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补画拱形槽内部的圆柱孔和拱形柱上部的槽在左视图上的投影,应注意槽与圆柱表面以 及与圆柱孔之间的相贯线,补画好的左视图参见图3.4(b), (a) 图3.4 例5根据主视图和俯视图,补画左视图(参见图3.5(a)。 图35 解题分析:该组合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反映出了形状特征,根据己知视图可以分析该组合体 是通过叠加与切割形成的。它左右对称,由三部分组成。底板是第一部分,其主要形状体现 在俯视图中。在底板的左右两侧各挖切两个直径不同的半圆柱孔,圆柱孔轴线铅垂。轴线铅 垂的直立圆柱是第二部分,在直立圆柱前侧的拱形柱为第三部分。拱形柱的前端面与底板的 前端面平齐。本题考查了不同类型的相贯线画法。 解颗步暖; 1。绘制底板在左视图的投影。 2.绘制直立圆柱在左视图的投影。 3.绘制拱形柱在左视图的投影
3. 补画拱形槽内部的圆柱孔和拱形柱上部的槽在左视图上的投影,应注意槽与圆柱表面以 及与圆柱孔之间的相贯线,补画好的左视图参见图 3.4(b)。 (a) (b) 图 3.4 例 5 根据主视图和俯视图,补画左视图(参见图 3.5(a))。 (a) (b) 图 3.5 解题分析:该组合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反映出了形状特征,根据已知视图可以分析该组合体 是通过叠加与切割形成的。它左右对称,由三部分组成。底板是第一部分,其主要形状体现 在俯视图中。在底板的左右两侧各挖切两个直径不同的半圆柱孔,圆柱孔轴线铅垂。轴线铅 垂的直立圆柱是第二部分,在直立圆柱前侧的拱形柱为第三部分。拱形柱的前端面与底板的 前端面平齐。本题考查了不同类型的相贯线画法。 解题步骤: 1. 绘制底板在左视图的投影。 2. 绘制直立圆柱在左视图的投影。 3. 绘制拱形柱在左视图的投影。 49
4.绘制时需要注意拱形柱与直立圆柱间的相贯线以及从前到后的圆柱孔与直立圆柱孔间 的相贯线,参见图3.5(b)。 例6根据主视图和俯视图,补画左视图(参见图3.6(a) 解题分析:从主视图和俯视图分析可以看出,该组合体是通过叠加与切割形成的。该组合体 分为左、中、右三个部分。中间形体主要形状体现在俯视图上,为一个拱形柱,其主视图反 映出中间形体的高度。左右两个形体形状类似,与中间形体相交,类似于立方体。结合主视 图和俯视图进行分析还可以看出,在中间形体上挖了一个拱形槽,在拱形槽下方打了一个轴 线正垂的圆柱孔,在中间形体上侧利用两个侧平面和一个水平面挖了一个梧,在中间形体的 中间部分从前到后打了一个圆柱孔,但是需要结合俯视图分析圆柱孔的深度。本题中考查了 组合体的投影作图,截交线以及相贯线的作法。 解题步骤: 1.绘制拱形柱在左视图中的投影 2.绘制左右两侧形体在左视图中的投影。 3.画出拱形桔、拱形柱上部的截切槽以及两个圆柱孔的左视图。特别应该注意圆柱孔与圆 柱孔之间的相贯线。补画的左视图参见图3.6(b)。 图3.6 例7根据立体模型,绘制该组合体的三视图(参见图3.7(a)
4. 绘制时需要注意拱形柱与直立圆柱间的相贯线以及从前到后的圆柱孔与直立圆柱孔间 的相贯线,参见图 3.5(b)。 例 6 根据主视图和俯视图,补画左视图(参见图 3.6(a))。 解题分析:从主视图和俯视图分析可以看出,该组合体是通过叠加与切割形成的。该组合体 分为左、中、右三个部分。中间形体主要形状体现在俯视图上,为一个拱形柱,其主视图反 映出中间形体的高度。左右两个形体形状类似,与中间形体相交,类似于立方体。结合主视 图和俯视图进行分析还可以看出,在中间形体上挖了一个拱形槽,在拱形槽下方打了一个轴 线正垂的圆柱孔,在中间形体上侧利用两个侧平面和一个水平面挖了一个槽,在中间形体的 中间部分从前到后打了一个圆柱孔,但是需要结合俯视图分析圆柱孔的深度。本题中考查了 组合体的投影作图,截交线以及相贯线的作法。 解题步骤: 1. 绘制拱形柱在左视图中的投影。 2. 绘制左右两侧形体在左视图中的投影。 3. 画出拱形槽、拱形柱上部的截切槽以及两个圆柱孔的左视图。特别应该注意圆柱孔与圆 柱孔之间的相贯线。补画的左视图参见图 3.6(b)。 (a) (b) 图 3.6 例 7 根据立体模型,绘制该组合体的三视图(参见图 3.7(a))。 50
