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概貌◆ 大千故里—内江市 内江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沱江下游中段。东连重庆,西接成都,南靠自贡、宜宾、泸州,北通资阳、遂 宁。地理位置东经104°15′-105°26′,北纬29°11-30°2′。全市幅员面积5385平方公里,辖市中区、东兴 区、资中县、隆昌县、威远县和国家级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108个乡镇,1649个行政村,13个街道办事处,330 个社区,总人口430万。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198.58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50.27亿元,地方公共财 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税收收入占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为69.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2578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8元。 内江历史悠久内江是开发较早的巴蜀腹心城市,东汉建县,曾称汉安、中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 史,1950年设内江专区,1985年改建省辖内江市,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内江市行政区划再次调整,分为内江 市、资阳地区。曾经盛产甘蔗、蜜饯,鼎盛时期糖产量占到全川68%、全国26%,故被誉为¨甜城”。 区位优势突出内江是交通运输部规划的国家公路运输主枢纽之一、四川省第二大交通枢纽和西南陆 路交通的重要交汇点,是成渝经济区的中心城市,素有“川南咽喉”、“巴蜀要塞”之称。新中国第一条铁 路——成渝铁路和全国第二条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贯境而过,境内现有铁路5条(成渝、内昆、资威、 归连、隆泸)、过境高速公路7条(成渝、内宜、隆纳、内遂、成自泸赤、自隆、内威荣)、高铁1条(成渝铁路客运 专线),在建高速公路1条(内江城市过境高速),周边有3个千吨级货运码头4个机场,基本形成了南北贯 通、东西相连、纵横交错、水陆空立体发展的交通网络,同时融入了成渝“半小时经济圈”。 农业基础扎实内江属浅丘地区,气候温和(2015年平均气温18.4℃)、雨量充沛(2015年平均降雨量 1128毫米)、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粮、油、猪、蔗、麻、丝和多种农副产品,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全省粮 食和经济作物的主产区和水产产业化试点市。塔罗科血橙、冬尖、七星椒、周萝卜、柠檬等17个品种荣获无 公害产品称号,“隆昌素”兰花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资中“塔罗科血橙”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资中 鲶鱼”、“永安白乌鱼”获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2015年,农业增加值为194.28亿元,增长3.9%;粮食产量 155.01万吨,连续9年增产。 工业实力较强内江既是四川的老工业基地,又是重庆、成都支柱产业的配套基地和副食品供应基地 正加快创建国家高新区,加快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加快建设中国汽车(摩托 车)零部件制造基地、西部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基地、成渝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成渝经济区绿色食品 基地等产业基地,大力改造提升冶金建材、机械制造、能源电力、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同步发 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业等新兴产业。2015 年,规模工业总产值达1648亿元;重工业实现总产值1080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5.5%。尤其 是生命力旺盛的民营经济十分活跃,占GDP的比重达到60.1%,位居全省前列
◆内江概貌◆ 大千故里———内江市 内江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沱江下游中段。东连重庆,西接成都,南靠自贡、宜宾、泸州,北通资阳、遂 宁。地理位置东经104°15′—105°26′,北纬29°11′—30°2′。全市幅员面积5385 平方公里,辖市中区、东兴 区、资中县、隆昌县、威远县和国家级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108个乡镇,1649个行政村,13个街道办事处,330 个社区,总人口430万。