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联合大学2013-2014学年二学期课程考试试卷答案(C卷)课程名称: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考试时间:120分钟年级:xxx级专业:xxx题目部分,(卷面共有61题,1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一、单选题(25小题,共25分)1、以下关于生物药剂学的描述,错误的是A、生物药剂学与药理学和生物化学有密切关系,但研究重点不同B、药物动力学为生物药剂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手段C、由于生物体液中药物浓度通常为微量或痕量,需要选择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的分析手段和方法D、从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高低就可判断药物制剂在体内是否有效答案:D2、下列属于生理因素的是A、物理化学性质B、药物的剂型及给药方法C、制剂处方及工艺D、生理和病理条件差异答案:D3、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是A、胃B、小肠C、大肠D、均是答案:B4、弱酸性药物的溶出速率大小与pH大小的关系是A、随pH增加而增加B、随pH减少而增加D、视具体情况而C、与pH无关定答案:A5、以下哪条不是主动转运的特点A、逆浓度梯度转运B、无结构特异性和部位特异性C、消耗能量D、需要载体参与E、饱和现象答案:B6、在溶剂化物中,药物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顺序为A、水合物<有机溶剂化物<无水物、B、无水物<水合物<有机溶剂化物C、水合物<无水物<有机溶剂化物D、有机溶剂化物<无水物<水合物E、有机溶剂化物<水合物<无水物答案:C7、关于肠道灌流法描述正确的是A、小肠有效渗透系数P是决定药物在小肠吸收速度和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试卷答案第1页(共9页)
试卷答案 第 1 页 (共 9 页) 河北联合大学 2013-2014 学年二学期 课程考试试卷答案(C 卷) 课程名称: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考试时间:120 分钟 年级:xxx 级 专业: xxx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 61 题,100 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单选题(25 小题,共 25 分) 1、以下关于生物药剂学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生物药剂学与药理学和生物化学有密切关系,但研究重点不同 B、药物动力学为生物药剂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手段 C、由于生物体液中药物浓度通常为微量或痕量,需要选择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现性 好的分析手段和方法 D、从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高低就可判断药物制剂在体内是否有效 答案:D 2、下列属于生理因素的是 A、物理化学性质 B、药物的剂型及给药方法 C、制剂处方及工艺 D、生理和病理条件差异 答案:D 3、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是 A、胃 B、小肠 C、大肠 D、均是 答案:B 4、弱酸性药物的溶出速率大小与 pH 大小的关系是 A、随 pH 增加而增加 B、随 pH 减少而增加 C、与 pH 无关 D、视具体情况而 定 答案:A 5、以下哪条不是主动转运的特点 A、逆浓度梯度转运 B、无结构特异性和部位特异性 C、消耗能量 D、需要载体参与 E、饱和现象 答案:B 6、在溶剂化物中,药物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顺序为 A、水合物<有机溶剂化物<无水物 B、无水物<水合物<有机溶剂化物 C、水合物<无水物<有机溶剂化物 D、有机溶剂化物<无水物<水合物 E、有机溶剂化物<水合物<无水物 答案:C 7、关于肠道灌流法描述正确的是 A、小肠有效渗透系数 Peff 是决定药物在小肠吸收速度和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
