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5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 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 题区域内的答案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槁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晶▲(ying)②玲▲(1ong)③千▲(z)百态④郑重其▲(shi)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①如此说来,“孤城寡人”并不正常,虽然,已经司空见惯,习以为长了,倒是“与狼共舞”个 漂亮而荒涎的词组更具有现代意识 ②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略影,瞬起瞬灭的。好像肥皂泡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 触既破。惟有从学问中锻炼岀来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灭的肥皂泡。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不亦乐乎?(《<论语>八则》) 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 ③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④▲,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 ⑤▲,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语文试卷第1页共6页
语文试卷 第 1 页 共 6 页 2009 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25 题,满分 13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 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 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 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 分) ①晶 ▲ (yíng) ②玲 ▲ (lóng) ③千 ▲ (zī)百态 ④郑重其 ▲ (shì)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 分) ①如此说来,“孤城寡人”并不正常,虽然,已经司空见惯,习以为长了,倒是“与狼共舞”个 漂亮而荒涎的词组更具有现代意识。 ②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略影,瞬起瞬灭的。好像肥皂泡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 触既破。惟有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灭的肥皂泡。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 分)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不亦乐乎?(《<论语>八则》) ② ▲ ,长河落日圆。( ▲ 《使至塞上》) ③感时花溅泪, ▲ 。(杜甫《春望》) ④ ▲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 ▲ 》) ⑤ ▲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⑥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⑦予独爱莲之 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⑧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范仲淹《岳阳楼记》) 4.名著阅读。(5分) (1)《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蟠桃、盗饮御酒、窃走仙丹被捉住之后,又发生了哪些事他才被降 伏的? (2)《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浦特小人国有哪两种宫廷游戏?表演游戏的是哪些人? 5.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用排比句概括苏州的美。(3分) 苏州的美是古典的。哪怕是一木一石,它也是那么优雅,那么庄严。它一会儿叫你想起我们 伟大的历史,一会儿叫你温习许多美丽的传说。含蓄也是苏州的美。要是不下一番搜寻的功夫, 你就别想领略它。苏州人从来不喜欢在你面前夸口。他只是带着恬淡的笑容,引你走到那儿,直 到你在他面前发岀大声的惊叹。苏州的美还呈现出它的多样性。在苏州,你喜欢古朴,请到沧浪 亭;你爱好清幽,就去拙政园;你喜欢疏眀,不妨到怡园;你倾向于深邃,这儿有狮子林。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几段文字,完成6-10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干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 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剌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 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 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间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4分)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A 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9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能谤讥于市朝 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闻寡人之耳者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小石潭记》) 语文试卷第2页共6页
语文试卷 第 2 页 共 6 页 ⑥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⑦予独爱莲之 ▲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⑧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 , ▲ ……(范仲淹《岳阳楼记》) 4.名著阅读。(5 分) ⑴《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蟠桃、盗饮御酒、窃走仙丹被捉住之后,又发生了哪些事他才被降 伏的? ⑵《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浦特小人国有哪两种宫廷游戏?表演游戏的是哪些人? 5.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用排比句概括苏州的美。(3 分) 苏州的美是古典的。哪怕是一木一石,它也是那么优雅,那么庄严。它一会儿叫你想起我们 伟大的历史,一会儿叫你温习许多美丽的传说。含蓄也是苏州的美。要是不下一番搜寻的功夫, 你就别想领略它。苏州人从来不喜欢在你面前夸口。他只是带着恬淡的笑容,引你走到那儿,直 到你在他面前发出大声的惊叹。苏州的美还呈现出它的多样性。在苏州,你喜欢古朴,请到沧浪 亭;你爱好清幽,就去拙政园;你喜欢疏朗,不妨到怡园;你倾向于深邃,这儿有狮子林。 第二部分(44 分)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几段文字,完成 6—10 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 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 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 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4 分)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能谤讥于市.朝 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闻.寡人之耳者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小石潭记》) A. B. C. D.
