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课程性质 业必修课 课程代码08076040 开设专业 会计学、财务管理 开课时间 第5学期 信息 先修课程会计学原理、中级会计学 主要内容 、课程性质 (2) 二、教学目标……………………(2) 教学内容 (2) 四、教学组织………(6) 五、教学材 …(8) 课程性质 经济越发展审计越重要,审计学是经济管理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会计学科的重要组成部 分。《审计学》课程是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主线,辅之以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主要针对审 计本质、审计目标、审计责任、审计准则、审计证据、审计风险、审计重要性、财务报表审 计、审计报告等内容,系统阐述审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该课程是我校会计 学专业(含注册会计师方向)的核心专业课,也是财务管理和其他相关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 课。本课程的教学是在各专业本科生学习会计专业课程和相关经济法规课程的基础上进行 的 本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安排必须严格依照本教学大纲进行。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当使学生掌握以下审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一)审计的基本理论 1理解审计的本质特征、审计存在的客观基础及其发展的基本规律。 2.了解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现状及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掌握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4.掌握审计目标的确立及其实现途径。 5.掌握我国审计法律责任的现状、法律责任产生的可能原因及其规避对策
《审计学》 课程 教学大纲 课程 信息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课程代码 08076040 开设专业 会计学、财务管理 开课时间 第 5 学期 先修课程 会计学原理、中级会计学 主要内容 一、课程性质………………………………( 2 ) 二、教学目标………………………………( 2 ) 三、教学内容………………………………( 2 ) 四、教学组织………………………………( 6 ) 五、教学材料………………………………( 8 ) 一、课程性质 经济越发展审计越重要,审计学是经济管理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会计学科的重要组成部 分。《审计学》课程是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主线,辅之以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主要针对审 计本质、审计目标、审计责任、审计准则、审计证据、审计风险、审计重要性、财务报表审 计、审计报告等内容,系统阐述审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该课程是我校会计 学专业(含注册会计师方向)的核心专业课,也是财务管理和其他相关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 课。本课程的教学是在各专业本科生学习会计专业课程和相关经济法规课程的基础上进行 的。 本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安排必须严格依照本教学大纲进行。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当使学生掌握以下审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一)审计的基本理论 1.理解审计的本质特征、审计存在的客观基础及其发展的基本规律。 2.了解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现状及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掌握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4.掌握审计目标的确立及其实现途径。 5.掌握我国审计法律责任的现状、法律责任产生的可能原因及其规避对策
6.掌握审计风险、审计重要性、审计证据的内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7.掌握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内容。 8.掌握企业内部控制测评及其与财务报表审计的关系。 9.掌握业务循环及其审计的特点 10掌握审计报告的结构和基本要素的涵义。 (二)审计的基本方法 1.掌握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编制。 2.掌握审计计划编制和审核。 3.掌握审计证据的收集方法。 4.掌握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与复核。 5.掌握审计抽样方法的运用。 6.掌握财务报表主要项目的审计程序。 7.掌握审计报告编制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 (一)概论 1中外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审计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现代审计发展的基本规律。 审计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审计的本质 审计的定义。审计的独立性 3.审计总目标 确定审计目标的意义。审计目标的演变。审计目标的内容 4.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的格式。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 (二)审计组织和审计种类 1.审计组织体系 国家审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和内部审计机构。国家审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和内部审计机 构三者之间的关系。 2.国家审计机关 国家审计机关的隶属关系。我国审计机构的设置。 3.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的性质。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 4内部审计机构 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内部审计的特点 5.审计的种类
