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谷区2015年初中毕业会考暨初三统练(二) 语文试卷 基础·运用(共23分) (一)选择。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 笔把对应题目的字母涂黑涂满。(共1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共8分) 月亮是中国文人最青睐的自然天体之一。自然美是月亮文化的基本内涵,素月流天,它 的圆满丰盈,抑或残缺不全,都给人们以美感享受,月亮的这种自然美使古今无数文人为之 倾倒;而月亮的清幽明亮、( cheng)明皎洁,似乎也颇迎合人们含蓄温婉、清澈高洁的精 神_①,所以月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文学韵味的文化符号之一。随着远古以来先民 对月亮文化的解读,_②,对其认识也日渐丰富深刻。民间还因月亮文化而衍生出中 秋节、月亮节、拜月等百余种风俗,可以说,月亮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丰富、 最美丽的文化之一,月亮也成为最美的文化符号之一。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描述月亮自然美、 哲学美的作品不计其数;同是一轮月,文人_(jian)赏其美与借之寄托情怀,僧家则寓佛 法禅机于其中,哲学家则从中 宇宙人生的奧秘 中国古代文学中很早就出现了月亮意象,可谓联想丰富,色彩缤纷,意蕴丰厚。关于月 亮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更是家喻户晓。与月亮相关的诗词文学作品浩若烟海。如:与月 亮相关的诗文“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对联“仲秋赏月名泉畔,元夜吟风古寺前” 谜语“画时圆,写时方,冬天短,夏天长”等数不胜数。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依据拼音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倾倒(qing)皎洁(jiao)橙明 B.倾倒(qing) 皎洁(jiao)鉴赏 C.倾倒(qing)皎洁(jao)澄明 D.倾倒(qing)皎洁(jido)签赏 (2)根据语意,依次在横线①②③处填入词语、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追求 不断赋予月亮以哲学内涵和情感积淀追寻 B.追寻 不断赋予月亮以情感积淀和哲学内涵追求 C.追求 不断赋予月亮以情感积淀和哲学内涵 追寻 D.c追寻 不断赋予月亮以哲学内涵和情感积淀 追求 (3)月亮文化具有典型的神话意蕴。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家喻户晓,除此之 外,下面的神话故事中与月亮有关的一项是(2分) A.精卫填海 B.夸父逐日 C.女娲补天D.吴刚折桂 (4)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它的来源十分丰富。下面有关月亮的成语出自历史典故 的一项是(2分) A.海底捞月 B.闭月羞花 C.月明星稀D.众星捧月 2.在我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发展中,产生了很多的传统节日和习俗,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灿 烂文化的表现。下面4幅图展示的都是传统节日的习俗,请选出不是元宵节习俗的一项(2 分)
北京市平谷区 2015 年初中毕业会考暨初三统练(二) 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共 23 分) (一)选择。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 笔把对应题目的字母涂黑涂满。(共 10 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共 8 分) 月亮是中国文人最青睐的自然天体之一。自然美是月亮文化的基本内涵,素月流天,它 的圆满丰盈,抑或残缺不全,都给人们以美感享受,月亮的这种自然美使古今无数文人为之 倾.倒; 而月亮的清幽明亮、(chéng)明皎.洁,似乎也颇迎合人们含蓄温婉、清澈高洁的精 神 ① ,所以月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文学韵味的文化符号之一。随着远古以来先民 对月亮文化的解读, ② ,对其认识也日渐丰富深刻。民间还因月亮文化而衍生出中 秋节、月亮节、拜月等百余种风俗,可以说,月亮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丰富、 最美丽的文化之一,月亮也成为最美的文化符号之一。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描述月亮自然美、 哲学美的作品不计其数; 同是一轮月,文人(jiàn)赏其美与借之寄托情怀,僧家则寓佛 法禅机于其中,哲学家则从中 ③ 宇宙人生的奥秘。 