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电路中所包含的元件及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做到具体问题着手主要矛盾展开具体分析,并以此建立已知量与待求量之间的数学模型。【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课程目标2:能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电路分析方法(电路的等效变换法、一般分析法、叠加法、替代法、时域分析法等)等专业理论知识,结合相关文献,对自动化工业控制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合理的研究方案。【毕业要求4:研究】课程目标3:能够熟练掌握电学领域常用的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正确选择工具并将其用在自动化控制领域提高功率因数、实现最大功率传输等一些实际问题的规划设计、故障检测、及运行维护中。【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课程目标4:能够自主学习,并且可以查阅相关文献拓展电路原理学科知识,通过终身学习不断地提升专业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课程目标支撑的毕业要求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2.2针对具体的设备工作原理,能够合理运用电课程目标1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路分析相关的基础知识建立设备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4.1能够基于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大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电路原毕业要求4:研究课程目标2理等专业理论知识,通过文献研究或相关的电路分析方法,对工业控制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研究方案。5.2能够正确选择与使用现代电子仪器设备和自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动化工具软件,并开发相应的辅助系统,对工业工具课程目标3控制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测试、分析、计算与设计,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12.2能够自主学习,并且可以查阅相关文献拓展毕业要求12:终身学电路原理学科知识,通过终身学习不断地提升专课程目标4习业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工程型技术人才的需求。四、课程内容(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33
33 识别电路中所包含的元件及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做到具体问题着手主要矛 盾展开具体分析,并以此建立已知量与待求量之间的数学模型。【毕业要求 2: 问题分析】 课程目标 2:能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电路分析方法(电路的等效变换 法、一般分析法、叠加法、替代法、时域分析法等)等专业理论知识,结合相 关文献,对自动化工业控制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合理的研究方 案。【毕业要求 4:研究】 课程目标 3:能够熟练掌握电学领域常用的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理论联 系实际,正确选择工具并将其用在自动化控制领域提高功率因数、实现最大功 率传输等一些实际问题的规划设计、故障检测、及运行维护中。【毕业要求 5: 使用现代工具】 课程目标 4:能够自主学习,并且可以查阅相关文献拓展电路原理学科知 识,通过终身学习不断地提升专业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毕业要求 12:终身学习】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 课程目标 支撑的毕业要求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1 毕业要求 2:问题分析 2.2 针对具体的设备工作原理,能够合理运用电 路分析相关的基础知识建立设备控制系统的数学 模型; 课程目标 2 毕业要求 4:研究 4.1 能够基于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积 分变换、大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电路原 理等专业理论知识,通过文献研究或相关的电路 分析方法,对工业控制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 分析并制定研究方案。 课程目标 3 毕业要求 5:使用现代 工具 5.2 能够正确选择与使用现代电子仪器设备和自 动化工具软件,并开发相应的辅助系统,对工业 控制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测试、 分析、计算 与设计,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 课程目标 4 毕业要求 12:终身学 习 12.2 能够自主学习,并且可以查阅相关文献拓展 电路原理学科知识,通过终身学习不断地提升专 业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工程型技术人才的需 求。 四、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教学方法学时安排课程内容支撑的课程目标电路模型和电路4课程目标1讲授法、思政案例教学法定律电阻电路的等效6课程目标2讲授法、练习法变换电阻电路的一般讲授法、练习法、混合式8课程目标2分析教学法电路定理课程目标2讲授法、练习法4运算放大器的电讲授法、练习法、思政案4课程目标3阻电路例教学法讲授法、练习法、思政案2储能元件课程目标1例教学法一阶电路的时域2课程目标2讲授法、练习法分析2相量法课程目标1讲授法、练习法讲授法、练习法、混合式正弦稳态电路的6课程目标2分析教学法含有耦合电感的讲授法、练习法、混合式4课程目标3电路教学法、思政案例教学法4电路的频率响应课程目标3讲授法、练习法6三相电路课程目标2讲授法、练习法电工仪表的使用2演示法、练习法课程目标4与测量误差计算电路元件伏安特2课程目标4演示法、练习法性的测量2基尔霍夫定律课程目标1演示法、练习法戴维南定理和诺2课程目标2演示法、练习法顿定理的验证2叠加定理的验证课程目标2演示法、练习法用三表法测量电2课程目标3演示法、练习法路等效参数合计64(二)课程内容理论知识模块一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学习目标】1.了解电路和电路模型的概念:2.掌握电路中电流、电压等物理量的参考方向(关联参考方向、非关联参考方向)的概念;3.掌握电阻、电感、电容器以及独立源、受控源等电路元件的电流、电压关34