6.掌握审计风险、审计重要性、审计证据的内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7.掌握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内容。 8.掌握企业内部控制测评及其与财务报表审计的关系。 9.掌握业务循环及其审计的特点。 10.掌握审计报告的结构和基本要素的涵义。 (二)审计的基本方法 1.掌握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编制。 2.掌握审计计划编制和审核。 3.掌握审计证据的收集方法。 4.掌握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与复核。 5.掌握审计抽样方法的运用。 6.掌握财务报表主要项目的审计程序。 7.掌握审计报告编制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内容 (一)概论 1.中外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审计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现代审计发展的基本规律。 审计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审计的本质 审计的定义。审计的独立性。 3.审计总目标 确定审计目标的意义。审计目标的演变。审计目标的内容。 4.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的格式。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 (二)审计组织和审计种类 1.审计组织体系 国家审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和内部审计机构。国家审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和内部审计机 构三者之间的关系。 2.国家审计机关 国家审计机关的隶属关系。我国审计机构的设置。 3.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的性质。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 4.内部审计机构 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内部审计的特点。 5.审计的种类
审计分类标准及其内容 (三)审计执业规范体系 1.业务准则 业务准则的性质和作用。业务准则体系框架及主要内容。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的内容。 2.质量控制准则 质量控制的定义和作用。质量控制准则的内容。 3.职业道德准则 职业道德的定义。职业道德准则的内容。 (四)审计法律责任 1审计法律责任的概念 管理层责任与审计责任。审计法律责任的定义。 2法律责任产生的可能原因和种类 被审单位的错误、舞弊、违反法律法规和经营失败。审计人员的违约、过失和欺诈。 法律责任的种类。 3.中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美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避免法律责任的措施。 (五)审计具体目标 1.被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认定 被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认定的涵义。认定的基本内容。 2.审计具体目标及其实现 审计具体目标的确定。审计具体目标的内容。 审计目标的实现与审计过程的关系。审计过程的主要内容 3审计业务约定书 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定义和作用。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基本内容。 (六)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1.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的定义和作用。审计证据的种类。审计证据的特征。审计程序。审计证据与审计 程序、认定的关系。审计证据的整理与分析。 2.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的定义、分类和作用。审计工作底稿的形成与复核。审计档案的分类与管理 (七)审计计划 1审计计划概述 审计计划的定义和作用。审计计划的编制与审核。了解被审单位及其环境。运用分析程序。 2.重要性
审计分类标准及其内容。 (三)审计执业规范体系 1.业务准则 业务准则的性质和作用。业务准则体系框架及主要内容。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的内容。 2.质量控制准则 质量控制的定义和作用。质量控制准则的内容。 3.职业道德准则 职业道德的定义。职业道德准则的内容。 (四)审计法律责任 1.审计法律责任的概念 管理层责任与审计责任。审计法律责任的定义。 2.法律责任产生的可能原因和种类 被审单位的错误、舞弊、违反法律法规和经营失败。审计人员的违约、过失和欺诈。 法律责任的种类。 3.中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美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避免法律责任的措施。 (五)审计具体目标 1.被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认定 被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认定的涵义。认定的基本内容。 2.审计具体目标及其实现 审计具体目标的确定。审计具体目标的内容。 审计目标的实现与审计过程的关系。审计过程的主要内容。 3.审计业务约定书 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定义和作用。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基本内容。 (六)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1.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的定义和作用。审计证据的种类。审计证据的特征。审计程序。审计证据与审计 程序、认定的关系。审计证据的整理与分析。 2.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的定义、分类和作用。审计工作底稿的形成与复核。审计档案的分类与管理。 (七)审计计划 1.审计计划概述 审计计划的定义和作用。审计计划的编制与审核。了解被审单位及其环境。运用分析程序。 2.重要性
