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政府垄断铸币的起源 在两千多年时间中,政府供应货币的垄断权或独占权,在现 实中仅是垄断金币、银币或铜币之铸造。正是在这个历史时期, 这种垄断权被人毫不怀疑地视为主权的一个根本属性一它披上 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是君主才能使用的神圣权力。这种观念,或 许可以追溯到吕底亚的克罗伊萨斯国王(King Croesus of Lydia) 在公元前6世纪打造第一枚铸币之前,追溯到政府不过是在金属 条块上打上一个证明其成色的标记的时代。 不管怎么样,到了罗马帝国时代,统治者对铸造权的垄断已 经稳固地确立起来了。①在近代之初,让·博丹提出了主权概念, 他认为,俦币权是主权的最重要、最根本的组成部分之一。②中 世纪时期,王室对于铸币、采矿、关税的垄断权一在拉丁文中 被称为regalia一乃是君主的主要收人来源,并且,垄断权也只 能从这个角度观察。显然,随着铸币数量增加,各地政府很快就 会发现,铸币的专有权除了是获取收益的一个诱人来源之外,也 是获得实力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从一开始,君主就不是因为这 ①W.Endemann[15],Vol.IⅡ,p.171.-原注 ②J.Bodi[5],p.176.博丹对于货币的理解比他同时代的人都要深人全面。 他曾经殷切地希望,大国的政府会比成千个小诸侯国和城邦国家更为负责任, 这些小国家在中世纪晚期已经获得了铸币特权,他们比统治着较大疆域的富 裕君主更经常地滋用俦币权。—一原注
28货币的非国家化 是一种公益而要求得到或要求人们承认这种垄断权,相反,在他 们看来,这是政府权力的一个根本性因素。①事实上,铸币在很 大程度上被视为实力的象征,跟旗帜一样,君主透过它来展示自 己至高无上的权力,告诉他的臣民,谁是他们的主子,因为透过 这些铸币,他的头像传播到他的王国最僻远的角落。 政府对于金属重量和成色的保证 一般认为,政府承担的任务最初当然不是制造货币,而是担 保普遍地被用作货币的那些东西的重量和成色,⑧在经过最初的 阶段之后,只剩下三种金属被用作货币,即金、银、铜。人们相 信,这种任务有点相当于确定和执行统一的度量衡制度。 金属块只有在打上了正当的权力当局的印鉴之后,才被认为 是真正的货币,而该当局之使命应当是确保这些铸币具有准确的 重量和十足的成色,从而标明其真实的价值。 然而,在中世纪时代,人们迷信地以为,正是政府的法令赋 予了这些货币以价值。尽管经验总是证明这种想法不对,但这种 “价值强加”(valor impositus)③学说却被大多数法律理论所接受, 并在某种程度论证了君主可以强行赋予包含较少重量贵金属的铸 币也具有其标称重量之价值,尽管君主的这些做法经常失败。 (在20世纪初期,这种中世纪的学说又被德国教授纳普 ①这一论断适用于邮政垄断,在所有地方,邮政垄断所提供的服务都是每况愈 下,在大不列颊(据1976年5月25日的伦教《泰晤士报》报道),邮政工人 工会总书记(!)最近这样评论邮政服务,“这种政治局面已经让一种一度相 当卓越的公共服务沦为歌舞杂要表演场上的一个笑话”。从政治角度看,广播 的垄断可能会更为危险,但从经济上看,我不相信还有什么样的垄断比垄断 货币发行更有害的了。一一原注 ②参见Adam Smith[54,p.40]:“…被称为造币长的官衙,类似麻布呢绒检 查官制度。”一原注(中译本见《国民财言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 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2页) ③Endemann[15],p.172.-原注
第三章政府垄断铸币的起源 29 [C.F.Knapp]复活了,他写的《货币的国家理论》[State Theory of Money]对于当代法律理论似乎也具有一定影响。)① 我们没有理由怀疑,私人企业如果获准铸币,会不具备提供 健全的、至少是可以信赖的俦币的能力。事实上,私人企业曾偶 而获准铸造货币,或被政府授权铸造货币。然而,由于提供统一 的、容易辨认的铸币的技术性任务一直是一个重大难题,所以, 由政府来铸造货币至少是一项有益的安排。不幸的是,政府很快 就发现,这一工作不仅有益于社会,也非常有利可图,至少在人 民没有其他选择而只能使用它们所提供的货币的时候。