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 初三语文2020.1 考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6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学号。 须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知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基础·运用(共16分) 学校开展“故宫六百年”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一位同学编辑的微信朋友圈留言,请你结合图片和文字内容将它补充完 整。(2分) “宫”是会意字,甲骨文外形像围墙,内部的 两个“口”像围墙内的若干房屋。金文、小篆继承 了甲骨文,隶变后楷书写作“宫”。故宫本叫紫禁城, 清朝灭亡后,末代皇帝溥仪被赶出紫禁城,意味着 封建王朝的正式结束,他去世后故宫再无皇帝居住。 由此可知,故宫意为 会意字“宫 2.一位同学买了本《故宫日历》,看到如下宣传文字。请你阅读这段文字,完成 (1)一(3)题 2019年岁末,故宫博物院为纪念故宫建成600周年特别推出《故宫日历》 它以表现故宫建筑为主,除第一个月选取与生肖鼠有关的文物,此后各月以故 宫建筑布局为线索,展现出一幅有全景有细节、有历史有文物的故宫600年历 史画卷【甲】二月的主题是“宫城肇建”,()展示了故宫肇建的历史脉络 还有肇建紫禁城所涉及到的建筑构件、绘画图纸、结构烫样等;三月、四月主 题分别为“皇建有集”和“家国天下”,介绍“三大殿”,聚焦“后三宫”;五月主题 为“中正仁和”,表现清代帝王在养心殿治国理政与日常的生活起居;六月的主 题则为“螽斯衍庆”,表现东、西六宫的建筑、陈设、功能以及明清后妃的宫廷 生活、历史故事【乙】《故宫日历》不仅是一本日历,它还承载着故宫厚重的 历史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它穿越历史的长河与读者一起相伴华夏文明 (1)文段中填入()里的词语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详细精髓(sui) B.祥细精髓(sui) C.祥细精髓(sui) D.详细精髓(sui) (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甲】:【乙】。 (3)文中的画线句领起下文的相关内容,但是表达不够全面,请你加以修改 (2分) 修改为: 美术课上,同学们观看了《国家宝藏》节目,被故宫藏品李白的《上阳台帖》
平谷区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 初三语文 2020.1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 10 页,共五道大题,26 道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 16 分) 学校开展“故宫六百年”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一位同学编辑的微信朋友圈留言,请你结合图片和文字内容将它补充完 整。(2 分) “宫”是会意字,甲骨文外形像围墙,内部 的 两 个“口”像围墙内的若干房屋。金文、小篆继承 了甲骨文,隶变后楷书写作“宫”。故宫本叫紫禁城, 清朝灭亡后,末代皇帝溥仪被赶出紫禁城,意味着 封建王朝的正式结束,他去世后故宫再无皇帝居住。 由此可知,故宫意为 。 会意字“宫” 2.一位同学买了本《故宫日历》,看到如下宣传文字。请你阅读这段文字,完成 (1)—(3)题。 2019 年岁末,故宫博物院为纪念故宫建成 600 周年特别推出《故宫日历》。 它以表现故宫建筑为主,除第一个月选取与生肖鼠有关的文物,此后各月以故 宫建筑布局为线索,展现出一幅有全景有细节、有历史有文物的故宫 600 年历 史画卷【甲】二月的主题是“宫城肇建”,( )展示了故宫肇建的历史脉络, 还有肇建紫禁城所涉及到的建筑构件、绘画图纸、结构烫样等;三月、四月主 题分别为“皇建有集” 和“家国天下”,介绍“三大殿”,聚焦“后三宫”;五月主题 为“中正仁和”,表现清代帝王在养心殿治国理政与日常的生活起居;六月的主 题则为“螽斯衍庆”,表现东、西六宫的建筑、陈设、功能以及明清后妃的宫廷 生活、历史故事【乙】《故宫日历》不仅是一本日历,它还承载着故宫厚重的 历史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它穿越历史的长河与读者一起相伴华夏文明。 (1)文段中填入( )里的词语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详细 精髓 (suí) B. 祥细 精髓 (suǐ) C. 祥细 精髓 (suí) D. 详细 精髓 (suǐ) (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甲】。 【乙】。 B.【甲】; 【乙】 …… C.【甲】。 【乙】…… D.【甲】; 【乙】 。 (3)文中的画线句领起下文的相关内容,但是表达不够全面,请你加以修改。 (2 分) 修改为: 3.美术课上,同学们观看了《国家宝藏》节目,被故宫藏品李白的《上阳台帖》
深深吸引。 (1)下面是同学们对李白书法作品的评价,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书法苍劲雄深、气势飘逸,用笔纵放白 B字宽博开张;稚拙而放逸,其间架结构6 如,笔力劲健,收笔处一放开锋。 参差跌宕,顾盼有情,奇趣无穷 2 C.作品体现了一种苍茫、浑厚之感,文中 大字小字、小字大字相互交错。 D.书法的字体方正,结构匀称,用笔刚健 龙 一 有力,开合有度。 李白《上阳台帖》 (2)《上阳台帖》是李白寻访道骨仙风的司马承桢时所作。李白一生交友丰富, 有很多诗是写给友人的,比如: (写出 诗句)(2分) 4.游览故宫时,一位同学找到四幅对联,记不清哪幅是贴在上书房(皇子读书的 地方)的对联,请你帮他找出来。(2分) A.绿水亭前罗带绕碧山窗外画屏开 B.立身以至诚为本读书以明理为先 C.满字一如心得月梵言半偈舌生莲 D.座右图书娱画景庭前松柏蕴春风 5.下面是四位同学游览故宫写下的参观感受,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恰当的 项是(2分) A.这座恢弘的宫殿,将皇权的威严铸造在一砖一瓦之间。 B.故宫那朱墙黄瓦,光辉夺目:雕梁画栋,美轮美奂;一花一木,栩栩如生 C角楼如一位经历了风风雨雨的老人,见证了朝代的更迭,历史的变迁 D琉璃瓦本是泥土,经历火的考验,水的洗礼,才高居于故宫的屋顶。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 (一)默写。 6.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7.