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临沂市统计局 2014年1月24日 2013年,全市各级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水产品产量14.8万吨,增长72% 四三二一”总体发展思路和“过四五、双翻 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市优质 番”、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农产品产业园区达到138个,培育有影响力 标,着力抓好现代产业、现代城镇、民生保障的区域品牌42个、企业产品品牌98个;新增 “三大体系”,形成了“10+6”产业推进、“三品”认证128宗,累计达到904宗,省、市 “1531”骨干企业培植、“1332”国际商贸名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为98.94%。全 建设“三项计划”和健全完善营商环境、要素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已达1.28万户,市级以 保障、工作推进“三个机制”的经济工作主框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04家,其中国 架,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市实现家级4家,省级63家,市级437家。农村产权 生产总值336.8亿元,增长11.04%;其中,制度改革顺利推进,完成1141个村、25.8万 第一产业增加值324.3亿元,增长3.2%;第农户、236万亩家庭承包地的确权登记工作。 产业增加值1583.9亿元,增长12.2%;第生态循环农业取得显著成效,全市户用沼气 三产业增加值1428.6亿元,增长11.3%。三总数达到48.5万户,占适宜户数的37.3% 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为97:47.5:42.8,第三产年产沼气总量2.5亿立方米,沼气数量与产 业所占比重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公共财政气量继续保持全省第 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5% 二、工业、建筑业 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国、地税收入占地区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 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4%,同比提高0.6实现增加值1801.6亿元,增长16.6%;六大 个百分点 千亿级主导产业完成工业产值5623.4亿元, 农林牧渔业 增长15.7%;“10+6”产业涉及工业企业3518 农林牧渔业平稳发展。农业增加值家,完成产值7904.4亿元,增长16.5%。骨 237.6亿元,比上年增长2.7%;林业增加值干企业运行稳健,产值过亿元企业2154家 2.7亿元,增长57%;牧业增加值55.8亿元,完成产值7701亿元,增长21.3%,户均产值 增长3.4%;渔业增加值9.5亿元,增长7.2%;3.6亿元;“1531”骨干企业完成产值2839亿 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8.6亿元,增长8.0%。元,增长14.1%;全年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 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成功创建国2160家,同比增加368家,其中8家工业企业 家森林城市,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730万亩,营业收入过百亿元,同比增加2家。临港经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3.8% 济实现总产值106.4亿元,增长31.5%,高于 牧渔业发展良好。年末,全市生猪存栏全市16.4个百分点。矿产加工企业完成产值 410.3万头,比去年同期增长1.9%;家禽存1089亿元,增长17.1%,高于全市2个百分点。 栏7323.8万只,同比下降2.7%。全年生猪38个行业大类连续10个月全面增长,重点调 累计出栏616.5万头,增长2.9%;家禽出栏度的195种产品中有138种同比保持增长。 1.8亿只,同比下降7.9%。肉类总产量76.8 工业效益增势稳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 万吨,增长1.2%;禽蛋产量29万吨,奶类产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618.3亿元,增长 量10.5万吨,同比分别下降2.7%和3.4%。15.2%;实现利润481.1亿元,增长12.3
2013 年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临沂市统计局 2014 年 1 月 24 日 2013 年,全市各级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 “四三二一冶 总体发展思路和“过四五、双翻 番冶、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 标,着力抓好现代产业、现代城镇、民生保障 “三大 体 系冶, 形 成 了 “ 10 + 6 冶 产 业 推 进、 “1531冶骨干企业培植、“1332冶国际商贸名城 建设“三项计划冶和健全完善营商环境、要素 保障、工作推进“三个机制冶的经济工作主框 架,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全市实现 生产总值 3336郾 8 亿元,增长 11郾 04%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 324郾 3 亿元,增长 3郾 2% ;第 二产业增加值 1583郾 9 亿元,增长 12郾 2% ;第 三产业增加值 1428郾 6 亿元,增长 11郾 3% 。 