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分离工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化工分离工程 课程类别(必储/选修):选修 课程英文名称:chemical separation engineering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2/2/2 其中实验/实战学时:0 先傲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分析化学等 后续课程支撑:无 授课时间:1-16周,周二5,6节 授课地点:松山湖校区6A-403,优学院直播 授课对象:2019化学工艺1班 开课学院: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姓名/职称:易莉芝讲师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1、上课学生可自由提问,课后停留在教室,对有疑问的同学进行答疑:2、平时上班时间学生可到12J311进行答疑:3、也可 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等网络工具进行答疑。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其它() 使用教材:陈欢林、张林、吴礼光.新型分离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 参考资料: 1)安树林.膜科学技术及其应用.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 2)廖传华、江晖、黄诚.分离技术、设备与工业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 3)丁明玉.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0 课程简介:化工分离工程是研究过程工业中物质分离和纯化的工程技术学科。本课程系统的讲授反渗透、纳滤、超滤与微滤,气体渗透、渗透汽化与膜基 吸收,超临界萃取、双水相萃取等新型分离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特点及研究进展。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新型分离技术及操作过程的 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应用能力,掌握分离过程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熟悉各种新型分离技术的应用领域,了解分离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及趋 势,丰富专业知识体系,有效地提高其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
1 《 化工分离工程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化工分离工程 课程类别(必修/选修):选修 课程英文名称:chemical separation engineering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2/2/2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分析化学等 后续课程支撑:无 授课时间: 1-16 周,周二 5,6 节 授课地点:松山湖校区 6A-403,优学院直播 授课对象: 2019 化学工艺 1 班 开课学院: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姓名/职称:易莉芝/讲师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1、上课学生可自由提问,课后停留在教室,对有疑问的同学进行答疑;2、平时上班时间学生可到 12J311 进行答疑;3、也可 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等网络工具进行答疑。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其它( ) 使用教材:陈欢林、张林、吴礼光. 新型分离技术.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9. 参考资料: 1)安树林.膜科学技术及其应用.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 2)廖传华、江晖、黄诚. 分离技术、设备与工业应用.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 3)丁明玉. 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20 课程简介:化工分离工程是研究过程工业中物质分离和纯化的工程技术学科。本课程系统的讲授反渗透、纳滤、超滤与微滤,气体渗透、渗透汽化与膜基 吸收,超临界萃取、双水相萃取等新型分离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特点及研究进展。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新型分离技术及操作过程的 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应用能力,掌握分离过程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熟悉各种新型分离技术的应用领域,了解分离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及趋 势,丰富专业知识体系,有效地提高其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课程款学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华业要求 目标1: 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以及化工原理、 1-2掌握系统的化工领域的工程基础知 了解各种新型分离技术应用范围、现状和发展趋势及一些 化工类专业基础、重要化工理论基础与工艺等专业 识,包括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 典型应用实例,掌握各种新型分离技术的概念、原理和特 知识用于解决化学工程与工艺领域综合性工程实 点,初步学会针对工业实际正确选择分离过程及设备。 