34 课程内容 支撑的课程目标 教学方法 学时安排 电路模型和电路 定律 课程目标 1 讲授法、思政案例教学法 4 电阻电路的等效 变换 课程目标 2 讲授法、练习法 6 电阻电路的一般 分析 课程目标 2 讲授法、练习法、混合式 教学法 8 电路定理 课程目标 2 讲授法、练习法 4 运算放大器的电 阻电路 课程目标 3 讲授法、练习法、思政案 例教学法 4 储能元件 课程目标 1 讲授法、练习法、思政案 例教学法 2 一阶电路的时域 分析 课程目标 2 讲授法、练习法 2 相量法 课程目标 1 讲授法、练习法 2 正弦稳态电路的 分析 课程目标 2 讲授法、练习法、混合式 教学法 6 含有耦合电感的 电路 课程目标 3 讲授法、练习法、混合式 教学法、思政案例教学法 4 电路的频率响应 课程目标 3 讲授法、练习法 4 三相电路 课程目标 2 讲授法、练习法 6 电工仪表的使用 与测量误差计算 课程目标 4 演示法、练习法 2 电路元件伏安特 性的测量 课程目标 4 演示法、练习法 2 基尔霍夫定律 课程目标 1 演示法、练习法 2 戴维南定理和诺 顿定理的验证 课程目标 2 演示法、练习法 2 叠加定理的验证 课程目标 2 演示法、练习法 2 用三表法测量电 路等效参数 课程目标 3 演示法、练习法 2 合计 64 (二)课程内容 理论知识 模块一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学习目标】 1.了解电路和电路模型的概念; 2.掌握电路中电流、电压等物理量的参考方向(关联参考方向、非关联参考 方向)的概念; 3.掌握电阻、电感、电容器以及独立源、受控源等电路元件的电流、电压关
系;掌握基尔霍夫定律。4.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实际电路通过建模得到电路模型的过程,关键是要抓主要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内容】电路和电路模型: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电功率和能量:电路元件;电阻元件;电压源和电流源;受控电源;基尔霍夫定律。【重点、难点】1.重点:电路及其模型;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电压源和电流源:受控电源;基尔霍夫定律。2.难点: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基尔霍夫定律。【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示例,讲授电路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元件和基本定理。思政案例教学法:在讲述将实际电路建模的过程中,需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电路模型。例如电子线路中的晶体管,随着信号频率的增大,晶体管的结间电容和极间电容不容忽视,此时低频时的电路模型不再适用,而应选择高频模型。【学习要求】1.进行课前预习,了解课堂内容;2.尊重课堂,紧跟教师思路,积极思考,勤于发问;3.课后及时回顾课堂内容,多做练习,巩固知识点。【复习与思考】1.电路中有哪些基本元件?2.如何应用基尔霍夫定理列电路方程求解电流、电压,需要做哪些假设?【学习资源】1.邱关源,罗先觉.电路(第6版)一第1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062.刘票新,罗先觉.电路学习指导与习题分析(第5版)一第1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3.于歆杰:电路原理一第1讲-第10讲.清华大学.学堂在线4.刘晓博.电路原理一第1章.大连交通大学.学习通模块二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学习目标】1.理解等效变换的本质及条件;2.掌握等效电阻和输入电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5
35 系;掌握基尔霍夫定律。 4.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实际电路通过建模得到电路模型的过程,关键 是要抓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 【课程内容】 电路和电路模型;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电功率和能量;电路元件;电 阻元件;电压源和电流源;受控电源;基尔霍夫定律。 【重点、难点】 1.重点:电路及其模型;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电压源和电流源;受控电 源;基尔霍夫定律。 2.难点: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基尔霍夫定律。 【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示例,讲授电路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元件和基本定理。 思政案例教学法:在讲述将实际电路建模的过程中,需结合实际情况选择 不同的电路模型。例如电子线路中的晶体管,随着信号频率的增大,晶体管的 结间电容和极间电容不容忽视,此时低频时的电路模型不再适用,而应选择高 频模型。 【学习要求】 1.进行课前预习,了解课堂内容; 2.尊重课堂,紧跟教师思路,积极思考,勤于发问; 3.课后及时回顾课堂内容,多做练习,巩固知识点。 【复习与思考】 1.电路中有哪些基本元件? 2.如何应用基尔霍夫定理列电路方程求解电流、电压,需要做哪些假设? 【学习资源】 1.邱关源,罗先觉.电路(第 6 版)—第 1 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06. 2.刘崇新,罗先觉.电路学习指导与习题分析(第 5 版)—第 1 章.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6.12. 3.于歆杰.电路原理—第 1 讲-第 10 讲.清华大学.学堂在线. 4.刘晓博.电路原理—第 1 章.大连交通大学.学习通. 模块二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学习目标】 1.理解等效变换的本质及条件; 2.掌握等效电阻和输入电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掌握电阻的Y一△等效互换和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互换。【课程内容】电路的等效变换: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阻的Y形联结和△形联结的等效变换: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输入电阻。【重点、难点】1.重点:电路的等效变换:电阻的Y形联结和人形联结的等效变换: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输入电阻。2.难点: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授相关概念和数学推导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基本原理,并会应用原理来分析实际电路。2.练习法:指导学生进行习题练习,巩固相应的知识点。【学习要求】1.进行课前预习,了解课堂内容;2.尊重课堂,紧跟教师思路,积极思考,勤于发问;3.课后及时回顾课堂内容,多做练习,巩固知识点。【复习与思考】1.电阻的连接方式有哪些?2.满足什么条件,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可以进行等效变换?3.输入电阻如何定义、如何计算?【学习资源】1.邱关源,罗先觉.电路(第6版)一第2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062.刘崇新,罗先觉.电路学习指导与习题分析(第5版)一第2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3.于歆杰.电路原理一第12、14、15、16讲.清华大学.学堂在线,4.刘晓博.电路原理一第2章,大连交通大学,学习通模块三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学习目标】1.理解电路的图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掌握KCL和KVL独立方程数;2.掌握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和网孔电流法:3.能熟练计算常见电路。【课程内容】36