三 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为 9郾 7:47郾 5:42郾 8,第三产 业所占比重同比提高 1 个百分点,公共财政 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6郾 5% , 同比提高 0郾 9 个百分点;国、地税收入占地区 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10郾 4% ,同比提高 0郾 6 个百分点。 一、农林牧渔业 农林 牧 渔 业 平 稳 发 展。 农 业 增 加 值 237郾 6 亿元,比上年增长 2郾 7% ;林业增加值 12郾 7 亿元,增长 5郾 7% ;牧业增加值 55郾 8 亿元, 增长 3郾 4% ;渔业增加值 9郾 5 亿元,增长 7郾 2% ; 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 8郾 6 亿元,增长 8郾 0% 。 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 成功创建国 家森林城市,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 730 万亩,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 33郾 8% 。 牧渔业发展良好。 年末,全市生猪存栏 410郾 3 万头,比去年同期增长 1郾 9% ;家禽存 栏 7323郾 8 万只,同比下降 2郾 7% 。 全年生猪 累计出栏 616郾 5 万头,增长 2郾 9% ;家禽出栏 1郾 8 亿只,同比下降 7郾 9% 。 肉类总产量 76郾 8 万吨,增长 1郾 2% ;禽蛋产量 29 万吨,奶类产 量 10郾 5 万吨,同比分别下降 2郾 7% 和 3郾 4% 。 水产品产量 14郾 8 万吨,增长 7郾 2% 。 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全市优质 农产品产业园区达到 138 个,培育有影响力 的区域品牌 42 个、企业产品品牌 98 个;新增 “三品冶认证 128 宗,累计达到 904 宗,省、市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为 98郾 94% 。 全 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已达 1郾 28 万户,市级以 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 504 家,其中国 家级4 家,省级63 家,市级437 家。 农村产权 制度改革顺利推进,完成 1141 个村、25郾 8 万 农户、236 万亩家庭承包地的确权登记工作。 生态循环农业取得显著成效,全市户用沼气 总数达到 48郾 5 万户,占适宜户数的 37郾 3% , 年产沼气总量 2郾 5 亿立方米,沼气数量与产 气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二、工业、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 实现增加值 1801郾 6 亿元,增长 16郾 6% ;六大 千亿级主导产业完成工业产值 5623郾 4 亿元, 增长 15郾 7% ;“10+6冶产业涉及工业企业 3518 家,完成产值 7904郾 4 亿元,增长 16郾 5% 。 骨 干企业运行稳健,产值过亿元企业 2154 家, 完成产值 7701 亿元,增长 21郾 3% ,户均产值 3郾 6 亿元;“1531冶骨干企业完成产值 2839 亿 元,增长 14郾 1% ;全年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 2160 家,同比增加 368 家,其中 8 家工业企业 营业收入过百亿元,同比增加 2 家。 临港经 济实现总产值 106郾 4 亿元,增长 31郾 5% ,高于 全市 16郾 4 个百分点。 矿产加工企业完成产值 1089 亿元,增长 17郾 1% ,高于全市 2 个百分点。 38 个行业大类连续 10 个月全面增长,重点调 度的 195 种产品中有 138 种同比保持增长。 工业效益增势稳健。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 实 现 主 营 业 务 收 入 8618郾 3 亿 元, 增 长 15郾 2% ;实现利润 481郾 1 亿元,增长 12郾 3% ; — 21 —
利税732.4亿元,增长15.3%。1771家企业开展国际贸易业务,完成出口额32.1亿美 实现利税过千万元,增加405家;其中利税过元,同比增长150.8%。 亿元企业58家,增加5家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升1.6%;工业生产 建筑业生产规模扩大。全市有资质等级者出厂价格下降1.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 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363家,完成同比下降1.6%。 建筑业总产值507.2亿元,增长22.7%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94.1亿美元,增长 家建筑企业业务收入过百亿元。全年房屋建19.1%,其中,出口额46.4亿美元,增长 筑施工面积5492.3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19%;进口额47.7亿美元,增长19.3%。全 面积1911.7万平方米。 年新批利用外资项目40个,实际利用境外资 三、固定资产投资 金3.1亿美元,同比增长31.2%。新签外经 投资保持适度增长。全市完成固定资产合作合同额12.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6亿 投资2431.6亿元,增长20.8%,亿元以上新美元,分别增长44.1%和9%。