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X线检查 322 二、USG检查 322 三,CT检查 22 四、MRI检在 …322 第二节影像观察与分析 323 一、X线平片… 32 二、SG 三、CT 323 四、MR 32 第三节疾病诊断 2 一、腹炎… 324 二、腹腔脓肿 325 三、腹膜肿店: 27 第八章腹镇后间陳… …329 第一节检查技术 t330 一、X线检查… 二、CT检在 330 三,USG检查 …330 四、R检查 第二节影像观察与分析 、X线… 330 三、USG ,33 四.MR1 …3 第三节疾病诊断 一,跑露后间隙炎症+ …33 二、腹膜后问晾肿瘤 …333 第五篇中枢神经系统与头颈部 第一章中枢神经系统… …335 第一节脑 4335 .135 一、检查技术… 33 一,影像观察与分析 三、疾病诊断 *340 第二节脊髓 一、检查技术 395 44351 二、影像视寒与分析 三、疾病诊断… 352 +355 第二章头颈部 8
第一节眼与眼眶… 一、检查技术、观察与分析 二、疾病诊断 351 第二节耳 358 、检查技术、观察与分析… 一东病诊新, 359 第三节鼻与鼻窦… 一,检查技术、魂察与分析 360 二、来病诊断 第四节鼻咽与喉… ,362 一、检查技术、观察与分析 …363 二。疾病诊断 36 第五节腮腺 …365 一、检查技术、观寒与分析 365 二、疾病诊断· 366 第六节颜面部 367 一,检查技术,观察与分析 367 二,疾病诊断4 368 第七节甲状腺和甲状旁腺 .370 一、检查技术、观察与分析… 370 二、疾病诊断… 371 第六篇介入放射学 第一章血管介入技术 …376 第一节经导管栓塞术· 376 一、栓塞物…叫 376 一检室物运送导管: 377 三,插管及栓骞技术 378 四、临宋应用… 3 五、栓塞治疗的反应与并发症 380 第二节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 一、球囊血管成形术 381 二,血管内支架 三、光血管成形术 四、动脉粥样痰切除术… 4383 第三节心脏膜狭窄经皮球囊成形术 ,384 ,。一尘据成形术+++ 二、韩动脉成形术…… ,385 三、主动脉港成形术: 第四节经导管药物灌注治疗
一、血管牧缩治疗… …386 二、化疗药物灌注治疗 4t44,387 三、动脉内溶栓治疗… 387 第五节其他血管介人技术 388 第二章非血管介入技术 第一节管腔狭窄扩张成形术 一、胃肠道狭窄… 二、胆道狭窄… 三、气管支气管狭窄 四、良性前列腺增生· 第二节经皮穿刺引流与抽吸术…39g 一、经皮经肝胆道引流… 9 二、经皮尿路引流… ...39d 三、囊肿、脓种经皮抽吸引流 第三节结石的介人处理: 444,395 一。日道统石,,… 448305 二、上尿路结石… 39 第四节经皮椎间盘脱出切吸术 .396 第五节经皮针刺活检4…36 一、活检针+ .306 二,经皮针刺活检的导向方法 三、格床应用: 英中名词对照 …38 参考读物… ·410 10
第一照 论 伦琴(Wilhelm Conrad Rontgen)1895年发现X线以后不久,X线就被用于对人体 进行检查,作疾病诊断,形成了放射诊断学(diagnostic adiogy)的新学科,并奠定了医 学影像学(medica imaging)的基础。至今效射诊断学仍是医学影像学中的重要内容, 应用普遗。20世纪50~60年代开始应用超声与核素扫描进行人体检查,出现了超声 成像(ultrasonography,USG)和Y闪烁成像(Y-scintigraphy)。0年代和80年代又相继 出现了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ray computed tomography,x-ray CT或CT),磁共振成 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发射体层成像(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ECT),包括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SPECT) 与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等新的成像技术。这样,仅 100年多一点的时间就形成了包括放射诊断的影像诊断学(diagnostic imaging)。虽然 各种成像技术的成像原理与方法不同,诊断价值与限度各异,但都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 官成像,借以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状况及病理变化,以达到诊断的目的,都属于活 体器官的视诊范畴,是特殊的诊断方法。