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去甲肾上腺素为代表的儿茶酚胺储存于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 端的囊泡内,外源性胺类亦可由神经末端摄取。释放的儿茶酚胺大 部分经主动转运被再摄取而灭活。利血平、三环类抗抑郁药、可卡因 等即通过抑制这种再摄取而使循环中儿茶酚胺的作用增强。例如曾 用利血平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由于使用了含新福林的鼻吸入剂,利血 平抑制了新福林的灭活,遗留下来的新福林与α受体作用,导致高血 压的出现。 4.作用于不同生理系统 不同药物作用于具有相似或相反的生理活动系统,可使总的生 理效应增强或减弱。如B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与具有α受体阻滞作 用的奎尼丁可产生协同作用,表现为心脏起搏活动、静息电位、最大 除极化速度和传导速度的抑制增强以及不应期延长。二者小量联合 用药可成功地将房颤和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转为窦性心律。普 鲁卡因胺、奎宁等均有与奎尼丁相似的作用。由于乙醇对安宁药酶 的诱导和对安宁氧化酶系统的竞争性抑制,故可显著延长安宁的半 衰期,增强其镇静作用。同样,乙醇亦可增强利眠宁、水合氯醛等的 镇静作用。乙醇、吩噻嗪类、巴比妥类、成瘾性镇痛剂及一些抗组胺 药的作用部位虽不同,但其中任何两种或更多药物的联合应用,皆可 使镇静作用增强: 药物在作用部位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药物作用的性质和强度。 一般来说,中成药与西药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外乎协同作用和拮抗作 用。 (1)协同作用 中成药香连化滞丸与痢特灵合用,对于痢疾有良好疗效。蒲公 英片与甲氧苄胺嘧啶(TMP)同服,抗菌作用明显增强,对扁桃体炎、 气管炎等具有良好的疗效。苦参合剂与TMP合用,疗效明显增强。 单用苦参合剂时,其疗效与氨苄青霉素相仿,二者合用后,其抗痢疾 作用明显优于氨苄青霉素。复方苦参软糖与TMP合用,苦参合剂 与TMP合用,治疗细菌性痢疾取得了良好疗效。茵陈浸膏(含对羟 17
以去甲肾上腺素为代表的儿茶酚胺储存于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 端的囊泡内,外源性胺类亦可由神经末端摄取。释放的儿茶酚胺大 部分经主动转运被再摄取而灭活。利血平、三环类抗抑郁药、可卡因 等即通过抑制这种再摄取而使循环中儿茶酚胺的作用增强。例如曾 用利血平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由于使用了含新福林的鼻吸入剂,利血 平抑制了新福林的灭活,遗留下来的新福林与#受体作用,导致高血 压的出现。 *C作用于不同生理系统 不同药物作用于具有相似或相反的生理活动系统,可使总的生 理效应增强或减弱。如"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与具有#受体阻滞作 用的奎尼丁可产生协同作用,表现为心脏起搏活动、静息电位、最大 除极化速度和传导速度的抑制增强以及不应期延长。二者小量联合 用药可成功地将房颤和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转为窦性心律。普 鲁卡因胺、奎宁等均有与奎尼丁相似的作用。由于乙醇对安宁药酶 的诱导和对安宁氧化酶系统的竞争性抑制,故可显著延长安宁的半 衰期,增强其镇静作用。同样,乙醇亦可增强利眠宁、水合氯醛等的 镇静作用。乙醇、吩噻嗪类、巴比妥类、成瘾性镇痛剂及一些抗组胺 药的作用部位虽不同,但其中任何两种或更多药物的联合应用,皆可 使镇静作用增强。 药物在作用部位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药物作用的性质和强度。 一般来说,中成药与西药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外乎协同作用和拮抗作 用。 (()协同作用 中成药香连化滞丸与痢特灵合用,对于痢疾有良好疗效。蒲公 英片与甲氧苄胺嘧啶(UNQ)同服,抗菌作用明显增强,对扁桃体炎、 气管炎等具有良好的疗效。苦参合剂与 UNQ合用,疗效明显增强。 单用苦参合剂时,其疗效与氨苄青霉素相仿,二者合用后,其抗痢疾 作用明显优于氨苄青霉素。复方苦参软糖与 UNQ合用,苦参合剂 与UNQ合用,治疗细菌性痢疾取得了良好疗效。茵陈浸膏(含对羟 (-