直立圆柱 肋板 凸块 底板 接管 底部圈柱 h
(a) 直立圆柱 (b) (c) 肋板 底板 凸块 接管 底部圆柱 51
(d)
(d) (e) (f) (g) 52
图3.7 解愿分析,该题考查绘图过程。首先应了解该立体模型是由哪些简单形体构成,然后布置图 面,选好作图比例,再绘制各个简单形体的三视图,最后综合考忠整体,完成组合体三视图 的绘制。该组合体由六个部分构成。 解题步骤: 1.从三维立体模型可以分析出,该模型由直立圆柱、肋板、凸块、底板、接管、底部圆柱 几个简单形体组成,参见图3.7(b)。 2.布置图面并选好绘图比例,先画中心线,轴线和图形的对称线,长、宽、高三个方向作 图的起始线,参见图3.7(c)。 3.根据三维立体模型的尺寸绘制直立圆柱和扁平圆柱在三个基本视图中的投影,不可见 部分用虚线,参见图3.7(d) 4.根据三维立体模型的尺寸绘制接管在三个基本视图中的投影,应注意圆柱与圆柱之间 的相贯线,圆柱孔与圆柱孔之间的相贷线。参见图3.7(e)。 5.根据三维立体模型的尺寸绘制底板在三个基本视图中的投影,参见图3.7(f)。 6。根据三维立体模型的尺寸绘制凸块和肋板在三个基本视图中的投影,应注意截交线。综 合考虑整体,去除多余的线型。参见图3.7(g)。 例8在下列视图上标注尺寸(尺寸数值取整,在图中量取)。 20 图3.8 解题分析:该组合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反映出了形状特征,该组合体是通过叠加与切制形成 的。根据已知视图可以分析该组合体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位于底部,轴线正垂的半 个圆柱,内部有一个同轴线的半个圆柱孔。第二部分是底部圆柱左右两侧的凸块,第三部分 是位于底部圆柱上方,轴线铅垂的直立圆柱,直立圆柱内部有键槽。本题主要考查清晰完整 地对视图进行尺寸标注。标注时应符合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四个要求
图 3.7 解题分析:该题考查绘图过程。首先应了解该立体模型是由哪些简单形体构成,然后布置图 面,选好作图比例,再绘制各个简单形体的三视图,最后综合考虑整体,完成组合体三视图 的绘制。该组合体由六个部分构成。 解题步骤: 1. 从三维立体模型可以分析出,该模型由直立圆柱、肋板、凸块、底板、接管、底部圆柱 几个简单形体组成, 参见图 3.7(b)。 2. 布置图面并选好绘图比例,先画中心线,轴线和图形的对称线,长、宽、高三个方向作 图的起始线, 参见图 3.7(c)。 3. 根据三维立体模型的尺寸绘制直立圆柱和扁平圆柱在三个基本视图中的投影, 不可见 部分用虚线,参见图 3.7(d)。 4. 根据三维立体模型的尺寸绘制接管在三个基本视图中的投影, 应注意圆柱与圆柱之间 的相贯线,圆柱孔与圆柱孔之间的相贯线。参见图 3.7(e)。 5. 根据三维立体模型的尺寸绘制底板在三个基本视图中的投影, 参见图 3.7(f)。 6. 根据三维立体模型的尺寸绘制凸块和肋板在三个基本视图中的投影, 应注意截交线。综 合考虑整体,去除多余的线型。参见图 3.7(g)。 例 8 在下列视图上标注尺寸(尺寸数值取整,在图中量取)。 (a) (b) 图 3.8 解题分析:该组合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反映出了形状特征,该组合体是通过叠加与切割形成 的。根据已知视图可以分析该组合体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位于底部,轴线正垂的半 个圆柱,内部有一个同轴线的半个圆柱孔。第二部分是底部圆柱左右两侧的凸块,第三部分 是位于底部圆柱上方,轴线铅垂的直立圆柱,直立圆柱内部有键槽。本题主要考查清晰完整 地对视图进行尺寸标注。标注时应符合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四个要求。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