外派劳务 开工项目(计划投资)突破1000个,达到1342433人,同比增长0.6%。 个,完成投资过亿元项目799个,分别增加 五、民营经济、招商引资 677和403个,在建项目单体规模达到2.3亿 民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全市规模以上 元。投资结构趋于优化,第一产业完成投资民营工业完成总产值7674.0亿元,增长 32.5亿元,增长21.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6.6%。年末工商注册私营企业4.1万家, 1285.9亿元,增长20%,其中工业投资注册资金1343.7亿元,增长29.1%;个体工 1270.6亿元,增长21.1%,高新技术产业完商户28.2万户,注册资金132.5亿元,增长 成投资651.5亿元,增长44.7%,占工业投资20.1%。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地区生 的51.3%,同比提高8.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产总值的77.6%,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民 完成投资1112亿元,增长21.7%。“10+营经济税收占国地税收入的84.4%,同比提 6”产业完成投资1672.9亿元,同比增长高3.9个百分点。 9.9%。全市民间投资2230亿元,增长 招商引资形势良好。全市累计引进在建 24.8%,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91.7%,同比提市外招商项目449个,实际到位市外资金 高3.8个百分点 395.1亿元,增长29.2%;其中,“10+6”产业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00.5亿元,增在建招商项目379个,到位资金345.8亿元, 长287%。商品房销售面积901.1万平方米,分别占全市总量的844%和87.5%。全市 增长23.8%;销售额352.9亿元,增长33.7%。在建亿元以上招商项目393个,实际到位 四、国内市场、物价和外经外贸 3754亿元。 消费市场运行平稳。全市实现社会消费 六、财税、金融和保险 品零售总额1781亿元,增长13.4%。其中,批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公共财政收入 发和零售业完成零售额1654.4亿元,增长216.1亿元,增长16.6%。从组织收入看,国 13.8%;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26.6亿元,税部门组织39.9亿元,增长13.8%;地税部 增长7.7%。110家限额以上企业完成零售额门组织149.5亿元,增长25%;财政部门组织 1064.5亿元,增长13.6%,占全市社会消费品26.7亿元,同比下降13.1%。公共财政收入 零售总额的比重达59.8%。传统消费品持续中,税收收入150.3亿元,增长22.6%,占公 增长,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中,食共财政预算收入的85.3%,同比提高4.3个 品、服装、石油及制品、汽车、家电类商品分别百分点。公共财政支出405.5亿元,增长 增长27.5%、28.1%9.8%5%和29.9%。 16.2%。其中,民生支出263.3亿元,增 商品交易市场形势良好。临沂商城10117.8%,占全市财政支出的64.9%。 个专业批发市场交易额突破2000亿元,达到 国地税收入完成347.4亿元,同比增长 2096.2亿元,同比增长18.3%;有75个市场18.1%。其中,国税收入179.5亿元,增长
利税 732郾 4 亿元,增长 15郾 3% 。 1771 家企业 实现利税过千万元,增加 405 家;其中利税过 亿元企业 58 家,增加 5 家。 建筑业生产规模扩大。 全市有资质等级 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 363 家,完成 建筑业总产值 507郾 2 亿元,增长 22郾 7% 。 1 家建筑企业业务收入过百亿元。 全年房屋建 筑施工面积 5492郾 3 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 面积 1911郾 7 万平方米。 三、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保持适度增长。 全市完成固定资产 投资 2431郾 6 亿元,增长 20郾 8% ,亿元以上新 开工项目(计划投资)突破 1000 个,达到 1134 个,完成投资过亿元项目 799 个,分别增加 677 和 403 个,在建项目单体规模达到 2郾 3 亿 元。 投资结构趋于优化,第一产业完成投资 32郾 5 亿元,增长 21郾 8% ;第二产业完成投资 1285郾 9 亿 元, 增 长 20% , 其 中 工 业 投 资 1270郾 6 亿元,增长 21郾 1% ,高新技术产业完 成投资 651郾 5 亿元,增长 44郾 7% ,占工业投资 的 51郾 3% ,同比提高 8郾 5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 完成投资 1113郾 2 亿元,增长 21郾 7% 。 “10 + 6冶 产 业 完 成 投 资 1672郾 9 亿 元, 同 比 增 长 29郾 9% 。 全 市 民 间 投 资 2230 亿 元, 增 长 24郾 8% ,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 91郾 7% ,同比提 高 3郾 8 个百分点。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 300郾 5 亿元,增 长 28郾 7% 。 商品房销售面积 901郾 1 万平方米, 增长 23郾 8% ;销售额 352郾 9 亿元,增长 33郾 7% 。 四、国内市场、物价和外经外贸 消费市场运行平稳。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 1781 亿元,增长 13郾 4% 。 