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意拿走公家的财产。总之,尽管现代经济学不排除利他性假设,利己性假设不 仅现实,合理,并且假设有误所造成的风险要小得多。 在经济学中,比利己更强的行为假设是人的理性假设,也就是最优化假设。 什么是”理性"”?理性意味着:每个人、每个企业都会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争取自 身的最大利益。对于消费者而言,理性行为就是用自己有限的收入最大限度地满 足个人的欲望。对于企业而言,理性行为就是在给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选择最 佳的投入产出组合以取得最大的利润或经济效益。尽管理性假设不完全真实,但 与现实基本接近,至少从长远来看是如此。比如,作为一个竞争性企业,如果总 是不追求利润最大化,终究它就会被淘汰。另外,前面谈到的卢卡斯所开创的新 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对经济人行为所作出的理性预期假设:经济人会有意识地搜集 一切与自己经济活动有关的经济信息,并对此作出最合理的反应。这一假设意味 着大众会有意识地了解经济环境的变化,并根据这种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经济行 为。即中国老百姓所说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人们往往会通过这种博弈 行为方式,将政策的效应抹除或减轻。理性预期假设看来在当前中国也是比较合 乎现实的。博弈论就是一门专门研究在各种不同行为假设(如纳什均衡行为假设、 占优均衡假设等)下人们如何互动,并作出最佳决策的理论。 需要指出的是,由198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Herbert Simon)所 提出的有限理性假设并不是对理性假设作完全否定,而只是说明人们有时是健忘 的、冲动的、混乱的、有感情的和目光短浅的,不能真正地总是追求其最优目标。 尽管如此,有限理性假设仍然是指人的行为接近理性,是较弱的一种利己性假设, 在面对这样的主观局限性约束时,人们仍然是权衡取舍,选择尽可能好的结果。 当然,由于有限理性假设与理性假设的差异,经济学家会得出一些不同的理论结 果。以前看到国内一些学者,如汪丁丁教授,用有限理性这个假设来否定现代经 济学,将有限理性假设与理性假设对立起来,认为有限理性假设对现代经济学造 成了冲击。其实这是误解,这些人没有弄懂理性和有限理性的真正差别。就像前 面谈到的宏观经济学派的例子,由于经济环境假设的差异,导致了许多不同的宏 观经济学派,但人们并不认为新的宏观经济学派的产生会对现代经济学造成冲 击。科学总是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和理性行为假设一样,有限理性假设也是自利 行为假设的一种,只是后者是前者的推广和延拓,后者比前者更一般化,它包括 了前者作为一个特殊情况,根本谈不上有限理性否定或者推翻了现代经济学。这 就如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牛顿力学的推广和延拓一样,前者比后者更一般化, 但不能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或推翻了牛顿力学。 此外,在假设消费者的行为时,不是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是从最基本的偏好或 效用最大化出发。比如,传统的芝加哥学派就假定消费者行为是由向下倾斜的需 求曲线来表示。这也许是为什么张五常教授不承认存在着向上倾斜的需求曲线的
任意拿走公家的财产。总之,尽管现代经济学不排除利他性假设,利己性假设不 仅现实,合理,并且假设有误所造成的风险要小得多。 在经济学中,比利己更强的行为假设是人的理性假设,也就是最优化假设。 什么是"理性"? 理性意味着:每个人、每个企业都会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争取自 身的最大利益。对于消费者而言,理性行为就是用自己有限的收入最大限度地满 足个人的欲望。对于企业而言,理性行为就是在给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选择最 佳的投入产出组合以取得最大的利润或经济效益。尽管理性假设不完全真实,但 与现实基本接近,至少从长远来看是如此。比如,作为一个竞争性企业,如果总 是不追求利润最大化,终究它就会被淘汰。