0年代迅速兴起的介入放射学(erventio radioogy),即在影像监视下采集标本或对某些疾病进行治疗,使影像诊断学发展为医 学影像学的崭新局面。医学影像学不仅扩大了人体检查范围,提高了诊断水平,而且可 以对某些疾病进行治疗。这样,就大大地扩展了本学科的工作内容,并成为医疗工作中 的重要支柱。 近年来医学影像学发展非常迅速,医学影像学设备不断更新,检查技术不断完善 使医学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的效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有力地促进了临床医学的 发展。 建国0多年来,我回医学影像学有很大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在各医疗单 位都建有影像科室,已涌现出一大批包括颈士和博士的学科带头人或技术骨干。除了 X线诊断设备外,现代影像设备包括USG,CT,SPECT和MRI等先进设备已在较多的 医疗单位应用,PET也在少数较高的医疗中心使用。不论在影像检查技术和诊斯方面 或在介人放射学方面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影像诊断水平和介入治疗的疗效都有 明显提高。医学影像学科在医院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临床科室。医学影像学专业 的书刊种类繁多,在医疗、教学,科研、培养专业人才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 用。作为学术团体的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和各地分会有力的推动了国内和国际间的 学术交流。影像设备,包括常规的和先进的设备,如CT和MR设备以及诸如胶片, 显、定影剂和对比剂等,我国已能自行设计、生产或组装。可以肯定我国的医学影像事 -1
业必将有更大更快的发展,为我国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作出它应有的贡献 学习医学影像学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影像诊斯的主要依据或信息来源是图像。各种成像技术所获得的图像,不论是〉 线CT或MR1都是以从暴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来显示的,但不同的成像手段,其成像 原理不同,例如X线与CT的成像基础是靠相邻组织间的密度差别,而MRI则是常 MR信号的差别。因此,正常器官与结构及其病变在来自不同成像技术的图像上影像 表现不同。例如骨皮质在X线与CT上呈白影,而在MRI上则呈黑影。因此,需要了 解不同成像技术的基本成像原理及其图像特点,并能由影像表现推测其组织性质】 影像诊断主要是通过对图像的观察、分析、归纳与综合而作出的。因此,需要笔握 图像的观察与分析方法,并能辨别正常表现与异常表现以及了解异常表现的病理基础 及其在诊断中的意义。 不同成像技术在诊断中都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对某一疾病的诊断,可能用一种 检查就可明确诊断,例如外伤性骨折,X线检查就可诊断;也可能是一种检查不能发现 病变,而另一种栓查则可确诊,例如肺的小结节性病变,胸部X线片未发现,而CT则能 查出并诊断为肺癌:也可能是综合几种成像手段与检查方法才能明确诊断。因此,就需 要了解不同的成像手段在不同疾病诊断中的作用与限度,以便能选择恰当的一种或综 合应用几种成像手段和检查方法,来进行诊断。 影像学检查在临床医学诊断中的价值是肯定的,但应指出其诊断的确立是根据 像表现而推断出来的,并未直接看到病变。因此,影像诊断有时可能与病理诊断不符 这是影像诊断的限度。在进行诊断时,还需结合临床材料,包括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 查结果等,互相印证,以期作出正确的诊 介入放射学近些年来发展很快,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已取得很好的诊断与治疗效 果,成为同内科、外科治疗并行的第三种治疗体系。因此,需要了解其基本技术与理论 依据和不同治疗技术的适应证,禁忌正与疗效,以便针对不同疾病合理采用相应的介人 治疗技术。 本牧材所介绍的内容也将从上述几项要点着眼 第一章X线成像 第一节X线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 一、X线的产生和特性 (一)X线的产生 X线是真空管内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轰击钨粑时产生的。为此,X线发生装置主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