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不是同 概念。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会 计主体,但会计主体并不一定就是法 律主体。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的法人 也可以是非法人;可以是一个企业 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单位;可以 奖A是单一的企业,也可以是由几个企业 组成的企业集团 2021年2月21日
2021年2月21日 11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不是同一 概念。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会 计主体,但会计主体并不一定就是法 律主体。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的法人, 也可以是非法人;可以是一个企业, 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单位;可以 是单一的企业,也可以是由几个企业 组成的企业集团
2.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 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不存在破产 清算的可能。 会计核算上所使用的一系列会计处 理方法都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前提的基础 上。如果没有持续经营这个基本前提, 八一些公认的会计处理方法将缺乏存在的 基础,企业也就不能按照正常的会计原 则和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核算,不能 采用通常的方式提供会计信息 2021年2月21日
2021年2月21日 12 2. 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 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不存在破产 清算的可能。 会计核算上所使用的一系列会计处 理方法都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前提的基础 上。如果没有持续经营这个基本前提, 一些公认的会计处理方法将缺乏存在的 基础,企业也就不能按照正常的会计原 则和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核算,不能 采用通常的方式提供会计信息
3.分期核算 分期核算是指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 产经营活动分割为一定的会计期间,据 以结算账目,编制会计报表,及时向有 关方面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 果及其变动情况的会计信息。 我国企业的会计期间按年度划分, 以日历年度,即从每年的公历1月1日 至12月31日作为一个会计期间。除了基 本的会计期间以外,还有一些会计中期 包括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2021年2月21日
2021年2月21日 13 3. 分期核算 分期核算是指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 产经营活动分割为一定的会计期间,据 以结算账目,编制会计报表,及时向有 关方面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 果及其变动情况的会计信息。 我国企业的会计期间按年度划分, 以日历年度,即从每年的公历1月1日 至12月31日作为一个会计期间。除了基 本的会计期间以外,还有一些会计中期, 包括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会计期间的划分对会计核算有着 重要的影响:由于有了会计期间,才 有了本期和非本期的区别;由于有了 本期和非本期的区别,才产生了权责 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由于权责发生 制的采用,要求对一些收入和费用按 照权责关系在本期和以后的会计期间 进行分配,为此需要采用预收、预付、 应收、应付、预提和摊销等一些特殊 的会计处理方法。 2021年2月21日
2021年2月21日 14 会计期间的划分对会计核算有着 重要的影响:由于有了会计期间,才 有了本期和非本期的区别;由于有了 本期和非本期的区别,才产生了权责 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由于权责发生 制的采用,要求对一些收入和费用按 照权责关系在本期和以后的会计期间 进行分配,为此需要采用预收、预付、 应收、应付、预提和摊销等一些特殊 的会计处理方法
4.货币计价 货币计价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 中采用货币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企 业的经营情况。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体表现为各 种实物运动,没有统一的单位,不方便 计量。为了全面、完整地反映企业的生 3A产经营活动,会计核算客观上需要种 统一的单位作为计量尺度。在商品经济 条件下,货币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共同尺 度,会计核算必然选择货币为计量单位。 2021年2月21日 15
2021年2月21日 15 4. 货币计价 货币计价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 中采用货币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企 业的经营情况。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体表现为各 种实物运动,没有统一的单位,不方便 计量。为了全面、完整地反映企业的生 产经营活动,会计核算客观上需要一种 统一的单位作为计量尺度。在商品经济 条件下,货币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共同尺 度,会计核算必然选择货币为计量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