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二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 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指定位置。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 3.保持答题卡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4.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中国人对山岳有一种神秘感,《说文解字》解释“山”字说:“山, 宣也。谓能宣散气、生万物也,有石而高。”有研究表明,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 都存在对山岳的崇拜。人类社会早期崇拜山岳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很多山岳 髙大雄伟、山路险阻,又有奇禽异兽栖息,具有人难以接近的神秘性。这样 的山峰,常会被古人看作神灵居所,或具有神力,或是通往上天的通路而受 到崇拜。二是由山峰奇特的形状和山中特殊的物产等自然条件引发人们对山岳的 联想,幻想山岳是某种神灵的化身,或者是有某种神灵在守护、管理着山中的奇 珍异宝。总体而言,是山岳本身奇特的自然条件吸引着古人对山岳产生崇拜,进 而祭祀山岳。 古代中国人很早便对山岳进行祭祀,由于山岳是古代中国人得到生活资 料的地方,人们便认为山岳能产出万物,是生命的原动力,具有灵性。每当 发生洪水、旱灾、疠疫的时候,人们认为那些灾祸是山川之神在作祟,使到山川 之神那里去祷告、祈求。这样,古代中国人便把山岳视为有神秘“灵能”的东西, 即所谓“神”了。 中国人谈及山岳风光,必称“三山五岳”,“三山”乃是上古传说中神 仙居住的地方,“五岳”则是中华大地五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 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除引人入胜的优美自然风光,五岳还承载着丰 厚的文化内涵。在古代中国,五岳是国家疆域的象征,是帝王举行受命于天、拥 有天下象征的封禅圣地。自然风光与人文内涵相得益彰,使得五岳成为中国 人膜拜的圣山。五岳信仰来源手古代中国的山岳信仰,据《礼记·王制》记 载,上古舜帝时天子已经对五岳进行祭祀。考虑到当时的交通情况,这极可能是 后人根据西周之后天子祭祀山神情况创造出来的传说,不可信以为真,但表明对 五岳的尊崇由来已久。 五岳原本只是中国众多名山大川中的几座著名山岳,在经历了漫长的演 变过程后,最终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山岳崇拜代表。据考古资料显示,殷人卜辞 中已经出现了华山、嵩山的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境内山川祭祀进行了 番整理,将五岳等众多山岳一并作为“名山川”纳入官方祭祀行列,此举标志着 五岳由区域性名山转变为全国性名山。西汉宣帝神爵元年诏曰:“东岳泰山于博, 中岳泰室于嵩髙,南岳潜山于濶,西岳华山于华阴,北岳常山于上曲阳。”至此
2012 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二) 语 文 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 I 卷第三、 四题为选考 题,其它题为必考题,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指定位置。 2.答题时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 楚。 3.保持答题卡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4.