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达到狭缝处,缝上各点都可看作子波源,作出子波包络,得到新的波前。在缝的边缘处,波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此时波阵面不再是平面,在靠近边缘处,波阵面进入了阴影区域,表示波已绕过障碍物的边缘处,波阵面进入了阴影区域,表示波已绕过障碍物的边缘传播。说明经过衍射的波,各方向的强度不一样。惠更斯原理不能解释强度分布。要用惠更斯-菲涅尔原理
波达到狭缝处,缝上各点都可看作子 波源,作出子波包络,得到新的波前。在 缝的边缘处,波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此时波阵面不再是平面,在靠近边缘 处,波阵面进入了阴影区域,表示波已绕 过障碍物的边缘处,波阵面进入了阴影区 域,表示波已绕过障碍物的边缘传播。 经过衍射的波,各方向的强度不一样。惠更斯原理不能 解释强度分布。要用惠更斯-菲涅尔原理。 说明
3.用惠更斯原理解释波的反射与折射N当波传播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反射形成反射波,另一部分进入介质形成界面折射波。R反射定律1)反射线、入射线和界面的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i二 i2)
N 界面 R I i ' i r L 1)反射线、入射线和界面的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v反射定律 3. 用惠更斯原理解释波的反射与折射 当波传播到两种介质的分界 面时,一部分反射形成反射 波,另一部分进入介质形成 折射波。 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i i
用惠更斯原理解释波的反射在时刻t,波阵面与图面的交线AA到达图示的位置,A点和界面相遇。此后AA3上个点将依次到达界面设经过相等的时间此波阵N面与图面的交线依次与分界面在B,、B2、B,相遇,而在t+△t,As点到达B3ABD点。时刻 t
i i i A1 A2 A3 B1 B2 B3 N N A I d 时刻 t 用惠更斯原理解释波的反射 在时刻t,波阵面与图面的交线AA3到达图示的位置,A 点和界面相遇。此后AA3上个点将依次到达界面。 设经过相等的时间此波阵 面与图面的交线依次与分 界面在B1、B2、B3 相遇, 而在 ,A3点到达B3 点。 t t
做出此时刻界面NN上各点发出的子L波的包迹。因为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变d所以在t+△t时12d3d3刻,从A、Bi、B2A发出的子波的半径分别是d,2d/3时刻 t什△td/3。其中d = ut
B1 B2 B3 N N A I 2d3 d d3 L i i i 时刻 t+△t 做出此时刻界面 上各点发出的子 波的包迹。因为 波在同一介质中 传播,速度不变, 所以在 时 刻,从A、B1、B2、 发出的子波的半 径分别是d,2d/3, d/3。其中 t t d ut
这些子波的包迹面NNL也是与图面垂直的平面。它与图面的而且交线为B,D,DA3dDB3=AA3。做垂直于11d3/此波阵面的直线即得反射线。与入射波阵面AA,垂直的时刻 t+△t线称为入射线
这些子波的包迹面 也是与图面垂直的 平面。它与图面的 交线为B3D,而且, DB3=AA3。做垂直于 此波阵面的直线, 即得反射线。与入 射波阵面AA3垂直的 线称为入射线。 B1 B2 B3 N N A I 2d3 d d3 L i i i 时刻 t+△t A3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