B、对受试动物的数量没有要求C、吸收研究过程中药物必须以溶液状态存在D、与体内情况相关性较差E、能排除药物肠道代谢、肠壁吸附等因素所致的药物损失答案:A8、血流量可显著影响药物在()的吸收速度A、直肠B、结肠C、小肠D、胃E、以上都是答案:D9、红霉素的生物有效性可因下列那种因素而明显增加B、肠溶衣A、缓释片C、薄膜包衣片D、使用红霉素硬脂酸盐E、增加颗粒大小答案:B10、下列哪种药物不是P-gP的底物A、环孢素AB、甲氨蝶吟C、地高辛D、诺氟沙星E、维拉帕米答案:B11、药物理化性质对于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影响显著,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药物的溶出快一般有利于吸收B、具有均质多晶型的药物,一般其亚稳定型有利于吸收C、药物具有一定脂溶性,但不可过大,有利于吸收D、酸性药物在胃酸条件下一定有利于吸收;碱性药物在小肠碱性的条件下一定有利于药物的吸收E、胆汁分泌常会影响难溶性药物的口服吸收答案:D12、消化液中的()能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A、黏蛋白B、酶类C、胆酸盐D、糖E、维生素答案:C13、关于注射给药正确的表述是()A、皮下注射容量较小,一般用于过敏试验B、不同部位肌肉注射吸收速率顺序为:臀大肌>大腿外侧肌>上臂三角肌C、混悬型注射剂可于注射部位形成药物贮库,吸收时间较长D、显著低渗的注射液局部注射后,药物被动扩散速率小于等渗注射液答案:C14、以下关于蛋白结合的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结合率越高,由于竞争结合现象,容易引起不良反应。B、蛋白结合存在动态平衡,有饱和和竞争结合现象。试卷答案第2页(共9页)
试卷答案 第 2 页 (共 9 页) B、对受试动物的数量没有要求 C、吸收研究过程中药物必须以溶液状态存在 D、与体内情况相关性较差 E、能排除药物肠道代谢、肠壁吸附等因素所致的药物损失 答案:A 8、血流量可显著影响药物在( )的吸收速度 A、直肠 B、结肠 C、小肠 D、胃 E、以上都是 答案:D 9、红霉素的生物有效性可因下列那种因素而明显增加 A、缓释片 B、肠溶衣 C、薄膜包衣片 D、使用红霉素硬脂酸盐 E、增加颗粒大小 答案:B 10、下列哪种药物不是 P-gp 的底物 A、环孢素 A B、甲氨蝶呤 C、地高辛 D、诺氟沙星 E、维拉帕米 答案:B 11、药物理化性质对于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影响显著,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药物的溶出快一般有利于吸收 B、具有均质多晶型的药物,一般其亚稳定型有利于吸收 C、药物具有一定脂溶性,但不可过大,有利于吸收 D、酸性药物在胃酸条件下一定有利于吸收;碱性药物在小肠碱性的条件下一定有利于药 物的吸收 E、胆汁分泌常会影响难溶性药物的口服吸收 答案:D 12、消化液中的( )能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 A、黏蛋白 B、酶类 C、胆酸盐 D、糖 E、维生素 答案:C 13、关于注射给药正确的表述是( ) A、皮下注射容量较小,一般用于过敏试验 B、不同部位肌肉注射吸收速率顺序为:臀大肌>大腿外侧肌>上臂三角肌 C、混悬型注射剂可于注射部位形成药物贮库,吸收时间较长 D、显著低渗的注射液局部注射后,药物被动扩散速率小于等渗注射液 答案:C 14、以下关于蛋白结合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结合率越高,由于竞争结合现象,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B、蛋白结合存在动态平衡,有饱和和竞争结合现象