E.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7.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哪一项相同?(2分) A.今齐地方千里 B.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C.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9.“王之蔽甚矣”中的“蔽”是什么意思?从文中看,齐威王除“弊”取得了什么效果?(2分) 10.本文中的“王之蔽甚矣”是一种谏,《曹刿论战》中的“忠之属也”也是一种谏,《捕蛇者说》 中的“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可以认为是另一种形式的谏,进谏者都关注到了民意或民生。对此 你是怎么理解的?(2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11-12题。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但我不能放歌 正如我轻轻的来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我轻轻的招手, 夏虫也为我沉默, 作别西天的云彩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那河畔的金柳 悄悄的我走了 是夕阳中的新娘 正如我悄悄的来 波光里的艳影, 我挥一挥衣袖 在我的心头荡漾。 不带走一片云彩。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语文试卷第3页共6页
语文试卷 第 3 页 共 6 页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7.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哪一项相同?(2 分) A.今齐地方..千里 B.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C.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 分) 9.“王之蔽甚矣”中的“蔽”是什么意思?从文中看,齐威王除“弊”取得了什么效果?(2 分) 10.本文中的“王之蔽甚矣”是一种谏,《曹刿论战》中的“忠之属也”也是一种谏,《捕蛇者说》 中的“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可以认为是另一种形式的谏,进谏者都关注到了民意或民生。对此 你是怎么理解的?(2 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 11—12 题。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E.
宽星教阅:B88m 丰富的资源最快的更新优质的服务诚信的运作 11.细细品味一下,“轻轻的我走了”如果换成“我轻轻的走了”,在语言和情感的表达上有什么 差异?(2分) 12.诗人到康桥去“寻梦”,那“夕阳中的新娘”、“彩虹似的梦”以及“一船星辉”,与他的“梦” 有什么联系?它们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比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山径之幽 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 觉轻快…… 站在亭前望去,满眼确是一片浓碧。迒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湿绿, 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也印满苔痕,点点鲜绿。 踩着潮湿柔滑的石阶,小心翼翼,拾级而上。越向高处,树越密,绿意越浓,泉影越不可寻,而 泉声越发悦耳。怅惘间,忽闻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 快清亮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相互应答着,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 孩子。 (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如果遇到大的障碍,水就嘟嘟哝哝地仿佛表示不满,这嘟哝声和从障碍上飞溅过去的声音, 老远就可听见。然而这不是示弱,不是诉怨,也不是绝望,这些人类的感倩,水是毫无所知的 每一条小溪都深信自己会到达自由的水域,即使遇上像厄尔布鲁士峰一样的山,也会将它劈开, 早晚会到达… 水流在克制的嘟哝声中稳稳地流淌着,它们兴昋得不能不互相呼唤:许多支有力的水流都流 到了一起,汇合成了一股大的水流,彼此间又说话又呼唤——这是所有来到起又要分开的水流 在打招呼呢。 (普利什文《林中小溪》) 13.鼎湖山的泉水声和林中的小溪声各有什么特点?文段(一)和(二)采用了哪种相同的手法, 把无形的水声描摹得生动可感?请举例说明。(3分) 14.泉水为什么能让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写鼎湖山“年轻”对写泉水有什么作用?(2分)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11.细细品味一下,“轻轻的我走了”如果换成“我轻轻的走了”,在语言和情感的表达上有什么 差异?(2 分) 12.诗人到康桥去“寻梦”,那“夕阳中的新娘”、“彩虹似的梦”以及“一船星辉”,与他的“梦” 有什么联系?它们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 分) 比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一) 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 ........,山径之幽 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 觉轻快…… 站在亭前望去,满眼确是一片浓碧。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湿绿, 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也印满苔痕,点点鲜绿。 踩着潮湿柔滑的石阶,小心翼翼,拾级而上。越向高处,树越密,绿意越浓,泉影越不可寻,而 泉声越发悦耳。怅惘间,忽闻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 快清亮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相互应答着,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 孩子。 (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二) 如果遇到大的障碍,水就嘟嘟哝哝地仿佛表示不满,这嘟哝声和从障碍上飞溅过去的声音, 老远就可听见。然而这不是示弱,不是诉怨,也不是绝望,这些人类的感情,水是毫无所知的。 每一条小溪都深信自己会到达自由的水域,即使遇上像厄尔布鲁士峰一样的山,也会将它劈开, 早晚会到达…… 水流在克制的嘟哝声中稳稳地流淌着,它们兴奋得不能不互相呼唤:许多支有力的水流都流 到了一起,汇合成了一股大的水流,彼此间又说话又呼唤——这是所有来到一起又要分开的水流 在打招呼呢。 (普利什文《林中小溪》) 13.鼎湖山的泉水声和林中的小溪声各有什么特点?文段(一)和(二)采用了哪种相同的手法, 把无形的水声描摹得生动可感?请举例说明。(3 分) 14.泉水为什么能让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写鼎湖山“年轻”对写泉水有什么作用?(2 分)
