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试样的各号筛上的筛余量均不得超过按下式计算的量: 质量仲裁时 g 生产制险时w会品 式中m一一筛余量(g): d一一筛孔尺寸(mm): A一一筛面积(mm2)。 否则应将该筛余试样分成两份,再次进行筛分,并以其两份筛余量之和 作为该号筛的筛余量。 3、分别称量各个筛的筛余量,精确至1g,所有各个筛的分计筛余量和 底盘中剩余量之总和与砂样总质量相比,差值不得超过+1%。 试验结果 1、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量的百分率,精确至 0.1%。 2、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号的各筛分计 筛余百分率之总和,精确至0.1%。 3、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绘出试样的颗粒级配曲线,与国家标准 规定的曲线相比较,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 4、计算细度模数“: =(Az+A.+A.+As+Ae-5A.)/(100-A.) 式中A2、A、A、As、A。一一分别为4.75mm、2.36mm、1.18mm、0.6mm、0.3mm、 0.15mm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计算精确到0.1%。 按细度模数确定砂的粗细程度。 5、筛分试验应采用两个试样进行,取两次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两 次所得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应重新进行试验。 实验五水泥细度试验 试验目的
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试样的各号筛上的筛余量均不得超过按下式计算的量: 质量仲裁时 300 d mr = 生产控制检验时 200 d mr = 式中 mr——筛余量(g); d——筛孔尺寸(mm); A——筛面积(mm2)。 否则应将该筛余试样分成两份,再次进行筛分,并以其两份筛余量之和 作为该号筛的筛余量。 3、分别称量各个筛的筛余量,精确至 1 g,所有各个筛的分计筛余量和 底盘中剩余量之总和与砂样总质量相比,差值不得超过+1%。 试验结果 1、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量的百分率,精确至 0.1%。 2、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号的各筛分计 筛余百分率之总和,精确至 0.1%。 3、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绘出试样的颗粒级配曲线,与国家标准 规定的曲线相比较,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 4、计算细度模数μf: μf=(A2+A3+A4+A5+A6-5A1)/(100-A1) 式中 A2、A3、A4、A5、A6——分别为 4.75mm、2.36mm、1.18mm、0.6mm、0.3mm、 0.15mm 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计算精确到 0.1%。 按细度模数确定砂的粗细程度。 5、筛分试验应采用两个试样进行,取两次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两 次所得细度模数之差大于 0.2,应重新进行试验。 实验五 水泥细度试验 试验目的
掌握水泥细度的概念和测定方法,评定水泥细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试验原理 水泥细度以0.08mm方孔筛上筛余物的质量占试样原始质量的百分数表 示。 仪器设备 水泥负压筛析仪、天平、烘箱、料勺、毛刷等。 试验步骤 1、负压筛析仪接通电源,将负压调整到4000-6000Pa的范围。 2、称取烘干的水泥试样25g,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中,盖好筛盖,开动筛 析仪,连续筛析2mn。筛析期间,应将附着在筛盖上的水泥全部敲落在负压 筛中。 3、筛毕,在天平上称量筛余物。 4、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时,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恢复正常。 试验结果 按下式计算水泥筛余百分率F(精确至0.1%): F=m1/m*100% 式中m一筛余量,g: m一水泥试样质量,g。 实验六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 试验目的 测定水泥净浆达到标准稠度时的用水量,为水泥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试验 做好准备。 试验原理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以水泥净浆达到规定稠度时的用水量占水泥用量的 百分数来表示。水泥浆的稀稠,对水泥的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等技术性质 的试验结果影响很大。为了便于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必须在相同的稠 度下试验。 仪器设备 水泥净浆搅拌机、水泥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维卡仪)、量筒、天 平
