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一自动化与自动化学科【学习目标】1.了解自动化的基本概念,自动化的应用,重视学科交叉,强化创新意识;2.理解自动化与信息技术;3.掌握自动化与信息技术。【课程内容】1.自动化的基本概念2.自动化的应用3.自动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4.自动化与信息技术5.自动化与信息化【重点、难点】1.重点:自动化与信息技术:2.难点:自动化与信息技术。【教学方法】1.讲授法:首先讲授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就业前景等;接着讲授自动化发展史,包括自动化的应用及基本概念:最后讲授自动化与信息技术的发展,鼓励大家积极了解,提升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2.思政案例教学法:通过古代发明为例,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同时,介绍国家近年来在自动控制领域的进步和发展,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最后,介绍一些先进成果的研究历程,鼓励同学们在科学的道路上永攀高峰,引导学生正视我国在一些基础研究领域和国外的差距,激发学生承担社会责任,为“中国智造2025”添砖加瓦的热情。【学习要求】学生需要提前通过网络资源对本专业学习的内容和课程进行初步的了解,并制定在大学期间的学习规划。【复习与思考】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初步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学习资源】1.戴先忠,赵光宙编著.自动化学科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杨宜民。《自动化科学与技术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3.孙元章,李裕能主编.《走近世界-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概论》(第二版】[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年,3
3 模块一 自动化与自动化学科 【学习目标】 1.了解自动化的基本概念,自动化的应用,重视学科交叉,强化创新意识; 2.理解自动化与信息技术; 3.掌握自动化与信息技术。 【课程内容】 1.自动化的基本概念 2.自动化的应用 3.自动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4.自动化与信息技术 5.自动化与信息化 【重点、难点】 1.重点:自动化与信息技术; 2.难点:自动化与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首先讲授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 系、就业前景等;接着讲授自动化发展史,包括自动化的应用及基本概念;最 后讲授自动化与信息技术的发展,鼓励大家积极了解,提升自己的专业实践能 力。 2.思政案例教学法:通过古代发明为例,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同时,介绍国家近年来在自动控制领域的进步和发展,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和民族自信心。最后,介绍一些先进成果的研究历程,鼓励同学们在科学的道 路上永攀高峰,引导学生正视我国在一些基础研究领域和国外的差距,激发学 生承担社会责任,为“中国智造 2025”添砖加瓦的热情。 【学习要求】 学生需要提前通过网络资源对本专业学习的内容和课程进行初步的了解, 并制定在大学期间的学习规划。 【复习与思考】 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初步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 【学习资源】 1.戴先忠,赵光宙编著.自动化学科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2.杨宜民.《自动化科学与技术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年. 3.孙元章,李裕能主编.《走近世界-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概论》(第 二版)[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 年
4.叶树江等主编《电子信息工程概论》1MI.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年模块二自动化的基本原理【学习目标】1.了解自动控制的基本形式,自动化的典型应用;2.理解最基本的控制方法:3.掌握最热门的三种控制方法,具备判断控制方法的能力。【课程内容】1.自动控制的基本形式2.最基本的控制方法3.最热门的控制方法4.自动化的典型应用【重点、难点】1.重点:热门的三种控制方法:2.难点:热门的三种控制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首先讲授自动控制的基本形式与应用,包括控制系统基本结构与应用领域等;其次讲授自动控制中的基本控制方法,包括反馈控制、开环控制、闭环控制等;接着讲授热门的控制方法,包括智能控制、专家控制和模糊控制等,最后,讲授自动化的典型应用,包括工业应用和家庭应用。【学习要求】学生需要提前通过网络资源对热门的三种控制方法进行初步的了解,熟悉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复习与思考】阅读相关资料,尝试对传统控制和智能控制的特点进行比较,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差异。【学习资源】1.戴先忠,赵光宙编著.自动化学科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杨宜民.《自动化科学与技术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3.孙元章,李裕能主编.《走近世界-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概论》(第二版)【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年4.叶树江等主编.《电子信息工程概论》【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年模块三控制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畴4
