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测试题 【基础练习】 1.给加点字注音 轩榭()重峦()叠嶂()丘壑() 嶙峋()称心()池沼()斟酌() 镂空()蔷薇()着眼() 2.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A、寂寞映衬镂空玲珑自出新裁B、标本赞叹池沼蔷薇因地 治宜 ∂、轩榭雷同鉴赏嶙峋重峦叠嶂D、藤萝依傍琢摩芭蕉任 其自然 3.解释有误的一项 A、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剪裁、创造。B、嶙峋:高大的样子。 C、轩榭:轩,有窗的廊子或小室;榭,建筑在台上的小屋。 D、镂空: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追求()配合()玲珑()赞叹() 单调()斟酌 )忽略()自出心裁() 5.选词填空: (1)谁如果要()我国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玩赏欣赏鉴 赏观赏)
《苏州园林》测试题 【基础练习】 1.给加点字注音: 轩榭( ) 重峦( )叠嶂( ) 丘壑( ) 嶙峋( ) 称心( )池沼( ) 斟酌( ) 镂空( ) 蔷薇( ) 着眼( ) 2.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 A、寂寞 映衬 镂空 玲珑自出新裁 B、标本 赞叹 池沼 蔷薇 因地 治宜 C、轩榭 雷同 鉴赏 嶙峋 重峦叠嶂 D、藤萝 依傍 琢摩 芭蕉 任 其自然 3.解释有误的一项( ) A、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剪裁、创造。 B、嶙峋:高大的样子。 C、轩榭:轩,有窗的廊子或小室;榭,建筑在台上的小屋。 D、镂空: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追求( ) 配合( ) 玲珑( ) 赞叹 ( ) 单调( )斟酌( )忽略( ) 自出心裁( ) 5.选词填空: (1)谁如果要( )我国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玩赏 欣赏 鉴 赏 观赏)
(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而不仅是()。(技术艺 术) (3)用图画来比方对称建筑是()画,而不是()画。(美术图 案) (4)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依 赖依靠依傍) (5)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另外一点。(忽略忽视) (6)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者注意()美。(图画图案) (7)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的感觉.(闲适舒 (8)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美。(图案图画) 按照上下文的语言环境,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假如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 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标本: (2)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阅 历 (3)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的照片。斟 酌: (4)那些门和窗尽量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也别具匠心。 别具匠心 7.填空
(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 )而不仅是( )。 (技术 艺 术) (3)用图画来比方对称建筑是( )画,而不是( )画。(美术 图 案) (4)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 )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依 赖 依靠 依傍) (5)游览者必然也不会( )另外一点。 (忽略 忽视) (6)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者注意( )美。 (图画 图案) (7)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 )的感觉.(闲适 舒 适) (8)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 )美。(图案 图画) 6.按照上下文的语言环境,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假如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 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标本: (2)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 阅 历: 。 (3)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的照片。斟 酌: 。 (4)那些门和窗尽量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也别具匠心。 别具匠心: 。 7.填空:
(1)《苏州园林》是现代作家_写的一篇_文,作者从欣赏者的角度出发, 用高度_的语言,地说明了苏州园林异中之同的整体_,又用生动而具体的语 从各个方面_出一幅幅画面。 (2)苏州园林源远流长,近的四五百年,远的上千年,全国,满 世界,现存园林近二百处。苏州园林的和匠师们将大_的景物,根据他们的艺术 和对美的追求,概括、提,创造出富有诗_画意的园林,使它成为艺术品。 8.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们常说,;其实未必如此。我市第二皮革厂最近生产了一种仿皮轧花书 包,做工讲究,款式新颖:一只才卖12元呢! A、价廉很可能物也美B、价廉就不可能物也美 、价高必定物美D、价高未必物美 下列一段话中画线的四句话,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主题班会一开始,(A)林非就首先第一个上台发言。他说:“(B)我语文 不好的原因是课余时间没有阅读课外书的结果。我决心向张红学习,(C)每天 课外阅读量至少在2000字以上,争取天天写读书体会……”(D)林非的发言, 贏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10.展开联想,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 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 仿写句子。 例句: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坎坷。选择了宁静,你也就选择了孤单。 仿句:选择了,你也就选择了