其中,批 发和零售业完成零售额 1654郾 4 亿元,增长 13郾 8% ;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 126郾 6 亿元, 增长 7郾 7% 。 1109 家限额以上企业完成零售额 1064郾 5 亿元,增长 13郾 6% ,占全市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的比重达 59郾 8% 。 传统消费品持续 增长,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中,食 品、服装、石油及制品、汽车、家电类商品分别 增长 27郾 5% 、28郾 1% 、9郾 8% 、5%和 29郾 9% 。 商品交易市场形势良好。 临沂商城 101 个专业批发市场交易额突破 2000 亿元,达到 2096郾 2 亿元,同比增长 18郾 3% ;有 75 个市场 开展国际贸易业务,完成出口额 32郾 1 亿美 元,同比增长 150郾 8% 。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升 1郾 6% ;工业生产 者出厂价格下降 1郾 4%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 同比下降 1郾 6% 。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 94郾 1 亿美元,增长 19郾 1% , 其 中, 出 口 额 46郾 4 亿 美 元, 增 长 19% ;进口额 47郾 7 亿美元,增长 19郾 3% 。 全 年新批利用外资项目 40 个,实际利用境外资 金 3郾 1 亿美元,同比增长 31郾 2% 。 新签外经 合作合同额 12郾 6 亿美元,完成营业额 2郾 6 亿 美元,分别增长 444郾 1% 和 9% 。 外派劳务 2433 人,同比增长 0郾 6% 。 五、民营经济、招商引资 民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全市规模以上 民营 工 业 完 成 总 产 值 7674郾 0 亿 元, 增 长 16郾 6% 。 年末工商注册私营企业 4郾 1 万家, 注册资金 1343郾 7 亿元,增长 29郾 1% ;个体工 商户 28郾 2 万户,注册资金 132郾 5 亿元,增长 20郾 1% 。 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地区生 产总值的 77郾 6% ,同比提高 0郾 3 个百分点;民 营经济税收占国地税收入的 84郾 4% ,同比提 高 3郾 9 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形势良好。 全市累计引进在建 市外招商项目 449 个, 实际到位市外资金 395郾 1 亿元,增长 29郾 2% ;其中,“10 +6冶 产业 在建招商项目 379 个,到位资金 345郾 8 亿元, 分别占全市总量的 84郾 4% 和 87郾 5% 。 全市 在建亿元以上招商项目 393 个, 实际到位 375郾 4 亿元。 六、财税、金融和保险 财政 收 支 稳 定 增 长。 公 共 财 政 收 入 216郾 1 亿元,增长 16郾 6% 。 从组织收入看,国 税部门组织 39郾 9 亿元,增长 13郾 8% ;地税部 门组织 149郾 5 亿元,增长 25% ;财政部门组织 26郾 7 亿元,同比下降 13郾 1% 。 公共财政收入 中,税收收入 150郾 3 亿元,增长 22郾 6% ,占公 共财政预算收入的 85郾 3% ,同比提高 4郾 3 个 百分点。 公共财政支出 405郾 5 亿 元, 增 长 16郾 2% 。 其中, 民生支出 263郾 3 亿元, 增长 17郾 8% ,占全市财政支出的 64郾 9% 。 国地税收入完成 347郾 4 亿元,同比增长 18郾 1% 。 其中, 国税收入 179郾 5 亿元, 增长 — 22 —
14.5%;地税收入167.9亿元,增长22.2%;作,省级国际科技合作研究中心达到16家,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工业税收占比分别达开展合作项目260项,破解各类技术难题 到43.9%、56%和38%。 2400余项。知识产权创造水平不断提高,全 金融业形势良好。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年专利申请4174件,专利授权2838件,其中 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685.6亿元,比年初增授权发明专利474件。 加655.1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2250.3亿 八、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元,比年初增加307.3亿元。金融机构人民 文化艺术繁荣。市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 币各项贷款余额2475.6亿元,比年初增加36万余册,中外报纸期刊800余种,办理读者 356.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520.7亿元,比卡5万余张,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市博物馆馆 年初增加197.4亿元;中长期贷款817.1亿藏文物1万余件(套),被评为国家二级馆;市 元,比年初增加171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群众艺术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实现“县县 存贷比为67.2%。 有图书馆、文化馆”,其中,国家一级图书馆3 保险业平稳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07.4个、一级文化馆6个。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 亿元,增长1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0.2彩。