论 学时 64 上机 学时 0 实验 学时 0 课程 类别 公共基础□ 综合素质□ 大类基础□ 院内平台□ 专业基础■ 专业主干□专业方向/特色□专业任选□顶峰课程□ 先修 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力学 开课 单位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适用 专业 物理学(师范) 课程负 责人 王玮 撰写人 王玮 审核人 吴迪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电磁学》是物理学(师范)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系统地阐述了 电磁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介绍了电磁学发展史上一些重大发现和发明的 物理思想和实验方法。主要研究电荷激发电场、电流激发磁场的规律;电场和磁 场的相互联系;电磁场对电荷、电流的作用;以及电磁场对物质的各种效应等。 力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深刻认识电磁现象的基本性质,掌握电磁学的基本理论 和应用知识,学会电磁学研究和处理问题方法。课程还适时地将电磁学的理论与 其它学科及有关自然现象相联系,以期获得对于电磁学理论较为全面的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使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培 养严密的思维能力,熟练应用数学工具等诸方面获得全面的进步,为后续课程奠 定基础,以适应今后物理类工作的需要。 Electromagnetism is a basic course of Physics (Normal) Major. This course systematically expounds the basic concepts and laws of electromagnetic phenomena, and introduces some important physical ideas and experimental methods discovered and invented in the history of electromagnet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law of charge excited electric field and current excited magnetic fiel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lectric field and magnetic field, the effect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 on charge and current, and various effects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 on matter.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we should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nature of electromagnetic phenomena, master the basic theory and application knowledge of electromagnetics, and learn how to study and deal with problems in electromagnetics. The course also links the theory of electromagnetism with other
subjects and related natural phenomena in time,so as to obtain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theory of electromagnetism.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improve the students'scientific literacy.promote the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world outlook,cultivate strict thinking ability.apply mathematical tools and other aspects to achieve comprehensive progress,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ollow-up courses,so as to meet the needs of future physical work. 2课程目标及对培养目标的支撑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掌握电磁学的基本规律,能应用高等数学 方法,分析和研究电磁学问题。 课程目标2(能力目标):以实验现象为基础,能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 析,获得分析、归纳能力:能运用电磁学基本规律,分析电磁学与实际问题的联 系,提升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课程目标3(素质目标):通过对电磁学学习,弘扬科学精神:实践是检验 真理的唯一标准:培养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态度。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 2 3 3.1掌握专业理论基础:系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物理学科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物理观念,能运用 物理学理论和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定性或定量地解释自然现象, 并整合形成物理学科教学知识。 3)且久去业实能力 系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实验原理、实验 方法和实验技能,具备较强的物理实验探究能力,能设计自制简 单的中学物理教学教具并应用于中学物理课堂教学。 3.3认识学科作用:了解物理学相关研究方向前沿、发展动态和 应用前景,了解物理学在自然科学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 作用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密切关系,了解跨学科知识。理解数 学和计算机等跨学科知识对物理学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掌握运用 数学和计算机工具开展物理学研究的方法与技术。熟练堂握一门 外语,掌握专业的核心外文词汇,能够阅读有关外文资料 4.1擅长专业教学:掌握教有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中学 物理教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具备良好的教学基本技能,熟悉中 学物理课程标准,准确把握中学物理教材。能结合学生身心发园 和认知特点, 运用物理学科知识进行教学设计,同时能以学生为 中心有效实施课堂教学,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作出科学评价。 7.1具有反思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认识到反思对于专业发展的重 要性,掌握一定的反思方法和特能,善干发现问颗并能运用批 性思维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具有创新意识和教有教学研究 16