(1)《苏州园林》是现代作家 写的一篇 文,作者从欣赏者的角度出发, 用高度 的语言, 地说明了苏州园林异中之同的整体 ,又用生动而具体的语言, 从各个方面 出一幅幅画面。 (2)苏州园林源远流长,近的四五百年,远的上千年, 全国, 满 世界,现存园林近二百处。苏州园林的 和匠师们将大 的景物,根据他们的艺术 和对美的追求,概括、提 ,创造出富有诗 画意的园林,使它成为艺术品。 8.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们常说, ;其实未必如此。我市第二皮革厂最近生产了一种仿皮轧花书 包,做工讲究,款式新颖:一只才卖 12 元呢! A、价廉很可能物也美 B、价廉就不可能物也美 C、价高必定物美 D、价高未必物美 9.下列一段话中画线的四句话,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主题班会一开始,(A)林非就首先第一个上台发言。他说:“(B)我语文 不好的原因是课余时间没有阅读课外书的结果。我决心向张红学习,(C)每天 课外阅读量至少在 2000 字以上,争取天天写读书体会……”(D)林非的发言, 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10.展开联想,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 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 。 11.仿写句子。 例句: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坎坷。选择了宁静,你也就选择了孤单。 仿句:选择了 ,你也就选择了
1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条街成了商业街后,行人从早到晚川流不息。 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化合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C、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D、如果只有良好的愿望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就会适得其反。 13.关联词语填空恰当的是( ()说早期的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局限,()近10多年来 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导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这 不是某个国家能够独立解决的,()国际间的协调和联合,()能实现人类 与自然的和谐。 A.尽管但是只要就B.尽管那么只有才 C.如果那么只有才D.如果但是只要就 14.依次填写词语恰当的是( (1)湿沙层的水分足够()固定沙丘的植物的需要。 (2)无论植树还是种草,土壤中()有充足的水分。 (3)那么低而厚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 A.供给必需预告B.供应必须预告 C.供应必须预兆D.供给必需预兆 15.解释加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一
1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条街成了商业街后,行人从早到晚川流不息。 B、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化合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C、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D、如果只有良好的愿望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就会适得其反。 13.关联词语填空恰当的是( ) ( )说早期的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局限,( )近 10 多年来 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导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这 不是某个国家能够独立解决的,( )国际间的协调和联合,( )能实现人类 与自然的和谐。 A.尽管 但是 只要 就 B.尽管 那么 只有 才 C.如果 那么 只有 才 D.如果 但是 只要 就 14.依次填写词语恰当的是( ) (1)湿沙层的水分足够( )固定沙丘的植物的需要。 (2)无论植树还是种草,土壤中( )有充足的水分。 (3)那么低而厚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 )。 A.供给必需预告 B.供应必须预告 C.供应必须预兆 D.供给必需预兆 15.解释加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
(2)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败笔— (3)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 寂寞。 寂寞— (4)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 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胸中有丘壑— 【课文选读】 《苏州园林》选文 (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 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各地园林多少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我国的园林,苏州 园林就不该错过。 (2)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间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讲究假山池沼的(),讲究花草树木的(), 讲究近景远景的()。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 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 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人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 中”的。 阅读选文,联系全文说明的对象是_,说明对象的整体特征是_,属于类 型的说明文。 2.用“一”线画出(1)(2)段的中心句
(2)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败笔—— (3)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 寂寞。 寂寞—— (4)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 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胸中有丘壑—— 【课文选读】 《苏州园林》选文一 (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 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各地园林多少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 )我国的园林,苏州 园林就不该错过。 (2)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间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 ),讲究假山池沼的( ),讲究花草树木的( ), 讲究近景远景的(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 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 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人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 中”的。 1.阅读选文,联系全文说明的对象是 ,说明对象的整体特征是 ,属于 类 型的说明文。 2.用“-”线画出(1)(2)段的中心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