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学科单元验收题(十二) 第六单元(一) 总分 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6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0分) 阳夏 )鸿鹄()谪戍 休祲 )怫然() 夙夜()间令()忿恚() 缟素 )韩傀 抢地()徒跣()舴艋( 脉脉( 驽钝( 谯() 鄢( 罾() 2.文学常识填空(9分) (1)《陈涉世家》节选自 作者 字 时代)人 家。著有 体通史 (2)《唐雎不辱使命》选自 ,该书为 编辑整理。 (3)《隆中对》节选自 ,作者 著有 (4)《出师表》选自 ,作者 ,表是古代向 上书陈情 言事的一种文体。 3.请将下列五首诗词的题目与作者、作者字号及其生活年代相连。(5分) 《望江南》 辛弃疾 飞卿 《渔家傲》 温庭筠 文正 北宋 《江城子》 范仲淹 东坡 《武陵春》 苏轼 易安 南宋 《破阵子》 李清照 稼轩 4解释下列词语(14分) 太息: 失期 威众: 间令 旦日 指目: 剑挺 受命: 错意 加惠: 怫然: 庸夫 缟素 死国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0分) (1)辍耕之垄上: (2)怅恨久之: (3)苟富贵,无相忘: (4)皆次当行: (5)九百人屯大泽: (6)楚人怜之
九年级语文学科单元验收题(十二) 第六单元(一) 题 号 一 二 总 分 得 分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60 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0 分) 阳夏.( ) 鸿鹄..( ) 谪戍..( ) 休祲.( ) 怫.然( ) 夙.夜( ) 间.令( ) 忿恚.( ) 缟.素( ) 韩傀. ( ) 抢.地( ) 徒跣.( ) 舴艋.. ( ) 脉脉..( ) 驽.钝( ) 谯.( ) 鄢.( ) 闾.( ) 罾.( ) 蕲.( ) 2.文学常识填空 (9 分) ⑴《陈涉世家》节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时代)人, ________家,_______家。著有_________体通史_________,共______篇。 ⑵《唐雎不辱使命》选自_______________,该书为______末年______编辑整理。 ⑶《隆中对》节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著有_________。 ⑷《出师表》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表是古代向_________上书陈情 言事的一种文体。 3.请将下列五首诗词的题目与作者、作者字号及其生活年代相连。(5 分) 《望江南》 辛弃疾 飞卿 《渔家傲》 温庭筠 文正 北宋 《江城子》 范仲淹 东坡 《武陵春》 苏 轼 易安 南宋 《破阵子》 李清照 稼轩 唐 4.解释下列词语 (14 分) 太息:_____________________ 失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威众:_____________________ 间令:_____________________ 旦日: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目:_____________________ 剑挺: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命: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意:________________ _ 加惠:_____________________ 怫然:_____________________ 庸夫:_____________________ 缟素:_____________________ 死国: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0 分) ⑴辍耕之.垄上:____________ ⑵怅.恨久之:_____________ ⑶苟.富贵,无相忘:___________ ⑷皆次.当行:_____________ ⑸九百人屯.大泽:_____________ ⑹楚人怜.之:______________
(7)置人所罾鱼腹中: (8)并杀两尉: (9)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0比至陈 D身被坚执锐: 02刑其长吏: 03弗敢易: 040请广于君 ①5寡人谕矣: 0长跪而谢之: ①左牵黄,右擎苍 08千骑卷平冈: Q⑨会挽雕弓如满月 C八百里分麾下炙 6.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4分) (1)发闾左適戍渔阳900人,屯大泽乡。(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3)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通 (4)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7.诗词填空(8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 (2)浊酒一杯家万里, 左牵黄 ,千骑卷平冈。 ’又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5)醉里挑灯看剑 (6)折戟沉沙铁未销, 忽复乘舟梦日边。 (8)无可奈何花落去 二、阅读(40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 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 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 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土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土必怒,伏尸 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 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8.解释下列各组句中的加点词。(6分) (1)臣未尝闻也( (2)休祲降于天( (3)秦王怫然怒( (4)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⑺置人所罾.鱼腹中:______________ ⑻并.杀两尉:________________ 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_____________ ⑽比.至陈:_______________ ⑾身被坚执锐 .... :_____________ ⑿刑.其长吏:________________ ⒀弗敢易.:___________ ⒁请广.于君:_____________ ⒂寡人谕.矣:______________ ⒃长跪而谢.之:__________ ⒄左牵黄.,右擎苍.:____________ ⒅千骑.卷平冈:__________ ⒆会.挽雕弓如满月:___________ ⒇八百里分麾下炙 ...:________________ 6.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4 分) ⑴发闾左適戍渔阳 900 人,屯大泽乡。( 通 ) ⑵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通 ) ⑶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通 ) ⑷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通 ) 7. 诗词填空 (8 分) ⑴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 ⑵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左牵黄,_________,__________,千骑卷平冈。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⑸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_。 ⑹折戟沉沙铁未销, 。 ⑺ ,忽复乘舟梦日边。 ⑻无可奈何花落去, 。 二、阅读(40 分) (一)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 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 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 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 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 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8.解释下列各组句中的加点词。(6 分) ⑴臣未尝.闻也( ) ⑵休.祲降于天( ) ⑶秦王怫然..怒( ) ⑷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
