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Textbook Series for 21st Century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供基础、预防、临床、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医学影像学 第四版主编吴恩惠 边人民卫生生版社
第四版前言 卫生部1998年11月在杭州召开了临床医学专业第五轮规划教材主编会议。会议 决定对本门教材进行修订,以适应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同时决定将 超声诊断学归入本门教材中,并将《影像诊断学》更名为《医学影像学》,以体现医学影像 学的发展现状。 会议强调教材修订要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 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指导,要与教学改革相适应。教材须遵循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适应特定对象(学生)与特定限制(学制,学时)的需要,还要体现对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和基本技能与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和适用性的要求。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与要求,按80学时的教学时数,在第三版《影像诊断学》的基础 上进行了修订。第四版仍为六篇:即总论、骨骼和肌肉系统、胸部,腹部、中枢神经系统 与头颈部和介人放射学。 X线诊断学是影像诊断学的基础,也是本书的重要内容。鉴于对本书特定的要求 与限制,又有别于专著和参考书,所以对这一方面内容作了适当的删减。超声诊断和 CT诊断价值较大,在国内已较为普及,因此增大了这部分内容的比重。磁共振成像诊 断发展很快,故除在总论中介绍外,在各论中也有所论述,以反映本教材的先进性。 总论包括了各种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与设备、图像特点、检查技术、分析与诊断方 法以及应用价值与限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各种成像诊断的基础知识。总论中还介绍 了近年来发展的信息放射学。 各论重点介绍了各系统不同成像技术的正常与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并论述 些有代表性较为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对每一疾病都先简述其临床病理,再介绍其不 同成像技术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目的是使学生对一个疾病的影像诊断有一个全面、完 整的认识。在相关篇章中,增加了乳腺、男性生殖系统,腹膜腔、腹膜后间隙及领面部等 内容。 介人放射学作为医学影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很快,在本书中自成一篇,目的 是使学生了解医学影像学不仅是诊断,而且可以在影像监视下对多种疾病进行有效的 治疗。 为了吸收不同院校医学影像学的教学经验,根据卫生部的有关规定,对参加第四版 编写的院校和编者进行了适当调整,编委增加到10位。 本教材修订过程中得到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和临床医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的具体 指导,许多同道提出宝贵建议,在此谨致衷心的感谢。 本教材超声诊断由同济医科大学张青萍教授执笔。上海医科大学徐智章教授审阅 了总论中超声成像一章。解放军总医院高元挂教授审阅了总论中磁共振成像一章。天 ·3
津医科大学贺能树教授审阅了介人放射学一篇:同济医科大学邓又斌教授,黄道中、周 玉清副教授等分别协助完成胸部中超声心动图及腹部中胰腺、脾和泌尿系统,肾上腺等 超声诊断部分的修订:天津医科大学于铁链副教授、刘松龄副主任医师、齐桐副主任、管 同伟技师、郭宏技师,张乐技师等为总论及介入放射学两篇,中山医科大学陈应明医师 为骨骼和肌肉系统,山东医科大学刘松涛医师、李毅医师为胸部、华西医科大学陈卫霞 博士、严志汉博士研究生和胡廷顺技师等为腹部、湖南医科大学王小宜副教授为中枢神 经系统和头须部的文字修订、选图与制图等做了大量工作,在此一并致谢。 医学影像学发展很快。功能性成像已开始应用于临床,书中只有简单的介绍。分 子影像学和基因影像学也在研究之中。这些内容等取得较为成熟的经验之后,待再版 时加以补充。 由于水平所限,书中缺点,错误在所难免,望广大读者不吝指教。 2000年5月
目录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X线成像 …2 第一节X线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2 一、X线的产生和特性 二、X线成像基本原理… 三、X线成傻设各+ 第二节X线图像特点。 第三节X线检查技术 一、通检查 45 二、特殊检查 4444 +6 三、造影枪麦… …6 四、X线检查方法的选择原则 第四节X线分析与诊断 .1 第五节X线诊断的临床应用 第六节X线检查中的防护 …10 第二章计算机体层成像… …l2 第一节CT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 42 一、CT成像基本原理… …12 二、CT设备 413 第二节CT图像特点… 第三节CT检查技术 一,卷通CT扫描… …17 二、高分辨力CT扫描 三,CT的新技术… 18 第四节CT分析与诊断 *18 第五节CT诊断的临床应用 …9 第三章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42 第一节DSA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 4444422 第二节DSA检查技术… …23 第三节DSA的临床应用… …23 ·1
第四章超声成像 25 第一节心SG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 一、超声的物理特性 二、超声成像基本原理 …27 言。招声设名4 4…28 第二节USG图像特点…… 30 第三节USG检查技术 430 第四节USG分折与诊断 第五节USG诊断的临床应用 43 第五章磁共振成像… 433 第一节MRI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 一、MRI成像基本原理 一、MR1设备+ 第二节 MRI图像特点 一、多参数成像 41 二、多方位成像 三、流动效应… 四、质子弛豫增强效应与对比增强… 44 第三节MRI检查技术… 4 二、脂防抑制 46 三.R1对出增强检杏 四、MR血管造影 五、水成像 47 47 六、功能性MRI成像 七、MRI检查应注意的问题 47 第四节MRI分析与诊断· 47 第五节 MRI诊断的临床应用 48 第六章不同成像诊断的综合应用 第七章数字化X线成像、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信息放射学 t+445 第一节数字化X线成像… …5 一、DR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 一,DR的临床应用+: 第二节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 4453 一、PACS的基本原理与结构· 二、PACS的临床应用 第三节信息放射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