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仙游县郊尾、枫亭五校教研小片区2017届九年级语文下 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积累与运用 1.名句默写(12分) (1)、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3)、乡泪客中尽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4)、山光悦鸟性,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幽径独行迷。(梅尧臣《鲁山山行》) (6)、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起“卒章显志”的作用的诗句是: 3)、刘长卿在《送灵澈上人》抒发对友人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 (9)、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化用“临渊羡鱼”这一古语的诗句是: 2.语言运用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寒冬腊月,山里的蜡梅相继开放。它们虽然生长在贫瘠的岩缝间,经受着凄风苦雨的qn x]和(形容受冷落,没人来过问某件事,某种东西)的寂寞,却也无怨无悔;即使零落成 泥,也芳香依旧。到了三四月份,生长在高原上的紫花地丁也会自在绽放,三朵两朵地挨在 一起,看上去,①_。花瓣左右对称,向外弯曲,⑦_。紫花地丁紫得清新淡雅,③ 它虽最微小但并不自惭形秽.而且更追求精致.活出精 i (2)根据文中括号里的意思,写出成语: (2分) (3)在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①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②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③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 ①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②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③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 C.①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②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③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 D.①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②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③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
福建省仙游县郊尾、枫亭五校教研小片区 2017 届九年级语文下 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总分:15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1.名句默写(12 分) (1)、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 (2)、---------------------,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3)、乡泪客中尽,-------------------------。(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4)、山光悦鸟性,------------------。(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幽径独行迷。(梅尧臣《鲁山山行》) (6)、----------------,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起“卒章显志”的作用的诗句是: -----------------------,-------------------------。 (8)、刘长卿在《送灵澈上人》抒发对友人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 ----------------------,------------------------。 (9)、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化用“临渊羡鱼”这一古语的诗句是: ---------------------,-------------------------。 2.语言运用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8 分) 寒冬腊月,山里的蜡梅相继开放。它们虽然生长在贫瘠的岩缝间,经受着凄风苦雨的[qīn xí]和(形容受冷落,没人来过问某件事,某种东西)的寂寞,却也无怨无悔;即使零落成 泥,也芳香依旧。到了三四月份,生长在高原上的紫花地丁也会自在绽放,三朵两朵地挨在 一起,看上去, ① 。花瓣左右对称,向外弯曲, ② 。紫花地丁紫得清新淡雅, ③ 。 它虽最微小但并不自惭形秽,而且更追求精致,活出精彩。 (1) (2 分)写出汉字:qīn xí ( )写出拼音:秽( ) (2)根据文中括号里的意思,写出成语: (2 分) (3)在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 ①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 ②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 ③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 B. ①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 ②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 ③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 C. ①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 ②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 ③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 D. ①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 ②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 ③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
(4)最后划线句子存在语病,请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 阅读 (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5分)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诗中以“征蓬”“归雁”喻 表达作者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2分) 4.请简要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二)阅读下列两文,完成5-7题(15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 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东坡志林·记承天寺夜游》 【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 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 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 【注】①木末:树梢。②死敌:死于敌手。③死法:死于军法。④恁么:如此,这样。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怀民亦未寝() (2)盖竹柏影也