(5)非士之怒也( (6)秦王色挠( 9.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专诸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2)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3)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0.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 的 人?(2分) 1.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伃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 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中的“潜台词”是什么。(2分)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与臣而将四矣。 12.列举我国历史上唐雎之外的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 的主要事迹。(2分) (1)人物 事迹 (2)人物 芳容至孝 周孝子名芳容,华亭人。其父文荣,游楚客死归州官舍矣。芳容十四岁,祖父母相 继死,临终抚芳容叹曰:“安得汝为寻亲孝子,使我瞑目九泉乎!”芳容泣而志之,由是始 有负骨归葬之念。芳容自顾年已及壮,可跋涉险阻,乃自奋日:“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 乃焚香告家庙日:“此去不父骨,誓不归矣。” 自岀都后,芳容日行风霜雨露中,寒燠(燠∶读y,热)失度,饥饱无时。投止旅店,头 晕目眩,遍身焦灼如火。次日,病不能起。主人见芳容病状,惧不敢留,欲徙置邻庙。芳容 乃日:“吾病虽剧,心实了然,药之可以即愈。且吾有大事未了,为吾招里正(里正:古代 地方官吏名),当告以故。”未几里正至,闻言色动,邀医至。直至六月初始能步履。麻鞋 短服,日行三四十里。或风雨骤至,往往淋漓达旦。或赤脚行山蹊中,踵决肤裂,流血不已。 终至归州,赖老役指迷,获父骸 芳容负骨登舟,半月余竟达里门。葬父于祖墓旁,得报祖父母遗命于地下。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芳容泣而志之 (2)药之可以即愈 (3)且吾有大事未了 (4)闻言色动 4.下列句中“于”与“葬父于祖墓旁”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告之于帝 B.贤于材人远矣 C.仓鹰击于殿上 D.万钟于我何加焉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
⑸非士.之怒也( ) ⑹秦王色挠.( ) 9.翻译下面的句子。(6 分) ⑴专诸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⑵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⑶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0.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 的 人?(2 分) 11.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 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中的“潜台词”是什么。(2 分) ⑴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⑵与臣而将四矣。 12.列举我国历史上唐雎之外的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 的主要事迹。(2 分) ⑴人物 事迹 ⑵人物 事迹 (二) 芳容至孝 周孝子名芳容,华亭人。其父文荣,游楚客死归州官舍矣。芳容十四岁,祖父母相 继死,临终抚芳容叹曰:“安得汝为寻亲孝子,使我瞑目九泉乎!”芳容泣而志之,由是始 有负骨归葬之念。芳容自顾年已及壮,可跋涉险阻,乃自奋曰:“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 乃焚香告家庙曰:“此去不父骨,誓不归矣。” 自出都后,芳容日行风霜雨露中,寒燠(燠:读 yù,热)失度,饥饱无时。投止旅店,头 晕目眩,遍身焦灼如火。次日,病不能起。主人见芳容病状,惧不敢留,欲徙置邻庙。芳容 乃曰:“吾病虽剧,心实了然,药之可以即愈。且吾有大事未了,为吾招里正(里正:古代 地方官吏名),当告以故。”未几里正至,闻言色动,邀医至。直至六月初始能步履。麻鞋 短服,日行三四十里。或风雨骤至,往往淋漓达旦。或赤脚行山蹊中,踵决肤裂,流血不已。 终至归州,赖老役指迷,获父骸。 芳容负骨登舟,半月余竟达里门。葬父于祖墓旁,得报祖父母遗命于地下。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芳容泣而志.之 (2)药.之可以即愈 (3)且吾有大事未了. (4)闻言色.动 14.下列句中 “于”与“葬父于祖墓旁”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告之于帝 B.贤于材人远矣 C.仓鹰击于殿上 D.万钟于我何加焉 15.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
(2)为吾招里正,当告以故。 16.全文表现了芳容哪些美好的品格?(2分) (三) 韩愈传(节选)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①父兄。愈自以孤子 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寻登进土第。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②为巡官。愈发言真率,无所 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德宗晩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③之弊,谏官论之 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 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泰。王公土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 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愈素不喜佛,上疏谏之,疏奏,宪宗怒甚,乃贬为潮州 刺史 注释:①【从】堂房亲属。②【辟(b1)】征召。③【宫市】原意指宫廷内所设的市肆 唐德宗贞元末年,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买物,口称“宫市”,实为掠夺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寻登进士第 ②愈素不喜佛,上疏谏之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 19.通读全文,你认为韩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3分 九年级语文单元检测题(十三) 第六单元(二) 总分 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60分) 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拼音全对的一项是()(4分)