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 第 I 卷(阅读题,共 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古代中国人对山岳有一种神秘感,《说文解字》解释“山”字说:“山, 宣也。谓能宣散气、生万物也,有石而高。”有研究表明,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 都存在对山岳的崇拜。人类社会早期崇拜山岳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很多山岳 高大雄伟、山路险阻,又有奇禽异兽 栖息,具有人难以接近的神秘性。这样 的山峰,常会被古人看作神灵居所,或具有神力,或 是通往上天的通路而受 到崇拜。二是由山峰奇特的形状和山中特殊的物产等自然条件引发人们对山岳的 联想,幻想山岳是某种神灵的化身,或者是有某种神灵在守护、管理着山中的奇 珍异宝。总体而言,是山岳本身奇特的自然条件吸引着古人对山岳产生崇拜,进 而祭祀山岳。 古代中国人很早便对山岳进行祭祀,由于山岳是古代中国人得到生活资 料的地方,人 们便认为山岳能产出万物,是生命的原动力,具有灵性。每当 发生洪水、旱灾、疠疫的时候,人们认为那些灾祸是山川之神在作祟,使到山川 之神那里去祷告、祈求。这样,古代中国人便把山岳视为有神秘“灵能”的东西, 即所谓“神”了。 中国人谈及山岳风光,必称“三山五岳”,“三山”乃是上古传说中神 仙居住的地方,“五岳”则是中华大地五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 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除引人入胜的优美自然风光,五岳还承载着丰 厚的文化内涵。在古代中国,五岳是国家疆域的象征,是帝王举行受命于天、拥 有天下象征的封禅圣地。自然风光与人文内涵相 得益彰,使得五岳成为中国 人膜拜的圣山。五岳信仰来源手古代中国的山岳信仰,据《礼 记·王制》记 载,上古舜帝时天子已经对五岳进行祭祀。考虑到当时的交通情况,这极可能是 后人根据西周之后天子祭祀山神情况创造出来的传说,不可信以为真,但表明对 五岳的尊崇由来已久。 五岳原本只是中国众多名山大川中的几座著名山岳,在经历了漫长的演 变过程后,最终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山岳崇拜代表。据考古资料显示,殷人卜辞 中已经出现了华山、嵩山的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境内山川祭祀进行了一 番整理,将五岳等众多山岳一并作为“名山川”纳入官方祭祀行列,此举标志着 五岳由区域性名山转变为全国性名山。西汉宣帝神爵元年诏曰:“东岳泰山于博, 中岳泰室于嵩高,南岳潜山于灊,西岳华山于华阴,北岳常山于上曲阳。”至此
五岳从众多名山川中脱颖而出,以山岳代表的身份享受国家高规格的祭祀待遇。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南岳并非今日的衡山,而是霍山(即安徽天柱山),北岳并 非今日的恒山,而是河北曲阳的大茅山 中国古代帝王相信五岳不仅仅是五座名山,还与国家政权兴衰紧密联系 在一起,他们满怀虔诚对五岳进行祭祀,目的是祈求江山社稷万年永固。 1.下列关于古人崇拜祭祀山岳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髙大险峻、禽兽栖息的山峰,神秘莫测,常会被人看作神灵居所,或 具有神力,或是通往上天的通路。 B.山峰的自然条件,让人们把山岳想象成神灵的化身,或者是有某种神 灵在守护、管理着山中的珍宝。 C.古人视山岳为“神”,认为它具有“灵能”,庇佑保护了人类不受洪 水、旱灾、疠疫等灾祸的侵害 D.人们认为山岳能出产万物,可以给人们提供吃、穿、用等各种生活资 料,是生命的原动力,具有灵性。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五岳是中华大地五座名山的总称,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内涵丰厚,是 古代中国人心 目中的山岳崇拜代表。 B.五岳信仰来源于古代中国的山岳信仰,上古舜帝时天子对五岳进行祭 祀的事实,证 明我国对五岳的尊崇由来已久。 C.