另外,前面谈到的卢卡斯所开创的新 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对经济人行为所作出的理性预期假设:经济人会有意识地搜集 一切与自己经济活动有关的经济信息,并对此作出最合理的反应。这一假设意味 着大众会有意识地了解经济环境的变化,并根据这种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经济行 为。即中国老百姓所说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人们往往会通过这种博弈 行为方式,将政策的效应抹除或减轻。理性预期假设看来在当前中国也是比较合 乎现实的。博弈论就是一门专门研究在各种不同行为假设(如纳什均衡行为假设、 占优均衡假设等)下人们如何互动,并作出最佳决策的理论。 需要指出的是,由 1980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Herbert Simon)所 提出的有限理性假设并不是对理性假设作完全否定,而只是说明人们有时是健忘 的、冲动的、混乱的、有感情的和目光短浅的,不能真正地总是追求其最优目标。 尽管如此,有限理性假设仍然是指人的行为接近理性,是较弱的一种利己性假设, 在面对这样的主观局限性约束时,人们仍然是权衡取舍,选择尽可能好的结果。 当然,由于有限理性假设与理性假设的差异,经济学家会得出一些不同的理论结 果。以前看到国内一些学者,如汪丁丁教授,用有限理性这个假设来否定现代经 济学,将有限理性假设与理性假设对立起来,认为有限理性假设对现代经济学造 成了冲击。其实这是误解,这些人没有弄懂理性和有限理性的真正差别。就像前 面谈到的宏观经济学派的例子,由于经济环境假设的差异,导致了许多不同的宏 观经济学派,但人们并不认为新的宏观经济学派的产生会对现代经济学造成冲 击。科学总是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和理性行为假设一样,有限理性假设也是自利 行为假设的一种,只是后者是前者的推广和延拓,后者比前者更一般化,它包括 了前者作为一个特殊情况,根本谈不上有限理性否定或者推翻了现代经济学。这 就如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牛顿力学的推广和延拓一样,前者比后者更一般化, 但不能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或推翻了牛顿力学。 此外,在假设消费者的行为时,不是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是从最基本的偏好或 效用最大化出发。比如,传统的芝加哥学派就假定消费者行为是由向下倾斜的需 求曲线来表示。这也许是为什么张五常教授不承认存在着向上倾斜的需求曲线的
原因。不过,在理论上至少存在着满足所有基本公理(假设)的偏好关系和效用函 数(如单调性,凸性及连续性),使效用最大化所导出的需求曲线是向上倾斜的, 并且这些公理假设也比较合乎现实地描述了经济人的消费行为。Mofatt(JME, 2002)在最近就给出这样的效用函数。这样,从理论上来说,偏好关系的基本行 为假设并不排除会导致出向上倾斜的需求曲线。事实上,只要商品是劣质品(即, 收入上升,消费量反而下降)并且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这在现实中是可能发 生的),就会得出需求曲线在某个部分是向上倾斜的。 3、给出制度安排 现代经济学分析框架中的第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给出制度安排,也即游戏规 则。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环境,面对不同行为方式的人们,往往需要采取不同 的因应对策或游戏规则。当情况及环境发生变化时,所采用的对策或游戏规则多 半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游戏规则的决定对做任何事情都非常的重要。不同的游 戏规则将导致人们不同的激励反应,不同的权衡取舍结果,从而可能导致非常不 同的结果。这对经济学的研究也同样成立,当经济环境确定后,人们需要决定经 济上的游戏规则,在经济学中称之为经济制度安排。现代经济学的任何一个理论 都要涉及到经济制度安排。现代经济学,特别是最近三十年来发展起来的经济机 制设计理论、信息经济学、最优合同理论和拍卖理论等,根据不同的经济环境和 行为假设,研究并给出大到整个国家、小到二人经济世界的各式各样的经济制度 安排,也即经济机制。5依赖于所讨论的问题,一个经济的制度安排可以是外生 给定,也可以是内生决定的。6 从对整个国家经济制度安排的选择来看,经济制度安排可以是市场经济制 度、指令性计划经济制度、混合经济制度、转轨经济制度或任何其它经济制度安 排。