C、药物与蛋白结合后,可促进透过血脑屏障。D、蛋白结合率低的药物,由于竞争结合现象,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答案:A15、以下关于药物向中枢神经系统转运的叙述正确的是A、药物的脂溶性越高,向脑内转运越慢B、药物的脂溶性越低,向脑内转运越慢C、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越高,越易向脑内转运D、延长载药纳米粒在体内的循环时间,降低了药物向脑内转运的效率E、弱酸性药物易于向脑内转运答案:B16、药物的脂溶性是影响下列哪一步骤的最重要因素A、肾小球滤过率B、肾小管分泌C、肾小管重吸收D、尿量E、尿液酸碱性答案:C17、下列药物中哪一种最有可能从汗腺排泄A、氯化钠B、青霉素C、链霉素D、乙醚E、格列本脲答案:A18、反映药物转运速率快慢的参数是A、肾小球滤过率B、肾清除率C、速率常数D、分布容积E、药时曲线下面积答案:C19、肾小管的主动分泌的两种机制一阴离子转运系统和阳离子转运系统,其转运机制不同的特点是A、均需能量B、逆浓度转运C、存在转运饱和现象D、适合转运有机酸或有机碱答案:D20、在小肠吸收过程中,某个药物是外排型载体P-糖蛋白的底物。当该药物的剂量增加,其药动学参数哪一个叙述是正确的A、AUC按剂量的比例下降B、AUC按剂量的比例增加C、AUC/Dose会随剂量的增加而下降D、AUC/Dose会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大答案:D21、药-时曲线下的总面积AUCo-称为A、一阶矩B、零阶矩C、三阶矩D、二阶矩答案:B22、以下有关给药方案的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是试卷答案第3页(共9页)
试卷答案 第 3 页 (共 9 页) C、药物与蛋白结合后,可促进透过血脑屏障。 D、蛋白结合率低的药物,由于竞争结合现象,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答案:A 15、以下关于药物向中枢神经系统转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药物的脂溶性越高,向脑内转运越慢 B、药物的脂溶性越低,向脑内转运越慢 C、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越高,越易向脑内转运 D、延长载药纳米粒在体内的循环时间,降低了药物向脑内转运的效率 E、弱酸性药物易于向脑内转运 答案:B 16、药物的脂溶性是影响下列哪一步骤的最重要因素 A、肾小球滤过率 B、肾小管分泌 C、肾小管重吸收 D、尿量 E、尿液酸碱性 答案:C 17、下列药物中哪一种最有可能从汗腺排泄 A、氯化钠 B、青霉素 C、链霉素 D、乙醚 E、格列本脲 答案:A 18、反映药物转运速率快慢的参数是 A、肾小球滤过率 B、肾清除率 C、速率常数 D、分布容积 E、药时曲线下面积 答案:C 19、肾小管的主动分泌的两种机制—阴离子转运系统和阳离子转运系统,其转运机制不同 的特点是 A、均需能量 B、逆浓度转运 C、存在转运饱和现象 D、适合转运有机酸或有机碱 答案:D 20、在小肠吸收过程中,某个药物是外排型载体 P-糖蛋白的底物。当该药物的剂量增加, 其药动学参数哪一个叙述是正确的 A、AUC 按剂量的比例下降 B、AUC 按剂量的比例增加 C、AUC/Dose 会随剂量的增加而下降 D、AUC/Dose 会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大 答案:D 21、药-时曲线下的总面积 AUC0→ 称为 A、一阶矩 B、零阶矩 C、三阶矩 D、二阶矩 答案:B 22、以下有关给药方案的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设计口服给药方案时,必须要知道药物的FB、设计口服给药方案时,必须要知道有药物的1u/2C、设计口服给药方案时,必须要知道药物的VD、设计口服给药方案时,必须要同时知道药物的F、1u/2和VE、设计口服给药方案并不一定都要知道药物的F、1/2和V答案:E23、药物的作用强度主要取决于A、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B、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C、药物排泄的速率D、药物在靶器官的浓度E、以上都对答案:D24、丙磺舒增加青霉素的疗效是因为A、对细菌代谢有双重阻断作用B、二者竞争肾小管的分泌通道C、在杀菌作用上有协同作用D、延缓抗药性产生E、以上都不对答案:B25、对于肾功能衰退患者,用药时主要考虑A、药物经肾脏的转运B、药物在肝脏的代谢C、药物在胃肠的吸收D、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E、个体差异答案:A二、多选题(5小题,共10分)1、主动转运与促进扩散的共同点是A、需要载体B、不需要载体C、有饱和现象D、有部位特异性E、不消耗机体能量答案:ACD)。2、影响胃空速率的因素有(A、胃内容物的粘度和渗透压B、食物的理化性质C、食物的组成D、止痛药E、精神因素试卷答案第4页(共9页)