举办了第13届广场文化艺术节、第13 亿元,增长24.8%;人身险保费收入67.2亿届民间秧歌会、第11届书圣文化节、“沂河之 元,增长11.3%。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33.8魂”系列文化活动等。成功承办十艺节第十 亿元,增长36.9%,其中,财产险业务赔付届全国舞蹈比赛,三部参赛作品均获奖,其中 19.3亿元,增长2.3%;人身险业务赔付大型现代柳琴戏《沂蒙情》获戏剧类政府最高 14.5亿元,增长62.7%。 奖“文华奖优秀剧目奖”。村镇文化设施逐步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完善,全市157个乡镇全部建成综合文化站 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学前教育快速发建成农村文化大院6486个,农家书屋6451 展,全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85所,争取上处,建设乡村大舞台42处。 级资金1.4亿元;全市学前三年入学率达到 旅游业发展迅速。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 78.8%,提前两年达到“十二五”规划目标。4760.9万人次,增长11.4%;实现旅游总收 义务教育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全市落实义务413.8亿元,比上年增长15.3%。 教育保障资金9.3亿元,惠及学生109.3万 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积极开展社区 人。全市全年招收小学新生14.4万人,初中卫生服务机构示范化建设,成功创建1处全 生10.9万人,义务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处省级社区卫 固率均达到100%,高中阶段入学率保持在生服务中心。市人民医院北城新区医疗区建 85.8%以上。职业教育发展成效显著,全市设进展顺利,部分诊疗科室已投入使用,市妇 中职教育在校生全部免除学费,8所学校23幼保健院、市肿瘤医院新院区正式启用,中医 个专业点获准举办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全医院拟在西部城区建设新院区。市120指挥 市中职学校招生数达到2.98万人(不含技工中心实现全市52家急救站点全覆盖,一分钟 学校),同比增长26.6%,在校生8.2万人。 派车率达到99%。 科技事业取得较大进展。全年高新技术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竞技体育取得重大 产业实现产值211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历史突破,全市运动员在省级以上比赛中共 产值的24.8%。全市共建设国家级工程技术取得金牌26枚,其中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获 研究中心2家、省级34家,国家级企业重点7枚金牌,为历届全运会金牌数最多的一次。 实验室1家、省级8家;国家技术创新战略联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沂河国际运动娱乐节 盟1家、省级3家,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先后举办亚洲杯滑水赛、端午节龙舟争霸赛、 地2家;全市共建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百里沂河水上运动挑战赛、全国摩托艇锦标 家,省级1家,累计孵化面积28.9万平方米;赛、亚洲水上摩托公开赛、中美滑水明星对抗 55%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了产学研合赛暨《正大综艺》吉尼斯世界纪录挑战活动
14郾 5% ;地税收入 167郾 9 亿元,增长 22郾 2% ;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工业税收占比分别达 到 43郾 9% 、56% 和 38% 。 金融业形势良好。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 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 3685郾 6 亿元,比年初增 加 655郾 1 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 2250郾 3 亿 元,比年初增加 307郾 3 亿元。 金融机构人民 币各项贷款余额 2475郾 6 亿元,比年初增加 356郾 9 亿元。 其中,短期贷款 1520郾 7 亿元,比 年初增加 197郾 4 亿元;中长期贷款 817郾 1 亿 元,比年初增加 171 亿元。 金融机构人民币 存贷比为 67郾 2% 。 保险业平稳发展。 全年保费收入 107郾 4 亿元,增长 16% ,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 40郾 2 亿元,增长 24郾 8% ;人身险保费收入 67郾 2 亿 元,增长 11郾 3% 。 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 33郾 8 亿元,增长 36郾 9% ,其中,财产险业务赔付 19郾 3 亿 元, 增 长 22郾 3% ; 人 身 险 业 务 赔 付 14郾 5 亿元,增长 62郾 7% 。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学前教育快速发 展,全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 385 所,争取上 级资金 1郾 4 亿元;全市学前三年入学率达到 78郾 8% ,提前两年达到“十二五冶 规划目标。 