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尹师鲁第一书 欧阳修
与尹师鲁第一书 欧阳修
学习目标 1.理解文意,体会作者的泰然心境和对朋友 的情意。 2.品味平淡自然的小品格调
学习目标 1.理解文意,体会作者的泰然心境和对朋友 的情意。 2.品味平淡自然的小品格调
简介《与髙司谏书》,了解背景。 k侃然正色,论前世事,历历可听,褒贬是非, 无一谬说。噫!持此辩以示人,孰不爱之?虽予亦疑足 下真君子也。,今者推其实迹而较之,然后决知足下 非君子也。 大夫力所不敢为,乃愚者之不逮;以智文其过,此君子 之贼。 是天子骤用不贤之人?夫使天子待不贤以为贤,是聪 明有所未尽。足下身为司谏,乃耳目之官,当其骤用时, 何不一为天子辨其不贤,反默默无一语;待其自败,然 后随而非之。若果贤邪? 大昨日安道贬官,师鲁待罪,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 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
简介《与高司谏书》,了解背景。 *侃然正色,论前世事,历历可听,褒贬是非, 无一谬说。噫!持此辩以示人,孰不爱之?虽予亦疑足 下真君子也。……今者推其实迹而较之,然后决知足下 非君子也。 *夫力所不敢为,乃愚者之不逮;以智文其过,此君子 之贼。 *是天子骤用不贤之人?夫使天子待不贤以为贤,是聪 明有所未尽。足下身为司谏,乃耳目之官,当其骤用时, 何不一为天子辨其不贤,反默默无一语;待其自败,然 后随而非之。若果贤邪? *昨日安道贬官,师鲁待罪,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 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1-4段):从分别时受骗失约说起, 叙述离京赴贬途中的情景以及对老朋友的挂念。 第二部分(5-8段):集中写自己被贬之后的思 想 其一,把言事得罪朝廷视为固然,不后悔自己 “极愤而切责”的行为,认为“得罪虽死,不为 亲” 其二,决定直面人生,勇对逆境,既不“戚戚怨 嗟”,也不“傲逸狂醉”,勤官慎职,坚守正道, 始终不渝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1-4段):从分别时受骗失约说起, 叙述离京赴贬途中的情景以及对老朋友的挂念。 第二部分(5-8段):集中写自己被贬之后的思 想: 其一,把言事得罪朝廷视为固然,不后悔自己 “极愤而切责”的行为,认为“得罪虽死,不为忘 亲” 。 其二,决定直面人生,勇对逆境,既不“戚戚怨 嗟”,也不“傲逸狂醉”,勤官慎职,坚守正道, 始终不渝
三疑三答 疑:疑修有自疑之意 答:自决不复疑也。 二疑:师鲁又云暗于朋友 二答:已知其非君子,发于极愤而切责之, 非以朋友待之也 疑:师鲁又云非忘亲 三答:得罪虽死,非为忘亲,此事须相见, 可尽其说也 核心内容:解释自己并非“暗于朋友”,所作所为 理智冷静,态度鲜明,立场坚定
三疑三答 一疑:疑修有自疑之意 一答:自决不复疑也。 二疑:师鲁又云暗于朋友 二答:已知其非君子,发于极愤而切责之, 非以朋友待之也 三疑:师鲁又云非忘亲 三答:得罪虽死,非为忘亲,此事须相见, 可尽其说也 核心内容:解释自己并非“暗于朋友”,所作所为 理智冷静,态度鲜明,立场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