宽星教阅:B88m 丰富的资源最快的更新优质的服务诚信的运作 15.揣摩文段(二)中画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很不均匀,不仅制约了有限水资源的可利用性,也给开发 利用带来诸多不便。夏季我国降水集中,汛期河水暴涨,大量宝贵的淡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并 且还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冬舂季则降水少,河流进λ枯水期,北方的一些河流甚至干涸见底,造 成严重的干旱缺水。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北方仅占20%不到 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以我国小麦、棉花的集中产区华北平原为例,这里耕地 面积约占全国的40%,但水资源仅占全国的6%左右。 兴建水利工程可以有效地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 的季节变化。例如,三峡工程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对长江和黄河的防洪及水资源调配发挥 重要作用。跨流域调水,可以缓解一些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例如,引滦λ津工程,将滦河水引 入海河水系,缓解了天津市严重缺水的状况;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入青岛,缓解了青岛市 严重缺水的状况 16.下面的说法哪一项不符合文意?(2分) A.夏季降水集中,汛期河水暴涨:冬春季则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这一现象表明我国水 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匀 B.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匀,既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淡水资源,使有限的水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还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C.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北方仅占20%不到,水资源南丰北缺这一事实说明,我国水 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匀 D.兴建水利工程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可利用性,缓解北方地区的缺水状况,从根本上解决 水资源缺乏的问题 17.下面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哪一项恰当?(2分) A.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加剧了北方地区缺水状况 B.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会引起水、土资源的浪费 C.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导致了南北经济差异扩大 D.水、土资源缺乏,致使小麦、棉花集中产区干旱严重 18.从文中看,有效地解决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不均匀的办法分别是什么?(2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9-24题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15.揣摩文段(二)中画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 16 一 18 题。 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很不均匀,不仅制约了有限水资源的可利用性,也给开发 利用带来诸多不便。夏季我国降水集中,汛期河水暴涨,大量宝贵的淡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并 且还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冬春季则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北方的一些河流甚至干涸见底,造 成严重的干旱缺水。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 80%以上,北方仅占 20%不到, 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以我国小麦、棉花的集中产区华北平原为例,这里耕地 面积约占全国的 40%,但水资源仅占全国的 6%左右。 兴建水利工程可以有效地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 的季节变化。例如,三峡工程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对长江和黄河的防洪及水资源调配发挥 重要作用。跨流域调水,可以缓解一些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例如,引滦入津工程,将滦河水引 入海河水系,缓解了天津市严重缺水的状况;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入青岛,缓解了青岛市 严重缺水的状况。 16.下面的说法哪一项不符合文意?(2 分) A.夏季降水集中,汛期河水暴涨;冬春季则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这一现象表明我国水 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匀。 B.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匀,既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淡水资源,使有限的水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还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C.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 80%以上,北方仅占 20%不到,水资源南丰北缺这一事实说明,我国水 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匀。 D.兴建水利工程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可利用性,缓解北方地区的缺水状况,从根本上解决 水资源缺乏的问题。 17.下面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哪一项恰当?(2 分) A.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加剧了北方地区缺水状况。 B.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会引起水、土资源的浪费。 C.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导致了南北经济差异扩大。 D.水、土资源缺乏,致使小麦、棉花集中产区干旱严重。 18.从文中看,有效地解决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不均匀的办法分别是什么?(2 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19—24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