义务教育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全市落实义务 教育保障资金 9郾 3 亿元,惠及学生 109郾 3 万 人。 全市全年招收小学新生 14郾 4 万人,初中 生 10郾 9 万人,义务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巩 固率均达到 100% ,高中阶段入学率保持在 85郾 8% 以上。 职业教育发展成效显著,全市 中职教育在校生全部免除学费,8 所学校 23 个专业点获准举办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全 市中职学校招生数达到 2郾 98 万人(不含技工 学校),同比增长 26郾 6% ,在校生 8郾 2 万人。 科技事业取得较大进展。 全年高新技术 产业实现产值 2110 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 产值的 24郾 8% 。 全市共建设国家级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 2 家、省级 34 家,国家级企业重点 实验室 1 家、省级 8 家;国家技术创新战略联 盟 1 家、省级 3 家,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 地 2 家;全市共建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2 家,省级 1 家,累计孵化面积 28郾 9 万平方米; 55% 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了产学研合 作,省级国际科技合作研究中心达到 16 家, 开展合作项目 260 项, 破解各类技术难题 2400 余项。 知识产权创造水平不断提高,全 年专利申请 4774 件,专利授权 2838 件,其中 授权发明专利 474 件。 八、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繁荣。 市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 36 万余册,中外报纸期刊 800 余种,办理读者 卡 5 万余张,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市博物馆馆 藏文物 1 万余件(套),被评为国家二级馆;市 群众艺术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 实现“县县 有图书馆、文化馆冶,其中,国家一级图书馆 3 个、一级文化馆 6 个。 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 彩。 举办了第 13 届广场文化艺术节、第 13 届民间秧歌会、第 11 届书圣文化节、“沂河之 魂冶系列文化活动等。 成功承办十艺节第十 届全国舞蹈比赛,三部参赛作品均获奖,其中 大型现代柳琴戏《沂蒙情》获戏剧类政府最高 奖“文华奖优秀剧目奖冶。 村镇文化设施逐步 完善,全市 157 个乡镇全部建成综合文化站, 建成农村文化大院 6486 个,农家书屋 6451 处,建设乡村大舞台 42 处。 旅游业发展迅速。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 4760郾 9 万人次,增长 11郾 4% ;实现旅游总收 入 413郾 8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郾 3% 。 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积极开展社区 卫生服务机构示范化建设,成功创建 1 处全 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 5 处省级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 市人民医院北城新区医疗区建 设进展顺利,部分诊疗科室已投入使用,市妇 幼保健院、市肿瘤医院新院区正式启用,中医 医院拟在西部城区建设新院区。 市 120 指挥 中心实现全市 52 家急救站点全覆盖,一分钟 派车率达到 99% 。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竞技体育取得重大 历史突破,全市运动员在省级以上比赛中共 取得金牌 26 枚,其中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获 7 枚金牌,为历届全运会金牌数最多的一次。 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沂河国际运动娱乐节, 先后举办亚洲杯滑水赛、端午节龙舟争霸赛、 百里沂河水上运动挑战赛、全国摩托艇锦标 赛、亚洲水上摩托公开赛、中美滑水明星对抗 赛暨《正大综艺》吉尼斯世界纪录挑战活动、 — 23 —
山东帆船帆板俱乐部公开赛等7项水上赛养老金,月人均1895.5元,年均增长13.5% 事。健身设施不断完善,全市共完成1000个以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65 村居健身工程建设任务,健身工程覆盖率达元,比国家规定高10元;失业保险金发放标 65%以上。市级单项体育运动协会15个,体准调整为每人每月780元,惠及1.2万名失 育俱乐部增至52家 业保险待遇领取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逐步 九、环境保护、技术监督和安全生产 规范完善,全市共有城乡低保对象47.3万 环境保护工作扎实推进。三项攻坚战实人,其中城市低保对象4.1万人,农村低保对 施重点工程168项,治理点源2104个;城区象43.2万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 空气质量改善幅度继续位居全省前列;全市每月340-370元、每人每年2000元。全市拥 42个河流控制断面综合达标率93.9%,市辖有敬老院159处,床位3万张;农村五保对象 国控考核断面、南水北调控制断面稳定达到2.91万人,其中,集中供养1.95万人、分散供 水质考核要求;19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得到养对象9603人,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分 有效保障;积极开展生态示范区和生态乡镇别提高到每人每年3600元和2400元。