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宁化县初中毕业生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5月11日上午8:00-10:00) 友情提示:1本试卷共6页。 2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要求见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积累与运用(22分) (一)古诗文积累(12分) 1.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 (1)子曰:“学而时习之, (《论语.学而》)(1分) (2)亲小人,远贤臣, (诸葛亮《出师表》)(1分) (3)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 。(李白《行路难》)(2 分) (4)半亩方塘一鉴开, 。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2 分) (5) 吟鞭东指即天涯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2分) (6) 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2分) (7)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州》) (2分)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2-5题。(10分) 在一个村庄里,住着位()的老人,村里有什么疑难问题都来向他()。有 个聪明又调皮的孩子,想要故意为难那位老人。他捉了一只小鸟,握在手掌中,跑去问老人 老爷爷,听说您是最有智慧的人,不过我却不相信。如果您能猜出我手中的乌是活还是死 的,我就相信了。″老人注视着小孩子狡黠的眼晴,心中有数,如果他回答小鸟是活的,小 孩会暗中加劲把小鸟掐死;如果他回答是死的,小孩就会张开双手让小鸟飞走。老人拍了 拍小孩的肩膀笑着说:“这只小鸟的死活,就全看你的了!″每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就像 那只小鸟一样,完全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升学也罢,就业也好,创业亦如此,只有努力, 才会有成。一位哲人说囗人生就是连串的j择,每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完全掌握在自 己手中□生命需要自己去承担,命运更需要自己去把握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就是当今社会的正能量和主旋律。 (选自中国佛教网.鴣事,有改动) 2.请用正楷字将语段中画横线的文字和标点符号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3分) 日十十 3.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字母)。(3分) (1)je择()(2)调(A. tido b.tiao)皮()(3)狡黠(A.ji白B.xia)
2015 年宁化县初中毕业生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题 (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5 月 11 日上午 8:00—10:00) 友情提示:1.本试卷共 6 页。 2.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要求见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一、积累与运用(22 分) (一)古诗文积累(12 分) 1.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 (1)子曰:“学而时习之, ?”(《论语.学而》)(1 分) (2)亲小人,远贤臣, 。(诸葛亮《出师表》)(1 分) (3)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 , 。(李白《行路难》)(2 分) (4)半亩方塘一鉴开, 。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2 分) (5) ,吟鞭东指即天涯。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2 分) (6) ,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2 分) (7)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州》) (2 分)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2-5 题。(10 分) 在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位( )的老人,村里有什么疑难问题都来向他( )。有一 个聪明又调.皮的孩子,想要故意为难那位老人。他捉了一只小鸟,握在手掌中,跑去问老人: “老爷爷,听说您是最有智慧的人,不过我却不相信。如果您能猜出我手中的鸟是活还是死 的,我就相信了。”老人注视着小孩子狡黠.的眼晴,心中有数,如果他回答小鸟是活的,小 孩会暗中加劲把小鸟 掐死;如果他回答是死的,小孩就会张开双手让小鸟飞走。老人拍了 拍小孩的肩膀笑着说:“这只小鸟的死活,就全看你的了!” 每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就像 那只小鸟一样,完全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升学也罢,就业也好,创业亦如此,只有努力, 才会有成。一位哲人说□人生就是一连串的 jué择,每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完全掌握在自 己手中□生命需要自己去承担,命运更需要自己去把握。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这就是当今社会的正能量和主旋律。 (选自中国佛教网.故事,有改动) 2.请用正楷字将语段中画横线的文字和标点符号 .......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3 分) 3.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字母)。(3 分) (1)jué 择( )(2)调.(A.tiáo B.tiào)皮 ( ) (3)狡黠.(A.jié B.xiá) ( )