掌握水泥细度的概念和测定方法,评定水泥细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试验原理 水泥细度以 0.08mm 方孔筛上筛余物的质量占试样原始质量的百分数表 示。 仪器设备 水泥负压筛析仪、天平、烘箱、料勺、毛刷等。 试验步骤 1、负压筛析仪接通电源,将负压调整到 4000~6000Pa 的范围。 2、称取烘干的水泥试样 25g,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中,盖好筛盖,开动筛 析仪,连续筛析 2min。筛析期间,应将附着在筛盖上的水泥全部敲落在负压 筛中。 3、筛毕,在天平上称量筛余物。 4、当工作负压小于 4000Pa 时,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恢复正常。 试验结果 按下式计算水泥筛余百分率 F(精确至 0.1%): F=m1/m*100% 式中 m1—筛余量,g; m—水泥试样质量,g。 实验六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 试验目的 测定水泥净浆达到标准稠度时的用水量,为水泥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试验 做好准备。 试验原理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以水泥净浆达到规定稠度时的用水量占水泥用量的 百分数来表示。水泥浆的稀稠,对水泥的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等技术性质 的试验结果影响很大。为了便于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必须在相同的稠 度下试验。 仪器设备 水泥净浆搅拌机、水泥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维卡仪)、量筒、天 平
试验步骤 1、将称好的水泥500g倒入搅拌锅中,然后把量好的拌合水倒入锅中, 启动搅拌机。 2、拌合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置于玻璃板上的试模中,用小 刀插捣均匀并刮去多于净浆后,迅速移到维卡仪上,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 3、降低试杆与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 地沉入浆中。在试杆停止沉入或放松试杆30s时,记录试杆距玻璃板之间的距 离。 试验结果 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吐1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净浆。其拌合用水量 为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按水泥质量的百分率计。 实验七水泥凝结时间试验 试验目的 掌握水泥凝结时间的概念和测定方法,测定水泥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用以评定水泥性质。 试验原理 水泥凝结时间有初凝与终凝之分。初凝时间是指从加水到水泥标准稠度 净浆开始失去塑性的时间:终凝时间是指从加水到完全失去塑性的时间。 仪器设备 水泥净浆搅拌机、水泥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维卡仪)、量筒、天 平、标准养护箱等 试验步骤 1、以标准稠度用水量制成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试模,振动数次并刮平, 立即放入标准养护箱中,记录加水时间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2、试件在标准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试。取出试 件放到测定仪的试针下,降低试杆与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后,突然放松, 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浆中,观察试针停止沉入或放松试针30s时的读数。临 近初凝时,每隔5min测定一次,当试针下沉距底板4±lmm时,为水泥达到 初凝状态
试验步骤 1、将称好的水泥 500g 倒入搅拌锅中,然后把量好的拌合水倒入锅中, 启动搅拌机。 2、拌合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置于玻璃板上的试模中,用小 刀插捣均匀并刮去多于净浆后,迅速移到维卡仪上,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 3、降低试杆与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 地沉入浆中。在试杆停止沉入或放松试杆 30s 时,记录试杆距玻璃板之间的距 离。 试验结果 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 6+1mm 的水泥净浆为标准净浆。其拌合用水量 为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按水泥质量的百分率计。 实验七 水泥凝结时间试验 试验目的 掌握水泥凝结时间的概念和测定方法,测定水泥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用以评定水泥性质。 试验原理 水泥凝结时间有初凝与终凝之分。初凝时间是指从加水到水泥标准稠度 净浆开始失去塑性的时间;终凝时间是指从加水到完全失去塑性的时间。 仪器设备 水泥净浆搅拌机、水泥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维卡仪)、量筒、天 平、标准养护箱等。 试验步骤 1、以标准稠度用水量制成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试模,振动数次并刮平, 立即放入标准养护箱中,记录加水时间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2、试件在标准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 30min 时进行第一次测试。取出试 件放到测定仪的试针下,降低试杆与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后,突然放松, 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浆中,观察试针停止沉入或放松试针 30s 时的读数。临 近初凝时,每隔 5min 测定一次,当试针下沉距底板 4+1mm 时,为水泥达到 初凝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