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 8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表现作者坚信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诗 句是 (二)阅读《水调歌头》,完成10、11题(共5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深深吸引。 (1)下面是同学们对李白书法作品的评价,其中不恰当 ...的一项是(2 分) A. 书法苍劲雄浑、气势飘逸,用笔纵放自 如,笔力劲健,收笔处一放开锋。 B. 字宽博开张,稚拙而放逸,其间架结构 参差跌宕,顾盼有情,奇趣无穷。 C. 作品体现了一种苍茫、浑厚之感,文中 大字小字、小字大字相互交错。 D. 书法的字体方正,结构匀称,用笔刚健 有力,开合有度。 李白《上阳台帖》 (2)《上阳台帖》是李白寻访道骨仙风的司马承桢时所作。李白一生交友丰富, 有很多诗是写给友人的,比如: , 。(写出 诗句)(2 分) 4.游览故宫时,一位同学找到四幅对联,记不清哪幅是贴在上书房(皇子读书的 地方)的对联,请你帮他找出来。(2 分) A.绿水亭前罗带绕 碧山窗外画屏开 B.立身以至诚为本 读书以明理为先 C.满字一如心得月 梵言半偈舌生莲 D.座右图书娱画景 庭前松柏蕴春风 5.下面是四位同学游览故宫写下的参观感受,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恰当的一 项是(2 分) A. 这座恢弘的宫殿,将皇权的威严铸造在一砖一瓦之间。 B.故宫那朱墙黄瓦,光辉夺目;雕梁画栋,美轮美奂;一花一木,栩栩如生。 C.角楼如一位经历了风风雨雨的老人,见证了朝代的更迭,历史的变迁。 D.琉璃瓦本是泥土,经历火的考验,水的洗礼,才高居于故宫的屋顶。 二、古诗文阅读(共 17 分) (一)默写。 6.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7.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 8.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表现作者坚信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诗 句是 , 。 (二)阅读《水调歌头》,完成 10、11 题(共 5 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 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淸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 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阅读划线词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句词在你脑海中呈现的是怎样 的画面。(3分) 11.在设计“欢饮达旦”这句的朗读时,同学们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应该用“热 切高昂”的语调,有人认为应该用“舒缓低沉”的语调。请你结合词的内容和 【链接材料】,给出朗读设计的建议并陈述理由。(2分) 答 【链接材料】 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 宋神宗煕宁九年,苏轼谪居密州,与胞弟苏辙已有七年未见。这年中秋,词人对 月畅饮,乘兴挥笔写下这首名篇。 (三)阅读《岳阳楼记》,完成12-14题。(共7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 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泂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 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 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 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 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 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丙】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岳阳楼记》) 1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连月不开 日出而林霏开B.得无异乎穷乏者得我与 C.属予作文以记之虚位以待 D.前人之述备矣德才兼备 13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是(2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翻译:我看那巴陵郡的盛大景象,全在洞庭湖上 理解:一个“观”更能表现出画面的聚焦感,把镜头集中于“洞庭一湖”,也 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精粹的一点 【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 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 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阅读划线词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句词在你脑海中呈现的是怎样 的画面。(3 分) 答: 11.在设计“欢饮达旦”这句的朗读时,同学们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应该用“热 切高昂”的语调,有人认为应该用“舒缓低沉”的语调。请你结合词的内容和 【链接材料】,给出朗读设计的建议并陈述理由。(2 分) 答: 【链接材料】 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 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谪居密州,与胞弟苏辙已有七年未见。这年中秋,词人对 月畅饮,乘兴挥笔写下这首名篇。 (三)阅读《岳阳楼记》,完成 12-14 题。