中国古代文学中很早就出现了月亮意象,可谓联想丰富,色彩缤纷,意蕴丰厚。关于月 亮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更是家喻户晓。与月亮相关的诗词文学作品浩若烟海。如:与月 亮相关的诗文“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对联“仲秋赏月名泉畔,元夜吟风古寺前”; 谜语“画时圆,写时方,冬天短,夏天长”等数不胜数。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依据拼音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倾倒(qǐng) 皎洁(jiāo) 橙明 B.倾倒(qīng) 皎洁(jiǎo) 鉴赏 C.倾倒(qǐng) 皎洁(jiāo) 澄明 D.倾倒(qīng) 皎洁(jiǎo) 签赏 (2)根据语意,依次在横线①②③处填入词语、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 追求 不断赋予月亮以哲学内涵和情感积淀 追寻 B. 追寻 不断赋予月亮以情感积淀和哲学内涵 追求 C. 追求 不断赋予月亮以情感积淀和哲学内涵 追寻[ 来源: Z x xk .Co m] D. 追寻 不断赋予月亮以哲学内涵和情感积淀 追求 (3)月亮文化具有典型的神话意蕴。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家喻户晓,除此之 外,下面的神话故事中与月亮有关的一项是(2 分) A.精卫填海 B.夸父逐日 C.女娲补天 D.吴刚折桂 (4)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它的来源十分丰富。下面有关月亮的成语出自历史典故 的一项是(2 分) A.海底捞月 B.闭月羞花 C.月明星稀 D.众星捧月 2.在我国五千年的传统文 化发展中,产生了很多的传统节日和习俗,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灿 烂文化的表现。下面 4 幅图展示的都是传统节日的习俗,请选出不是元宵节习俗的一项(2 分)
e (二)补写(2分) 3.下面是一副有关传统节日的对联的上联,请补写出跟月亮有关的传统节日的下联,并用规 范的正楷抄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中。(2分) 上联:五月端阳春穗黄下 (三)填空(共11分) 4.默写(共6分 (1)左牵黄,右擎苍 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1分) (2)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1分) (3)《望岳》中的“ ”与《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 在最高层”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4)月亮文化具有深厚的象征意蕴。请写出你积累的古诗中以“月亮”为意象,表达诗人 思乡之情的诗句 。(不能填上面语境中出现过的诗句)(2分) 5.名著阅读(共5分)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历来文学作品中,就有许多关于描写元宵节的佳作。《三国 演义》中的“元宵节”讨伐国贼,五臣死节最悲惨。元宵之夜,许都城 情节), 可谓是古代最悲惨的元宵节。《水浒传》中的“元宵节”刀光剑影,打打杀杀最热闹。其 中一个故事描写的是大名府的元宵节 (人名)火烧翠云楼、吴用智取大名府, 从中可以看出吴用③的性格特征。《西游记》中的“元宵节”火树银花,异国风情 最出彩。。④—_(地名)元宵节,唐僧师徒四人进城观看灯会。青龙山玄英洞的三个妖精 化作一阵清风将唐僧摄到洞中。于是,_⑤_(情节),师徒四人得以继续前往西天取经。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6-9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 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干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 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 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①。孙叔敖正 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日:“楚王不知臣之不肖②,使臣受吏民之垢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 岂有说乎?”父日:“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 知足者患处之④。”孙叔敖再拜日:“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日:“位已高而意益下⑤ 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选自《贾谊集》) 【注释】
