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阅读·第一单元 经营整月,企图打逦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始终未能 达到目的。最近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 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 地区,两星期前已放弃开封,现又放弃南阳。从此,河南 全境,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阌乡①,豫南 之确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 外,已全部为我解放(编者注:河南全省共有一百一十一 座城市,我已占一○一座,敌仅余十座)。去年七月,南 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实行英勇的进军以来,一年多时 间内,除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以外,最大的成 绩,就是在大别山区(鄂豫区)、皖西区、豫西区、陕南 区、桐柏区、江汉区、江淮区(即皖东一带)恢复和建立 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并极大地扩大了豫皖 苏军区老根据地。除江淮军区属于苏北军区管辖外,其余 各军区,统属于中原军区管辖。豫皖苏区、豫西区、陕南 区、桐柏区现已联成一片,没有敌人的阻隔。这四个军区 并已和华北联成一片。我武装力量,除补上野战军和地方 军一年多激烈战争的消耗以外,还增加了大约二十万人左 右,今后当有更大的发展。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 凶,只怕共产党生根。”他是怕对了。我们在所有江淮河 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 枝叶茂盛了。在去年下半年的一个极短时间内,我们在这 ①〔阌(wen)乡)河南省旧县名,1954年并人灵宝县
新闻两则7 区域曾经过早地执行分配土地的政策,犯了一些策略上 的“左”的错误。但是随即纠正了,普遍地利用了抗日时 期的经验,执行了减租减息的社会政策和各阶层合理负担 的财政政策。这样,就将一切可能联合或中立的社会阶 层,均联合或中立起来,集中力量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势 力及乡村中为最广大群众所痛恨的少数恶霸分子。这一策 略,是明显地成功了,敌人已经完全孤立起来。在我强大 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困守各个孤立据点内的 敌人,如像开封、南阳等处,不得不被迫弃城逃窜。南阳 守敌王凌云统率的军队是第二军、第六十四军以及一些民 团,现向襄阳逃窜。襄阳也是国民党的一个所谓“绥靖 区”,第一任司令官康泽被俘后,接手的是从新疆调来的 宋希濂。最近宋希濂升任了徐州的副总司令兼前线指挥所 主任去代替原任的杜聿①明。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 战惨败,又逃到了葫芦岛。王凌云到襄阳,大概是接替 宋希濂当司令官。但是从南阳到襄阳,并没有走得多远, 襄阳还是一个孤立据点,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 在等着他的。 研讨与练习 一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人物、时 ①〔聿)念y
8阅读·第一单元 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试分别理清这两 篇新闻的六要素 二阅读新闻,还要注意它的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 主体、背景、结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 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 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 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 可以暗含在主体中。说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的导语是什么,从哪几方面总领了全文;它的主体部分分几 个层次,是怎样衔接在一起的。 三朗读两则新闻,然后联系上下文,比较下边每组中的两个句 子,说说哪一句好,并说说理由。 ①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首先越过安庆、芜 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共渡过 三十万人。 ②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 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 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提示:注意从加点词语含义的差异上体会它们不同的表 达效果。) ①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1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 (提示:注意比较语句的感情色彩。)
新闻两則9 ①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②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而 且扩大了根据地。我们的根据地不仅巩固了,而且赢得了 人民群众衷心的拥护。 (提示:注意从语言的生动形象性上比较。) 四△《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一文,有人分为五层,有人分为八层, 你怎样划分这篇文章的层次?与同学讨论一下。 必 读一读,写一写 鄂豫绥靖阻遏锐不可当 (xx(x(x())冲))冲)冲))冲)))《))))))★ ★★★关★★ 测一测你的听力 先让每个小纽的第一位同学走出教室,由老师口头传 达给他们一个通知,然后请这几位同学回到各自的座位, 把这个通知小声地传达给第二位同学(注意不要让其他人 ♀听到),再由第二位传达给第三位,依次类推,当传达到每 个小组的最后一位同学时,请他把听到的通知用大字写在 纸上,贴到前面的黑板上。最后比一比,看哪个组的通知 写得最准确、最完整。 提示:1.听通知时,要集中注意力,迅速地筛选出与时间、 地点、事件、人物有关的信息。 2.传达通知时,要口齿清楚,重点突出,尽可能转著 述得全面、完整。 长长少k小长少力氧小长》氧小氧小长》小怀公书小长小长小长小长小长小小书小小》杯杯杯力杯力长》长
0阅读·第一单元 8芦花荡①孙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的岁月里。在充满诗情 画意的芦花荡里,一个干瘦的老头子,整天自如 地穿梭着,他让抗日将士感到快乐,让日本鬼子 感到胆寒。他自信,他自尊;他有柔情,有热血 有仇恨,他是一只勇敢的鱼鹰!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 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 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 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 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敔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 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 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 ①选自《孙犁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本文是孙犁的“白洋 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