(4)最后划线句子存在语病,请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 分) 二、阅读 (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5 分)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诗中以“征蓬”“归雁”喻 ,表达作者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2 分) 4.请简要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 分) . (二)阅读下列两文,完成 5--7 题(15 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 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东坡志林·记承天寺夜游》) 【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 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 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 【注】①木末:树梢。②死敌:死于敌手。③死法:死于军法。④恁么:如此,这样。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分) (1)怀民亦未寝.( ) (2)盖.竹柏影也 ( )
(3)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 (4)思欲就亭止息 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7.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 胸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5分) (三)阅读下面文本,完成8-10题(10分) 透视“打击网络谣言第一案” 网终室间 这把“火”灭得对 2014年4月17日,备受关注的秦志晖(网名“秦火火”)诽谤、寻衅滋事一案在北京 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经审理査明,秦志晖利用信息网络,诽谤杨澜等多名公民,引 发大量网民对杨澜等人的负面评价,相关信息累计被转发4100余次:在“7.23”甬温线 动车事故善后处理期间,秦志晖编造政府机关天价赔偿外籍乘客的信息并在网络上散布,被 转发11000次,评论3300余次,不仅造成网络空间的混乱,也在现实社会引发不明真相 的群众的不满,扰乱了政府机关的善后工作。法院认定,秦志晖的行为分别构成诽谤罪和寻 衅滋事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三年。秦志晖当庭表示不上诉。 此案是2013年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行动, 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
(3)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 ) (4)思欲就.亭止息( ) 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 分)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2)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7.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 胸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5 分) (三)阅读下面文本,完成 8--10 题(10 分) 透视“打击网络谣言第一案” 这把“火”灭得对 2014 年 4 月 17 日,备受关注的秦志晖(网名“秦火火”)诽谤、寻衅滋事一案在北京 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经审理查明,秦志晖利用信息网络,诽谤杨澜等多名公民,引 发大量网民对杨澜等人的负面评价,相关信息累计被转发 4 100 余次;在“7.23”甬温线 动车事故善后处理期间,秦志晖编造政府机关天价赔偿外籍乘客的信息并在网络上散布,被 转发 11 000 次,评论 3 300 余次,不仅造成网络空间的混乱,也在现实社会引发不明真相 的群众的不满,扰乱了政府机关的善后工作。法院认定,秦志晖的行为分别构成诽谤罪和寻 衅滋事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三年。秦志晖当庭表示不上诉。 此案是 2013 年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行动, 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
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来,第一起依法公开审理的典型案件,被称为“打击网络谣言第一 看网络推手如何“忽悠” 网络空间一旦有谣言产生,往往会引发大量网民“围观”、转发,甚至引起现实社会的 恐慌和混乱,即使存在理性、质疑的声音,甚至有受害人“辟谣”,也往往被海量信息淹没。 秦志晖、杨秀宇(网名“立二拆四”)等部分网络推手,正是利用网络传播特点,“把握” 网民心理,掌握网络造谣“技巧”,扰乱正常网络秩序。网民常常被“忽悠”,觉得自己是 社会不公”的审判者,利用网络宣泄自己对现实的不满情绪。 中国传媒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王四新将网络比喻为“一个露天的公共广场”。现实社会 中,造谣诽谤可能会涉及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网络同样如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政 策法制司新闻出版法规处处长杨颖说:“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但我国还存在法律宣传还不够 深入、监管滞后等问题。” 还网络一方“净土” 2013年以来,多地警方陆续依法査处了一批有组织造谣传谣等违法犯罪案件,网络造 谣传谣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有专家指出,网络谣言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 依法严厉打击外,更需多管齐下,还网络一方“净土”。 对于网站来说,应加强对网络谣言的审查和处理力度,当有证据证明特定信息确为虚假 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将其从网站上撤下。王四新认为,网民应该具备“理性、客观”的态度 严格自律。他说:“网民个人要理性上网,不能随便站队、不负责任地转发。网络本身找资 料很容易,有些消息该核实的要核实。随手转发、评论那些子虚乌有的信息,是不负责任的 表现 王四新还表示,相关部门的信息公开也很重要,尤其是各级政府,要严格按照信息公开 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尽可能及时、准确地公开有关信息,消除网民疑虑 (选自《光明日报》2014年4月21日第5版,有删改) 8.根据文本,分析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4分) 9.结合文本内容,说说漫画的寓意。(2分)