4 4.叶树江等主编.《电子信息工程概论》[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年. 模块二 自动化的基本原理 【学习目标】 1.了解自动控制的基本形式,自动化的典型应用; 2.理解最基本的控制方法; 3.掌握最热门的三种控制方法,具备判断控制方法的能力。 【课程内容】 1.自动控制的基本形式 2.最基本的控制方法 3.最热门的控制方法 4.自动化的典型应用 【重点、难点】 1.重点:热门的三种控制方法; 2.难点:热门的三种控制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首先讲授自动控制的基本形式与应用,包括控制系统基本结构与 应用领域等;其次讲授自动控制中的基本控制方法,包括反馈控制、开环控制、 闭环控制等;接着讲授热门的控制方法,包括智能控制、专家控制和模糊控制 等,最后,讲授自动化的典型应用,包括工业应用和家庭应用。 【学习要求】 学生需要提前通过网络资源对热门的三种控制方法进行初步的了解,熟悉 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复习与思考】 阅读相关资料,尝试对传统控制和智能控制的特点进行比较,并说明它们 之间的关系和差异。 【学习资源】 1.戴先忠,赵光宙编著.自动化学科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2.杨宜民.《自动化科学与技术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年. 3.孙元章,李裕能主编.《走近世界-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概论》(第 二版)[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 年. 4.叶树江等主编.《电子信息工程概论》[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年. 模块三 控制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畴
【学习目标】1.了解智能交通系统,智能建筑;2.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飞行器控制,学会简化问题,养成良好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3.掌握机械制造自动化过程工业自动化。【课程内容】1.机械制造自动化2.过程工业自动化3.电力系统自动化4.飞行器控制5.智能建筑6.智能交通系统【重点、难点】1.重点:机械制造自动化过程工业自动化;2.难点:机械制造自动化过程工业自动化。【教学方法】讲授法:首先讲授机械制造自动化,包括机械制造理论、制造技术、自动化制造系统等;其次讲授过程工业自动化,包括自动控制装置的工业应用等;接着讲授电力系统自动化,包括电力系统通信技术、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等:最后,讲授自动化技术与其他工业领域的融合,包括飞行器制造、智能建筑和智能交通系统等。【学习要求】学生需要提前通过网络资源对电力系统自动化及机械制造自动化进行初步的了解,熟悉其基本功能。【复习与思考】1.列举工业自动化在物联网应用上的技术难题。2.举出一个控制与自动化技术在过程工业中的应用例子,并简要说明其控制目标和控制过程。【学习资源】1.戴先忠,赵光宙编著.自动化学科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杨宜民《自动化科学与技术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3.孙元章,李裕能主编.《走近世界-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概论》(第二版】【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年,4.叶树江等主编.《电子信息工程概论》[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年,5
5 【学习目标】 1.了解智能交通系统,智能建筑; 2.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飞行器控制,学会简化问题,养成良好的分析、 解决问题能力; 3.掌握机械制造自动化过程工业自动化。 【课程内容】 1.机械制造自动化 2.过程工业自动化 3.电力系统自动化 4.飞行器控制 5.智能建筑 6.智能交通系统 【重点、难点】 1.重点:机械制造自动化过程工业自动化; 2.难点:机械制造自动化过程工业自动化。 【教学方法】 讲授法:首先讲授机械制造自动化,包括机械制造理论、制造技术、自动 化制造系统等;其次讲授过程工业自动化,包括自动控制装置的工业应用等; 接着讲授电力系统自动化,包括电力系统通信技术、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等; 最后,讲授自动化技术与其他工业领域的融合,包括飞行器制造、智能建筑和 智能交通系统等。 【学习要求】 学生需要提前通过网络资源对电力系统自动化及机械制造自动化进行初步 的了解,熟悉其基本功能。 【复习与思考】 1.列举工业自动化在物联网应用上的技术难题。 2.举出一个控制与自动化技术在过程工业中的应用例子,并简要说明其控 制目标和控制过程。 【学习资源】 1.戴先忠,赵光宙编著.自动化学科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2.杨宜民.《自动化科学与技术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年. 3.孙元章,李裕能主编.《走近世界-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概论》(第 二版)[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 年. 4.叶树江等主编.《电子信息工程概论》[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年