殷人卜辞中出现了华山、嵩山的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五岳纳 入官方祭祀行 列,才使五岳成为全国性名山。 D.五岳是众多名山大川中的五座最著名山岳,是国家疆域的象征,是中 国人膜拜的圣 山,是帝王封禅的圣地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与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中国人很早便对山岳进行祭祀,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生 活依赖于山 岳,面对自然灾害无能为力,又心存恐惧 B.古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了山岳各种神异的特点,并且融入了情感因 素,对山岳的 崇拜与祭祀,寄托了人们的理想、愿望。 C.五岳享受国家高规格的祭祀待遇,是因为中国古代帝王认为五岳与国 家政权的兴衰 紧密联系,能使自己的统治万年永固。 D.五岳具体指哪五座山,历史上都不固定,比如汉宣帝时,南岳是安徽 霍山而非衡山 北岳是河北曲阳的大茅山而非恒山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许逵,字汝登,固始人。正德三年进士。长身巨口,猿臂燕颔,沉静有谋略。授 乐陵知县。六年春,流贼刘七等屠城邑,杀长吏。诸州县率闭城守,或弃城遁 或遗之刍粟弓马,乞贼毋攻。逵之官,慨然为战守计。县初无城,督民版筑,不 逾月,城成。令民屋外筑墙,墙高过檐,启圭窦,才容人。家选一壮者执刃伺 窦内,余皆入队伍,日视旗为号,违者军法从事。又募死士伏巷中,洞开城门。 贼果至,旗举伏发,窦中人皆出,贼大惊窜,斩获无遗。后数犯,数却之,遂相 戒不敢近。事闻,进秩二等。时知县能抗贼者,益都则牛鸾,郯城则唐龙,汶上 则左经,浚则陈滞,然所当贼少。而逵屡御大贼有功,遂与鸾俱超擢兵备佥事。 逵驻武定州,州城圮濠平,不能限牛马。逵筑城凿池,设楼橹,置巡卒。明年
五岳从众多名山川中脱颖而出,以山岳代表的身份享受国家高规格的祭祀待遇。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南岳并非今日的衡山,而是霍山(即安徽天柱山),北岳并 非今日的恒山,而是河北曲阳的大茅山。 中国古代帝王相信五岳不仅仅是五座名山,还与国家政权兴衰紧密联系 在一起,他们满怀虔诚对五岳进行祭祀,目的是祈求江山社稷万年永固。 1.下列关于古人崇拜祭祀山岳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大险峻、禽兽栖息的山峰,神秘莫测,常会被人看作神灵居所,或 具有神力,或是通往上天的通路。 B.山峰的自然条件,让人们把山岳想象成神灵的化身,或者是有某种神 灵在守护、管理着山中的珍宝。 C.古人视山岳为“神”,认为它具有“灵能”,庇佑保护了人类不受洪 水、旱灾、疠疫等灾祸的侵害。 D.人们认为山岳能出产万物,可以给人们提供吃、穿、用等各种生活资 料,是生命的原动力,具有灵性。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五岳是中华大地五座名山的总称,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内涵丰厚,是 古代中国人心 目中的山岳崇拜代表。 B.五岳信仰来源于古代中国的山岳信仰,上古舜帝时天子对五岳进行祭 祀的事实,证 明我国对五岳的尊崇由来已久。 C.殷人卜辞中出现了华山、嵩山的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五岳纳 入官方祭祀行 列,才使五岳成为全国性名山。 D.五岳是众多名山大川中的五座最著名山岳,是国家疆域的象征,是中 国人膜拜的圣 山,是帝王封禅的圣地。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与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中国人很早便对山岳进行祭祀,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生 活依赖于山 岳,面对自然灾害无能为力,又心存恐惧。 