分别 建设,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达到7个、国家级生为1699名孤儿和151名社会散居“三无”人 态乡镇达到31个、省级生态乡镇达到76个、员发放基本生活费1673.6万元、94.3万元。 省级生态村达到48个;全年未发生重大环境救助流浪乞讨人员5763人次。 安全事件。 劳动就业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城镇新增 质量强市战略加快实施。全市共有省长就业13.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 质量奖1个,提名1个;中国名牌7个,山东万人次,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6%以内,高校 名牌95个、省服务名牌17个。全市累计成毕业生当期就业率稳定在93%以上。全市共 立24个标准联盟,发布32项联盟标准 组织职业技能培训12.6万人、农村实用技术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市累计发生各类培训13.5万人、创业培训2.1万人。和谐劳 安全事故20起,同比下降10.7%;受伤110人,动关系建设得到新加强,全市各类基层调解 死亡117人,同比分别下降28.7%和10.6%;直组织达到5623个,受理各类劳动人事争议案 接经济损失576.6万元,同比下降65.7%。 件2108起,结案2012起;全年共检查各类用 十、居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人单位3.5万户,督促用人单位补缴社会保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11险费2717万元,补发拖欠工资2867万元。 元,增长12.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新农合制度逐步健全和完善。筹资标准 14945元,增长7.1%。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人均350元,各级政府财政补助280 首次突破万元,达到10389元,增长13.6%;元,筹集资金30.9亿元;全市参合农民871.9 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6208元,增长万人,参合率9999%;共为5700万人次参合 12.1%。城乡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分别达农民报销医药费用30.5亿元,县域内政策范 到27.8平方米和34.2平方米,分别提高0.2围内住院报销比例达到75%以上。基本药物 和0.5平方米。 制度扎实推进,全市187所乡镇卫生院、18处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市企业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镇基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现了基本药物制 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度在基层的全覆盖。制度实施以来,药价平 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5.6万人、22.4万人、均降幅40%以上,次均门诊、住院费用分别降 2097万人、52.7万人、93.2万人、50.5万低22%和25%。大力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 人;共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87.7亿元。城乡目,公共卫生服务逐步趋向均等化,人均公共 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544万人,适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30元,建立城乡居民健 龄参保率99.3%以上,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康档案936万份,建档率889%,其中电子档 11.3亿元。连续九年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案占比82%,已超过80%的指标要求
山东帆船帆板俱乐部公开赛等 7 项水上赛 事。 健身设施不断完善,全市共完成 1000 个 村居健身工程建设任务,健身工程覆盖率达 65% 以上。 市级单项体育运动协会 15 个,体 育俱乐部增至 52 家。 九、环境保护、技术监督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工作扎实推进。 三项攻坚战实 施重点工程 168 项,治理点源 2104 个;城区 空气质量改善幅度继续位居全省前列;全市 42 个河流控制断面综合达标率 93郾 9% ,市辖 国控考核断面、南水北调控制断面稳定达到 水质考核要求;19 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得到 有效保障;积极开展生态示范区和生态乡镇 建设,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达到 7 个、国家级生 态乡镇达到 31 个、省级生态乡镇达到 76 个、 省级生态村达到 48 个;全年未发生重大环境 安全事件。 质量强市战略加快实施。 全市共有省长 质量奖 1 个,提名 1 个;中国名牌 7 个,山东 名牌 95 个、省服务名牌 17 个。 全市累计成 立 24 个标准联盟,发布 32 项联盟标准。