4.请为文章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序号。(2分) (1)在个村庄里,住着一位(A.睿智B.机智)的老人。( 2)村里有什么疑难问题都来向他(A.询问B.请教)。( 5.结合语境,给下面句子的方框处加上恰当的标点。(2分) 一位哲人说囗人生就是一连串的j择,每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口 生命需要自己去承担,命运更需要自己去把握。 二、综合性学习(10分) 近期,关于“全民阅读”的话题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请你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完成各项 任务 材料一: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报告中首次提到倡导全民阅读。李克 强在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 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増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 力…导全民阅读。 材料二:2013年11月12日河南省汤阴县古贤镇小朱庄村农家书屋内村民正在看书。 现在的“农家书屋”已成为实实在在的“淘宝驿站”,为农民增收致富架起了“信息桥 农家书屋工程开始于2005年,受到了基层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参与。截 至2012年8月底,农家书屋已覆盖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提前三年完成了“农家书 屋村村有”的任务。农家书屋让农民在提高文化素养的同时掌握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培养了 一批“活字典”“土专家”。 材料三:下表是2013年4月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 查结果 年份2008年2090年2010年2011年202年 传统报刊阋阅读率 50.1% 45.6% 41.5% 40.2% 数字媒介阅读率 20.5% 24.7% 328% 384% 40.1% (注:“阅读率”指有经常阅读行为的国民在全体国民中所占的比例。“数字媒介阅读” 是指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读取等阅读方式 6.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所包含的主要信息。(4分) 7.根据材料三的图表,你能得出哪些结论?并说明产生这些结论的原因。(4分) 8.为了吸引更多市民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团县委想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对此你有什么好 的建议?请写出两种活动形式。(2分) 三、阅读(58分)
4.请为文章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序号。(2 分) (1)在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位(A.睿智 B.机智)的老人。( ) (2)村里有什么疑难问题都来向他(A.询问 B.请教)。( ) 5.结合语境,给下面句子的方框处 ...加上恰当的标点。(2 分) 一位哲人说□人生就是一连串的 jué择,每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生命需要自己去承担,命运更需要自己去把握。 二、综合性学习(10 分) 近期,关于“全民阅读”的话题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请你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完成各项 任务。 材料一: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报告中首次提到倡导全民阅读。李克 强在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 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 力……倡导全民阅读。” 材料二:2013 年 11 月 12 日,河南省汤阴县古贤镇小朱庄村农家书屋内村民正在看书。 现在的“农家书屋”已成为实实在在的“淘宝驿站”,为农民增收致富架起了“信息桥”。 农家书屋工程开始于 2005 年,受到了基层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参与。截 至 2012 年 8 月底,农家书屋已覆盖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提前三年完成了“农家书 屋村村有”的任务。农家书屋让农民在提高文化素养的同时掌握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培养了 一批“活字典”“土专家”。 材料三:下表是 2013 年 4 月 18 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 查结果。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2011 年 2012 年 传统报刊阅读率 50.1% 46.9% 45.6% 41.5% 40.2% 数字媒介阅读率 20.5% 24.7% 32.8% 38.4% 40.1% (注:“阅读率”指有经常阅读行为的国民在全体国民中所占的比例。“数字媒介阅读” 是指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读取等阅读方式。) 6.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所包含的主要信息。(4 分) 7.根据材料三的图表,你能得出哪些结论?并说明产生这些结论的原因。(4 分) 8.为了吸引更多市民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团县委想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对此你有什么好 的建议?请写出两种活动形式。(2 分) 三、阅读(58 分) 年 份 阅读率
