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图图 副图函 ①北京的春节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 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 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 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 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 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 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 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 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 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 本文作者老舍,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源堂目 湧威 邹萨 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 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 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 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要到了啊。除夕前必须大 扫除一次,名曰扫房。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 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个星期的—按老习惯,店铺多数关五天 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 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 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 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 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 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①(元旦)旧时指农历正月初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 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 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 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轿车赛马 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 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 多数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天亮到清早,全城炮声不 绝。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 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 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 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 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 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 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 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 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 须吃元宵啊!这的确 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眨眼,到了 残灯末庙,春节在 残灯末庙)指春节快要结東了。残灯: 要熄灭的灯。末庙:庙会的最后一天
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腊月和正月 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 忙着干活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 得分外热闹。 醋饺拌擦眨宵旦燃 戚贩摊轿骆驼浒 ③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哪些部分 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③找出课文中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③读下面的例句,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 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一一风筝、空竹、口琴等。 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③下面的“阅读链接”也写了过春节的事情,读一读,想想与老舍笔下的春 节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阅读链接 最具戏剧性的要算二十三祭灶了。老年间家家供奉着一位老神仙,他叫 灶王爷,此公每年腊月二十三要升天,向老天爷汇报一年里人间的好坏。于 是,家家都买些麦芽糖,用糖把老神仙的嘴糊上,极尽“贿赂”之能事,让 他到天上只说好话,不说坏话,报喜不报忧。这种近乎开玩笑的祭神仅式
家家却都以极严肃的态度去操作,更显得极富人情味儿,孩子们的嘴则是供 桌上的糖瓜的真正归宿。 三样食品是春节至上元之间的食物:大年除夕吃饺子,立春吃春饼,正 月十五吃元宵。春饼最好吃,烙小面饼或蒸小面饼均可,薄薄的,又称薄饼, 切葱丝蘸甜面酱,炒菠菜粉丝,炒黄花木耳,炒豆芽蒜黄,摊鸡蛋切丝,切 酱肉成丝,切小肚儿成丝。食时各样都夹一点儿,放在饼上合在一起,卷而 食之,顿生奇效,其鲜,其美,可天下没有第二种自制食品能超过它,堪称 食之王 春节男女老幼都休息,一起放假,不过 了初五不准动刀动剪,不准倒土,为的是让劳 累了一年的妇女们彻底休息几天,多么人道! 选自舒乙的《北京的春节》 国画翻 我于是猛地想起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 子。记忆中的这个日子在老外婆手里是从凌 晨三点开始的。凌晨三点外婆就赤着脚下 床,然后开始佝偻着腰紧张而麻利地忙着。 今天是腊月二十九。是围炉的日子,迎 新送旧的日子 在闽南老家,这一天是大忙特忙的日 子。要擦桌擦床擦门洗地板,要蒸桌面那样大的白糖年糕、红糖年糕、咸味 年糕,要炸成缸的“炸枣”,做整盆的五香肠,还要换上新浆洗的窗帘床单, 铺上雪白的台布。然后,要开始热气腾腾地忙围炉的年饭 夜幕降临时,大家便团团围坐在圆桌前。外婆开始祷告,舅舅们开始祝 酒,小孩子们开始整段整段地往嘴里塞五香肠。 妈妈和老外公开始悠悠扬扬地哼起乡剧来。 于是,除夕噼里啪啦大笑着走来,又噼里啪啦大笑着离去。 选自斯好的《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