基苯乙酮)与灰黄霉素合用,可提高灰黄霉素的疗效,并能节约药品。 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总有效率达87%的舒心散,系由中药 三七、赤芍、郁金和西药乳酸心可定组成。方中三味中药使用后,具 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效。虽然作用持续时间长,但有效力较缓之 弊。加入乳酸心可定,即发挥其速效的优势,又能克服其作用时间短 暂的不足。脉康片选用民间草药芹菜籽等和西药心血安酸钙制成, 较好的发挥了对冠心病的协同作用,能降低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对血 压有降低和稳定作用,对胸闷、心悸等症状有明显改善以至消失,副 作用小。 由中药红参、黑附片组成的参附注射液与西药阿拉明、多巴胺等 升压药同时使用时,不但能加强升压药的作用,还能减少对升压药的 依赖性。现代药理认为,人参、附子具有强心、镇痛、兴奋垂体肾上 腺皮质系统等作用:丹参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和加强心 肌收缩的功能。在临床实践中,当休克病人应用阿拉明等升压药后 血压仍不能维持时,加用参附注射液血压可渐趋平衡。若血压恢复 后,升压药停用或减量时,亦可出现血压下降现象。如果预用参附注 射液,即使停用或减量上述升压药,血压仍可维持稳定。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两大常见病。临床应用 喘立平栓(由东莨菪碱、阿托品、克仑特罗组成)治疗支气管哮喘,具 有起效快、持续时间长等优点。该栓剂中的克仑特罗(氨哮素、克喘 素)兴奋支气管平滑肌上的B受体,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而 洋金花所含的生物碱有抗胆碱作用,可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 因此,本栓剂主要通过激动B受体和阻断M受体功能而发挥平喘作 用。 由鱼腥草、重楼、桔梗、法半夏、罂粟壳和氨茶碱、苯海拉明组成 的咳痰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总有效率达80.7%,疗效可靠,也体 现出中西药的协同作用。 气管炎片在中药二陈汤的基础上,加用瓜蒌、四环素和甲氧苄胺 嘧啶,在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8
基苯乙酮)与灰黄霉素合用,可提高灰黄霉素的疗效,并能节约药品。 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总有效率达.-D的舒心散,系由中药 三七、赤芍、郁金和西药乳酸心可定组成。方中三味中药使用后,具 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效。虽然作用持续时间长,但有效力较缓之 弊。加入乳酸心可定,即发挥其速效的优势,又能克服其作用时间短 暂的不足。脉康片选用民间草药芹菜籽等和西药心血安酸钙制成, 较好的发挥了对冠心病的协同作用,能降低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对血 压有降低和稳定作用,对胸闷、心悸等症状有明显改善以至消失,副 作用小。 由中药红参、黑附片组成的参附注射液与西药阿拉明、多巴胺等 升压药同时使用时,不但能加强升压药的作用,还能减少对升压药的 依赖性。现代药理认为,人参、附子具有强心、镇痛、兴奋垂体:肾上 腺皮质系统等作用;丹参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和加强心 肌收缩的功能。在临床实践中,当休克病人应用阿拉明等升压药后 血压仍不能维持时,加用参附注射液血压可渐趋平衡。若血压恢复 后,升压药停用或减量时,亦可出现血压下降现象。如果预用参附注 射液,即使停用或减量上述升压药,血压仍可维持稳定。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两大常见病。临床应用 喘立平栓(由东莨菪碱、阿托品、克仑特罗组成)治疗支气管哮喘,具 有起效快、持续时间长等优点。该栓剂中的克仑特罗(氨哮素、克喘 素)兴奋支气管平滑肌上的"受体,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而 洋金花所含的生物碱有抗胆碱作用,可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 因此,本栓剂主要通过激动"受体和阻断 N 受体功能而发挥平喘作 用。 由鱼腥草、重楼、桔梗、法半夏、罂粟壳和氨茶碱、苯海拉明组成 的咳痰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总有效率达.)C-D,疗效可靠,也体 现出中西药的协同作用。 