A B D C (二)补写(2 分) 3.下面是一副有关传统节日的对联的上联,请补写出跟月亮有关的传统节日的下联,并用规 范的正楷抄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中。(2 分) 上联:五月端阳春穗黄 下联: (三)填空(共11 分) 4.默写(共 6 分) (1)左牵黄,右擎苍, ,千骑卷平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1 分) (2)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1 分) (3)《望岳》中的“ , ”与《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 在最高层”有异曲同工之妙。(2 分) (4)月亮文化具有深厚的象征意蕴。请写出你积累的古诗中以“月亮”为意象,表达诗人 思乡之情的诗句 , 。(不能填上面语境中出现过的诗句)(2 分) 5.名著阅读(共 5 分)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历来文学作品中,就有许多关于描写元宵节的佳作。《三国 演义》中的“元宵节”讨伐国贼,五臣死节最悲惨。元宵之夜,许都城 ① (情节), 可谓是古代最悲惨的元宵节。《 水浒传》中的“元宵节”刀光剑影,打打杀杀最热闹。其 中一个故事描写的是大名府的元宵节, ② (人名)火烧翠云楼、吴用智取大名府, 从中可以看出吴用 ③ 的性格特征。《西游记》中的“元宵节”火树银花,异国风情 最出彩。 ④ (地名)元宵节,唐僧师徒四人进城观看灯会。青龙山玄英洞的三个妖精 化作一阵清风将唐僧摄到洞中。于是, ⑤ (情节),师徒四人得以继续前往西天取经。 二、文言文阅读(共 12 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 6-9 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 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 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 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①。孙叔敖正 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②,使臣受吏民之垢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 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 知足者患处之④。”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⑤, 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选自《贾谊集》) 【注释】
①吊:慰问、吊唁。②肖:品行不好。③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④ 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⑤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入朝见威王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 B.皆以美于徐公国吏民皆来贺 C.闻寡人之耳者愿闻余教 D.朝服衣冠 老父衣粗衣冠白冠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期年之后 期年: (2)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翻译: (2)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翻译: 9.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 请说说理由。(4分) 、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阅读《鹤》,完成第10-13题。(共13分) 鹤 陆蠡 一个初冬的薄暮,弟弟气喘吁吁地从外边跑进来,告诉我邻哥儿捉得一只鸟,长脚尖喙, 头有缨冠,羽毛洁白。“大概是白鹤吧。〃他说。他的推测是根据书本上和商标上的图画, 还掺加一些想象的成分。我们从未见过白鹤,但是对于鹤的品性似乎非常明了:鹤是清高 的动物,鹤是长寿的动物,鹤是能唳的动物,鹤是善舞的动物,鹤象征正直,鹤象征淡泊…. 鹤是隐士的伴侣,帝王之尊所不能屈的…… 当我们看见它的时候,它的脚上系了一条粗绳,被一个孩子牵在手中,翅膀上殷然有 滴血痕,染在白色的羽毛上,他们告诉我这是枪伤。瞧它那种耿介不屈的样子,一任孩子们 挑逗,一动也不动,我们立刻便寄予很大的同情。我便请求他们把它交给我们豢养,答应他 们随时可以到我家里观看,只要不伤害它。大概他们玩得厌了,便毫不为难地应允了