B.古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了山岳各种神异的特点,并且融入了情感因 素,对山岳的 崇拜与祭祀,寄托了人们的理想、愿望。 C.五岳享受国家高规格的祭祀待遇,是因为中国古代帝王认为五岳与国 家政权的兴衰 紧密联系,能使自己的统治万年永固。 D.五岳具体指哪五座山,历史上都不固定,比如汉宣帝时,南岳是安徽 霍山而非衡山, 北岳是河北曲阳的大茅山而非恒山。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许逵,字汝登,固始人。正德三年进士。长身巨口,猿臂燕颔,沉静有谋略。授 乐陵知县。六年春,流贼刘七等屠城邑,杀长吏。诸州县率闭城守,或弃城遁, 或遗之刍粟弓马,乞贼毋攻。逵之官,慨然为战守计。县初无城,督民版筑,不 逾月,城成。令民屋外筑墙,墙高过檐,启圭窦①,才容人。家选一壮者执刃伺 窦内,余皆入队伍,日视旗为号,违者军法从事。又募死士伏巷中,洞开城门。 贼果至,旗举伏发,窦中人皆出,贼大惊窜,斩获无遗。后数犯,数却之,遂相 戒不敢近。事闻,进秩二等。时知县能抗贼者,益都则牛鸾,郯城则唐龙,汶上 则左经,浚则陈滞,然所当贼少。而逵屡御大贼有功,遂与鸾俱超擢兵备佥事。 逵驻武定州,州城圮濠平,不能限牛马。逵筑城凿池,设楼橹②,置巡卒。明年
五月,贼杨寡妇以千骑犯潍县,指挥乔刚御之,贼少却。遥追败之髙苑,令指挥 张勋邀之沧州,先后俘斩二百七十余人。未几,贼别部掠德平,逵尽歼之,威名 大著。 年迁江西副使。时宸濠党暴横,逵以法痛绳之。尝言于孙燧曰: 王敢为暴者,恃权臣也。权臣左右之者,贪重贿也。重贿由于盗薮,今惟翦盗则 贿息,贿息则党孤。”燧深然之,每事辄与密议。及宸濠缚燧,逵争之。宸濠素 忌逵,问:“许副使何言?”逵曰:“副使惟赤心耳。”宸濠怒日:“我不能杀 汝邪?”逵骂曰:“汝能杀我,天子能杀汝。汝反贼,万段磔汝,汝悔何及!”宸 濠大怒,并缚之,曳出斫其颈,屹不动。贼众共推抑令跪,卒不能,遂死,年三 十六 初,逵以《文天祥集》贻其友给事中张汉卿而无书。汉卿语人曰:“宁 邸必反,汝登其为文山乎!”逵父家居,闻江西有变,杀都御史及副使,即为位, 易服哭。人怪问故,父曰:“副使,必吾儿也。”世宗即位,赠左副都御史。嘉 靖元年,改赠逵礼部尚书。 (节选自《明史·许逵传》) [注]①圭窦:圭形小门。②楼橹:上有望楼的战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日视旗为号 日:每天。 B.贼果至,旗举伏发 伏:隐匿。 C.俱超擢兵备佥事 超:越级。 D.宸濠素忌逵 素:平时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许逵“有谋略”的一组是(3分) ①县初无城,督民版筑 ②家选一壮者执刃伺窦内 ③又募死士伏巷中,洞开城门 ④每事辄与密议 ⑤汝反贼,万段磔汝 ⑥曳出斫其颈,屹不动 A.①②③ C.②③⑥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许逵身材魁梧,且有军事才能。正德六年春,他在乐陵知县任上,修筑城 墙,训练兵 卒,招募死士,最终打败了流寇刘七等贼人,并因此而获得 了升迁 B.驻守武定州时,许逵筑城挖壕,修造战车,设巡逻队;第二年五月,贼杨 寡妇进攻潍 县,许逵在高苑击败他们,后来又在德平全歼另外一股贼人 威名大震。 C.许逵与都御史孙燧对剪除宁王势力有相同的认识,所以凡事都相互商议 宸濠造反,捆绑了孙燧,欲加杀害。许逵争辩未果,责骂叛寇,英勇就义。 D.从许逵赠送《文天祥集》一事,其父其友就知道许逵必定会在宁王造反时 像文天祥一样坚贞,所以其父在未知儿子生死的确切消息时,就摆上牌位哭悼儿 子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诸州县率闭城守,或弃城遁,或遗之刍粟弓马,乞贼毋攻 译文: (②)十二年迁江西副使。时宸濠党暴横,逵以法痛绳之。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五月,贼杨寡妇以千骑犯潍县,指挥乔刚御之,贼少却。遥追败之高苑,令指挥 张勋邀之沧州,先后俘斩二百七十余人。未几,贼别部掠德平,逵尽歼之,威名 大著。 十二年迁江西副使。时宸濠党暴横,逵以法痛绳之。尝言于孙燧曰:“宁 王敢为暴者,恃权臣也。