标准的现代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市场制度安排的。研究在市场制度下人们的权 衡取舍选择问题(如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以及研究在什么样的经济环境下市 场均衡存在,并对各种市场结构下的配置结果作出价值判断(判断的标准基于资 源配置是否最优、公平等等)。在这些研究中,市场制度安排假定是外生给定的。 将制度安排作为外生给定的好处是将问题单一化,以便将注意力集中于研究人们 的经济行为及人们是如何作出权衡取舍选择的。 当然,对制度安排的外生性假设在许多情况下不尽合理。如前所述,经济制 度安排应依赖于经济环境和人的行为方式,不同的经济环境和不同的行为方式应 给出不同的制度安排。例如,市场制度在许多情况下会失灵(即不能导致资源的 5经济机制、经济制度安排、经济制度、经济体系这些术语在文献中经常互用。不过,经济 体系可能包括面更广,经济制度其次,经济机制包括面最小。赫维兹将经济制度定义为经济 机制的集会。在本文中,经济机制等同于经济制度安排。 6当经济制度安排作为外生给定时,它也看成是经济环境的一部分:当它是内生决定时, 它就是典型的制度安排,而不是经济环境的一部分
原因。不过,在理论上至少存在着满足所有基本公理(假设)的偏好关系和效用函 数(如单调性,凸性及连续性) ,使效用最大化所导出的需求曲线是向上倾斜的, 并且这些公理假设也比较合乎现实地描述了经济人的消费行为。Mofatt(JME, 2002) 在最近就给出这样的效用函数。这样,从理论上来说,偏好关系的基本行 为假设并不排除会导致出向上倾斜的需求曲线。事实上,只要商品是劣质品(即, 收入上升,消费量反而下降) 并且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这在现实中是可能发 生的),就会得出需求曲线在某个部分是向上倾斜的。 3、给出制度安排 现代经济学分析框架中的第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给出制度安排,也即游戏规 则。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环境,面对不同行为方式的人们,往往需要采取不同 的因应对策或游戏规则。当情况及环境发生变化时,所采用的对策或游戏规则多 半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游戏规则的决定对做任何事情都非常的重要。不同的游 戏规则将导致人们不同的激励反应,不同的权衡取舍结果,从而可能导致非常不 同的结果。这对经济学的研究也同样成立,当经济环境确定后,人们需要决定经 济上的游戏规则,在经济学中称之为经济制度安排。现代经济学的任何一个理论 都要涉及到经济制度安排。现代经济学,特别是最近三十年来发展起来的经济机 制设计理论、信息经济学、最优合同理论和拍卖理论等,根据不同的经济环境和 行为假设,研究并给出大到整个国家、小到二人经济世界的各式各样的经济制度 安排,也即经济机制。5 依赖于所讨论的问题,一个经济的制度安排可以是外生 给定,也可以是内生决定的。6 从对整个国家经济制度安排的选择来看,经济制度安排可以是市场经济制 度、指令性计划经济制度、混合经济制度、转轨经济制度或任何其它经济制度安 排。标准的现代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市场制度安排的。研究在市场制度下人们的权 衡取舍选择问题(如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 以及研究在什么样的经济环境下市 场均衡存在,并对各种市场结构下的配置结果作出价值判断(判断的标准基于资 源配置是否最优、公平等等)。在这些研究中,市场制度安排假定是外生给定的。 将制度安排作为外生给定的好处是将问题单一化,以便将注意力集中于研究人们 的经济行为及人们是如何作出权衡取舍选择的。 当然,对制度安排的外生性假设在许多情况下不尽合理。如前所述,经济制 度安排应依赖于经济环境和人的行为方式,不同的经济环境和不同的行为方式应 给出不同的制度安排。例如,市场制度在许多情况下会失灵(即不能导致资源的 5 经济机制、经济制度安排、经济制度、经济体系这些术语在文献中经常互用。不过,经济 体系可能包括面更广,经济制度其次,经济机制包括面最小。赫维兹将经济制度定义为经济 机制的集会。在本文中,经济机制等同于经济制度安排。 6 当经济制度安排作为外生给定时,它也看成是经济环境的一部分;当它是内生决定时, 它就是典型的制度安排,而不是经济环境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