模块四自动化学科的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学习目标】1.了解自动教自动化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我国自动化教育的历史与趋势,培养创新思维能力;2.理解自动化教育的目标与定位;3.掌握自动化专业的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1.自动化教育的现状与发展2.我国自动化教育的历史与趋势3.自动教育的目标与定位4.自动化专业的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重点、难点】1.重点:自动化专业的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2.难点:自动化专业的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讲授法:首先讲授自动化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其次讲授我国自动化教育的历史与趋势:接着讲授自动化教育的目标与定位:最后,讲授了自动化专业的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学习要求】学生需要提前通过网络资源对自动化教育以及自动化专业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进行初步的了解,熟悉其内容。【复习与思考】请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谈一谈作为自动化专业的工程师应该具有哪些人文和科学素养以及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资源】1.戴先患,赵光审编著,自动化学科概论M1.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杨宜民.《自动化科学与技术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3.孙元章,李裕能主编《走近世界-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概论》(第二版)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年.4.叶树江等主编.《电子信息工程概论》[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年,五、考核方式(一)考核方式6
6 模块四 自动化学科的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 【学习目标】 1.了解自动教自动化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我国自动化教育的历史与趋势,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2.理解自动化教育的目标与定位; 3.掌握自动化专业的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 1.自动化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2.我国自动化教育的历史与趋势 3.自动教育的目标与定位 4.自动化专业的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 【重点、难点】 1.重点:自动化专业的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 2.难点:自动化专业的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首先讲授自动化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其次讲授我国自动化教育的 历史与趋势;接着讲授自动化教育的目标与定位;最后,讲授了自动化专业的 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 【学习要求】 学生需要提前通过网络资源对自动化教育以及自动化专业的知识结构、课 程体系进行初步的了解,熟悉其内容。 【复习与思考】 请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谈一谈作为自动化专业的 工程师应该具有哪些人文和科学素养以及专业理论知识。 【学习资源】 1.戴先忠,赵光宙编著.自动化学科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2.杨宜民.《自动化科学与技术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年. 3.孙元章,李裕能主编.《走近世界-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概论》(第 二版)[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 年. 4.叶树江等主编.