权臣左右之者,贪重贿也。重贿由于盗薮,今惟翦盗则 贿息,贿息则党孤。”燧深然之,每事辄与密议。及宸濠缚燧,逵争之。宸濠素 忌逵,问:“许副使何言?”逵曰:“副使惟赤心耳。”宸濠怒日:“我不能杀 汝邪?”逵骂曰:“汝能杀我,天子能杀汝。汝反贼,万段磔汝,汝悔何及!”宸 濠大怒,并缚之,曳出斫其颈,屹不动。贼众共推抑令跪,卒不能,遂死,年三 十六。 初,逵以《文天祥集》贻其友给事中张汉卿而无书。汉卿语人曰:“宁 邸必反,汝登其为文山乎!”逵父家居,闻江西有变,杀都御史及副使,即为位, 易服哭。人怪问故,父曰:“副使,必吾儿也。”世宗即位,赠左副都御史。嘉 靖元年,改赠逵礼部尚书。 (节选自《明史·许逵传》) [注]①圭窦:圭形小门。②楼橹:上有望楼的战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日视旗为号 日:每天。 B.贼果至,旗举伏发 伏:隐匿。 C.俱超擢兵备佥事 超:越级。 D.宸濠素忌逵 素:平时。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许逵“有谋略”的一组是(3 分) ①县初无城,督民版筑 ②家选一壮者执刃伺窦内 ③又募死士伏巷中,洞开城门 ④每事辄与密议 ⑤汝反贼,万段磔汝 ⑥曳出斫其颈,屹不动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许逵身材魁梧,且有军事才能。正德六年春,他在乐陵知县任上,修筑城 墙,训练兵 卒,招募死士,最终打败了流寇刘七等贼人,并因此而获得 了升迁。 B.驻守武定州时,许逵筑城挖壕,修造战车,设巡逻队;第二年五月,贼杨 寡妇进攻潍 县,许逵在高苑击败他们,后来又在德平全歼另外一股贼人, 威名大震。 C.许逵与都御史孙燧对剪除宁王势力有相同的认识,所以凡事都相互商议。 宸濠造反,捆绑了孙燧,欲加杀害。许逵争辩未果,责骂叛寇,英勇就义。 D.从许逵赠送《文天祥集》一事,其父其友就知道许逵必定会在宁王造反时 像文天祥一样坚贞,所以其父在未知儿子生死的确切消息时,就摆上牌位哭悼儿 子。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诸州县率闭城守,或弃城遁,或遗之刍粟弓马,乞贼毋攻。 译文: (2)十二年迁江西副使。时宸濠党暴横,逵以法痛绳之。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姑苏怀古 姜夔 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注]①柁牙:船的桅杆。“柁”通“舵”。 ②苏台:即姑苏台,春秋时吴王夫差所筑之宫殿,奢侈豪华 以供吴王淫乐 8.前两句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运用了哪些写景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9.你怎样理解今之柳曾扫古落花?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青泥何盘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 (李白《蜀道难》) (2)诚宜开张圣听, ,恢弘志士之 ,引喻失义, 以塞忠谏之路 (诸葛亮《出师表》) (3)莫笑农家腊酒浑, 柳 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 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白纸黑字 奚同发 决定去一趟那座小城,虽然平日指尖一次次抚摸地图上那个圆点,实际 上她对那里一无所知。是一张神秘的纸条,把她与那个圆点连成一线。纸条的神 秘不仅是它的出现方式,更主要的是犹如久旱甘霖般及时。纸条出现的那天,爹 做农活时摔断一条腿,他打上石膏就离开了卫生所。就这,还是拖欠了一屁股债 学校又一次催她和小弟交学费,开学都一个多月了,一家人正为钱犯愁。晚间, 她试穿那件别人捐赠、由学校分配给她的棉衣时,手伸进衣服口袋,触到一张折 叠的纸条,很普通的白纸,展开,是几行字:收到纸条的同学,如果上学有难处, 跟我联系,我会帮你完成学业。落款“姚国庆”。 全家人顿时一扫近乎绝望的悲情而乐观起来,纸条传达的信息,足以成 为抵挡困难的最后屏障。