(共 7 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 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 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 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 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 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 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丙】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岳阳楼记》) 1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连月不开. 日出而林霏开. B.得.无异乎 穷乏者得.我与 C.属予作文以.记之 虚位以.待 D.前人之述备.矣 德才兼备 13.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 是(2 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翻译:我看那巴陵郡的盛大景象,全在洞庭湖上。 理解:一个“观”更能表现出画面的聚焦感,把镜头集中于“洞庭一湖”,也 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精粹的一点。 【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翻译: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 相连,万里碧绿 理解:句式长短交错,于整齐中见变化,展现出一幅晴明亮丽的背景,衬托迁 客骚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情。 【丙】微斯人,吾谁与归? 翻译:(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 理解:作者以问句做结,表达了对心忧天下之人的敬慕和向往。 14结合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我国古代文人“家国情怀”的具体表现? (3分) 答 【链接材料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 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 发生! (宋代·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链接材料二】 郭橐驼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 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他植者根拳°而土易°, 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 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 日以离矣。故不我若①也。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回,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 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⑩,若甚怜焉⑩,而卒以祸⑩。旦暮吏 来,鸣鼓而聚之,击木⑩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⑩者,且不得暇,又何以 蕃吾生而安吾性耶⑩?故病四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节选自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注】①[蕃]多。②[窥伺效慕]暗中观察、效仿羡慕。③[天]天性,指自然生长规律。④[致其 性]使它的本性发展。⑤[拳]拳曲,伸张不开。⑥[易]更换。⑦[反是者]和这种(做法)相反, ⑧[恩]用心。⑨[爪其肤]用指甲划破树皮。⑩[本]这里指树干。①不我若]不如我。②[官 理]当官统治百姓。③[长人者]做官的。④[好烦其令]喜好多发政令。⑤[若甚怜焉]好像是 很怜爱(百姓)啊。⑩[而卒以祸]而终于给他们造成了灾祸。①[木]梆子。⑩[辍飧(sun) 饔(yong)以劳吏]停止吃饭来慰问官吏。回⑨[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又怎么能使我们繁衍生 息而安顿我们的身家性命呢?@[病]劳困 三、名著阅读(共5分) 15.艾青在《诗论》中说:诗的优劣不在于取材的大小、篇幅的长短,关键在于 怎样写,从怎样的角度看到世界。请结合《刈(yi)草的孩子》或者其他诗 人的诗作,谈谈你对这一特点的理解。(2分) 刈草的孩子 艾青 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
翻译: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 相连,万里碧绿。 理解:句式长短交错,于整齐中见变化,展现出一幅晴明亮丽的背景,衬托迁 客骚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情。 【丙】微斯人,吾谁与归? 翻译:(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 理解:作者以问句做结,表达了对心忧天下之人的敬慕和向往。 14.结合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我国古代文人“家国情怀”的具体表现? (3 分) 答: 【链接材料一】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 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 发生! (宋代·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链接材料二】 郭橐驼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①。他植者虽窥伺效慕②, 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能顺木之天③以致其性④焉尔。他植者根拳⑤而土易⑥, 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⑦,则又爱之太恩⑧,忧之太勤。旦视 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⑨以验其生枯,摇其本⑩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 日以离矣。故不我若⑪也。”