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198 58 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50 27 亿元,地方公共财 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 2% ,税收收入占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为69 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2578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8元。 内江历史悠久内江是开发较早的巴蜀腹心城市,东汉建县,曾称汉安、中江,距今已有2000 多年的历 史,1950年设内江专区,1985年改建省辖内江市,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内江市行政区划再次调整,分为内江 市、资阳地区。曾经盛产甘蔗、蜜饯,鼎盛时期糖产量占到全川68% 、全国26% ,故被誉为“甜城”。 区位优势突出内江是交通运输部规划的国家公路运输主枢纽之一、四川省第二大交通枢纽和西南陆 路交通的重要交汇点,是成渝经济区的中心城市,素有“川南咽喉”、“巴蜀要塞”之称。新中国第一条铁 路———成渝铁路和全国第二条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贯境而过,境内现有铁路5条(成渝、内昆、资威、 归连、隆泸)、过境高速公路7条(成渝、内宜、隆纳、内遂、成自泸赤、自隆、内威荣)、高铁1条(成渝铁路客运 专线),在建高速公路1条(内江城市过境高速),周边有3个千吨级货运码头、4个机场,基本形成了南北贯 通、东西相连、纵横交错、水陆空立体发展的交通网络,同时融入了成渝“半小时经济圈”。 农业基础扎实内江属浅丘地区,气候温和(2015年平均气温18 4℃ )、雨量充沛(2015年平均降雨量 1128毫米)、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粮、油、猪、蔗、麻、丝和多种农副产品,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全省粮 食和经济作物的主产区和水产产业化试点市。塔罗科血橙、冬尖、七星椒、周萝卜、柠檬等17 个品种荣获无 公害产品称号,“隆昌素”兰花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资中“塔罗科血橙”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资中 鲶鱼”、“永安白乌鱼”获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2015 年,农业增加值为194 28 亿元,增长3 9% ;粮食产量 155 01万吨,连续9年增产。 工业实力较强内江既是四川的老工业基地,又是重庆、成都支柱产业的配套基地和副食品供应基地, 正加快创建国家高新区,加快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加快建设中国汽车(摩托 车)零部件制造基地、西部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基地、成渝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成渝经济区绿色食品 基地等产业基地,大力改造提升冶金建材、机械制造、能源电力、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同步发 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业等新兴产业。2015 年,规模工业总产值达1648亿元;重工业实现总产值1080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5 5% 。尤其 是生命力旺盛的民营经济十分活跃,占GDP的比重达到60 1% ,位居全省前列。 —3 —
◆内江概貌◆ 文化底蕴深厚内江素有“大千故里”、文化之乡”的美誉,是川中文化发达地区之一。自古以来,人文 荟萃、才俊辈出,涌现了历史上著名的“一师、二相、三状元、四大家”,即一师:孔子之师苌弘;二相:南宋宰相 赵雄、明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赵贞吉;三状元:唐朝开元年间范崇凯、南宋状元赵逵、清末状元骆成骧 (清代四川唯一状元);四大家:国画大师张大千、张善孖,新闻巨子范长江,被孙中山授予“大将军”称号的喻 培伦(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旅游资源丰富全市有旅游景区30余处,旅游景点180余处。境内有被誉为“立体史书”的隆昌古牌坊 群、号称“川中第一禅林”的圣水寺、佛教圣地西林寺、鬼斧神工的重龙山摩崖石刻、东林寺的千手观音、号称 “巴蜀四大文庙”之首的资中文庙、始建于明代的资中武庙。自然景观方面,有威远穹窿地貌、喀斯特奇观圣 灵山溶洞、九曲十八弯的甜城湖、观鸟基地古宇湖等。 能源供应充足能源矿产主要有煤、天然气、油页岩。已探明天然气储量达600多亿立方米、页岩气储 量超过5000亿方炼焦煤的保有资源储量7509.8万吨、水泥用石灰岩资源储量10821万吨、玻璃用石英砂 岩资源量7576.46万吨
◆内江概貌◆ 文化底蕴深厚内江素有“大千故里”、“文化之乡”的美誉,是川中文化发达地区之一。自古以来,人文 荟萃、才俊辈出,涌现了历史上著名的“一师、二相、三状元、四大家”,即一师:孔子之师苌弘;二相:南宋宰相 赵雄、明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赵贞吉;三状元:唐朝开元年间范崇凯、南宋状元赵逵、清末状元骆成骧 (清代四川唯一状元);四大家:国画大师张大千、张善,新闻巨子范长江,被孙中山授予“大将军”称号的喻 培伦(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旅游资源丰富全市有旅游景区30余处,旅游景点180余处。境内有被誉为“立体史书”的隆昌古牌坊 群、号称“川中第一禅林”的圣水寺、佛教圣地西林寺、鬼斧神工的重龙山摩崖石刻、东林寺的千手观音、号称 “巴蜀四大文庙”之首的资中文庙、始建于明代的资中武庙。自然景观方面,有威远穹窿地貌、喀斯特奇观圣 灵山溶洞、九曲十八弯的甜城湖、观鸟基地古宇湖等。 能源供应充足能源矿产主要有煤、天然气、油页岩。已探明天然气储量达600 多亿立方米、页岩气储 量超过5000亿方,炼焦煤的保有资源储量7509 8万吨、水泥用石灰岩资源储量10821万吨、玻璃用石英砂 岩资源量7576 46万吨。 —4 —