爹、娘、她与小弟,四个人没有谁心存丝毫怀疑,一张 写了黑字的普通白纸,像几世相承的珍宝,在他们手中欣喜而小心翼翼地传递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姑苏怀古 姜 夔 夜暗归云绕柁牙①,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②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注]①柁牙:船的桅杆。“柁”通“舵”。 ②苏台:即姑苏台,春秋时吴王夫差所筑之宫殿,奢侈豪华, 以供吴王淫乐。 8.前两句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运用了哪些写景手法?请简要分析。(6 分) 9.你怎样理解今之柳曾扫古落花?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5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青泥何盘 盘, 。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 叹。 (李白《蜀道难》) (2)诚宜开张圣听, ,恢弘志士之 气, ,引喻失义, 以塞忠谏之路 也。 (诸葛亮《出师表》) (3)莫笑农家腊酒浑, 。 ,柳 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 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白纸黑字 奚同发 决定去一趟那座小城,虽然平日指尖一次次抚摸地图上那个圆点,实际 上她对那里一无所知。是一张神秘的纸条,把她与那个圆点连成一线。纸条的神 秘不仅是它的出现方式,更主要的是犹如久旱甘霖般及时。纸条出现的那天,爹 做农活时摔断一条腿,他打上石膏就离开了卫生所。就这,还是拖欠了一屁股债。 学校又一次催她和小弟交学费,开学都一个多月了,一家人正为钱犯愁。晚间, 她试穿那件别人捐赠、由学校分配给她的棉衣时,手伸进衣服口袋,触到一张折 叠的纸条,很普通的白纸,展开,是几行字:收到纸条的同学,如果上学有难处, 跟我联系,我会帮你完成学业。落款“姚国庆”。 全家人顿时一扫近乎绝望的悲情而乐观起来,纸条传达的信息,足以成 为抵挡困难的最后屏障。爹、娘、她与小弟,四个人没有谁心存丝毫怀疑,一张 写了黑字的普通白纸,像几世相承的珍宝,在他们手中欣喜而小心翼翼地传递
要不,跟他联系一下,她怯怯地问。接着一家三口的目光都集中到爹的 身上。爹却自顾自地抽着烟,一言不发。最后,爹使劲儿地掐灭了纸烟,以她从 未见过的严肃神情说,咱不能就这样随便地麻烦人家,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走那 步。重新振作的爹表示,再难,还没到砸锅卖铁的时候,只要他还有一口气, 决不让一个娃辍学。 上镇中学时,家里已经负债累累,但是不幸却再次降临,小弟在上学途 中因雨天路滑跌落山崖,娘一病瘫在床头……她决定退学,与爹共同支撑起这个 再也经不住风雨的家。双手抱头,隐忍丧子之痛的爹,平生第一次把粗厚的巴掌 气愤地掴在她的脸上,小弟搭上一条命,如果你不能读出书来,对得起谁?从此 爹拖着那条残腿,苦苦维护着家的尊严,又一次打消了她动用纸条的念头。六年 后,她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爹却含笑离世。 纸条夹在小学四年级的课本里,已有些泛黄,捏在手上,已经被汗水微 微地打湿了。娘长叹一声,唉一一八年了,也不知写字的人还承认不?这个地址 还管用不? 她怔在那里,是啊,没办法,只能把命运交给这张纸条了……八年的精 神支撑,随着一个普通信封寄走了,心里空落落地。两个月后,一个雾气没散的 早晨,门前响起清脆的马铃声,邮递员大喊她的名字。在灶头烧水的她,手握尚 在燃烧的半截儿柴火,夺门而出 有信件,还有汇款!信上说,几经周转,收到她的信晚了,让她快去学校 报到,以后会准时寄钱给她。老天爷啊,老天爷啊,我可以上学了!她高声重复 着,一头匍匐在地……然后向远方连连跪拜,口中喊道:恩人呐,恩人呐!…… 四年大学,她一刻不敢倦怠。从接到第一次汇款时,她心里就默默许诺, 工作后拿到第一个月工资,一定要去探望恩人。