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⑫,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 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⑬好烦其令⑭,若甚怜焉⑮,而卒以祸⑯。旦暮吏 来,鸣鼓而聚之,击木⑰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⑱者,且不得暇,又何以 蕃吾生而安吾性耶⑲?故病⑳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节选自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注】① [蕃]多。 ② [窥伺效慕]暗中观察、效仿羡慕。 ③ [天]天性,指自然生长规律。 ④[致其 性]使它的本性发展。 ⑤[拳]拳曲,伸张不开。 ⑥[易]更换。 ⑦[反是者]和这种(做法)相反。 ⑧[恩]用心。 ⑨[爪其肤]用指甲划破树皮。 ⑩[本]这里指树干。 ⑪[不我若]不如我。 ⑫ [官 理]当官统治百姓。 ⑬ [长人者]做官的。 ⑭[好烦其令]喜好多发政令。 ⑮[若甚怜焉]好像是 很怜爱(百姓)啊。 ⑯[而卒以祸]而终于给他们造成了灾祸。 ⑰[木]梆子。 ⑱ [辍飧(sūn) 饔(yōng)以劳吏]停止吃饭来慰问官吏。 ⑲[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又怎么能使我们繁衍生 息而安顿我们的身家性命呢? ⑳[病]劳困 三、名著阅读(共 5 分) 15.艾青在《诗论》中说:诗的优劣不在于取材的大小、篇幅的长短,关键在于 怎样写,从怎样的角度看到世界。请结合《刈(yì)草的孩子》或者其他诗 人的诗作,谈谈你对这一特点的理解。(2 分) 刈草的孩子 艾 青 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
刈草的孩子无声地刈草, 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 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 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 在草丛里我们只看见 只盛草的竹篓,几堆草, 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 九四O年 答 16.在一部古典小说中,常有看似相同的故事,然而细处不同,人物的个性也就 不同。这样的重复读来并不使人感觉厌烦,却有耳目一新之感。请你结合读过的 古典小说加以说明。(3分) 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22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19题。(共8分) 【材料一】 科学、实用、环保的快递包装设计是从源头减少快递包装废弃物的关键环节。 包装设计应考虑可拆卸、易压缩、易折叠、无污染等性能,不仅利于运输、回收, 更能节省人力资源。 2014年美国加州大学学生设计了一款超级实用的瓦楞纸板包装。这款设计 是在瓦楞纸上压出格子压痕。使用时依据物品的现状随意卷曲,想要什么形状就 折叠成什么形状。包装物品不浪费任何空间。瓦楞纸板包装的封口还自带双面胶, 两三秒内就能组装成形。拆卸尤其便捷,几乎可以实现秽拆,因为在箱子的底部 有巧妙设计的机关,用力一按,整个箱子即刻 。这个设计一经问世,就被 快递公司纷纷预订。 【材料二】 上世纪90年代初,法国政府制定《包装条例》,强制包装生产商、销售商对 包装的回收共同负责。《条例》提出包装废弃物的管理按照“减量化、再利用、 再循环、最终 ”的顺序进行,并设定了不同包装废弃物的回收时限,以便 集中中转。 条例》还制定了包装废弃物从收集到最终处置的量化标准,比如规定80%的 包装废弃物和100%的运输包装必须回收利用。回收量化使包装处理的每个环节 都有具体标准可依。 法国在1994年又出台《包装废弃物运输法》,以法律程序强制消费者回攻包 装废弃物。规定将废弃的包装物主动交给生产商或销售商回收处理是人们的义务。 【材料三】 商品包装印有“绿点”标志,表明此产品制造商已向DSD(德国专门对包装 废弃物回收利用的公益民间组织)系统支付商品包装回收费。DSD系统将负责建 设废弃物收集网络,并在适合的区堿放置收集箱。居民从收集箱免费领取DSD 系统的黄色垃圾袋后,将带有DSD绿标的废弃物分类装入黄色专业垃圾袋。DSD
刈草的孩子无声地刈草, 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 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 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 在草丛里我们只看见: 一只盛草的竹篓,几堆草, 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 一九四〇年 答: 16.在一部古典小说中,常有看似相同的故事,然而细处不同,人物的个性也就 不同。这样的重复读来并不使人感觉厌烦,却有耳目一新之感。请你结合读过的 古典小说加以说明。(3 分) 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 22 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7-19 题。(共 8 分) 【材料一】 科学、实用、环保的快递包装设计是从源头减少快递包装废弃物的关键环节。 包装设计应考虑可拆卸、易压缩、易折叠、无污染等性能,不仅利于运输、回收, 更能节省人力资源。 2014 年美国加州大学学生设计了一款超级实用的瓦楞纸板包装。这款设计 是在瓦楞纸上压出格子压痕。使用时依据物品的现状随意卷曲,想要什么形状就 折叠成什么形状。包装物品不浪费任何空间。瓦楞纸板包装的封口还自带双面胶, 两三秒内就能组装成形。拆卸尤其便捷,几乎可以实现秒拆,因为在箱子的底部 有巧妙设计的机关,用力一按,整个箱子即刻 。这个设计一经问世,就被 快递公司纷纷预订。 【材料二】 上世纪 90 年代初,法国政府制定《包装条例》,强制包装生产商、销售商对 包装的回收共同负责。《条例》提出包装废弃物的管理按照“减量化、再利用、 再循环、最终 ”的顺序进行,并设定了不同包装废弃物的回收时限,以便 集中中转。 《条例》还制定了包装废弃物从收集到最终处置的量化标准,比如规定 80%的 包装废弃物和 100%的运输包装必须回收利用。回收量化使包装处理的每个环节 都有具体标准可依。 法国在 1994 年又出台《包装废弃物运输法》,以法律程序强制消费者回收包 装废弃物。规定将废弃的包装物主动交给生产商或销售商回收处理是人们的义务。 【材料三】 商品包装印有“绿点”标志,表明此产品制造商已向 DSD(德国专门对包装 废弃物回收利用的公益民间组织)系统支付商品包装回收费。DSD 系统将负责建 设废弃物收集网络,并在适合的区域放置收集箱。居民从收集箱免费领取 DSD 系统的黄色垃圾袋后,将带有 DSD 绿标的废弃物分类装入黄色专业垃圾袋。D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