36 3.掌握电阻的 Y-Δ等效互换和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互换。 【课程内容】 电路的等效变换;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阻的 Y 形联结和△形联结的等效 变换;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输 入电阻。 【重点、难点】 1.重点:电路的等效变换;电阻的 Y 形联结和△形联结的等效变换;实际电 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输入电阻。 2.难点: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授相关概念和数学推导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基本原理,并会 应用原理来分析实际电路。 2.练习法:指导学生进行习题练习,巩固相应的知识点。 【学习要求】 1.进行课前预习,了解课堂内容; 2.尊重课堂,紧跟教师思路,积极思考,勤于发问; 3.课后及时回顾课堂内容,多做练习,巩固知识点。 【复习与思考】 1.电阻的连接方式有哪些? 2.满足什么条件,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可以进行等效变换? 3.输入电阻如何定义、如何计算? 【学习资源】 1.邱关源,罗先觉.电路(第 6 版)—第 2 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06. 2.刘崇新,罗先觉.电路学习指导与习题分析(第 5 版)—第 2 章.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6.12. 3.于歆杰.电路原理—第 12、14、15、16 讲.清华大学.学堂在线. 4.刘晓博.电路原理—第 2 章.大连交通大学.学习通. 模块三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学习目标】 1.理解电路的图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掌握 KCL 和 KVL 独立方程数; 2.掌握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和网孔电流法; 3.能熟练计算常见电路。 【课程内容】
电路的图;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重点、难点】1.重点: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支路电流、网孔电流、回路电流、节点电压等方法的本质及应用。2.难点: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支路电流、网孔电流、回路电流、节点电压等方法的应用。【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授相关概念和理论推导。2.练习法:指导学生应用所学方法来求解电路。3.混合式教学法:结合学习通线上的课程更深地理解课堂内容,并可以使用所学方法建立电阻电路的方程并求解。【学习要求】1.进行课前预习,了解课堂内容;2.尊重课堂,紧跟教师思路,积极思考,勤于发问;3.课后及时回顾课堂内容,多做练习,巩固知识点。【复习与思考】1.回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和网孔电流法之间有什么关系?2.如何确定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学习资源】1.邱关源,罗先觉.电路(第6版)一第3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062.刘崇新,罗先觉.电路学习指导与习题分析(第5版)一第3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3.于杰.电路原理一第33讲、第34讲.清华大学.学堂在线4.刘晓博.电路原理一第3章.大连交通大学.学习通模块四电路定理【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以及最大功率传输定理;2.能运用定理熟练计算简单电路。【课程内容】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重点、难点】37
37 电路的图;KCL 和 KVL 的独立方程数;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回路电 流法;节点电压法。 【重点、难点】 1.重点:KCL 和 KVL 的独立方程数,支路电流、网孔电流、回路电流、节点 电压等方法的本质及应用。 2.难点:KCL 和 KVL 的独立方程数,支路电流、网孔电流、回路电流、节点 电压等方法的应用。 【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授相关概念和理论推导。 2.练习法:指导学生应用所学方法来求解电路。 3.混合式教学法:结合学习通线上的课程更深地理解课堂内容,并可以使 用所学方法建立电阻电路的方程并求解。 【学习要求】 1.进行课前预习,了解课堂内容; 2.尊重课堂,紧跟教师思路,积极思考,勤于发问; 3.课后及时回顾课堂内容,多做练习,巩固知识点。 【复习与思考】 1.回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和网孔电流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2.如何确定 KCL 和 KVL 的独立方程数? 【学习资源】 1.邱关源,罗先觉.电路(第 6 版)—第 3 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06. 2.刘崇新,罗先觉.电路学习指导与习题分析(第 5 版)—第 3 章.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6.12. 3.于歆杰.电路原理—第 33 讲、第 34 讲.清华大学.学堂在线. 4.刘晓博.电路原理—第 3 章.大连交通大学.学习通. 模块四 电路定理 【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以及最大功率 传输定理; 2.能运用定理熟练计算简单电路。 【课程内容】 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重点、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