这个诺言,如今就要兑现了! 找到邮政所3019号信箱,没有具体地址,向汇款窗口的工作人员打听 对方大吃一惊,反问她是不是那个被资助的大学生。这下,轮到她惊讶了:是她 在这儿有名,还是姚国庆有名? 邮政所几乎停止办公,大家七嘴八舌围过来… 切都明白了,是一个大娘给她寄的钱。起初,邮政所还奇怪,她一个 捡破烂的怎么每月都要寄出两份钱。一份给在外地上学的儿子,另一份是以姚国 庆的名义寄出。原来,姚国庆是她丈夫,几年前因病去世,可她收到一个陌生女 孩来信,纸条上丈夫熟悉的字迹让她泪水涟涟。虽然单位破产,她下了岗,但不 能让丈夫昔日白纸黑字的承诺化作一纸谎言… 在一个依墙斜拉的低矮的破旧帐篷前,电视台记者见到长跪不起的女孩 子。围观的人争相介绍,哭了一个多小时啦,都成泪人啦,人能有多少眼泪啊? 可她还在不停地抹泪儿。 现场观众焦急地把目光投向街道,只是那个供俩孩子上大学,甚至把住 房都卖了的女人咋还不回来?记者的镜头更是急切地扫来扫去。所有的人都在期 待那个女人的到来。大家心疼哭了那么久、跪了那么久的瘦弱女孩,也在构想另 个女人的模样,或她出现的 场景… (选自《文化月刊)2009年第12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要不,跟他联系一下,她怯怯地问。接着一家三口的目光都集中到爹的 身上。爹却自顾自地抽着烟,一言不发。最后,爹使劲儿地掐灭了纸烟,以她从 未见过的严肃神情说,咱不能就这样随便地麻烦人家,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走那 一步。重新振作的爹表示,再难,还没到砸锅卖铁的时候,只要他还有一口气, 决不让一个娃辍学。 上镇中学时,家里已经负债累累,但是不幸却再次降临,小弟在上学途 中因雨天路滑跌落山崖,娘一病瘫在床头……她决定退学,与爹共同支撑起这个 再也经不住风雨的家。双手抱头,隐忍丧子之痛的爹,平生第一次把粗厚的巴掌 气愤地掴在她的脸上,小弟搭上一条命,如果你不能读出书来,对得起谁?从此 爹拖着那条残腿,苦苦维护着家的尊严,又一次打消了她动用纸条的念头。六年 后,她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爹却含笑离世。 纸条夹在小学四年级的课本里,已有些泛黄,捏在手上,已经被汗水微 微地打湿了。娘长叹一声,唉——八年了,也不知写字的人还承认不?这个地址 还管用不? 她怔在那里,是啊,没办法,只能把命运交给这张纸条了……八年的精 神支撑,随着一个普通信封寄走了,心里空落落地。两个月后,一个雾气没散的 早晨,门前响起清脆的马铃声,邮递员大喊她的名字。在灶头烧水的她,手握尚 在燃烧的半截儿柴火,夺门而出。 有信件,还有汇款!信上说,几经周转,收到她的信晚了,让她快去学校 报到,以后会准时寄钱给她。老天爷啊,老天爷啊,我可以上学了!她高声重复 着,一头匍匐在地……然后向远方连连跪拜,口中喊道:恩人呐,恩人呐!…… 四年大学,她一刻不敢倦怠。从接到第一次汇款时,她心里就默默许诺, 工作后拿到第一个月工资,一定要去探望恩人。这个诺言,如今就要兑现了! 找到邮政所 3019 号信箱,没有具体地址,向汇款窗口的工作人员打听, 对方大吃一惊,反问她是不是那个被资助的大学生。这下,轮到她惊讶了:是她 在这儿有名,还是姚国庆有名? 邮政所几乎停止办公,大家七嘴八舌围过来…… 一切都明白了,是一个大娘给她寄的钱。起初,邮政所还奇怪,她一个 捡破烂的怎么每月都要寄出两份钱。一份给在外地上学的儿子,另一份是以姚国 庆的名义寄出。原来,姚国庆是她丈夫,几年前因病去世,可她收到一个陌生女 孩来信,纸条上丈夫熟悉的字迹让她泪水涟涟。虽然单位破产,她下了岗,但不 能让丈夫昔日白纸黑字的承诺化作一纸谎言…… 在一个依墙斜拉的低矮的破旧帐篷前,电视台记者见到长跪不起的女孩 子。围观的人争相介绍,哭了一个多小时啦,都成泪人啦,人能有多少眼泪啊? 可她还在不停地抹泪儿。 现场观众焦急地把目光投向街道,只是那个供俩孩子上大学,甚至把住 房都卖了的女人咋还不回来?记者的镜头更是急切地扫来扫去。所有的人都在期 待那个女人的到来。大家心疼哭了那么久、跪了那么久的瘦弱女孩,也在构想另 一个女人的模样,或她出现的 场景…… (选自《文化月刊))2009 年第 l2 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