(一)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9-13题。(共18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敖 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 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上①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犹宜将护。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 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 争也。 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选自司马光《居安思危》)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傥:通“倘”,倘若。 9.下面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B.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C.病/复作,则不可/救矣 D.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四夷俱服( (4)诚自古所希( 1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君谓计将安出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病复作,则不可救矣 C.国恒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1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病虽愈,犹宜将护。 13.通读【甲】【乙】两文,回答下面问题。(6分) (1)甲文探讨了 两个问题,论述 ”的道理。(4分) (2)乙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2分) (二)名著阅读(8分) 14.请你从以下“备选名著”中选择两部,仿照示例,完成书签。(句式大致相仿即可,4 备选名著:《繁星舂水》《水浒》《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 示例:贝多芬扼住命运咽喉,奏响生命乐章。 《名人传》 (1) (2) 15.简答题。(4分) 在《简·爱》阅读交流中,很多同学拿来了书,当讨论到某些章节时,却意外发现有下 面两种译本,你更喜欢哪一种?请你联系小说相关情节,并结合简·爱个性,发表你的看法 版本一: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
(一)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 9—13 题。(共 18 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 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 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乙]上①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犹宜将护。 傥 ②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 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 争也。” 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选自司马光《居安思危》)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傥:通“倘”,倘若。 9.下面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B.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C. 病/复作,则不可/救矣 D. 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 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3)四夷.俱服( ) (4)诚自古所希.( ) 1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 分)( ) A.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君谓计将安出.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病复作.,则不可救矣 C.国恒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1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 病虽愈,犹宜将护。 13.通读【甲】【乙】两文,回答下面问题。(6 分) (1)甲文探讨了 和 两个问题,论述 了 “ ”的道理。 (4 分) (2)乙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2 分) (二)名著阅读(8 分) 14.请你从以下“备选名著”中选择两部,仿照示例,完成书签。(句式大致相仿即可,4 分) 备选名著:《繁星.春水》《水浒》《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 示例:贝多芬扼住命运咽喉,奏响生命乐章。——《名人传》 (1) (2) 15.简答题。(4 分) 在《简·爱》阅读交流中,很多同学拿来了书,当讨论到某些章节时,却意外发现有下 面两种译本,你更喜欢哪一种?请你联系小说相关情节,并结合简·爱个性,发表你的看法。 版本一: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
