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圆花粉粒x红花、长花粉粒 PPll pp 性状连锁遗传的表 紫花、长花粉粒 F 紫,长 红、长红、圆总数 PL 系P ppL. ppll 实际个体数2695997 现:::1308105050249 算的理论数
性状连锁遗传的表现
☆连锁遗传现象的解释及验证 解释: 性|两种不同的亲本组合杂交结果相似,若只考虑一对相 状对性状,均符合3:1的分离比。 Bateson和 Annett推测, 连F代产生配子时 锁 遗F1代基因型: PpL I 传F代配子: PL P L 的若Pp与凵独立遗传:1 表F表型比应为: 9 3 3 现若P与L连锁:多少少多 则F2表型比为:多 多
v 连锁遗传现象的解释及验证 Ø 解释: 两种不同的亲本组合杂交结果相似,若只考虑一对相 对性状,均符合3:1的分离比。 Bateson 和 Pannett推测, F1代产生配子时: 性 状 连 锁 遗 传 的 表 现 F1代基因型: PpLl F1代配子: PL Pl pL pl 若Pp与Ll独立遗传: 1 : 1 : 1 : 1 F2表型比应为: 9 : 3 : 3 : 1 若Pp与Ll 连锁: 多 少 少 多 则F2表型比为: 多 少 少 多
>验证测交法 果蝇:红眼(pr+或+)>紫眼(pr) 长翅(vg+或+)>残翅(vg) 性状连锁遗传的表现 prtprtvgtvgt xprprvgvg F1 prtprvgtvg♀⑧♂ prprvgvg prig 表型实测数理论数 pr +vg 1339709.75 vg pr vgvg+vg15170975 pr prpr +vg pr+ 154 709.75 prog prpr vgvg pr vg 1195 709. 75 总数 28392839
性 状 连 锁 遗 传 的 表 现 Ø 验证——测交法 果蝇: 红眼( pr+或+)>紫眼(pr) 长翅( vg+或+)>残翅(vg) P pr +pr +vg +vg +×prprvgvg F1 pr+prvg+vg♀ ♂ prprvgvg prvg 表型 实测数 理论数 + + +pr +vg + + 1339 709.75 + vg +pr vgvg + vg 151 709.75 pr + prpr +vg pr + 154 709.75 prvg prpr vgvg pr vg 1195 709.75 总数 2839 2839
>测交试验结果分析 F1形成四种配子,但比例显然不符合1:1:1:1 √亲本类型配子明显多于重组型配子; 两种亲本型配子数大致相等,两种重组型配子数也 大致相等。 结论 F1在形成配子时,重组型配子数少于亲本型配子数, 导致测交后代数不成1:1:1:1之比,说明亲本具 有的两对非等位基因不是独立遗传而是连锁遗传, 且是不完全连锁(若完全连锁,则相当于一对基因 的遗传,就不会出现重组类型)
与☆连锁遗传规律 连锁遗传的不同性状是由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基因控制,在形成配子时,位于同一染 色体上的基因倾向于连在一起传递;重组型配 子是细胞减数分裂时非姊妹染色单体间交换产 生的。 >连锁基因—集合(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非等 位基因互称为连锁基因。 基因连锁—非等位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的集合 称为基因连锁
v 连锁遗传规律 Ø连锁遗传的不同性状是由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基因控制,在形成配子时,位于同一染 色体上的基因倾向于连在一起传递;重组型配 子是细胞减数分裂时非姊妹染色单体间交换产 生的。 Ø连锁基因—集合(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非等 位基因互称为连锁基因。 Ø基因连锁—非等位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的集合 称为基因连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