试卷答案 第 4 页 (共 9 页) A、设计口服给药方案时,必须要知道药物的 F B、设计口服给药方案时,必须要知道有药物的 1/ 2 t C、设计口服给药方案时,必须要知道药物的 V D、设计口服给药方案时,必须要同时知道药物的 F t 、 1/ 2 和 V E、设计口服给药方案并不一定都要知道药物的 F t 、 1/ 2 和 V 答案:E 23、药物的作用强度主要取决于 A、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 B、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 C、药物排泄的速率 D、药物在靶器官的浓度 E、以上都对 答案:D 24、丙磺舒增加青霉素的疗效是因为 A、对细菌代谢有双重阻断作用 B、二者竞争肾小管的分泌通道 C、在杀菌作用上有协同作用 D、延缓抗药性产生 E、以上都不对 答案:B 25、对于肾功能衰退患者,用药时主要考虑 A、药物经肾脏的转运 B、药物在肝脏的代谢 C、药物在胃肠的吸收 D、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 E、个体差异 答案:A 二、多选题(5 小题,共 10 分) 1、主动转运与促进扩散的共同点是 A、需要载体 B、不需要载体 C、有饱和现象 D、有部位特异性 E、不消耗机体能量 答案:ACD 2、影响胃空速率的因素有( )。 A、胃内容物的粘度和渗透压 B、食物的理化性质 C、食物的组成 D、止痛药 E、精神因素
答案:ABCDE3、影响药物吸收的剂型因素有A、药物油水分配系数B、药物粒度大小C、药物晶型D、药物溶出度E、药物制剂的处方组成答案:ABCDE4、主动转运的特点是A、需要消耗机体能量B、吸收速度与载体量有关,存在饱和现象C、常与结构类似的物质发生竞争抑制现象D、受代谢抑制剂的影响E、有结构特异性和部位特异性答案:ABCDE5、药物在肺部沉积的机制主要有A、雾化吸入B、惯性碰撞C、沉降D、扩散答案:BCD三、判断题(10小题,共10分)1、注射给药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没有吸收过程。()答案:错2、药物粒子在肺部的沉积与粒子大小有关,一般来讲粒子越小在肺泡的沉积量就越大。()答案:错3、脂溶性较强的药物易通过生物膜吸收,但较易跨角膜吸收的药物必须兼具脂溶性和水溶性。()答案:对4、药物从血液向组织器官分布的速度取决于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流速度和药物与组织器官的亲和力。(答案:对5、将聚乙二醇(PEG)引入到微粒的表面,可提高微粒的亲水性和柔韧性,以使其易于被单核巨噬细胞识别和吞噬。()答案:错6、药物通过肝转运至体循环的过程中,部分药物被代谢,使进入体循环的原型药物量减少的现象,称为“首过效应”。()答案:错7、第一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和结合三种,通常是脂溶性药物通过反应生成极性基团。()答案:错试卷答案第5页(共9页)
试卷答案 第 5 页 (共 9 页) 答案:ABCDE 3、影响药物吸收的剂型因素有 A、药物油水分配系数 B、药物粒度大小 C、药物晶型 D、药物溶出度 E、药物制剂的处方组成 答案:ABCDE 4、主动转运的特点是 A、需要消耗机体能量 B、吸收速度与载体量有关,存在饱和现象 C、常与结构类似的物质发生竞争抑制现象 D、受代谢抑制剂的影响 E、有结构特异性和部位特异性 答案:ABCDE 5、药物在肺部沉积的机制主要有 A、雾化吸入 B、惯性碰撞 C、沉降 D、扩散 答案:BCD 三、判断题(10 小题,共 10 分) 1、注射给药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没有吸收过程。( ) 答案:错 2、药物粒子在肺部的沉积与粒子大小有关,一般来讲粒子越小在肺泡的沉积量就越大。 ( ) 答案:错 3、脂溶性较强的药物易通过生物膜吸收,但较易跨角膜吸收的药物必须兼具脂溶性和水 溶性。( ) 答案:对 4、药物从血液向组织器官分布的速度取决于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流速度和药物与组织器官 的亲和力。( ) 答案:对 5、将聚乙二醇(PEG)引入到微粒的表面,可提高微粒的亲水性和柔韧性,以使其易于 被单核巨噬细胞识别和吞噬。( ) 答案:错 6、药物通过肝转运至体循环的过程中,部分药物被代谢,使进入体循环的原型药物量减 少的现象,称为“首过效应”。 ( ) 答案:错 7、第一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和结合三种,通常是脂溶性药物通过反应生成极性基团。 ( ) 答案: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