◆内江概貌◆ 书画之乡—内江市市中区 内江市市中区地处四川盆地川中丘陵地带中南部,沱江中下游右岸,是内江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也是内 江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幅员面积386.11平方公里,辖13镇(市中区:白马、史家、凌家、靖民、永安、朝 阳、全安、龚家、凤鸣、龙门、伏龙;经开区:交通、四合)、7个街道办事处(市中区:城东、城南、城西、玉溪、牌 楼、乐贤;经开区:壕子口)、村委会16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65个。2015年末户籍总人口53.17万人,其中农 业人口29.86万人,人口密度1377人/平方公里。2013年起,交通镇、四合镇、壕子口街道及白马镇、靖民镇 的部分村社,共29个村(社区)49平方公里、约8万余人由内江经济开发区托管。 区位交通优势突出市中区地处成渝经济区川南城市群北部,位于成都、重庆、川南三大城市群结合部, 居于成内渝经济带黄金节点上。成都、重庆、川南城市群和成内渝经济带是成渝经济区工业区域性布局的重 点区域。是成渝经济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成渝、内宜、内遂高速公路和成渝、内昆铁路在此相连,321国道 206省道穿境而过。内威荣高速公路市中区段顺利完成建设并通车。区内公路基本形成网络,总里程达948 公里,公路密度已达每百平方公里245.6公里。已具备较强的客流、货流通勤能力和产业集聚能力。 城郊经济特色凸现市中区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做足城郊特色农业,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培育新型 经营主体,实现农村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积极探索更多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二次增收。通过近年 来的努力,城郊型经济发展特色突岀、成效明显。成功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区)、省现代 农业生产发展等大型农业项目,坚持做强做大果蔬、畜禽、水产、花卉林木等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小家禽、特种 水产、果蔬、休闲观光等“四个产业基地”建设,打造环区80公里现代农业产业带。 工业基础稳固扎实2015年(不含经开区)全区37户规模工业企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6.98 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形成了冶金建材、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电力能源、机械制造等五大支 柱产业。 服务业发展优势明显全区充分利用地处内江市中心城区的区位及三产业传统积淀优势,加强城乡市 场建设和知名商贸企业的引进,重点市场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不断增强;餐饮业和三产业的其他行业也不断发 展,总体实力不断提升。全区重点服务业28户,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45亿元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辖区内有楼高21层的专一医院综合业务大楼、内江市图书馆、楼高28层的嘉禾大 厦商场、内江市污水处理厂等公共设施。西林大桥、沱桥、三桥、四桥、邱家嘴立交桥纵横城区,城市交通畅通 便利。面积为14万平方米的城市中心大洲广场每晚迎来数以千计的市民锻炼、娱乐、休闲、散步。 旅游景观纷纷崛起辖区内有“中川第一禅林”之称的古刹圣水寺,青山翠绿的三元塔,喻培伦将军纪 念碑,“十里休闲观光走廊”、碧波荡漾的甜城湖、绵延数十公里的沿江亲水步道。创新用地和税收优惠政 策,引导市内外书画名人在景区投资建设“书画村”。形成以十里休闲观光走廊、黄鹤湖、龙门古镇、大自然
◆内江概貌◆ 书画之乡———内江市市中区 内江市市中区地处四川盆地川中丘陵地带中南部,沱江中下游右岸,是内江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也是内 江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幅员面积386 11平方公里,辖13镇(市中区:白马、史家、凌家、靖民、永安、朝 阳、全安、龚家、凤鸣、龙门、伏龙;经开区:交通、四合)、7 个街道办事处(市中区:城东、城南、城西、玉溪、牌 楼、乐贤;经开区:壕子口)、村委会16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65个。2015年末户籍总人口53 17万人,其中农 业人口29 86万人,人口密度1377人/平方公里。2013年起,交通镇、四合镇、壕子口街道及白马镇、靖民镇 的部分村社,共29个村(社区)、49平方公里、约8万余人由内江经济开发区托管。 