气管炎片在中药二陈汤的基础上,加用瓜蒌、四环素和甲氧苄胺 嘧啶,在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维生素C银翘片,就是在银翘解毒片的基础上加上维生素C、扑 尔敏,用于防治流感及上呼吸道感染等效果良好。 (2)拮抗作用 中成药鹿茸片、参茸片等不宜与降血糖西药胰岛素、甲苯磺丁 脲、优降糖、降糖灵等同用,因鹿茸中含有糖皮质激素样物质,可使血 糖升高,减弱胰岛素等降血糖药的降糖疗效。 犀角丸、珍珠丸、清热解毒丸、牛黄至宝丹(丸)、抗热牛黄丸、五 宝丹等不宜与黄连素同服,因为这些中成药中的饮片成分犀角、珍珠 含蛋白质及多种水解生成的氨基酸,这些成分与黄连素的生物效应 拮抗,因此不宜同服。 综上所述,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十分复杂,不少药物相互作用多 于一个机制,甚至一些药物之间可发生多种相互作用。上述的药物 相互作用大致可归纳为两方面:一为药代动力学的相互作用,一为药 效学的相互作用。前者是指药物在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方面的相 互作用,后者系指药物在作用部位的相互作用。临床上有些相互作 用不易识别,或者并非所有患者均能见到,这是由多方面的影响所 致,包括患者的个体差异(先天性或后天性)、疾病状态、药物作用不 易测定、药物血浆浓度未予利用和一些药物治疗指数的影响等,这是 值得我们注意并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9
维生素D银翘片,就是在银翘解毒片的基础上加上维生素D、扑 尔敏,用于防治流感及上呼吸道感染等效果良好。 (,)拮抗作用 中成药鹿茸片、参茸片等不宜与降血糖西药胰岛素、甲苯磺丁 脲、优降糖、降糖灵等同用,因鹿茸中含有糖皮质激素样物质,可使血 糖升高,减弱胰岛素等降血糖药的降糖疗效。 犀角丸、珍珠丸、清热解毒丸、牛黄至宝丹(丸)、抗热牛黄丸、五 宝丹等不宜与黄连素同服,因为这些中成药中的饮片成分犀角、珍珠 含蛋白质及多种水解生成的氨基酸,这些成分与黄连素的生物效应 拮抗,因此不宜同服。 综上所述,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十分复杂,不少药物相互作用多 于一个机制,甚至一些药物之间可发生多种相互作用。上述的药物 相互作用大致可归纳为两方面:一为药代动力学的相互作用,一为药 效学的相互作用。前者是指药物在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方面的相 互作用,后者系指药物在作用部位的相互作用。临床上有些相互作 用不易识别,或者并非所有患者均能见到,这是由多方面的影响所 致,包括患者的个体差异(先天性或后天性)、疾病状态、药物作用不 易测定、药物血浆浓度未予利用和一些药物治疗指数的影响等,这是 值得我们注意并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第3章 影响药物相互作用的因素 影响药物相互作用的因素很多,除上述影响药酶活性的因素外, 药物本身的特性、机体的病理生理状况与遗传特征等也是重要的影 响因素。 1.药物配伍 并用不同的药物可产生相同的药物相互作用。例如四环素与含 铝、镁、钙的各种抗酸药(如氢氧化铝、氧化镁、氢氧化镁、三硅酸镁、 碳酸钙等)或与铁剂(如硫酸亚铁、枸橼酸铁胺、延胡索亚铁、蛋白琥 珀酸铁等)并用,都可由于四环素的络合作用,而减少两者的吸收。 同类药物与某一药物的相互作用亦可能相反,如氢氧化镁、氧化镁及 氢氧化铝都是抗酸药,它们与口服抗凝药双香豆素并用时,前两者促 进双香豆素的吸收,氢氧化铝则阻碍双香豆素的吸收:降脂酰胺加速 口服抗凝药双香豆素的代谢而抑制化学性质及药理作用与它相似的 华法林的代谢。同一种药物的不同光学对映异构体既可有不同的药 理效应,亦可有不同的药物相互作用。例如华法林的不同旋光体可 有不同的药物相互作用,保泰松和灭滴灵通过促进肝微粒体药物代 谢酶的活性,加速右旋华法林的代谢灭活,降低抗凝效力:但左旋华 法林的代谢灭活则可被灭滴灵所抑制,增强抗凝效力。临床所用华 法林为消旋体,上述药物相互作用的净效应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增 20
第!%章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影响药物相互作用的因素 影响药物相互作用的因素很多,除上述影响药酶活性的因素外, 药物本身的特性、机体的病理生理状况与遗传特征等也是重要的影 响因素。 (C药物配伍 并用不同的药物可产生相同的药物相互作用。例如四环素与含 铝、镁、钙的各种抗酸药(如氢氧化铝、氧化镁、氢氧化镁、三硅酸镁、 碳酸钙等)或与铁剂(如硫酸亚铁、枸橼酸铁胺、延胡索亚铁、蛋白琥 珀酸铁等)并用,都可由于四环素的络合作用,而减少两者的吸收。 同类药物与某一药物的相互作用亦可能相反,如氢氧化镁、氧化镁及 氢氧化铝都是抗酸药,它们与口服抗凝药双香豆素并用时,前两者促 进双香豆素的吸收,氢氧化铝则阻碍双香豆素的吸收;降脂酰胺加速 口服抗凝药双香豆素的代谢而抑制化学性质及药理作用与它相似的 华法林的代谢。同一种药物的不同光学对映异构体既可有不同的药 理效应,亦可有不同的药物相互作用。例如华法林的不同旋光体可 有不同的药物相互作用,保泰松和灭滴灵通过促进肝微粒体药物代 谢酶的活性,加速右旋华法林的代谢灭活,降低抗凝效力;但左旋华 法林的代谢灭活则可被灭滴灵所抑制,增强抗凝效力。临床所用华 法林为消旋体,上述药物相互作用的净效应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增 ,)
