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医学院 省级精宝醛申 《中药学》教学大纲 一、《中药学》理论教学大纲 (供中药学专业本科使用) 一、前言 本课程教学大纲是按照四年制中药学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制定。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 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本课程是中医药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 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应用理论知识及技能,为学习方剂学及中医药各专业课奠 定基础。 1.本课程教学目的 (1)掌握“中药”、“本草”、“中药学”的含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炮制 目的、配伍关系、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的炮制方法、 用量、用法。了解中药的起源、产地、采集及其它炮制方法。 (2)掌握90种最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炮制意义、特殊用法及使用 注意。熟悉100余种常用中药的药性特点、功效、主治、炮制意义、特殊用法。了解110种较 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其余药物作为参考(自学)。 (3)具备识别常用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 2.对本课程授课要求 中药学是中医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讲授中药学必须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突出辨证 用药的特点,使学生能正确掌握药性和应用。 中药的理论和功效主治是本课程教学的重点,教学时必须讲清功效的概念。运用中医药理 论分析功效,以功效联系主治、用法,有机地将几方面内容结合起来,并突出重点。 鉴于中药数量较多,并且一味药有多种功效,内容比较复杂。部分章节亦可采用学生自学 为主,教师适当辅导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加强对学生的辅导,指导学习方法。 3.选用教材 新世纪全国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高学敏主编。 4.本课程教学时数总体安排 本课程的总教学时数72学时,其中理论学习68学时,实验4学时
@泰山医学院 省级精蛊囊申报 学时分配表 章 内容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总学时 第一章-第七章 总论 8 0 16 第八章 解表药 6 1 第九章 清热药 8 1 第十章 泻下药 2 0 第十一章 祛风湿药 3 0 2 第十二章 化湿药 1 0 第十三章 利水渗湿药 3 0 /2 第十四章 温里药 2 0 1 第十五章 理气药 2 0 2 第十六章 消食药 1 0 0.5 第十七章 驱虫药 1 0 0 第十八章 止血药 2 0 2 第十九章 活血 药 5 1 第二十章 化淡止咳平喘药 4 0 3 第二十一章 安神药 2 0 第二十二章 平肝息风药 4 0 第二十三章 开窍 药 1 0 0.5 第二十四章 补虚药10 1 11 第二十五章 收涩药 2 0 第二十六章 涌吐药 0.5 0 0 第二十七章 燥湿杀虫止痒药0.5 0 /0 第二十八章 拔毒化腐生肌药 0.5 0 0 总学时 6 4 二、教学内容 总论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圆泰山医学院 省级精宝醛申 【目的要求】 熟悉中药学的概念,了解各个时期中药学学术发展特点及主要本草著作 【教学内容】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目的要求】 了解产地与疗效、采集时间与疗效的关系。 【教学内容】 自学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 【目的要求】 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了解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 中药的炮制。 第四章中药的性能 【日的要求】 作为重中之重,熟练掌握本章所涉及到的所有内容。 【教学内容】 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本章分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 五节。 第五章中药的配伍 【目的要求】 掌握中药配伍的目的及各种配伍关系的含义 【教学内容】 中药的配伍。 第六章用药禁忌 【目的要求】 学握配伍禁忌的内容,了解妊娠用药禁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的内容。 【教学内容】 用药禁忌。 第七章用药剂量与用法
@泰山医学院 省级精高霍申报 【目的要求】 了解剂量的含义,确定剂量大小的依据及中药的煎煮方法(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煎、 样化等不同要求)。 【教学内容】 自学用药剂量与方法。 各论 第八章解表药 【目的要求】 1.学握解表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 2.掌握药物8味,熟悉药物9味,了解药物6味。 3.熟悉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4.熟悉发散风寒药与发散风热药性能特点的异同。 5.了解解表药反汗不宜太过、煎煮时间不宜过长等使用原则。 【教学内容】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掌握:麻黄、桂枝、防风、白芷熟悉:紫苏、生姜、荆芥、羌活、细辛 了解:香需、苍耳子、藁本、辛夷参考:葱白、胡荽、柽柳。(注:各章节中的附药一 般为参考药。)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掌握:薄荷、菊花、葛根、柴胡熟悉:牛蒡子、桑叶、升麻、蝉蜕了解:蔓荆子、 淡豆豉参考:浮萍、木贼 第九章清热药 【目的要求】 1.掌握清热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 2.掌握药物14味,熟悉药物18味,了解药物17味。 3.熟悉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4.了解寒凉伤阳、苦寒败胃、苫燥伤津、甘寒助湿等药物副作用的含义。 【教学内容】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掌握:石膏、知母、栀子熟悉:夏枯草、天花粉、芦根了解:淡竹叶、竹叶、决 明子参考:寒水石、鸭跖草、谷精草、密蒙花、青箱子
圆泰山医学院 省级精宝醛申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掌握:黄芩、黄连、黄柏 熟悉:龙胆草、苦参 了解:秦皮、白鲜皮 参考:椿皮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 学握: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熟悉:紫花地丁、野菊花、大青叶、板蓝根、青黛、鱼 腥草、射干、山豆根、穿心莲、马勃、白头翁、土茯苓了解:贯众、败酱草、红藤、蚤休、 熊胆、马齿苋、鸦胆子、白花蛇舌草参考:拳参、白蔹、漏芦、山慈菇、四季青、金荞麦、 地锦草、绿豆、半边莲 第四节清热凉血药 掌握: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了解:紫草、水牛角 第五节清虚热药 学握:青蒿熟悉:地骨皮了解:银柴胡、胡黄连参考:白薇 第十章泻下药 【目的要求】 1.掌握泻下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 2.掌握药物2味,了解药物9味。 3.熟悉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4.攻下药、峻下药大多作用峻猛,要求掌握用法(包括炮制)、剂量及禁忌。 【教学内容】 第一节攻下药 掌握:大黄、芒硝了解:番泻叶、芦荟 第二节润下药 了解:火麻仁、郁李有 第三节峻下药 了解:甘遂、大戟、芫花、巴豆、牵牛子参考:千金子、商陆 第十一章祛风湿药 【目的要求】 1掌握祛风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 2.掌握药物5味,熟悉药物5味,了解药物3味。 3.熟悉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4.了解防己有汉防己、木防己:五加皮有南五加皮、北五加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