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4真核生物的染色体作图(4h) 本章要求 4.1连锁遗传理论的建立 4.2性状连锁遗传规律 4.3连锁与交换的遗传分析 4.4基因定位与连锁遗传图 4.5真菌类的染色体作图(自学) 4.6有丝分裂分离与重组(自学) 4.7连锁交换定律的意义 复习思考题
Chapter4真核生物的染色体作图(4h) 本章要求 4.1 连锁遗传理论的建立 4.2 性状连锁遗传规律 4.3 连锁与交换的遗传分析 4.4 基因定位与连锁遗传图 4.5 真菌类的染色体作图(自学) 4.6 有丝分裂分离与重组(自学) 4.7 连锁交换定律的意义 复习思考题
本章要求 ≯掌握本章涉及的名词概念、连锁遗传规律的 内容、交换值的测定方法、及连锁遗传规律 的意义 了解连锁与交换的遗传机制,基因间距离、 交换值、重组值、遗传距离及连锁强度的关 系。 P>能识别连锁遗传图上的基本信息。 》了解四分子分析与着丝点作图的基本原理。 了解连锁遗传规律在育种工作中的应用
Ø 掌握本章涉及的名词概念、连锁遗传规律的 内容、交换值的测定方法、及连锁遗传规律 的意义。 Ø 了解连锁与交换的遗传机制,基因间距离、 交换值、重组值、遗传距离及连锁强度的关 系。 Ø 能识别连锁遗传图上的基本信息。 Ø 了解四分子分析与着丝点作图的基本原理。 Ø 了解连锁遗传规律在育种工作中的应用。 本章要求
4.1连锁遗传理论的建立 ☆根据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与独立分配规律推测: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遗传时独立分配; 如果有一些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必然会出现非 独立分配的现象,否则各种性状的数目(基因对数) 就不能超过细胞内染色体对数。 ☆ Mende|在豌豆杂交试验中就发现,红花和麻种皮、 白花与白种皮总是连在一起遗传 ☆ Bateson and annett(1906)在香豌豆两对相对性状 杂交试验中又发现连锁遗传( inkage)现象。 ☆T.H. Morgan et al.(1910)提出连锁遗传规律以及 连锁与交换的遗传机理,并创立基因论( theory of the gene)
v根据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与独立分配规律推测: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遗传时独立分配; 如果有一些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必然会出现非 独立分配的现象,否则各种性状的数目(基因对数) 就不能超过细胞内染色体对数。 vMendel在豌豆杂交试验中就发现,红花和麻种皮、 白花与白种皮总是连在一起遗传。 vBateson and Pannett (1906)在香豌豆两对相对性状 杂交试验中又发现连锁遗传(linkage)现象。 vT. H. Morgan et al.(1910)提出连锁遗传规律以及 连锁与交换的遗传机理,并创立基因论(theory of the gene)。 4.1 连锁遗传理论的建立
4.2性状连锁遗传规律 4.2.1性状连锁遗传的表现 令连锁遗传现象 连锁遗传现象的解释及验证 连锁遗传规律 4.2.2连锁与交换的机理 基因的连锁关系 1866-1945 ◆连锁与互换的机理 胚胎学家、遺传学家 1915年至1928年,他和同事 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证明了 心连锁群 座落在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 着生物性状,从而创立了基 因理论 ●4.2.3连锁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基因交换的实验证明 交换发生的时间 今交换与交叉的关系 ☆交换的理论假设 摩尔根实验用的果蝇 重组的最大频率
4.2 性状连锁遗传规律 4.2.1 性状连锁遗传的表现 v连锁遗传现象 v连锁遗传现象的解释及验证 v连锁遗传规律 4.2.2 连锁与交换的机理 v基因的连锁关系 v连锁与互换的机理 v连锁群 4.2.3 连锁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v基因交换的实验证明 v交换发生的时间 v交换与交叉的关系 v交换的理论假设 v重组的最大频率
☆连锁遗传现象 连锁遗传:不同性状常常联系在一起传递给后代的现 性 象称为连锁遗传。 状 连P:紫花长花粉粒PPL×红花圆花粉粒p 锁 遗 紫长PpL 传 的|F2紫长PL紫圆P1红长P红圆p 表0 284 21 21 74 E: 225 现 25 X23=18927>X20.01(3)=11.34,差异极显著,表明实 得数与理论数极不相符
性 状 连 锁 遗 传 的 表 现 v 连锁遗传现象 连锁遗传:不同性状常常联系在一起传递给后代的现 象称为连锁遗传。 P: 紫花长花粉粒PPLL ×红花圆花粉粒ppll ↓ F1: 紫长PpLl ↓ F2: 紫长 P-L- 紫圆 P-ll 红长 ppL- 红圆 ppll O: 284 21 21 74 E: 225 75 75 25 X2 3 =189.27> X2 0.01(3)=11.34,差异极显著,表明实 得数与理论数极不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