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云 南明·夏完淳
南明·夏完淳
作者和解题 1、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南明少 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九岁善词赋古文,才 思敏捷,有神童之称。其诗词或慷慨悲壮,或 凄怆哀婉,“如猿唳,如鹃啼”(谢枚如语) 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他被捕就义时,年仅 17岁。著有《夏内史集》及《玉樊堂词》等
作者和解题 1、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南明少 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九岁善词赋古文,才 思敏捷,有神童之称。其诗词或慷慨悲壮,或 凄怆哀婉,“如猿唳,如鹃啼”(谢枚如语), 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他被捕就义时,年仅 17岁。著有《夏内史集》及《玉樊堂词》等
《别云间》是作者被清廷逮捕后,在解 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上海松江县 古称云间,即作者的家乡。作者在此诗 中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一 方面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 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 《别云间》是作者被清廷逮捕后,在解 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上海松江县, 古称云间,即作者的家乡。作者在此诗 中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一 方面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 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诗歌理解 首联: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过了三年漂泊在外的生活,今天又成了清兵的囚徒。 诗作首联叙事。作者运用典故,抒发了诗人苦战被捕 后的沉痛、愤懑之情。其中“羁旅”一词将诗人从父 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 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诗人 起笔自叙抗清斗争经历,似乎平静出之,然细细咀嚼 自可读出诗人激越翻滚的情感波瀾,自可读出平静的 叙事之中深含着诗人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
诗歌理解 首联: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过了三年漂泊在外的生活,今天又成了清兵的囚徒。 诗作首联叙事。作者运用典故,抒发了诗人苦战被捕 后的沉痛、愤懑之情。其中“羁旅”一词将诗人从父 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 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诗人 起笔自叙抗清斗争经历,似乎平静出之,然细细咀嚼, 自可读出诗人激越翻滚的情感波澜,自可读出平静的 叙事之中深含着诗人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
颔联: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为山河破碎而流下的眼泪无尽地流着,却没有地方 容纳,谁还能说天地广袤无边呢! 颔联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身落敌手被 囚禁的结局,使诗人恢复壮志难酬,复国理想终成 泡影,作者在此抒发了英雄失路之悲。运不济,命 途多舛,恢复故土、重整河山的爱国宏愿一次次落 空,他禁不住深深地失望与哀恸,忍不住向上苍发 出“谁言天地宽”的质问与诘责
颔联: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为山河破碎而流下的眼泪无尽地流着,却没有地方 容纳,谁还能说天地广袤无边呢! 颔联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身落敌手被 囚禁的结局,使诗人恢复壮志难酬,复国理想终成 泡影,作者在此抒发了英雄失路之悲。运不济,命 途多舛,恢复故土、重整河山的爱国宏愿一次次落 空,他禁不住深深地失望与哀恸,忍不住向上苍发 出“谁言天地宽”的质问与诘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