一一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祝庆英译) 版本二: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 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黄 源深译)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阅读下文,完成1617题(10分) 走近森林 张志毅 ①森林是以树木为主体的许许多多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森林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森 林资源按自然属性可划分为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两大类。其中生物资源又可分为植物资 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三类。植物资源包括林木资源(乔木、灌木和竹孑)和非林木资源 (藻类、地衣、苔藓、蕨类和其他种子植物等)动物资源主要包括哺乳动物、爬行动物、森林 昆虫、鸟类和鱼类等微生物资源主要包括各种菌类、支原体、衣原体等。非生物资源主要 是指支撑森林生物的林地土壤、水分等资源。可见森林是地球上-个丰富多彩的大资源库, 而且其主要部分即森林生物资源部分,是可以持续利用的可再生资源 ②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同时,森林还具有维护地球生命、改善人类生 存环境的生态价值 ③森林可以给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木材产品和林副产品。木材产品主要包括原木、锯材、 纸浆材、人造板材等林副产品主要包括森林动物与微生物提供的各种产品等。为人类提供 这些产品无疑是森林的重要功能 ④森林是生态平衡的主要调节器。森林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使无机物转变为有 机物,是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纽带,对保持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起着中 枢和杠杆作用。可以说没有森林就没有生态平衡。 ⑤森林能够有效地涵养水源和防止水±流失。森林凭借庞大的林冠、深厚的枯枝落叶层 和发达的根系,能够起到良好的蓄水保土和减轻地表侵蚀的作用。据测算,5万亩森林的蓄 水量约有一百万立方米。在森林被破坏或无森林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许多河道和水利设 施不断受到泥沙淤积,经常造成水灾。 ⑥森林能够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目前地球上的500万~3000万种生物中,有一半 以上是在森林中栖息繁衍。 ⑦森林能够有效地缓解"温室效应”。由于近代人类大量使用石化燃料,使大气中二氧 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升高,引起地球上的“温室效应”。每公顷森林平均毎年可 吸收20~40吨二氧化碳,同时放出15~30吨氧气。 ⑧森林能够有效地净化空气,城市中路旁的林带可以阻挡沙尘,滞尘率高达70%· 90%。同时林带还有降低噪声的作用,噪声经过30米宽的林带可降低6-8分贝 16.简要概括森林有哪些作用?(6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请借助上文的知识,说说密云水库上游大面积植树造林的原因。(4 分) 材料:1960年,总库容43.75亿立方米的华北最大人工湖--密云水库建成时,上游林
——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祝庆英译) 版本二: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 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黄 源深译) (三)现代文阅读(32 分) 阅读下文,完成 16——17 题(10 分) 走近森林 张志毅 ①森林是以树木为主体的许许多多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森林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森 林资源按自然属性可划分为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两大类。其中生物资源又可分为植物资 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三类。植物资源包括林木资源(乔木、灌木和竹子)和非林木资源 (藻类、地衣、苔藓、蕨类和其他种子植物等);动物资源主要包括哺乳动物、爬行动物、森林 昆虫、鸟类和鱼类等;微生物资源主要包括各种菌类、支原体、衣原体等。非生物资源主要 是指支撑森林生物的林地土壤、水分等资源。可见森林是地球上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资源库, 而且其主要部分即森林生物资源部分,是可以持续利用的可再生资源。 ②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同时,森林还具有维护地球生命、改善人类生 存环境的生态价值。 ③森林可以给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木材产品和林副产品。木材产品主要包括原木、锯材、 纸浆材、人造板材等;林副产品主要包括森林动物与微生物提供的各种产品等。为人类提供 这些产品无疑是森林的重要功能。 ④森林是生态平衡的主要调节器。森林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使无机物转变为有 机物,是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纽带,对保持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起着中 枢和杠杆作用。可以说没有森林就没有生态平衡。 ⑤森林能够有效地涵养水源和防止水土流失。森林凭借庞大的林冠、深厚的枯枝落叶层 和发达的根系,能够起到良好的蓄水保土和减轻地表侵蚀的作用。据测算,5 万亩森林的蓄 水量约有一百万立方米。在森林被破坏或无森林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许多河道和水利设 施不断受到泥沙淤积,经常造成水灾。 ⑥森林能够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目前地球上的 500 万~3000 万种生物中,有一半 以上是在森林中栖息繁衍。 ⑦森林能够有效地缓解“温室效应”。由于近代人类大量使用石化燃料,使大气中二氧 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升高,引起地球上的“温室效应”。每公顷森林平均每年可 吸收 20~40 吨二氧化碳,同时放出 15~30 吨氧气。 ⑧森林能够有效地净化空气,城市中路旁的林带可以阻挡沙尘,滞尘率高达 70%~ 90%。同时林带还有降低噪声的作用,噪声经过 30 米宽的林带可降低 6-8 分贝。 16.简要概括森林有哪些作用?(6 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请借助上文的知识,说说密云水库上游大面积植树造林的原因。(4 分) 材料:1960 年,总库容 43.75 亿立方米的华北最大人工湖--密云水库建成时,上游林