《电子信息工程概论》[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年. 五、考核方式 (一)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查课,考核方式为期末考核。(二)考核方式与课程目标的关系课程目标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及所占比例(%)自动化与自动化学科(10%)课程目标1期末考核自动化的基本原理(30%)课程目标2期末考核控制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畴(30%)自动化与自动化学科(10%)课程目标3期末考核自动化学科的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20%)六、成绩评定(一)评定方式《专业导论》期末考核报告成绩。(二)评分标准评分标准课程评价90-10080-8970-7960-690-59目标项目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能够掌握自动化基本能够掌握自能够掌握自动化能够掌握自动化的的研究内容,自的研究内容,自动动化的研究内容,研究内容,自动化动化基本方法与化基本方法与核自动化基本方法对控制理论基本方法与核心概核心概念,自动心概念,自动化系与核心概念,自动的基础知识念,自动化系统部化系统部件与设和技能掌握统部件与设计开化系统部件与设计开发基本思想件与设计开发基本发基本思想和方计开发基本思想较差。依据思想和方法,掌握和方法,掌握自课程法,掌握自动化专和方法,基本掌握考试试题参期末自动化专业基本理动化专业基本理目标自动化专业基本考答案及评业基本理论和技论和技能,理解自论和技能,理解考试能,理解自动化专理论和技能,理解分细则阅1动化专业的整体框自动化专业的整业的整体框架。依自动化专业的整卷,成绩在架。依据考试试题体框架。依据考据考试试题参考体框架。依据考试0~59之间评参考答案及评分细试试题参考答案试题参考答案及定为不及答案及评分细则则阅卷,成绩在及评分细则阅阅卷,成绩在评分细则阅卷,成格。90~100之间评定为卷,成绩在70~79绩在60~69之间评80~89之间评定优秀。之间评定为中为良好。定为及格。等。能够了解目前比较能够了解目前比能够了解目前比基本能够了解目对目前比较先进的自动化科学较先进的自动化前比较先进的自先进的自动较先进的自动化与技术,了解自动科学与技术,了解科学与技术,了动化科学与技术,化科学与技课程期末化技术在人类社会自动化技术在人解自动化技术在了解自动化技术术,自动化目标人类社会发展中技术在人类考试发展中的作用和地类社会发展中的在人类社会发展2位,自动化技术的作用和地位,自动的作用和地位,中的作用和地位,社会发展中当前概貌和未来发化技术的当前概自动化技术的当自动化技术的当的作用和地展。能正确分析和貌和未来发展。能前概貌和未来发前概貌和未来发位,自动化7
7 本课程为考查课,考核方式为期末考核。 (二)考核方式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及所占比例(%)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1 自动化与自动化学科(10%) 自动化的基本原理(30%) 期末考核 课程目标 2 控制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畴(30%) 期末考核 课程目标 3 自动化与自动化学科(10%) 自动化学科的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20%) 期末考核 六、成绩评定 (一)评定方式 《专业导论》期末考核报告成绩。 (二)评分标准 课程 目标 评价 项目 评分标准 90-100 80-89 70-79 60-69 0-59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课程 目标 1 期末 考试 能够掌握自动化的 研究内容,自动化 基本方法与核心概 念,自动化系统部 件与设计开发基本 思想和方法,掌握 自动化专业基本理 论和技能,理解自 动化专业的整体框 架。依据考试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细 则 阅 卷 , 成 绩 在 90~100 之间评定为 优秀。 能够掌握自动化 的研究内容,自动 化基本方法与核 心概念,自动化系 统部件与设计开 发基本思想和方 法,掌握自动化专 业基本理论和技 能,理解自动化专 业的整体框架。依 据考试试题参考 答案及评分细则 阅 卷 , 成 绩 在 80~89 之 间 评 定 为良好。 能够掌握自动化 的研究内容,自 动化基本方法与 核心概念,自动 化系统部件与设 计开发基本思想 和方法,掌握自 动化专业基本理 论和技能,理解 自动化专业的整 体框架。依据考 试试题参考答案 及 评 分 细 则 阅 卷,成绩在 70~79 之 间 评 定 为 中 等。 基本能 够掌握自 动化的研究内容, 自动化 基本方法 与核心概念,自动 化系统 部件与设 计开发 基本思想 和方法,基本掌握 自动化 专业基本 理论和技能,理解 自动化 专业的整 体框架。依据考试 试题参 考答案及 评分细则阅卷,成 绩在 60~69 之间评 定为及格。 对控制理论 的基础知识 和技能掌握 较差。依据 考试试题参 考答案及评 分 细 则 阅 卷,成绩在 0~59 之间评 定 为 不 及 格。 课程 目标 2 期末 考试 能够了解目前比较 先进的自动化科学 与技术,了解自动 化技术在人类社会 发展中的作用和地 位,自动化技术的 当前概貌和未来发 展。能正确分析和 能够了解目前比 较先进的自动化 科学与技术,了解 自动化技术在人 类社会发展中的 作用和地位,自动 化技术的当前概 貌和未来发展。能 能够了解目前比 较先进的自动化 科学与技术,了 解自动化技术在 人类社会发展中 的作用和地位, 自动化技术的当 前概貌和未来发 基本能 够了解目 前比较 先进的自 动化科学与技术, 了解自 动化技术 在人类 社会发展 中的作用和地位, 自动化 技术的当 前概貌 和未来发 对目前比较 先进的自动 化科学与技 术,自动化 技术在人类 社会发展中 的作用和地 位,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