铸币税 (seignorage),即抽取出来用以支付俦造成本的那笔费用,成了一 笔诱人的收入来源,并很快就上涨到远高于硬币制造成本的水 平。在人们拿着金属块到政府的熔炉去铸造货币的时候,政府也 强行留下太多部分,这只是掠夺人民的第一步;在中世纪,收回 流通中的俦币重新铸造成金银含量较小但却标明同样价值的硬币 的做法,则日益普遍。下一节中,我们将讨论这种降低成色的后 果。而由于政府在发行货币方面的职能已不再只是认证一块金属 的重量和成色,而涉及到有意识地确定其所发行之货币的数量, 因而,政府已完全不适于承担这一任务。我们可以十足有把握地 说,所有地方的政府都一直在滥用人民对于它们的信赖而欺诈人 民。 纸币的出现 由于最初的货币只是俦币,所以政府的特权只涉及到俦币的 发行,而后这种特权扩展到新出现的其他形态的货币上。这些种 类的货币最初是在政府需要资金而企图通过强制借贷筹措款项时 出现的,这是政府给人民的收据,它们下令人民必须将其作为货 ①Knapp[36],并对照Mann[41].一原注
30货币的非国家化 币接受下来。对于我们的研究来说,政府纸币与此后银行纸币的 逐渐形成的意义是不易厘清的,因为在相当长时期中,并没有出 现标出不同称号的新型货币,而只是把索取政府垄断发行之现有 金属货币的权利写在纸上而已。 纸币或其他代替金属的代币券(token)本身,不可能有任何 被人看重的市场价值,从而被人们作为货币而接受和持有,除非 它们代表着对于某些贵金属的索取权(claim)。要想被人们作为 货币接受下来,它们最初必须具有其他的价值来源,比如可以兑 换成另一种货币。因此,金和银,或对它们的索取权,在很长时 期仍是唯一的货币,在它们之间,可能会存在某种竞争;而自19 世纪银价急剧下跌之后,银也不再能够真正地对金构成竞争了。 (对我们目前探讨的问题而言,金银复本位制[bimetallism]的可 能性①无关紧要。) 控制纸币的政治与技术可能性 然而,自纸币本身在世界各地稳固确立之后,局势已经截然 不同了。在金属货币居于统治地位的时候,政府垄断货币发行就 已经够糟糕的了。在纸币(或其他代币券)一它们能够提供最 好的和最糟糕的货币一一被置于政治控制之下后,这种垄断就变 成了一场无可救药的灾难。如果一种货币的发行量被一个机构刻 意控制着,而这个机构的自私自利驱使它满足其使用者的愿望, 测它就是一种最佳货币。而一种货币,如果被操纵用来满足特定 集团利益之需要,则必然是有可能出现的最恶劣的货币(第十八 章)。 纸币的价值显然能够被人根据不同的原则管理操纵一再也 没有比下面这一点更可疑的了:具有不受限制的权力的民主政府 ①下文第七章。—原注
第三章政府垄断铸币的起源31 能够令人满意地操纵它。尽管乍一看,历史经验似乎能够证实下 面的信念:只有黄金能够提供币值稳定的货币,所有的纸币都迟 早会贬值。然而,我们对于决定货币价值的过程的深入分析则告 诉我们,这种偏见尽管是可以理解的,但却是站不住脚的。从政 治角度看,政府不可能实施金本位制,但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我 们有理由怀疑,人们在技术上做不到控制符号货币的发行数量, 以使其价值能得到准确的体现;而只要达到这一要求,我们就可 以设想,人们会接受它,它仍然具有价值。因而,如果现在获得 允许,我们就可能得到多种完全不同的货币。它们不仅是同一种 货币的不同面额,而是有不同的标记单位,它们的相对价值会不 断浮动。同样,可能在多个国家同时流通几种货币,从而给人们 自由选择的空间。而对这种可能性,迄今并未被人认真地思考 过。即使自由企业制度最激进的鼓吹者,比如哲学家赫伯特·斯 宾塞(Herbert Spencer)①或法国经济学家约瑟夫·加尔尼埃 (Joseph Garnier)②,也似乎只是主张私人铸币,而l9世纪中叶的 自由银行业(free banking)运动也只是呼吁银行有权根据通用货 币发行货币。③ 货币的垄断支撑着政府的权力 诚如我们下面看到的,政府发行和操纵货币的专有权当然无 助于我们得到优于其他制度下的货币,它甚至可能是糟糕得多的 货币,它只是政府实施其主导政策的一个重要工具,极大地有助 于政府权力的广泛增长。当代的政治在很大程度上以下面的假设 为基础:政府有权随自己的意愿创造任何数量的货币,并使人们 接受之。政府据此而强有力地捍卫着自己的传统权力。然而,也 ①Herbert Spencer[57].—原注 ②Joseph Garnier[21].—原注 ③ Vera C.Smith[55].--原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