地面积只有40万亩。50年来密云通过植树造林、爆破造林、飞播造林等多种形式,在库 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绿化荒山行动。现在水库上游林地面积已达133万亩,林木覆盖率 77.16%,密云水库上游已经成为北京林木面积最大、林木覆盖率最高的地区 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22分) 雨夜的灯光 (1)八岁那年,我跟着父亲赶集卖黄豆。黄豆并不好卖,直到下午,父亲才卖出去十 几斤 (2)开始散集了,集市上的人少了许多。天边的云越来越多,间或还会响起一记惊雷。 我扯着父亲的衣角,催促道:“爸,快要下雨了,我们赶紧回家吧! (3)雨落下来,父亲把蛇皮袋扎好,架上自行车,带我到一个屋檐下避雨。我们俩眼 巴巴地看着大雨倾盆而下,不知何时才能回家 (4)夜幕降临,风停雨歇,空气里都是湿透的烂泥味。一脚踩在地上,泥水直往裤脚 里倒灌。父亲坚定地喊了一声:“回家!他把我放在自行车横粱上,骑着自行车,摸黑往 家赶。走出去大约十里地,路两旁已很难见到灯光,耳朵里除了夜乌的叫声就只剩风声了 (5)山道经雨一淋,红土变成黏泥。父亲累得气喘吁吁,再怎么用力,行进起来也是 慢如蜗牛。父亲把我从车上抱了下来,让我帮着推车 (6)一路跌跌撞撞,我们来到了一个让人胆战心惊的三岔路口。这附近遍地坟场,林 间的猫头鹰像孩子哭似的鸣叫着,吓得我几乎丢了魂。我赶紧抓牢父亲的衣襟,带着哭腔说 爸,我怕…….”“别怕,跟着我走!只是鸟叫,有什么可怕的!″父亲抓住我的手,安慰 着。 (7)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前方亮起一盏马灯,暖暖的,亮亮的,像是升在林间空中的 一轮明月。 (8)“你们去哪儿呀?″光亮后面的人影问。“陈坊。”父亲应声答道。“你儿子多 大了?”那人又问。“八岁。”父亲答。 (9)“我送送你们吧! (10)两人一问一答,把寂静的夜衬得更加寂静。 (11)一路上,那人和我们讲起他儿子的故事 (12)那年,他儿子也是八岁,一次突然高烧不退,他和孩子的妈妈连夜送儿孑去山 下的医疗站。因为走得急,忘了带马灯。那天夜里也下了一场大雨,道路泥泞难行。一家人 摸黑赶路的时候,不小心跌倒在沟边的岩石上,儿子竟被摔坏了头,至今反应还很迟钝。 (13)“我不希望再有人在这条山道上摔倒。一到雨夜,没什么事,我就打着马灯出 来看看,好让路过的人能看凊前面的路。这条路上满是泥巴,路边沟沟坎坎全是硬硬的岩石, 要是摔倒了,可真危险啊!”他边走边说。 (14)走了大约五里山路,我的双脚实在酸痛得不行了,就向父亲直嚷嚷:“爸,我 疼,走不动了!″父亲一边吃力地推车,一边安慰我说:“就快到了!″那人二话没说, 竟半蹲着让我趴到他背上。他直起腰的时候,对我说:“我儿子,当时也是你这么大!″然 后就一路背着我走。黑夜里,我定定地看着马灯前面那—缕温暖的灯光,把淡红的软泥照得 亮亮堂堂,而他一脚踩下去,温暖的灯光里便飞溅起一串红泥来。夜风吹起,让人顿感一阵 凉意,我紧紧地贴在他的背上,感受到他后背的温热,心里也热乎乎的。 (15)走出山林,父亲向打马灯的男人道谢。这时,我才看清了他的脸:黑黑的眉毛 浓浓的胡须,一双深邃的眼睛,仿佛流尽了泪……. (16)多少年过去了,那一路的灯光总让我感到那样的温暖,那样的难以忘怀。 (选自《轻悦读丛书》 有删改) 18.请阅读选文,补全下面的表格。(4分)
地面积只有 40 万亩。50 年来密云通过植树造林、爆破造林、飞播造林等多种形式,在库 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绿化荒山行动。现在水库上游林地面积已达 133 万亩,林木覆盖率 77.16%,密云水库上游已经成为北京林木面积最大、林木覆盖率最高的地区。 阅读下文,完成 18—22 题(22 分) 雨夜的灯光 (1)八岁那年,我跟着父亲赶集卖黄豆。黄豆并不好卖,直到下午,父亲才卖出去十 几斤。 (2)开始散集了,集市上的人少了许多。天边的云越来越多,间或还会响起一记惊雷。 我扯着父亲的衣角,催促道:“爸,快要下雨了,我们赶紧回家吧! ” (3)雨落下来,父亲把蛇皮袋扎好,架上自行车,带我到一个屋檐下避雨。我们俩眼 巴巴地看着大雨倾盆而下,不知何时才能回家。 (4)夜幕降临,风停雨歇,空气里都是湿透的烂泥味。一脚踩在地上,泥水直往裤脚 里倒灌。父亲坚定地喊了一声:“回家! ”他把我放在自行车横粱上,骑着自行车,摸黑往 家赶。走出去大约十里地,路两旁已很难见到灯光,耳朵里除了夜鸟的叫声就只剩风声了。 (5)山道经雨一淋,红土变成黏泥。父亲累得气喘吁吁,再怎么用力,行进起来也是 慢如蜗牛。父亲把我从车上抱了下来,让我帮着推车。 (6)一路跌跌撞撞,我们来到了一个让人胆战心惊的三岔路口。这附近遍地坟场,林 间的猫头鹰像孩子哭似的鸣叫着,吓得我几乎丢了魂。我赶紧抓牢父亲的衣襟,带着哭腔说: “爸,我怕……”“别怕,跟着我走!只是鸟叫,有什么可怕的!”父亲抓住我的手,安慰 着。 (7)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前方亮起一盏马灯,暖暖的,亮亮的,像是升在林间空中的 一轮明月。 (8)“你们去哪儿呀?”光亮后面的人影问。“陈坊。”父亲应声答道。“你儿子多 大了?”那人又问。“八岁。”父亲答。 (9)“我送送你们吧!” (10)两人一问一答,把寂静..的夜衬得更加寂静..。 (11)一路上,那人和我们讲起他儿子的故事。 (12)那年,他儿子也是八岁,一次突然高烧不退,他和孩子的妈妈连夜送儿子去山 下的医疗站。因为走得急,忘了带马灯。那天夜里也下了一场大雨,道路泥泞难行。一家人 摸黑赶路的时候,不小心跌倒在沟边的岩石上,儿子竟被摔坏了头,至今反应还很迟钝。 (13)“我不希望再有人在这条山道上摔倒。一到雨夜,没什么事,我就打着马灯出 来看看,好让路过的人能看清前面的路。这条路上满是泥巴,路边沟沟坎坎全是硬硬的岩石, 要是摔倒了,可真危险啊!”他边走边说。 (14)走了大约五里山路,我的双脚实在酸痛得不行了,就向父亲直嚷嚷:“爸,我 脚疼,走不动了!”父亲一边吃力地推车,一边安慰我说:“就快到了!”那人二话没说, 竟半蹲着让我趴到他背上。他直起腰的时候,对我说:“我儿子,当时也是你这么大!”然 后就一路背着我走。黑夜里,我定定地看着马灯前面那一缕温暖的灯光,把淡红的软泥照得 亮亮堂堂,而他一脚踩下去,温暖的灯光里便飞溅起一串红泥来。夜风吹起,让人顿感一阵 凉意,我紧紧地贴在他的背上,感受到他后背的温热,心里也热乎乎的。 (15)走出山林,父亲向打马灯的男人道谢。这时,我才看清了他的脸:黑黑的眉毛, 浓浓的胡须,一双深邃的眼睛,仿佛流尽了泪…… (16)多少年过去了,那一路的灯光总让我感到那样的温暖,那样的难以忘怀。 (选自《轻悦读丛书》, 有删改) 18.请阅读选文,补全下面的表格。(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