区位交通优势突出市中区地处成渝经济区川南城市群北部,位于成都、重庆、川南三大城市群结合部, 居于成内渝经济带黄金节点上。成都、重庆、川南城市群和成内渝经济带是成渝经济区工业区域性布局的重 点区域。是成渝经济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成渝、内宜、内遂高速公路和成渝、内昆铁路在此相连,321 国道、 206省道穿境而过。内威荣高速公路市中区段顺利完成建设并通车。区内公路基本形成网络,总里程达948 公里,公路密度已达每百平方公里245 6公里。已具备较强的客流、货流通勤能力和产业集聚能力。 城郊经济特色凸现市中区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做足城郊特色农业,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培育新型 经营主体,实现农村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积极探索更多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二次增收。通过近年 来的努力,城郊型经济发展特色突出、成效明显。成功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区)、省现代 农业生产发展等大型农业项目,坚持做强做大果蔬、畜禽、水产、花卉林木等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小家禽、特种 水产、果蔬、休闲观光等“四个产业基地”建设,打造环区80公里现代农业产业带。 工业基础稳固扎实2015年(不含经开区)全区37 户规模工业企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6 98 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 5% ,形成了冶金建材、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电力能源、机械制造等五大支 柱产业。 服务业发展优势明显全区充分利用地处内江市中心城区的区位及三产业传统积淀优势,加强城乡市 场建设和知名商贸企业的引进,重点市场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不断增强;餐饮业和三产业的其他行业也不断发 展,总体实力不断提升。全区重点服务业28户,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 45亿元。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辖区内有楼高21层的专一医院综合业务大楼、内江市图书馆、楼高28层的嘉禾大 厦商场、内江市污水处理厂等公共设施。西林大桥、沱桥、三桥、四桥、邱家嘴立交桥纵横城区,城市交通畅通 便利。面积为14万平方米的城市中心大洲广场每晚迎来数以千计的市民锻炼、娱乐、休闲、散步。 旅游景观纷纷崛起辖区内有“中川第一禅林”之称的古刹圣水寺,青山翠绿的三元塔,喻培伦将军纪 念碑,“十里休闲观光走廊”、碧波荡漾的甜城湖、绵延数十公里的沿江亲水步道。创新用地和税收优惠政 策,引导市内外书画名人在景区投资建设“书画村”。形成以十里休闲观光走廊、黄鹤湖、龙门古镇、大自然 —5 —
◆内江概貌◆ 景园等景点为中心的城郊型休闲观光旅游带;北起邓家坝、南接乐贤大自然,沿途串联圣水寺、大洲广场、东 林寺、三元塔等文物景点与风景名胜的沿江城区风光带。 文化底蕴浓郁深厚市中区人杰地灵、素有“书画之乡”美誉,文人学者、诗文书画闻名中外。“世界第 大画家”张大千、著名国画大师张善子、著名书法家公孙长子、余燮阳都是从这里脱颖而出,享誉海内外,故 被称作“书画之乡”。近代民主革命者、广州起义中牺牲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喻培伦;历任新华社总编 辑、上海《解放日报》社长、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长等职的新闻巨子范长江;谐联名家刘师亮均是 内江人。永安镇被评为全国唯一的省级“夏布画秀”之乡。市中区书画底蕴深厚,代代传承,人才辈出。现 代书法中的篆、隶、行、草代表人物有刘柱、李文馥、李明珣、陶进超;现代绘画中以山水、人物、花鸟为题材的 代表人物有邱笑秋、刘政权、孟英声、张文忠、陈文通、陈尔云等,众多的年轻一代书画家,以其颇有时代风韵 的作品,将“书画之乡”的美名继续远播 发展势头强劲迅猛2015年,全区(不含经开区)GDP完成153.2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5%; 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农业增加值完成12.21亿元,增长3.7%;服务业增加值完成39.77亿元, 同比增长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9.21亿元,增长2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4.56亿元, 同比增长12.2%;招商引资完成58.17亿元,增长14.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26254元,增长8.0%;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27元,增长9.5%。 发展定位明确清晰市中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内江“工贸双强、城 乡共进”先行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行政,突出创 新驱动,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努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科学发展、追赶发 展、跨越发展,努力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