(2)为吾招里正,当告以故。 16.全文表现了芳容哪些美好的品格?(2 分) (三) 韩愈传(节选)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①父兄。愈自以孤子, 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寻登进士第。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②为巡官。愈发言真率,无所 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③之弊,谏官论之 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 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泰。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 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愈素不喜佛,上疏谏之,疏奏,宪宗怒甚,乃贬为潮州 刺史。 注释:①【从】堂房亲属。 ②【辟(b 1)】征召。③【宫市】原意指宫廷内所设的市肆。 唐德宗贞元末年,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买物,口称“宫市”,实为掠夺。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 ①寻.登进士第 ( ) ②愈素.不喜佛,上疏谏之 ( )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 分) 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 19.通读全文,你认为韩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3 分) 九年级语文单元检测题(十三) 第六单元(二) 题 号 一 二 总 分 得 分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60 分) 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拼音全对的一项是( )(4 分)
A.辍耕(chuo)阳夏(jia)往往语(y)鱼腹(f) B.佛然(fu) 抢地( qiang)休祲(jin)缟素(gao) C.倾颓(tu1)存恤(x)崩殂(cu)驽钝(mu) D.卑鄙(bi) 陛下(bi)夙夜(su)斟酌(zhe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4分) A.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至哉! B.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C.于是先生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D.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下列词语在句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4分) A.会天大雨,道不通(适逢)/陈胜佐之,并杀两尉(一起) B.请广于君(扩充)/寡人谕矣(明白,懂得) C.隆中对(文体的一种)/度德量力(衡量) 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时)/咨诹善道(询问) 4.下列文学常识无误的一项是()(4分) A.《陈涉世家》选自东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写的《史记》,它是我国 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B.《隆中对》节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作者施耐庵,这部书记载了三国 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C.《武陵春》的作者是李清照,我国著名的女词人。其中《武陵春》是题目。 D.《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史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 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5.默写填空(12分 (1)《破阵子》中回忆征战生活的语句是 (2)《渔家傲秋思》中描写将士们思乡之情的语句是 (3)《望江南》一词中运用了拟人方法的一句是 (4)《渔家傲》中点出边关将士们有家归不得的矛盾心情的句子是 (5)《武陵春》中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渲染作者浓重哀愁的句子是 (6)《破阵子》中点明作者壮志未酬,感叹年华老去的句子是 (7)《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现作者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A.辍.耕( chuò) 阳夏.(jiǎ ) 往往语.(yǔ) 鱼腹.(fǔ) B.怫.然(fú) 抢.地(qiǎng ) 休祲.(jìn ) 缟.素(gǎo) C.倾颓.(tuí ) 存恤.(xù) 崩殂.(cú) 驽.钝(nǔ) D.卑鄙.(bǐ) 陛.下(bì) 夙.夜(sù) 斟.酌(zhē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4 分) A.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至哉! B.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C.于是先生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D.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下列词语在句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4 分) A.会.天大雨,道不通(适逢)/陈胜佐之,并.杀两尉(一起) B.请广.于君(扩充)/寡人谕.矣(明白,懂得) C.隆中对.(文体的一种)/度.德量力(衡量) 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时)/咨诹善道(询问) 4.下列文学常识无误的一项是( )(4 分) A.《陈涉世家》选自东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写的《史记》,它是我国 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B.《隆中对》节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作者施耐庵,这部书记载了三国 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C.《武陵春》的作者是李清照,我国著名的女词人。其中《武陵春》是题目。 D.《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史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 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5.默写填空(12 分) ⑴《破阵子》中回忆征战生活的语句是 ________ ⑵《渔家傲 秋思》中描写将士们思乡之情的语句是 ⑶《望江南》一词中运用了拟人方法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渔家傲》中点出边关将士们有家归不得的矛盾心情的句子是: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 ⑸ 《 武 陵 春 》 中 用 了 比 喻 的 修 辞 手 法 渲 染 作 者 浓 重 哀 愁 的 句 子 是 ______________ , ______ __ 。 ⑹《破阵子》中点明作者壮志未酬,感叹年华老去的句子是: , , 。 ⑺《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现作者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