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来,第一起依法公开审理的典型案件,被称为“打击网络谣言第一 案”。 看网络推手如何“忽悠” 网络空间一旦有谣言产生,往往会引发大量网民“围观”、转发,甚至引起现实社会的 恐慌和混乱,即使存在理性、质疑的声音,甚至有受害人“辟谣”,也往往被海量信息淹没。 秦志晖、杨秀宇(网名“立二拆四”)等部分网络推手,正是利用网络传播特点,“把握” 网民心理,掌握网络造谣“技巧”,扰乱正常网络秩序。网民常常被“忽悠”,觉得自己是 “社会不公”的审判者,利用网络宣泄自己对现实的不满情绪。 中国传媒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王四新将网络比喻为“一个露天的公共广场”。现实社会 中,造谣诽谤可能会涉及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网络同样如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政 策法制司新闻出版法规处处长杨颖说:“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但我国还存在法律宣传还不够 深入、监管滞后等问题。” 还网络一方“净土” 2013 年以来,多地警方陆续依法查处了一批有组织造谣传谣等违法犯罪案件,网络造 谣传谣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有专家指出,网络谣言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 依法严厉打击外,更需多管齐下,还网络一方“净土”。 对于网站来说,应加强对网络谣言的审查和处理力度,当有证据证明特定信息确为虚假 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将其从网站上撤下。王四新认为,网民应该具备“理性、客观”的态度, 严格自律。他说:“网民个人要理性上网,不能随便站队、不负责任地转发。网络本身找资 料很容易,有些消息该核实的要核实。随手转发、评论那些子虚乌有的信息,是不负责任的 表现。” 王四新还表示,相关部门的信息公开也很重要,尤其是各级政府,要严格按照信息公开 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尽可能及时、准确地公开有关信息,消除网民疑虑。 (选自《光明日报》2014 年 4 月 21 日第 5 版,有删改) 8.根据文本,分析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4 分) . 9.结合文本内容,说说漫画的寓意。(2 分)
10.中国有6.18亿网民,网络是人们查阅信息、发表言论的主渠道之一。近年来一些腐败 分子的落网也表明网络在舆论监督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据此,也有人说,打击网络谣言是 侵害言论自由的。对此观点,你怎么看?请结合文本内容具体阐述。(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22分) 自卑只是成长路上的逗号 ①15岁那年,周安安迷上了魔幻小说,迷到爱不释手、废寝忘食的地步。他把自己想 象成小说中某一个有着奇异魔法和超能量的人物,或是一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大侠。实际 情况却与此格格不入。他是个胆小怯懦的自卑男孩,平常说话不敢大声,像一只胆小的蚊子 样哼哼。走路低着头,像一只蹑手蹑脚的小猫咪。做事更是轻手轻脚,班上有调皮的同学 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淑女”。 ②这个绰号让他愤怒,让他极端,让他失去理智,但却无法摆脱。他所有的愤懑、豪气 和所有的理想,都只有在那些武侠与玄幻小说中才能得以宣泄和完满。 ③有一次上课,他正在课桌底下埋首苦读,语文老师叫他起来回答问题,他居然没有听 到,同桌用胳膊肘碰他,他站起来,茫然四顾,半天才说:“老师,我没睡觉。”同学们哄 堂大笑,他的脸烧得像天边七彩的云霞,呈好几种颜色,不停地转换。 ④周安安是单亲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从小就没有见过父亲。母亲在市场上摆摊卖衣服 练就了一身和男人一样的强势风格。周安安是她的全部理想和信念,是她坚守在市场上摆摊 的全部支撑。她常常用手点着周安安的额头说:“你怎么会是我的儿子?一点都不像我 ⑤老师说:“周安安,你在想什么?” ⑥周安安回转过头,眼睛里浸满了泪水,小声说:“老师,别告诉我妈妈好吗?她会收 拾我的 ⑦是的,每次老师找家长,周安安的母亲就会很生气,她会用自制的苍蝇拍拍他,一边 流泪一边说:“让你不听话,让你不争气,让你不学好,让你不成材。”周安安不怕打,就 怕看母亲伤心绝望、涕泪交流的样子,他就败了,败得不想回言和反抗。 ⑧老师说:“不告诉家长也可以,但是从今天开始,你必须听我的。” ⑨周安安想了想,点了点头。 ⑩老师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有一个少年小时候很自卑,不合群,很多时候一个人 独来独往。其实他看到别的同学一起放学上学,欢声笑语,也很羡慕。可是他没有勇气和别 人在一起,因为他跟别人不一样,他的右手长了6个手指,同学们常常取笑他,叫他“六
10.中国有 6.18 亿网民,网络是人们查阅信息、发表言论的主渠道之一。近年来一些腐败 分子的落网也表明网络在舆论监督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据此,也有人说,打击网络谣言是 侵害言论自由的。对此观点,你怎么看?请结合文本内容具体阐述。(4 分) . (四)阅读下文,完成 11-- 15 题(22 分) 自卑只是成长路上的逗号 ①15 岁那年,周安安迷上了魔幻小说,迷到爱不释手、废寝忘食的地步。他把自己想 象成小说中某一个有着奇异魔法和超能量的人物,或是一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大侠。实际 情况却与此格格不入。他是个胆小怯懦的自卑男孩,平常说话不敢大声,像一只胆小的蚊子 一样哼哼。走路低着头,像一只蹑手蹑脚的小猫咪。做事更是轻手轻脚,班上有调皮的同学 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淑女”。 ②这个绰号让他愤怒,让他极端,让他失去理智,但却无法摆脱。他所有的愤懑、豪气 和所有的理想,都只有在那些武侠与玄幻小说中才能得以宣泄和完满。 ③有一次上课,他正在课桌底下埋首苦读,语文老师叫他起来回答问题,他居然没有听 到,同桌用胳膊肘碰他,他站起来,茫然四顾,半天才说:“老师,我没睡觉。”同学们哄 堂大笑,他的脸烧得像天边七彩的云霞,呈好几种颜色,不停地转换。 ④周安安是单亲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从小就没有见过父亲。母亲在市场上摆摊卖衣服, 练就了一身和男人一样的强势风格。周安安是她的全部理想和信念,是她坚守在市场上摆摊 的全部支撑。她常常用手点着周安安的额头说:“你怎么会是我的儿子?一点都不像我。” ⑤老师说:“周安安,你在想什么?” ⑥周安安回转过头,眼睛里浸满了泪水,小声说:“老师,别告诉我妈妈好吗?她会收 拾我的。” ⑦是的,每次老师找家长,周安安的母亲就会很生气,她会用自制的苍蝇拍拍他,一边 流泪一边说:“让你不听话,让你不争气,让你不学好,让你不成材。”周安安不怕打,就 怕看母亲伤心绝望、涕泪交流的样子,他就败了,败得不想回言和反抗。 ⑧老师说:“不告诉家长也可以,但是从今天开始,你必须听我的。” ⑨周安安想了想,点了点头。 ⑩老师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有一个少年小时候很自卑,不合群,很多时候一个人 独来独往。其实他看到别的同学一起放学上学,欢声笑语,也很羡慕。可是他没有勇气和别 人在一起,因为他跟别人不一样,他的右手长了 6 个手指,同学们常常取笑他,叫他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