16 subjects and related natural phenomena in time, so as to obtain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theory of electromagnetism.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improve the students' scientific literacy, promote the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world outlook, cultivate strict thinking ability, skillfully apply mathematical tools and other aspects to achieve comprehensive progress,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ollow-up courses, so as to meet the needs of future physical work. 2.课程目标及对培养目标的支撑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掌握电磁学的基本规律,能应用高等数学 方法,分析和研究电磁学问题。 课程目标 2(能力目标):以实验现象为基础,能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 析,获得分析、归纳能力;能运用电磁学基本规律,分析电磁学与实际问题的联 系,提升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课程目标 3(素质目标):通过对电磁学学习,弘扬科学精神:实践是检验 真理的唯一标准;培养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态度。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 课程目标 1 2 3 3.1 掌握专业理论基础:系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物理学科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物理观念,能运用 物理学理论和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定性或定量地解释自然现象, 并整合形成物理学科教学知识。 √ √ 3.2 具备专业实践能力:系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实验原理、实验 方法和实验技能,具备较强的物理实验探究能力,能设计自制简 单的中学物理教学教具并应用于中学物理课堂教学。 √ 3.3 认识学科作用:了解物理学相关研究方向前沿、发展动态和 应用前景,了解物理学在自然科学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 作用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密切关系,了解跨学科知识。理解数 学和计算机等跨学科知识对物理学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掌握运用 数学和计算机工具开展物理学研究的方法与技术。熟练掌握一门 外语,掌握专业的核心外文词汇,能够阅读有关外文资料。 √ √ 4.1 擅长专业教学: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中学 物理教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具备良好的教学基本技能,熟悉中 学物理课程标准,准确把握中学物理教材,能结合学生身心发展 和认知特点,运用物理学科知识进行教学设计,同时能以学生为 中心有效实施课堂教学,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作出科学评价。 √ 7.1 具有反思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认识到反思对于专业发展的重 要性,掌握一定的反思方法和技能,善于发现问题并能运用批判 性思维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和教育教学研究 √
能力 7.2具有终身学习和发展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与能力,能 够了解跟踪国内外物理学的发展动态,能适应国内外基础教有课 程改革与发展。能制定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理性分析自我, 主动提升自我。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教材 电酸学(第四板) 赵凯华 高等教有出版社 2018 参考书目 电磁学(第二版) 梁灿彬 高等教有出版社 2010 (2)课程网站 电磁学北京大学中国大学M00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pku-1003512002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老核方式:考试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课后作业(权重35, 主要考核学生对每章节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 度:每次作业单独评分。 平时成绩 出勒及课堂表现(权 对学生的课堂话动评价,如参与课堂讨论、课堂发言 (30%) 重15) 的踊跃程度、随堂考正确率并结合出勤情况评分 期中考试(权重1/5) 期中考核 主要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简答趣、计算题和综合 期末考试 (70%) 闭卷考试 分析判断题等。其中,基础知识题约占60%,能力题 约占40%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主婴 教学 对应的 章节 教学要求 方法和手段 内容 课程 课内 课后 目 1.掌握库仑定律 2理解电场和电力线的 在阅读课程 1静电的基本现 概念,掌握电场强度 内容的基础 象和基本规律 量及求解电场强度的方 上,完成 2.电场、电场强度 章 3.高撕斯定理 3理解电通量的概念 理论 外作业 并 静电场 1、2、3 查阅相关文 4.电势及其梯度 掌握高斯定理及其应 教学 献。课外观 5.带电体系的静 看中国大学 电能 4理解静电场环路定 理,掌握电势的概念与 计算,理解电势与电场
17 能力。 7.2 具有终身学习和发展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与能力,能 够了解跟踪国内外物理学的发展动态,能适应国内外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与发展。能制定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理性分析自我, 主动提升自我。 √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教材 电磁学(第四版) 赵凯华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参考书目 电磁学(第二版) 梁灿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课程网站 电磁学_北京大学_中国大学 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pku-1003512002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试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平时成绩 (30%) 课后作业(权重 3/5) 主要考核学生对每章节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 度;每次作业单独评分。 出勤及课堂表现(权 重 1/5) 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评价,如参与课堂讨论、课堂发言 的踊跃程度、随堂考正确率并结合出勤情况评分。 期中考试(权重 1/5) 期中考核 期末考试 (70%) 闭卷考试 主要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和综合 分析判断题等。其中,基础知识题约占 60%,能力题 约占 40%。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章节 主要 内容 教学要求 学 时 教学 方法和手段 对应的 课程 课内 课后 目标 第一章 静电场 1.静电的基本现 象和基本规律 2.电场、电场强度 3.高斯定理 4.电势及其梯度 5.带电体系的静 电能 1.掌握库仑定律 2.理解电场和电力线的 概念,掌握电场强度矢 量及求解电场强度的方 法。 3.理解电通量的概念, 掌握高斯定理及其应 用。 4. 理解静电场环路定 理,掌握电势的概念与 计算,理解电势与电场 10 理论 教学 在阅读课程 内容的基础 上,完成课 外作业,并 查阅相关文 献。课外观 看中国大学 MOOC。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