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童关 谭嗣同 授课人:洛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王玉丹
潼关 谭嗣同 授课人:洛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王玉丹
教学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2、感知少年谭嗣同冲破束缚, 强我中华的壮志豪情
教学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2、感知少年谭嗣同 冲破束缚, 强我中华的壮志豪情
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查找资料,了解谭嗣同的历史事迹和 本文写作背景 2、结合课下注释和古汉语字典,疏通诗 意 ■3、诵读诗歌,体味情感
明确目标 自主学习 1、查找资料,了解谭嗣同的历史事迹和 本文写作背景。 2、结合课下注释和古汉语字典,疏通诗 意。 3、诵读诗歌,体味情感
背景关 谭嗣同写这首诗时才十四岁,当时 随父赴甘肃上任,途径陕西潼关, 被北方的特有的壮阔风景所震撼, 欣然下笔,遂有此诗
背景关 谭嗣同写这首诗时才十四岁,当时 随父赴甘肃上任,途径陕西潼关, 被北方的特有的壮阔风景所震撼, 欣然下笔,遂有此诗
师生互动分析诗歌作者关 谭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 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 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 《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 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 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 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 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 “戊戌六君子”之一
作者关 谭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 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 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 《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 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 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 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 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 “戊戌六君子”之一。 师生互动 分析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