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1复合材料的定义、分类和特点在汽车工业发达国家,一些小批量生产的高档汽车及赛车已使用了采用碳纤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成的主承力结构件,其强度、刚性及其他各项性能指标均可与传统的金属材料部件相媲美,同时重量也大为减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Logo 在汽车工业发达国家,一些小批量生产的高档汽车及赛车已使用了采用 碳纤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成的主承力结构件,其强度、刚性及其他各 项性能指标均可与传统的金属材料部件相媲美,同时重量也大为减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1复合材料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87.1复合材料的定义、分类和特点高性能Verton复合材料无机复合材料的拱棚玻璃纤维增强尼龙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无机复合材料的拱棚 Logo 高性能Verton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增强尼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1复合材料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87.2复合材料的复合理论7.2复合材料的复合理论7.2.1复合原则7.2.2复合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2.1 复合原则 7.2.2 复合方法 7.2 复合材料的复合理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2 复合材料的复合理论
87.2复合材料的复合理论7.2.1复合原则(一)、材料组元的选择根据性能选择组成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和增强材料。首先,要明确哪种组元主要起承受载荷的作用,它必须具有高强度和高模量。其次,除考虑性能要求外,应该考虑组成复合材料的各组元之间的容性,包括物理、化学、力学等性能的相容,使材料各组元彼此和谐地共同发挥作用。其三,应考虑复合材料各组元之间的浸润性,使增强材料与基体之间达到比较理想的具有一定结合强度的界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2.1复合原则 (一)、 材料组元的选择 根据性能选择组成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和增强材料。 首先,要明确哪种组元主要起承受载荷的作用,它必须具有高强度和 高模量。 其次,除考虑性能要求外,应该考虑组成复合材料的各组元之间的相 容性,包括物理、化学、力学等性能的相容,使材料各组元彼此和谐 地共同发挥作用。 其三,应考虑复合材料各组元之间的浸润性,使增强材料与基体之间 达到比较理想的具有一定结合强度的界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2 复合材料的复合理论
87.2复合材料的复合理论(二)、制备方法的选择(1)应该考虑所选的工艺方法对材料组元的损伤最小:(2)应考虑任何形式的增强材料(纤维、晶须、颗粒)均匀分布或按预设计要求规则排列:(3)应考虑最终形成的复合材料在性能上达到充分发挥各组元的作用,而且各组元保留固有的特性:(4)应考虑复合材料的性能/价格比,尽可能采用简便易行的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应该考虑所选的工艺方法对材料组元的损伤最小; (2)应考虑任何形式的增强材料(纤维、晶须、颗粒)均 匀分布或按预设计要求规则排列; (3)应考虑最终形成的复合材料在性能上达到充分发挥各 组元的作用,而且各组元保留固有的特性; (4)应考虑复合材料的性能/价格比,尽可能采用简便易 行的工艺。 Logo (二)、制备方法的选择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2 复合材料的复合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