重要性的定义。重要性的运用。重要性的评估。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 3.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的定义。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审计风险评估。审计风险与重要性、 审计证据的关系。 4.初步审计策略 初步审计策略的组成要素。初步审计策略方法。初步审计策略与业务循环的关系。 (八)内部控制的测试与评价 1.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的定义与目标。内部控制的局限性。内部控制与审计的关系。内部控制要素。 2.内部控制的了解与记录 了解内部控制。描述内部控制。 3.内部控制的测试 控制测试的概念。控制测试的种类。控制测试的性质、范围及时间安排。 双重目的测试。 4.内部控制的评价 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内部控制评价对实质性程序的影响 5.管理建议书 管理建议书的性质。管理建议书的基本内容 (九)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 1.审计抽样概述 审计抽样的定义和种类。统计抽样与专业判断。样本的设计。样本选取方法 2抽样技术方法 属性抽样的基本方法。变量抽样的基本方法 (十)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1.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征 2.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及其测试 3.主营业务收入审计 主营业务收入审计的目标。主营业务收入审计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4.应收账款审计 应收账款审计的目标。应收账款审计的实质性测试程序。应收账款函证。坏账审计的实质性 测试程序。 5.其他相关账户审计 (十一)购货与付款循环审 1.购货与付款循环的特征 2购货与付款内部控制及其测试
重要性的定义。重要性的运用。重要性的评估。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 3.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的定义。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审计风险评估。审计风险与重要性、 审计证据的关系。 4.初步审计策略 初步审计策略的组成要素。初步审计策略方法。初步审计策略与业务循环的关系。 (八)内部控制的测试与评价 1.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的定义与目标。内部控制的局限性。内部控制与审计的关系。内部控制要素。 2.内部控制的了解与记录 了解内部控制。描述内部控制。 3.内部控制的测试 控制测试的概念。控制测试的种类。控制测试的性质、范围及时间安排。 双重目的测试。 4.内部控制的评价 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内部控制评价对实质性程序的影响。 5.管理建议书 管理建议书的性质。管理建议书的基本内容。 (九)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 1.审计抽样概述 审计抽样的定义和种类。统计抽样与专业判断。样本的设计。样本选取方法。 2.抽样技术方法 属性抽样的基本方法。变量抽样的基本方法。 (十)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1.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征 2.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及其测试 3.主营业务收入审计 主营业务收入审计的目标。主营业务收入审计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4.应收账款审计 应收账款审计的目标。应收账款审计的实质性测试程序。应收账款函证。坏账审计的实质性 测试程序。 5.其他相关账户审计 (十一)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 1.购货与付款循环的特征 2.购货与付款内部控制及其测试
3.应付账款审计 应付账款审计的目标。应付账款审计的实质性测试程序。应付账款函证 4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审计 固定资产审计的目标和实质性测试程序。累计折旧审计的目标和实质性测试程序 5.其他相关账户审计 (十二)生产循环审计 1生产循环的特征 2生产循环内部控制及其测试 3存货审计 存货审计的目标。存货成本审计的主要内容。存货的监盘。存货特殊情况的审计。存货计价 审计与截止测试 4.其他相关账户审计 (十三)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1筹资与投资循环的特征 2筹资与投资循环内部控制及其测试 3.借款审计 借款审计的目标。借款审计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4所有者权益审计 所有者权益审计的目标。所有者权益审计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5.投资审计 投资审计的目标。投资审计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6.其他相关账户审计 (十四)货币资金与特殊项目审计 1.货币资金与业务循环 2.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及其测试 3现金审计 现金审计的目标。现金审计的实质性测试程序。现金的盘点 4.银行存款审计 银行存款审计的目标。银行存款审计的实质性测试程序。银行存款函证。 5.其他货币资金审计 6.特殊项目审计 期初余额的审计。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审计。或有事项的审计。期后事项的审计。持续经营假 设的审计。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 (十五)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 1.审计报告编制前的工作
3.应付账款审计 应付账款审计的目标。应付账款审计的实质性测试程序。应付账款函证。 4.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审计 固定资产审计的目标和实质性测试程序。累计折旧审计的目标和实质性测试程序。 5.其他相关账户审计 (十二)生产循环审计 1.生产循环的特征 2.生产循环内部控制及其测试 3.存货审计 存货审计的目标。存货成本审计的主要内容。存货的监盘。存货特殊情况的审计。存货计价 审计与截止测试。 4.其他相关账户审计 (十三)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1.筹资与投资循环的特征 2.筹资与投资循环内部控制及其测试 3.借款审计 借款审计的目标。借款审计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4.所有者权益审计 所有者权益审计的目标。所有者权益审计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5.投资审计 投资审计的目标。投资审计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6.其他相关账户审计 (十四)货币资金与特殊项目审计 1.货币资金与业务循环 2.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及其测试 3.现金审计 现金审计的目标。现金审计的实质性测试程序。现金的盘点。 4.银行存款审计 银行存款审计的目标。银行存款审计的实质性测试程序。银行存款函证。 5.其他货币资金审计 6.特殊项目审计 期初余额的审计。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审计。或有事项的审计。期后事项的审计。持续经营假 设的审计。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 (十五)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 1.审计报告编制前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