强。在大多数情况下,为了避免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并用药物时重 点应注意其药理效应是否相同或拮抗。并用疗效或不良反应相似的 药物,一般产生疗效或不良作用增强:并用药理作用相反的药物,一 般可产生拮抗作用。疗效或不良反应的增强或减弱是药物相互作用 的基本效应,如在并用药物时能事先注意各药物的效应或不良反应, 适当调整剂量,则严重的不良反应常可避免。 2.剂量和用法 药物剂量与其药理效应的强弱及性质密切相关,这对使用单种 药物或并用多种药物都有重要意义。例如,不同剂量的盐酸吐根碱 可分别产生祛痰、催吐及抗阿米巴作用,因而当它与镇咳祛痰药、催 吐药或对心脏有毒性的药物并用时,亦可因剂量不同而产生不同的 相互作用。冬眠合剂按剂量大小的不同,药物相互作用的效应可分 别为冬眠作用或安定止痛作用。抗菌素的剂量亦与其作用强度和方 式有关。加大红霉素剂量时,其抑菌作用可转变为杀菌作用,从而可 能改变与其它杀菌抗菌素的相互作用。大多数具有肝药酶诱导作用 的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扑痫酮、导眠能及利福平等,要连续使 用6~8周才能产生显著的酶诱导作用而影响并用药物的作用,如偶 尔与其它药物并用,则无明显的药物相互作用。故长期使用某些药 物的慢性病患者要特别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药物在吸收方面 有相互作用时,如将两者分别相隔2小时以上服用,多可避免影响吸 收的不良作用:改变用药途径有时亦可达到这一目的。例如钙剂与 四环素同服,两者可能在肠道形成络合物而妨碍吸收,如将两者之一 改为注射给药,使之不能在胃肠道相遇,则可避免此种不良作用。 3.药物制剂 药物制剂或剂型不同,可决定药物效应及两种药物在体内是否 能够相遇和发生理化反应:厂家、牌号、批号的不同也能影响药物的 生物利用度,改变药物的溶解、吸收、血药浓度及疗效,从而改变药物 的相互作用。如不易溶解的醋柳酸及地高辛制剂,与促进其溶解的 碳酸氢钠或延缓胃肠排空的普鲁本辛并用,都能显著增加难溶制剂 27
强。在大多数情况下,为了避免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并用药物时重 点应注意其药理效应是否相同或拮抗。并用疗效或不良反应相似的 药物,一般产生疗效或不良作用增强;并用药理作用相反的药物,一 般可产生拮抗作用。疗效或不良反应的增强或减弱是药物相互作用 的基本效应,如在并用药物时能事先注意各药物的效应或不良反应, 适当调整剂量,则严重的不良反应常可避免。 ,C剂量和用法 药物剂量与其药理效应的强弱及性质密切相关,这对使用单种 药物或并用多种药物都有重要意义。例如,不同剂量的盐酸吐根碱 可分别产生祛痰、催吐及抗阿米巴作用,因而当它与镇咳祛痰药、催 吐药或对心脏有毒性的药物并用时,亦可因剂量不同而产生不同的 相互作用。冬眠合剂按剂量大小的不同,药物相互作用的效应可分 别为冬眠作用或安定止痛作用。抗菌素的剂量亦与其作用强度和方 式有关。加大红霉素剂量时,其抑菌作用可转变为杀菌作用,从而可 能改变与其它杀菌抗菌素的相互作用。大多数具有肝药酶诱导作用 的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扑痫酮、导眠能及利福平等,要连续使 用&Y.周才能产生显著的酶诱导作用而影响并用药物的作用,如偶 尔与其它药物并用,则无明显的药物相互作用。故长期使用某些药 物的慢性病患者要特别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药物在吸收方面 有相互作用时,如将两者分别相隔,小时以上服用,多可避免影响吸 收的不良作用;改变用药途径有时亦可达到这一目的。例如钙剂与 四环素同服,两者可能在肠道形成络合物而妨碍吸收,如将两者之一 改为注射给药,使之不能在胃肠道相遇,则可避免此种不良作用。 %C药物制剂 药物制剂或剂型不同,可决定药物效应及两种药物在体内是否 能够相遇和发生理化反应;厂家、牌号、批号的不同也能影响药物的 生物利用度,改变药物的溶解、吸收、血药浓度及疗效,从而改变药物 的相互作用。如不易溶解的醋柳酸及地高辛制剂,与促进其溶解的 碳酸氢钠或延缓胃肠排空的普鲁本辛并用,都能显著增加难溶制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