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误3对古代中国文学艺术的时代特征与发展趋势 认识不清 【例3](2010年广东深圳调研)从汉赋、唐诗、宋词、明 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 展趋势是(D) A.逐渐宗教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平民化 【错因分析】学生做错的原因在于不能把握文学发展趋 势。汉赋多为歌功颂德的“宫廷文学”;隋唐科举制的实行 使下层知识分子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唐诗兴盛;而宋词、 明清小说的繁荣是市民阶层兴起的一大表现。由此可知答 案为D项
【规律总结】一定的文学是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 的具体表现,要结合时代特征来分析。 【纠错训练3](2010年安徽文综)西晋杜育的《姩赋》 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 为题材对茶的起源冋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 其中最合理的是(B)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 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 定茶起源于唐代 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 时期
3.B解析:文学作品不能作为信史,但能反映当时的 社会生活,具有一定史料价值,排除A项,《莽赋》是以茶为 主题的作品,出现在西晋,所以排除C项,传说不可以作为 史实,排除D项
<考向预测 考向D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关的认识和理论 【名师点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政治史的重 要内容,而围绕这一制度的思想理论又是古代思想史的重 中之重。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同一制度的认识又发生了变 化,通过创设新情境对此考查,有助于培养学生把思想理论 放在时代背景下作综合评价的素养
【示例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韩非子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 ”。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 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 故曰:“威不两错。”又曰:“法政独出于主,则天下服德;法政 出于臣,则民不听。故明主之治天下也,法政独制于主,而 不从臣出。”故曰:“制不二门。” 材料二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 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 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 叫作“大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