法等。 践和复杂工程问题。 目标2: 2-4能运用化工类专业知识,分析过程 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 理解化工分离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基础理论,掌握分离 的影响因素,证实解决方案的合理性, 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化学工程与 操作理论的形成和特性,为分离过程的选择奠定基础。 并获得有效结论。 工艺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目标3: 7认识化学工程与工艺前沿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 73针对实际的化工产品生产,能够评 了解分离过程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具有主 对环境、社会及全球的影响,具有不断学习、知识 价其资源利用效率、污染物处置方案和 动参与、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和思想意识,激发学生专业 更新的能力: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化工产品生产中 安全防范措施,判断产品周期中可能对 兴趣,培养化学、化工行业之职业及伦理规范。 的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 人类和环境造成的隐患。 续发展的影响。 理论敦学进程表 教学模式 周大 敕学主愿 授课敕 学时 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程思政融入 支排课 师 数 点) 教学方法 作业安排 (线上/线下) 程目标 重点:分离技术的发展 课程思政:要求学 分离技术认识 易莉芝 2 线上 生每人至少阅读两 目标3 难点:选择分离技术的一般规则 讲授 篇与化工分离技术 发展有关的文章或 2
2 课程教学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课程教学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目标 1: 了解各种新型分离技术应用范围、现状和发展趋势及一些 典型应用实例,掌握各种新型分离技术的概念、原理和特 点,初步学会针对工业实际正确选择分离过程及设备。 1-2 掌握系统的化工领域的工程基础知 识,包括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 法等。 1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以及化工原理、 化工类专业基础、重要化工理论基础与工艺等专业 知识用于解决化学工程与工艺领域综合性工程实 践和复杂工程问题。 目标 2: 理解化工分离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基础理论,掌握分离 操作理论的形成和特性,为分离过程的选择奠定基础。 2-4 能运用化工类专业知识,分析过程 的影响因素,证实解决方案的合理性, 并获得有效结论。 2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 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化学工程与 工艺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目标 3: 了解分离过程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具有主 动参与、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和思想意识,激发学生专业 兴趣,培养化学、化工行业之职业及伦理规范。 7-3 针对实际的化工产品生产,能够评 价其资源利用效率、污染物处置方案和 安全防范措施,判断产品周期中可能对 人类和环境造成的隐患。 7 认识化学工程与工艺前沿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 对环境、社会及全球的影响,具有不断学习、知识 更新的能力;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化工产品生产中 的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 续发展的影响。 理论教学进程表 周次 教学主题 授课教 师 学时 数 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程思政融入 点) 教学模式 (线上/线下) 教学方法 作业安排 支撑课 程目标 1 分离技术认识 易莉芝 2 重点:分离技术的发展 难点:选择分离技术的一般规则 线上 讲授 课程思政:要求学 生每人至少阅读两 篇与化工分离技术 发展有关的文章或 目标 3
