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 《再苦也不能苦孩子》 课型:比较探究 上课日期:2012.11.14 作者:刘雯 单位:滕州市育才中学 北师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比较探究: 《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再苦也不能苦孩子》(1课时)
课 题:《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 《再苦也不能苦孩子》 课 型:比较探究 上课日期:2012.11.14 作 者:刘雯 单 位:滕州市育才中学 北师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比较探究: 《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再苦也不能苦孩子》(1 课时)
【课前准备】 1、了解本单元的文体特色,复习新闻的文体知识。 2、完成《助学》“预习积累”第2题,掌握报告文学、通讯、新闻评论的 相关知识。 3、预习字词,完成“学习测评”1、2 4、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5、了解《漫谈》的作者情况,以及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背景 (注意:任务完成后,将2、3、5三项任务交与小组长检査,组长根据完成质量 打上相应的等级。) 相关课程标准】 1.阅读新闻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 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课前准备】 1、了解本单元的文体特色,复习新闻的文体知识。 2、完成《助学》“预习积累”第 2 题,掌握报告文学、通讯、新闻评论的 相关知识。 3、预习字词,完成“学习测评”1、2。 4、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5、了解《漫谈》的作者情况,以及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背景。 (注意:任务完成后,将 2、3、5 三项任务交与小组长检查,组长根据完成质量 打上相应的等级。) 【相关课程标准】 1. 阅读新闻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2.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 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目标】 了解报告文学和新闻评论的特点 2.领会《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对战争的独特表现,品味其语言准确精炼、 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3.学习《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体会事实数据在新闻评论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热爱和平、乐于助人、学会奉献等精神品质 【重点难点】 目标2、3 【评价任务】 能快速提炼新闻主要信息 能够比较消息与报告文学的区别 3.了解新闻中数字的作用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大家看看,这段话描写的是什么场面?(多媒体投影下面的文字) “快艇离河岸越来越近时,敌人的炮火更加猛烈。炮弹不时在快艇周围爆炸, 掀起根根巨大水柱,伏尔加河水像开了锅似的。不能再迟疑了,营长费多谢耶夫 上尉一声令下,快艇迎着炮火疾速驶向岸边。战士们没等艇靠稳就纷纷跳入水中, 涉过浅水,登岸投入战斗。由于情况紧急,十三师官兵一上岸就投入到连天的炮
【教学目标】 1. 了解报告文学和新闻评论的特点。 2. 领会《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对战争的独特表现,品味其语言准确精炼、 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3. 学习《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体会事实数据在新闻评论中的作用。 4. 培养学生热爱和平、乐于助人、学会奉献等精神品质。 【重点难点】 目标 2、3 【评价任务】 1. 能快速提炼新闻主要信息。 2. 能够比较消息与报告文学的区别。 3. 了解新闻中数字的作用。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师:大家看看,这段话描写的是什么场面?(多媒体投影下面的文字) “快艇离河岸越来越近时,敌人的炮火更加猛烈。炮弹不时在快艇周围爆炸, 掀起根根巨大水柱,伏尔加河水像开了锅似的。不能再迟疑了,营长费多谢耶夫 上尉一声令下,快艇迎着炮火疾速驶向岸边。战士们没等艇靠稳就纷纷跳入水中, 涉过浅水,登岸投入战斗。由于情况紧急,十三师官兵一上岸就投入到连天的炮
火和呼啸的弹雨之中。他们消失在市中心的大街小巷里,使德军如潮水般的攻势 受到阻击。” (学生能够从炮火、炮弹、营长,战士,战斗等词语中回答出描写的是战争 的场面) 师:这个片段描写的正是二战中的斯大林格勒会战。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一篇 有关斯大林格勒会战的报告文学《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 师板书课题 作者简介及背景资料介绍 1、小组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资料,教师引导归纳。 2、明确 (1)作者:伊利亚·爱伦堡(1891-1967),苏联记者、作家、社会活动家。著 有长篇小说《巴黎的陷落》(获1942年度斯大林奖金)、《暴风雨》和《九级 浪》等。用五年时间写成的《人·岁月·生活》被誉为苏联“解冻文学”的开山 巨作和“欧洲的文艺史诗
火和呼啸的弹雨之中。他们消失在市中心的大街小巷里,使德军如潮水般的攻势 受到阻击。” (学生能够从炮火、炮弹、营长,战士,战斗等词语中回答出描写的是战争 的场面) 师:这个片段描写的正是二战中的斯大林格勒会战。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一篇 有关斯大林格勒会战的报告文学《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 师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及背景资料介绍 1、小组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资料,教师引导归纳。 2、明确: ⑴作者:伊利亚·爱伦堡(1891---1967),苏联记者、作家、社会活动家。著 有长篇小说《巴黎的陷落》(获 1942 年度斯大林奖金)、《暴风雨》和《九级 浪》等。用五年时间写成的《人·岁月·生活》被誉为苏联“解冻文学”的开山 巨作和“欧洲的文艺史诗
(2)背景:1942年7月17日,德军主力对斯大林格勒展开全面进攻,在这危机的 时刻,苏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艰苦的拉锯战就此展开。为了打败法西斯,苏联 人民付出了重大的牺牲,给法西斯以致命的打击。斯大林格勒大战的胜利,是第 二次世界大战的伟大转折 情境导学 速读《漫谈》,完成 (1)标出段落序号。 (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大意 明确:攻进斯大林格勒的德国部队被苏军围困,处境艰难。 3.从哪些细节可以看出德军必败? 学习过程: (1)生小组交流
⑵背景:1942 年 7 月 17 日,德军主力对斯大林格勒展开全面进攻,在这危机的 时刻,苏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艰苦的拉锯战就此展开。为了打败法西斯,苏联 人民付出了重大的牺牲,给法西斯以致命的打击。斯大林格勒大战的胜利,是第 二次世界大战的伟大转折。 三、情境导学 1、速读《漫谈》,完成: ⑴标出段落序号。 ⑵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大意。 明确:攻进斯大林格勒的德国部队被苏军围困,处境艰难。 3. 从哪些细节可以看出德军必败? 学习过程: ⑴生小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