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某项无形资产已超过法律保护期限,且已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9.下列各项,属于我国现金流量表中“现金”的有() A.银行存款 B银行汇票存款 C.外埠存款 D3个月内到期的短期股票投资 E.3个月内到期的短期债券投资 30.下列各项不在“应付职工薪酬”账户中核算的内容是() A.各种工资 B医药费 C经常性奖金 D.独生子女补贴 E离退休人员的支出 31.其他货币资金包括() A.支票存款 B银行汇票存款 C.银行本票存款 D.信用证存款 E专项存款 32.工资总额的内容包括() A计件工资 B经常性奖金 C.工资性补贴 D.职工生活困难补助 E离退休职工工资 33.下列各项,应计入企业(一般纳税人)外购存货入账价值的有() A.存货的购买价格 B运输途中的保险费 C.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D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E进项增值税 34.企业本期发生的下列费用和损失,影响企业当期净利润的有() A.计提的坏账准备 B批准处理的固定资产盘亏损失 C.固定资产的安装费用 D交纳的所得税 E.出借包装物的摊销价值 35.下列各项中,按规定可以转增资本的有() A.资本公积 B法定盈余公积 D未分配利润E. 住房公积金 36.现金等价物应同时具备的条件是() A.能够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 B.期限短 C.无价值变动风险 D.流动性强 E.价值变动风险小 37.下列各项中,属于营业外支出的有() A.捐赠支出 B税款滞纳金支出 C.固定资产盘盈 D存货非常损失 E股票发行费 38.在我国,下列可用于弥补企业经营亏损的一般途径有 A.用资本公积补亏 B用法定盈余公积补亏 C用以后盈利年度的税后利润补亏 D用公益金补亏 E用以后盈利年度的税前利润补亏 39.企业转让无形资产时,下列应作为其他业务支出核算的有 A、转让使用权时按规定摊销的无形资产价值 B、转让所有权时转销的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 C、因转让使用权发生的有关费用
11 E、某项无形资产已超过法律保护期限,且已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9.下列各项,属于我国现金流量表中“现金”的有 ( ) A.银行存款 B.银行汇票存款 C.外埠存款 D.3 个月内到期的短期股票投资 E.3 个月内到期的短期债券投资 30.下列各项不在“应付职工薪酬”账户中核算的内容是 ( ) A.各种工资 B.医药费 C.经常性奖金 D.独生子女补贴 E.离退休人员的支出 31.其他货币资金包括 ( ) A.支票存款 B.银行汇票存款 C.银行本票存款 D.信用证存款 E.专项存款 32.工资总额的内容包括 ( ) A.计件工资 B.经常性奖金 C.工资性补贴 D.职工生活困难补助 E.离退休职工工资 33.下列各项,应计入企业(一般纳税人)外购存货入账价值的有 ( ) A.存货的购买价格 B.运输途中的保险费 C.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D.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E.进项增值税 34.企业本期发生的下列费用和损失,影响企业当期净利润的有 ( ) A.计提的坏账准备 B.批准处理的固定资产盘亏损失 C.固定资产的安装费用 D.交纳的所得税 E.出借包装物的摊销价值 35.下列各项中,按规定可以转增资本的有 ( ) A.资本公积 B.法定盈余公积 D.未分配利润 E. 住房公积金 36.现金等价物应同时具备的条件是 ( ) A.能够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 B.期限短 C.无价值变动风险 D.流动性强 E.价值变动风险小 37.下列各项中,属于营业外支出的有 ( ) A.捐赠支出 B.税款滞纳金支出 C.固定资产盘盈 D.存货非常损失 E.股票发行费 38.在我国,下列可用于弥补企业经营亏损的一般途径有 ( ) A.用资本公积补亏 B.用法定盈余公积补亏 C.用以后盈利年度的税后利润补亏 D.用公益金补亏 E.用以后盈利年度的税前利润补亏 39.企业转让无形资产时,下列应作为其他业务支出核算的有 ( ) A、转让使用权时按规定摊销的无形资产价值 B、转让所有权时转销的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 C、因转让使用权发生的有关费用
D、根据使用权转让收入交纳的营业税 E、转让收入 40.下列属于会计政策内容的有() A.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 B.坏账的估计方法 C.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D.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确定 E.存货的计价方法 三、名词解释 1.备用金: 2.应收票据贴现 3.坏账: 4.暂时性时间差异 5账龄分析法 6.会计估计 7.双倍余额递减法: 8.未来适用法 9.现金流量表 10.会计差错 11坐支 12.毛利率法: 13.借款费用资本化: 14.永久性差异 15.会计报表附注: 16.或有负债: 17预计负债: 18.现金等价物: 19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20.债务重组: 21.工资总额: 22.会计政策 23.售价金额核算法: 4.追溯调整法 25.应付税款法: 6.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27.纳税所得额: 四、简谷题 1.预计负债与或有负债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2.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主要差别有哪些? 3.企业为什么会发生坏账?会计上如何确认坏账损失? 4.企业计算所得税时,为什么不能直接以会计利润作为纳税依据? 5.现金折扣销售商品时,分别用总价法、净价法核算的应收账款有哪些不同? 6.企业为什么要编制现金流量表? 7.为什么要进行债务重组? 8.固定资产折旧与低值易耗品摊销有何不同? 9.应付账款与应付票据有何区别? 五、业务计算题 1.甲存货年初结存数量3000件,结存金额8700元。本年进货情况如下 日期单价(元件)数量(件)金额(元) 3.10 4100 12710 12日 19200 20日 4500 14850 26日 1800 6120 1月10日、13日、25日分别销售甲存货2500件、5500件、7000件 要求:采用下列方法分别计算甲存货本年1月的销售成本、期末结存金额。 (1)加权平均法 (2)先进先出法
12 D、根据使用权转让收入交纳的营业税 E、转让收入 40.下列属于会计政策内容的有 ( ) A.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 B.坏账的估计方法 C.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D.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确定 E.存货的计价方法 三、名词解释 1.备用金: 2.应收票据贴现: 3.坏账: 4.暂时性时间差异: 5.账龄分析法: 6.会计估计 7. 双倍余额递减法: 8.未来适用法 9. 现金流量表: 10.会计差错 11.坐支: 12. 毛利率法: 13.借款费用资本化; 14.永久性差异: 15. 会计报表附注: 16.或有负债: 17.预计负债: 18. 现金等价物: 19.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20.债务重组: 21.工资总额: 22.会计政策: 23.售价金额核算法: 24.追溯调整法: 25.应付税款法: 26.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27.纳税所得额: 四、简答题 1.预计负债与或有负债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2.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主要差别有哪些? 3.企业为什么会发生坏账?会计上如何确认坏账损失? 4.企业计算所得税时,为什么不能直接以会计利润作为纳税依据? 5.现金折扣销售商品时,分别用总价法、净价法核算的应收账款有哪些不同? 6.企业为什么要编制现金流量表? 7.为什么要进行债务重组? 8.固定资产折旧与低值易耗品摊销有何不同? 9.应付账款与应付票据有何区别? 五、业务计算题 1.甲存货年初结存数量 3000 件,结存金额 8700 元。本年进货情况如下: 日 期 单价(元/件) 数量(件) 金额(元) 9 日 3.10 4100 12710 12 日 3.20 6000 19200 20 日 3.30 4500 14850 26 日 3.40 1800 6120 1 月 10 日、13 日、25 日分别销售甲存货 2500 件、5500 件、7000 件。 要求:采用下列方法分别计算甲存货本年 1 月的销售成本、期末结存金额。 (1)加权平均法 (2)先进先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