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全市累计发生各类 安全事故209 起,同比下降10郾 7%;受伤 110 人, 死亡117 人,同比分别下降、28郾 7%和 10郾 6%;直 接经济损失 576郾 6 万元,同比下降 65郾 7% 。 十、居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7511 元,增长 12郾 5%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14945 元,增长 7郾 1% 。 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 首次突破万元,达到 10389 元,增长 13郾 6% ; 农民 人 均 生 活 消 费 性 支 出 6208 元, 增 长 12郾 1% 。 城乡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分别达 到 27郾 8 平方米和 34郾 2 平方米,分别提高 0郾 2 和 0郾 5 平方米。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 全市企业基 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镇基 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参保人数分别达到 75郾 6 万人、22郾 4 万人、 209郾 7 万人、52郾 7 万人、93郾 2 万人、50郾 5 万 人;共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 87郾 7 亿元。 城乡 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554郾 4 万人,适 龄参保率 99郾 3% 以上,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 11郾 3 亿元。 连续九年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 养老金,月人均 1895郾 5 元,年均增长 13郾 5% 以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 65 元,比国家规定高 10 元;失业保险金发放标 准调整为每人每月 780 元,惠及 1郾 2 万名失 业保险待遇领取人。 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逐步 规范完善,全市共有城乡低保对象 47郾 3 万 人,其中城市低保对象 4郾 1 万人,农村低保对 象 43郾 2 万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 每月 340-370 元、每人每年 2000 元。 全市拥 有敬老院 159 处,床位 3 万张;农村五保对象 2郾 91 万人,其中,集中供养 1郾 95 万人、分散供 养对象 9603 人,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分 别提高到每人每年 3600 元和 2400 元。 分别 为 1699 名孤儿和 151 名社会散居“三无冶 人 员发放基本生活费 1673郾 6 万元、94郾 3 万元。 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5763 人次。 劳动就业保持稳定增长。 全年城镇新增 就业 13郾 2 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23郾 2 万人次,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1郾 6% 以内,高校 毕业生当期就业率稳定在 93% 以上。 全市共 组织职业技能培训 12郾 6 万人、农村实用技术 培训 13郾 5 万人、创业培训 2郾 1 万人。 和谐劳 动关系建设得到新加强,全市各类基层调解 组织达到 5623 个,受理各类劳动人事争议案 件 2108 起,结案 2012 起;全年共检查各类用 人单位 3郾 5 万户,督促用人单位补缴社会保 险费 2717 万元,补发拖欠工资 2867 万元。 新农合制度逐步健全和完善。 筹资标准 提高到人均 350 元,各级政府财政补助 280 元,筹集资金 30郾 9 亿元;全市参合农民 871郾 9 万人,参合率 99郾 99% ;共为 5700 万人次参合 农民报销医药费用 30郾 5 亿元,县域内政策范 围内住院报销比例达到 75% 以上。 基本药物 制度扎实推进,全市 187 所乡镇卫生院、18 处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 30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现了基本药物制 度在基层的全覆盖。 制度实施以来,药价平 均降幅 40% 以上,次均门诊、住院费用分别降 低 22% 和 25% 。 大力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 目,公共卫生服务逐步趋向均等化,人均公共 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 30 元,建立城乡居民健 康档案 936 万份,建档率 88郾 9% ,其中电子档 案占比 82% ,已超过 80% 的指标要求。 — 24 —
统计资料 一、行诼区刿,自张源 XINGZFIENGOUHUA ZTRANZIYUAN 编辑:魏彦利陈娜孙艳刘珍珍房朝蓬 校对:魏彦利陈 孙艳刘珍珍房朝蓬
·统计资料· 一 、 行政区划、 自然资源 XINGZHENGQUHUA ZIRANZIYUA 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 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 N 编辑:魏彦利 陈 娜 孙 艳 刘珍珍 房朝蓬 校对:魏彦利 陈 娜 孙 艳 刘珍珍 房朝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