◆内江概貌◆ 景园等景点为中心的城郊型休闲观光旅游带;北起邓家坝、南接乐贤大自然,沿途串联圣水寺、大洲广场、东 林寺、三元塔等文物景点与风景名胜的沿江城区风光带。 文化底蕴浓郁深厚市中区人杰地灵、素有“书画之乡”美誉,文人学者、诗文书画闻名中外。“世界第 一大画家”张大千、著名国画大师张善子、著名书法家公孙长子、余燮阳都是从这里脱颖而出,享誉海内外,故 被称作“书画之乡”。近代民主革命者、广州起义中牺牲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喻培伦;历任新华社总编 辑、上海《解放日报》社长、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长等职的新闻巨子范长江;谐联名家刘师亮均是 内江人。永安镇被评为全国唯一的省级“夏布画秀”之乡。市中区书画底蕴深厚,代代传承,人才辈出。现 代书法中的篆、隶、行、草代表人物有刘柱、李文馥、李明繤、陶进超;现代绘画中以山水、人物、花鸟为题材的 代表人物有邱笑秋、刘政权、孟英声、张文忠、陈文通、陈尔云等,众多的年轻一代书画家,以其颇有时代风韵 的作品,将“书画之乡”的美名继续远播。 发展势头强劲迅猛2015年,全区(不含经开区)GDP完成153 2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 5% ; 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 5% ;农业增加值完成12 21亿元,增长3 7% ;服务业增加值完成39 77 亿元, 同比增长9 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9 21亿元,增长20 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4 56亿元, 同比增长12 2% ;招商引资完成58 17亿元,增长14 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54 元,增长8 0%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27元,增长9 5% 。 发展定位明确清晰市中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内江“工贸双强、城 乡共进”先行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行政,突出创 新驱动,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努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科学发展、追赶发 展、跨越发展,努力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 —6 —
◆内江概貌◆ 古县新城——东兴区 内江市东兴区(原内江县)历史悠久,东汉置县,名为汉安,北周称中江,隋改内江,1989年11月撤县建 区,迄今已历1800多年。全区幅员面积1181平方公里,辖18个镇、7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428个村、90 个社区(居委会)24009个村民小组。全区总人口883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04万人。辖区内有汉、 回、彝、满、藏、羌等32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9%以上。 区位优势突出东兴区地处成都、重庆两座特大城市之间,是川东乃至西南各省交通的重要交汇点。素 有¨川中枢纽”之称,成渝、内宜、隆纳三条高速公路和成渝、隆泸、内昆三条铁路在此相连,并有三座大桥横 跨沱江直达东兴城区,成渝、内安、内吴公路穿境而过,公路密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北距成都173公 里(高速公路),东南距重庆175公里(高速公路),西南可直达自贡市、宜宾市,东北可直达遂宁市、南充市 区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沱江水系,全区境内6平方公里以上溪河55条,沱江为长江一级支流。东兴区处在 沱江东岸,已开通的成渝城际铁路客运专线,使东兴区加快融入成都、重庆半小时经济圈。 农业基础良好东兴区是全国大型商品粮基地、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省级现代农 业产业基地强县和东桑西移基地县(区),2015年全区农林牧渔总产值达77.21亿元,粮食总产量33.62万 吨,出栏生猪75.68万头,蚕茧1936吨。已建成川中丘区长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江天门冬产业化生产基 地、内吴路和田天路沿线名酒原料红高梁种植基地;石苏特色水产养殖产业化生产基地初见成效;郭北等8 个优质肉鸡科技养殖基地和柳桥镇等3个白鹅养殖基地初具雏形。 工业迅速崛起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加快发展,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基地成为国家首批“城市矿 产”示范基地,西南循环经济产业园被纳入全省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机械制造、食品饲料、冶金建材、丝 绸纺织、医药化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初具规模。