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诗两首—再别康桥 教学目标 1了解徐志摩及其诗歌创作。 EEETETET 2品味诗歌中的意象,领悟诗歌意境,体会诗人的真情和诗 歌的“三美”。 3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人对母校的绵绵深情,引发共鸣, 培养审美能力
诗两首——再别康桥 教学目标 第2课 1.了解徐志摩及其诗歌创作。 2.品味诗歌中的意象,领悟诗歌意境,体会诗人的真情和诗 歌的“三美”。 3.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人对母校的绵绵深情,引发共鸣, 培养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 1领悟诗情,获得情感体验; 重点品析新月派诗歌的“三 别 美”,感受诗歌的艺术性。 2培养学生通过诵读、比较 体悟诗人情感的鉴赏能力
重点难点 1.领悟诗情,获得情感体验; 重点品析新月派诗歌的“三 美”,感受诗歌的艺术性。 2.培养学生通过诵读、比较 体悟诗人情感的鉴赏能力
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 导入礼 徐志摩 “就我个人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徐志摩 这些是徐志摩对康桥的深情告白,因为康桥给了他诗歌的生命,因为只有在 康桥,他才体会到自由的呼吸。今天,我们就去体会徐志摩对母校的一份深情
导入 “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 礼。” ——徐志摩 “就我个人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徐志摩 这些是徐志摩对康桥的深情告白,因为康桥给了他诗歌的生命,因为只有在 康桥,他才体会到自由的呼吸。今天,我们就去体会徐志摩对母校的一份深情
课堂学习 知人论诗 1920年,徐志摩远涉重洋,来到英国康桥大学 (即剑桥大学)研究院进修。在这里,他度过了一生 中最幸福最自由的时光。他可以随意地选科听课,也 可以漫步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尽情地享受康河的 优美风光。 12年8月1徐志摩辞别剑桥启程回国。临行时,诗鸦 人留给康桥一首诗一—《康桥,再会吧》,以倾诉惜 别之情。1928年秋,徐志摩重到英国,心潮澎湃,在 归国途中,用饱蘸感情的笔墨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 诗篇《再别康桥》
知人论诗 课堂学习 1920年,徐志摩远涉重洋,来到英国康桥大学 (即剑桥大学)研究院进修。在这里,他度过了一生 中最幸福最自由的时光。他可以随意地选科听课,也 可以漫步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尽情地享受康河的 优美风光。 1922年8月徐志摩辞别剑桥启程回国。临行时,诗 人留给康桥一首诗——《康桥,再会吧》,以倾诉惜 别之情。1928年秋,徐志摩重到英国,心潮澎湃,在 归国途中,用饱蘸感情的笔墨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 诗篇《再别康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