①吊:慰问、吊唁。②肖:品行不好。 ③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④ 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⑤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入朝见.威王 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 B.皆.以美于徐公 一国吏民皆.来贺 C.闻.寡人之耳者 愿闻.余教 D.朝服衣.冠 老父衣.粗衣冠白冠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 分) (1)期年..之后 期年: (2)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 去: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 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翻译: (2)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翻译: 9.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 请说说理由。(4 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共 35 分) (一)阅读《鹤》,完成第 10-13 题。(共 13 分) 鹤 陆蠡 一个初冬的薄暮,弟弟气喘吁吁地从外边跑进来,告诉我邻哥儿捉得一只鸟,长脚尖喙, 头有缨冠,羽毛洁白。“大概是白鹤吧。”他说。他的推测是根据书本上和商标上的图画, 还掺加一些想象的成分。我们从未见过白鹤,但是对于鹤的品性似乎非常明了:鹤是 清高 的动物,鹤是长寿的动物,鹤是能唳的动物,鹤是善舞的动物,鹤象征正直,鹤象征淡泊…… 鹤是隐士的伴侣,帝王之尊所不能屈的…… 当我们看见它的时候,它的脚上系了一条粗绳,被一个孩子牵在手中,翅膀上殷然有一 滴血痕,染在白色的羽毛上,他们告诉我这是枪伤。瞧它那种耿介不屈的样子,一任孩子们 挑逗,一动也不动,我们立刻便寄予很大的同情。我便请求他们把它交给我们豢养,答应他 们随时可以到我家里观看,只要不伤害它。大概他们玩得厌了,便毫不为难地应允了
我们兴高采烈地把受伤的鸟抱回来,放在院子里。复拿水和饭粒放在它的面前。看它不 饮不食,料是惊魂未定,所以便叫跟来的孩子们跑开,让它孤独地留在院子里。 第二天一早,我们便起来观看这成为我们豢养的鸟。它的样子的确相当漂亮,瘦长的脚 走起路来大模大样,像个“宰相步”。它的头上有一簇缨毛,略带黄色,尾部很短。只是 老是缩着头颈,用金红色的眼睛斜看着人 昨晚放在盂里的水和饭粒,仍是原封不动。鹤是吃什么的呢?人们都不知道,书本上也 不曾提起。“从它的长脚着想,它应当是吃鱼的。”弟弟也赞同我的意见。我们把鱼放在它 的前面,看它仍是趑趄踌躇,便捉住它,拿一尾鱼喂进去。看它一直咽下,并没有显出不舒 服,知道我们的猜想是对的了,便高兴得了不得。而更可喜的,是隔了不久以后,它自动到 水盂里捞鱼来吃了。 从此我和弟弟的生活便专于捉鱼饲鹤了。它渐渐和我们亲近,见我们进来的时候,便拐 着长脚走拢来,向我们乞食。我们时常约邻家的孩子来看我们的白鹤,向他们讲些“鹤乘轩 梅妻鹤子”的故事。受了父亲过分称誉隐逸者流的影响,羡慕清高的意思是有的,养鹤不 过是其一端罢了。 我们始终不曾听到它长唳一声,不曾看到它做起舞的姿势。它的翅膀虽已痊愈,可是并 没有飞扬他去的意思。一天舅父到我家里,在园中看到我们的鹤,他皱皱眉头说道 把这长脚鹭鸶养在这里干什么? 什么,长脚鹭鸶?”我惊讶地问。 是的。长脚鹭鸶,书上称为“白鹭的。唐诗里‘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白鹭。 “白鹭!″啊!我的鹤!
我们兴高采烈地把受伤的鸟抱回来,放在院子里。复拿水和饭粒放在它的面前。看它不 饮不食,料是惊魂未定,所以便叫跟来的孩子们跑开,让它孤独地留在院子里。 第二天一早,我们便起来观看这成为我们豢养的鸟。它的样子的确相当漂亮,瘦长的脚, 走起路来大模大样,像个“宰相步”。它的头上有一簇缨毛,略带黄色,尾部很短。只是 老是缩着头颈,用金红色的眼睛斜看着人。 昨晚放在盂里的水和饭粒,仍是原封不动。鹤是吃什么的呢?人们都不知道,书本上也 不曾提起。“从它的长脚着想,它应当是吃鱼的。”弟弟也赞同我的意见。我们把鱼放在它 的前面,看它仍是趑趄踌躇,便捉住它,拿一尾鱼喂进去。看它一直咽下,并没有显出不舒 服,知道我们的猜想是对的了,便高兴得了不得。而更可喜的,是隔了不久以后,它自动到 水盂里捞鱼来吃了。 从此我和弟弟的生活便专于捉鱼饲鹤了。它渐渐和我们亲近,见我们进来的时候,便拐 着长脚走拢来,向我们乞食。我们时常约邻家的孩子来看我们的白鹤,向他们讲些“鹤乘轩” “梅妻鹤子”的故事。受了父亲过分称誉隐逸者流的影响,羡慕清高的意思是有的,养鹤不 过是其一端罢了。 我们始终不曾听到它长唳一声,不曾看到它做起舞的姿势。它的翅膀虽已痊愈,可是并 没有飞扬他去的意思。一天舅父到我家里,在园中看到我们的鹤,他皱皱眉头说道: “把这长脚鹭鸶养在这里干什么?” “什么,长脚鹭鸶?”我惊讶地问。 “是的。长脚鹭鸶,书上称为‘白鹭’的。唐诗里‘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白鹭。” “白鹭!”啊!我的鹤!