2015年,全区54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4.57 亿元,销售收入152.45亿元,利润12.09亿元。 服务业蓬勃发展以餐饮产业为龙头的服务业蓬勃发展,大千美食街被命名为全省首批特色商业街, “三街一线”高中低档餐饮业集聚发展,范长江故居(纪念馆)成为国家3A级景区,大连万达、北京华联等知 名商贸企业入驻东兴,中国电信、中国银行等企业总部落户东兴,旅游、商贸、房地产等传统服务业方兴未艾, 通信、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效应初显,服务业税收占三次产业比重达67.2%。201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58.46亿元,同比增长12.2%;新增获取进出口经营权企业2户,实现外贸进出口690.51万美元。 旅游资源丰富东兴区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因种蔗、制糖历史源远流长,素有“甜城” 之称,因“世界第一大画家”张大千、著名国画大师张善子、“书法一绝”公孙长子、“新闻巨子”范长江都从这 里脱颖而岀,故有“书画之乡”的美誉,辖区内有西林古寺、大千纪念馆、大千广场,鹭澜洞,长江森林公园松 柏古寨等著名旅游景点。尤其是松桕古寨位于城东高桥镇境内,青山环抱、重岩叠嶂、淸静幽雅、景色怡人
◆内江概貌◆ 古县新城———东兴区 内江市东兴区(原内江县)历史悠久,东汉置县,名为汉安,北周称中江,隋改内江,1989年11月撤县建 区,迄今已历1800多年。全区幅员面积1181平方公里,辖18 个镇、7 个乡、4 个街道办事处①、428 个村、90 个社区(居委会)②、4009个村民小组。全区总人口88 3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 04万人。辖区内有汉、 回、彝、满、藏、羌等32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9%以上。 区位优势突出东兴区地处成都、重庆两座特大城市之间,是川东乃至西南各省交通的重要交汇点。素 有“川中枢纽”之称,成渝、内宜、隆纳三条高速公路和成渝、隆泸、内昆三条铁路在此相连,并有三座大桥横 跨沱江直达东兴城区,成渝、内安、内吴公路穿境而过,公路密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北距成都173 公 里(高速公路),东南距重庆175公里(高速公路),西南可直达自贡市、宜宾市,东北可直达遂宁市、南充市。 区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沱江水系,全区境内6平方公里以上溪河55 条,沱江为长江一级支流。东兴区处在 沱江东岸,已开通的成渝城际铁路客运专线,使东兴区加快融入成都、重庆半小时经济圈。 农业基础良好东兴区是全国大型商品粮基地、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省级现代农 业产业基地强县和东桑西移基地县(区),2015年全区农林牧渔总产值达77 21 亿元,粮食总产量33 62 万 吨,出栏生猪75 68万头,蚕茧1936吨。已建成川中丘区长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江天门冬产业化生产基 地、内吴路和田天路沿线名酒原料红高梁种植基地;石苏特色水产养殖产业化生产基地初见成效;郭北等8 个优质肉鸡科技养殖基地和柳桥镇等3个白鹅养殖基地初具雏形。 工业迅速崛起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加快发展,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基地成为国家首批“城市矿 产”示范基地,西南循环经济产业园被纳入全省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机械制造、食品饲料、冶金建材、丝 绸纺织、医药化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初具规模。2015年,全区54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4 57 亿元,销售收入152 45亿元,利润12 09亿元。 服务业蓬勃发展以餐饮产业为龙头的服务业蓬勃发展,大千美食街被命名为全省首批特色商业街, “三街一线”高中低档餐饮业集聚发展,范长江故居(纪念馆)成为国家3A级景区,大连万达、北京华联等知 名商贸企业入驻东兴,中国电信、中国银行等企业总部落户东兴,旅游、商贸、房地产等传统服务业方兴未艾, 通信、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效应初显,服务业税收占三次产业比重达67 2% 。2015 年,实现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58 46亿元,同比增长12 2% ;新增获取进出口经营权企业2户,实现外贸进出口690 51万美元。 旅游资源丰富东兴区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因种蔗、制糖历史源远流长,素有“甜城” 之称,因“世界第一大画家”张大千、著名国画大师张善子、“书法一绝”公孙长子、“新闻巨子”范长江都从这 里脱颖而出,故有“书画之乡”的美誉,辖区内有西林古寺、大千纪念馆、大千广场,鹭澜洞,长江森林公园松 柏古寨等著名旅游景点。尤其是松柏古寨位于城东高桥镇境内,青山环抱、重岩叠嶂、清静幽雅、景色怡人,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