课程思政融入点:介绍化工分离技术的 书籍 发展过程,历代伟人的贡献,培养学生 的爱国精神。 重点:克拉贝龙方程和克克方程,分子 分离过程的基础理 传质,分子间与原子间的作用力 作业1:渗透压计 2-3 易莉芝 4 线上 论 难点:渗透压与唐南平衡理论,费克定 讲授 算、唐南平衡计算。 目标2 律,渗透系数,过程的拥分析 重点:膜分离原理、膜分类及特点等。 讲授、 4 膜分离技术概述 易莉芝 2 线上 难点:膜分离的基础理论 讨论 目标1 重点:渗透过程、反渗透机理及其装置 讲授、 5-6 反渗透与正渗透 易莉芝 4 结构、渗透压计算等。 线上 目标1 难点:渗透压的计算和浓差极化 讨论 作业2:各种膜分离 重点和难点:纳滤、超滤与微滤的基本 技术的原理及其优 原理 点。 7 纳滤、超滤和微滤 易莉芝 课程思政融入点:介绍分离技术行业现 线下 讲授、 课程思政:要求学 讨论 目标1 状,存在的问题等,引导学生重视专业 生每人至少查阅两 课,培养社会责任感。 家与化工分离技术 相关的企业信息。 重点:气体在膜内的传递机理、气体分 8 气体分离 易莉芝 2 离膜的评价 线下 讲授、 目标1 难点:多孔膜分离机理 讨论 渗透汽化与膜基吸 重点:渗透汽化与膜基吸收原理 9 易莉芝 收 难点:渗透汽化的操作模式、膜基吸收 线下 讲授、 目标1 的传质过程及操作模式 讨论 10 透析 易莉芝 重点和难点:透析原理及血液透析 线下 讲授、 2 讨论
3 课程思政融入点:介绍化工分离技术的 发展过程,历代伟人的贡献,培养学生 的爱国精神。 书籍 2~3 分离过程的基础 理 论 易莉芝 4 重点:克拉贝龙方程和克 -克方程,分子 传质,分子间与原子间的作用力 难点:渗透压与唐南平衡理论,费克定 律,渗透系数 ,过程的㶲分析 线 上 讲授 作业 1 :渗透压计 算、唐南平衡计算。 目标 2 4 膜分离技术概述 易莉芝 2 重点:膜分离原理、膜分类及特点等。 难点:膜分离的基础理论 线 上 讲授、 讨论 目标 1 5~6 反渗透与正渗透 易莉芝 4 重点:渗透过程、反渗透机理及其装置 结构、渗透压计算等。 难点:渗透压的计算和浓差极化 线 上 讲授、 讨论 目标 1 7 纳滤、超滤和微滤 易莉芝 2 重点和难点:纳滤、超滤与微滤的基本 原理 课程思政融入点:介绍分离技术行业现 状,存在的问题等,引导学生重视专业 课,培养社会责任感。 线下 讲授、 讨论 作业 2 :各种膜分离 技术的原理及其优 点。 课程思政:要求学 生每人至少查阅两 家与化工分离技术 相关的企业信息。 目标 1 8 气体分离 易莉芝 2 重点:气体在膜内的传递机理、气体分 离膜的评价 难点:多孔膜分离机理 线下 讲授、 讨论 目标 1 9 渗透汽化与膜基吸 收 易莉芝 2 重点:渗透汽化与膜基吸收原理 难点:渗透汽化的操作模式、膜基吸收 的传质过程及操作模式 线下 讲授、 讨论 目标 1 10 透析 易莉芝 2 重点和难点:透析原理及血液透析 线下 讲授、 讨论
重点:电渗析工作原理、 浓差极化 作业3:电渗析原理 11-12 电渗析 易莉芝 4 难点:电渗析工作原理、 浓差极化与选 线下 讲授、 目标1 择性离子交换膜的特性 讨论 及其浓差极化、影 响及其消除方法 双极膜水解离及膜 易莉芝 2 重点和难点:双极膜水解离与膜电解原 线下 讲授、 13 目标1 电解 理 讨论 作业4:超临界萃取 重点和难点:超临界流体萃取和双水相 及双水相萃取的特 萃取原理、特点及应用 性及原理 超临界流体萃取及 课程思政融入点:介绍国内企业最新的 讲授、 课程思政:要求学 14 易莉艺 线下 目标1 双水相萃取 新型分离技术新闻资讯、科研动态及应 讨论 生每人至少查阅 用实例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 项国内企业所掌握 自豪感。 的新型分离技术亮 点信息。 重点和难点:吸附剂性能及吸附分离基 讲授、 15 吸附分离 易莉艺 2 线下 目标1 础理论等 讨论 离子交换及色谱分 重点和难点:离子交换平衡、色谱分离 讲授、 16 易莉芝 2 原理及特点 线下 目标1 离 讨论 合计 32 课程考核 评价依据及成绩比例(%) 课程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作业 测验 PPT渡示 期末考试 目标一 1-2 14 5 10 44 73 目标二 2-4 3 5 0 13 21
4 11~12 电渗析 易莉芝 4 重点:电渗析工作原理、浓差极化 难点:电渗析工作原理、浓差极化与选 择性离子交换膜的特性 线下 讲授、 讨论 作业 3:电渗析原理 及其浓差极化、影 响及其消除方法 目标 1 13 双极膜水解离及膜 电解 易莉芝 2 重点和难点:双极膜水解离与膜电解原 理 线下 讲授、 讨论 目标 1 14 超临界流体萃取及 双水相萃取 易莉芝 2 重点和难点:超临界流体萃取和双水相 萃取原理、特点及应用 课程思政融入点:介绍国内企业最新的 新型分离技术新闻资讯、科研动态及应 用实例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 自豪感。 线下 讲授、 讨论 作业 4:超临界萃取 及双水相萃取的特 性及原理 课程思政:要求学 生每人至少查阅一 项国内企业所掌握 的新型分离技术亮 点信息。 目标 1 15 吸附分离 易莉芝 2 重点和难点:吸附剂性能及吸附分离基 础理论等 线下 讲授、 讨论 目标 1 16 离子交换及色谱分 离 易莉芝 2 重点和难点:离子交换平衡、色谱分离 原理及特点 线下 讲授、 讨论 目标 1 合计 32 课程考核 课程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评价依据及成绩比例(%) 作业 测验 PPT 演示 期末考试 目标一 1-2 14 5 10 44 73 目标二 2-4 3 5 0 13 21
目标三 7-3 0 0 3 6 总计 20 10 10 60 100 备注:1)根据《东莞理工学院考试管理规定》第十二条规定:旷课3次(或6课时)学生不得参加该课程的期终考核。2)各项考核标准见附件所示。 大纲编写时间:2022年2月15日 系(部)审查意见: 我系(专业)课程委员会已对本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审查,同意执行。 系(部)主任签名: 随22 日期:2022年2月22日 5
5 目标三 7-3 3 0 0 3 6 总计 20 10 10 60 100 备注:1)根据《东莞理工学院考试管理规定》第十二条规定:旷课 3 次(或 6 课时)学生不得参加该课程的期终考核。2)各项考核标准见附件所示。 大纲编写时间:2022 年 2 月 15 日 系(部)审查意见: 我系(专业)课程委员会已对本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审查,同意执行。 系(部)主任签名: 日期: 2022 年 2 月 2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