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镜鸣琴(圆明园四十景图之 ▲万方安和(圆明园 解释是:“夫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十景图之一1 圆明园曾被法国传教士王致成誉为“万园之 达人之睿智也”,表达了为君要中庸、明察的意 圆 园",是清代皇帝理政、居住、娱乐的场所。圆明 明 园择址于北京西郊海淀,始建于1709年,历经康 圆明园包括圆明、长春、万春三园,占地面 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六代皇帝,共 积约350公顷,其中水面占1/3强。园明园引用 150余年的建造,最终毁于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 玉泉山和万泉河两水系入园,挖池堆山,形成仿 的劫掠和大火,对“圆明”的含义,雍正皇帝的 江南水乡景色的复层山水空间,其间穿凿有120
方壶胜境(圆明园四 ▲磨溪乐处圆明园 景图之一1 多组园林建筑,再配以繁茂的植物,形成集锦式 仿晋代诗人陶渊明《桃花源》意境的武陵春色等十景图之 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是按照古人对中华大地的认 景区、景点,真可谓包罗万象 识而布局的圆明园主体部分以九洲清晏为中心, 圆明园是以水景为主的园林。其理水的技巧 以九洲清宴岛为首的九岛沿后湖环列,象征“禹 发挥到了极致。园内既有福海那样宽达600米的 贡九洲”,其东的福海象征东海,中间有蓬岛瑶 水面,还有大量宽度不足百米,甚至只有几十米 台,其北有紫碧山房象征昆仑山。园中还有仿西 十几米的水口、河道和池塘。水体空间小到400 湖风光的平湖秋月,仿江南私家园林的安澜园, 平方米,大到30多万平方米,聚散有致,被曲折
长春圆 的水道串连在 点,一理起,形成了水上 游览路线,而围 给了绕着那些不大的 水面或狭窄的河 道,安排了大量 春国的以建筑为主的 景点,充满更多 野趣和更多亲切感,造就了春雨杏花江南般的纤 秀意境和似水的柔情。正所谓:“谁道江南风景 佳,移天缩地在君怀。 明园山体构架以平冈为主,多以平均5-7▲明圆残留的 圆明园远裹现遗迹 米高的土山围合成变幻莫测的空间,其中最窄的 山谷宽仅有3米,再配以嘉树奇花,终于在一个 平坦、广阔的园区内频频造出“山穷水复疑无路,圆明园山水构架 柳暗花明又一村 风韵扰存 的审美奇境。 圆明园中经 康熙、乾隆题名 的就有40景,这 些景点实际上都 是以建筑或建筑 群组为核心的
建筑既是园景的一部分,也是赏景的场所。在圆 明园中分布着的楼、台、殿,阁、亭、榭、轩、馆 等建筑,总面积达16万平方米,这些建筑大约可 分为120多组。从功能上说,它们包括了宫殿,住 所、戏楼、买卖街、寺庙、船坞,藏书楼等各种 游憩类建筑,从平面设计形式上看,它们也丰富 多姿,包括了万字形(如万方安和).田字形等等 建筑群的组合形式更是灵活多变、出神入化。所 有的建筑都与周围的景致相协调,溶合在水天林 路之中。长春园的西洋楼,是意大利画家朗世宁 法国传教土蒋友仁、王致诚设计井监制的,主题 是西洋的喷泉及选水艺术,其风格为洛可可式, 但它糅合了中国式建筑的大屋顶、琉璃瓦、雕饰 花纹、铜铸鸟兽喷水口等要素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将圆明园与埃及金字塔并 列誉为人类文明的奇迹。然而在1860年和1900 年,正是来自雨果故乡的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 彻底毁灭了这一奇迹。目前,劫难后圆明园所剩 的残垣断壁已被辟为遗址公园而加以保护
颐和 ▲颐和园万寿山与昆明湖形成全园山水构架 万寿山 位于北京西郊的颐和园 V顾和园须你灵境象征佛教天国 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 皇家园林。颐和园占地290 公顷,其中水体约占总面积 的4/5,颐和园原名清漪园, 始建于1750年,当时乾隆建 园的目的是为其母祝60大 寿。1860年清漪园毁于英法 联军之手。1884年-1888年 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 3600多万两白银重修清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