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生豪原名朱文森,著名的莎士比 亚戏剧翻译家、诗人。1912 年2月2日生于浙江嘉兴的 个破落的商人家庭,幼失父 )母,孤儿三人,由早孀的婧 母照顾。1929年经校方推荐 像遂入杭州订大学,辜受 攻读英语。具有很高的文学 素养、英语水平和翻译能力
朱生豪 ◼ 朱生豪(1912~1944) ◼ 原名朱文森,著名的莎士比 亚戏剧翻译家、诗人。1912 年2月2日生于浙江嘉兴的一 个破落的商人家庭,幼失父 母,孤儿三人,由早孀的姑 母照顾。1929年经校方推荐 保送入杭州之江大学,享受 奖学金,主修中国文学,同时 攻读英语。具有很高的文学 素养、英语水平和翻译能力
1933年到上海世界书局任英文编辑,参 与编撰《英汉求解,作文,文法,辨义 四用辞典》。感于当时中国没有完整的 莎士比亚戏剧全集译本,决意用业余时 间翻译一部明白晓畅、忠实原文意趣的 散文体莎士比亚全集。1935年与世界书 局正式签订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 的合同。1936年第一部译作《暴风雨》 脱稿,8月8日写成《译者题记》。到 1937年7月先后译出《仲夏夜之梦》, 《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儿 们》,《第十二夜》等喜剧
1933年到上海世界书局任英文编辑, 参 与编撰《英汉求解,作文,文法,辨义 四用辞典》。感于当时中国没有完整的 莎士比亚戏剧全集译本,决意用业余时 间翻译一部明白晓畅、忠实原文意趣的 散文体莎士比亚全集。1935年与世界书 局正式签订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 的合同。1936年第一部译作《暴风雨》 脱稿,8月8日写成《译者题记》。到 1937年7月先后译出《仲夏夜之梦》, 《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儿 们》,《第十二夜》等喜剧
1937年“八·一三”事变,朱生豪逃 出寓所,随身只带有牛津版莎氏全 集和部分译稿。寓所被焚,世界书 局被占为军营,已交付的全部译稿 被焚。8月26回嘉兴,继续莎译。 11月18日嘉兴沦陷后避难乡下。 1938年下半年重返世界书局,仍抓 紧时间进行翻译
1937年“八·一三”事变,朱生豪逃 出寓所,随身只带有牛津版莎氏全 集和部分译稿。寓所被焚,世界书 局被占为军营,已交付的全部译稿 被焚。8月26回嘉兴,继续莎译。 11月18日嘉兴沦陷后避难乡下。 1938年下半年重返世界书局,仍抓 紧时间进行翻译
■1939年上半年,他在《中美日报》 编写短评,宣传抗日,莎剧翻译不 得不暂时停顿。1941年12月8日 日军占领上海,冲入“中美日报” 馆,朱生豪混在排字工人中逃出 丢失再次收集的全部资料与译稿, 三本诗集及宋清如的诗集两册 1941年日寇占领上海,他在失业 经济状况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重译 毁于炮火的喜剧
◼ 1939年上半年,他在《中美日报》 编写短评,宣传抗日,莎剧翻译不 得不暂时停顿。 1941年12月8日 日军占领上海,冲入“中美日报” 馆,朱生豪混在排字工人中逃出, 丢失再次收集的全部资料与译稿, 三本诗集及宋清如的诗集两册。 1941年日寇占领上海,他在失业 经济状况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重译 毁于炮火的喜剧
■1942年5月1日与宋清如结婚,6月与 妻子去常熟岳母家居住,至年底补译 出《暴风雨》等9部喜剧。朱生豪宁愿 贫穷至死,不愿为敌伪效劳,仅靠微 薄稿费维持极困难的生活。因要照顾 幼弟,至年底,再返嘉兴定居。他闭 不出,工具书仅有两本字典,继续 全心投入翻译工作中,译出莎剧的几 部重要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李 尔王》《哈姆莱特》等。同年秋,健 康日衰,但仍握笔不缀,在1943年 年译出莎氏悲剧8种,杂剧10种,成绩 惊人!
◼ 1942年5月1日与宋清如结婚,6月与 妻子去常熟岳母家居住,至年底补译 出《暴风雨》等9部喜剧。朱生豪宁愿 贫穷至死,不愿为敌伪效劳,仅靠微 薄稿费维持极困难的生活。因要照顾 幼弟,至年底,再返嘉兴定居。他闭 门不出,工具书仅有两本字典,继续 全心投入翻译工作中,译出莎剧的几 部重要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李 尔王》《哈姆莱特》等。同年秋,健 康日衰,但仍握笔不缀,在1943年一 年译出莎氏悲剧8种,杂剧10种,成绩 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