到这时候我才想到它怪爱吃鱼的理由,原来是水边的鹭啊!我失望而且懊丧了。我的虚 荣心受了欺骗。我的“清高”,我的“风雅”,都随同鹤变成了鹭,成为可笑的题材了。舅 父接着说 鹭肉怪腥臭,又不好吃 懊丧转为恼怒,我于是决定把这骗人的食客逐出,把假充的隐士赶走。我拳足交加地高 声逐它。它不解我的感情的突变,徘徊瞻顾,不肯离开。我拿竹帘打它,打在它洁白的羽毛 上,它才带飞带跳地逃走。我把它一直赶到很远,到看不见自己的园子的地方为止 次晨踏进园子的时候,被逐的食客依然宿在原处。好像忘了昨天的鞭挞,见我走近时依 然做出亲热的样子。这益发触了我的恼怒。我把它捉住,越过溪水,穿过溪水对岸的松林 复渡过松林前面的溪水,把它放在沙滩上,自己迅速回来。心想松林遮断了视线,它一定认 不得原路跟踪回来的。果然以后几天内园子内便少了这位贵客了。 几天后路过一个猎人他的枪杄上挂着一只长脚鸟我一眼便认得是我们曾经豢养的鹭。 这回子弹打中了头颈,已经死了。它的左翼上赫然有着结痂的创疤。我忽然难受起来,问道 你的长脚鹭鸶是哪里打来的?” “就在那松林前面的溪边上。 “鹭鸶肉是腥臭的,你打它干什么? 我不过玩玩罢了。 是飞着打还是站着的时候打的? 是走着的时候打的。它看到我的时候,不但不怕,还拍着翅膀向我走近哩。〃 因为我养过它,所以不怕人。 “真的么? 它左翼上还有一个伤疤,我认得的
到这时候我才想到它怪爱吃鱼的理由,原来是水边的鹭啊!我失望而且懊丧了。我的虚 荣心受了欺骗。我的“清高”,我的“风雅”,都随同鹤变成了鹭,成为可笑的题材了。舅 父接着说: “鹭肉怪腥臭,又不好吃。” 懊丧转为恼怒,我于是决定把这骗人的食客逐出,把假充的隐士赶走。我拳足交加地高 声逐它。它不解我的感情的突变,徘徊瞻顾,不肯离开。我拿竹帘打它,打在它洁白的羽毛 上,它才带飞带跳地逃走。我把它一直赶到很远,到看不见自己的园子的地方为止。 次晨踏进园子的时候,被逐的食客依然宿在原处。好像忘了昨天的鞭挞,见我走近时依 然做出亲热的样子。这益发触了我的恼怒。我把它捉住,越过溪水,穿过溪水对岸的松林, 复渡过松林前面的溪水,把它放在沙滩上,自己迅速回来。心想松林遮断了视线,它一定认 不得原路跟踪回来的。果然以后几天内园子内便少了这位贵客了。 几天后路过一个猎人,他的枪杆上挂着一只长脚鸟。我一眼便认得是我们曾经豢养的鹭。 这回子弹打中了头颈,已经死了。它的左翼上赫然有着结痂的创疤。我忽然难受起来,问道: “你的长脚鹭鸶是哪里打来的?” “就在那松林前面的溪边上。” “鹭鸶肉是腥臭的,你打它干什么?” “我不过玩玩罢了。” “是飞着打还是站着的时候打的?” “是走着的时候打的。它看到我的时候,不但不怕,还拍着翅膀向我走近哩。” “因为我养过它,所以不怕人。” “真的么?” “它左翼上还有一个伤疤,我认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