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尽层d JFET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②Vs对沟道的影响 GD间PN结的反向电压增加,使靠近 VDs→b1漏极处的耗尽层加宽呈锲形分布 ·Vcm=Vp时,在紧靠漏极处出现预夹断。 ·VDs个→夹断区延长但lD基本不变
6 4.1.1 JFET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g 工作原理 ② VDS对沟道的影响 d s P + N P + 耗尽层 g d s P + N P + g d s P + N P + g d s P + N P + • VDS → ID GD间PN结的反向电压增加,使靠近 漏极处的耗尽层加宽,呈楔形分布。 • VGD=VP 时,在紧靠漏极处出现预夹断。 • VDS →夹断区延长,但ID基本不变
2.工作原理V、和V同时作用时 D ma =0V 0.5V D DS N G D +1 G
7 2. 工作原理 ③ VGS和VDS同时作用时
411JFET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综上分析可知 JFET栅极与沟道间的PN结是反向偏置的,因此 i≈0,输入电阻很高 JFET是电压控制电流器件,i愛vcs控制 预夹断前与vs呈近似线性关系; 预夹断后,i趋于饱和 ·沟道中只有一种类型的多数载流子参与导电, 所以场效应管也称为单极型三极管。 #为什么JFET的输入电阻比BJT高得多?
8 综上分析可知 • 沟道中只有一种类型的多数载流子参与导电, 所以场效应管也称为单极型三极管。 • JFET是电压控制电流器件,iD受vGS控制 • 预夹断前iD与vDS呈近似线性关系; 预夹断后, iD趋于饱和。 # 为什么JFET的输入电阻比BJT高得多? • JFET栅极与沟道间的PN结是反向偏置的,因此 iG0,输入电阻很高。 4.1.1 JFET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12JFET的特性曲线及参数 1输出特性,=∫(vm)wrc 2转移特性6=/() GS DSS PSvs≤0 ID/mA ID/mA 可变电阻区 击穿区 恒流区 4812162024 #JFET有正常放大作用时,沟道处于什么状态?
9 4.1.2 JFET的特性曲线及参数 # JFET有正常放大作用时,沟道处于什么状态? D DS GS const. ( ) = v = i f v 2. 转移特性 D G S DS const. ( ) = v = i f v (1 ) ( 0) P G S 2 P G S D = DSS − V v V v i I VP 1. 输出特性
4.12JFET的特性曲线及参数 3.主要参数 十@夹断电压v或so:漏极电流约为零时的V值 ②饱和漏极电流lss:Ves=0时对应的漏极电流。 ③直流输入电阻Rs:结型FET,反偏时Rc约大于107s2。 ⑨最大漏源电压 V(BR)DS;最大栅源电压vBRs ⑤最大漏极功耗PnN ⑥低频跨导gm:低频跨导反映了ν对i的控制作用。 gn可以在转移特性曲线上求得,单位是mS(毫西门子) 2, GS DSS g1 或8m P(当V≤vs≤0时) GS ⑦输出电阻 DS rd·"az,/ 10
10 4.1.2 JFET的特性曲线及参数 3. 主要参数 ① 夹断电压VP (或VGS(off)): ② 饱和漏极电流IDSS: 漏极电流约为零时的VGS值 。 VGS=0时对应的漏极电流。 ③ 直流输入电阻RGS:结型FET,反偏时RGS约大于107Ω。 ⑤ 最大漏极功耗PDM ④ 最大漏源电压V(BR)DS ;最大栅源电压V(BR)GS ⑦ 输出电阻rd: GS D DS d V i v r = ⑥ 低频跨导gm: DS G S D m V v i g = (当 0时) 2 (1 ) P G S P P G S DSS m − = − V v V V v I 或 g 低频跨导反映了vGS对iD的控制作用。 gm可以在转移特性曲线上求得,单位是mS(毫西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