⑧五代:石头宗门下分化出 云门、法眼二宗,禅宗“五 家”正式形成。 ①神会到洛阳, 创立菏泽宗。 ⑨北宋:临济宗又分化出黄 龙、杨岐两派,禅宗“七宗” 正式形成。 ®约770年马祖道一在洪州 (今南昌)创洪州宗。 六祖雕能 1929年胡适作《神会和尚传》,掀四 ⑤约800年百丈怀海改革寺 起《坛经》和禅宗研究的热潮。 院制度,制定“百丈清 规”,这是禅宗历久不衰 型1291年《坛经》宗宝本问世,是流 的一个重要保障。 传最广的《坛经》版本。 900 12001291 1800 1929 五代 841 00 1200 18001900 ⑦晚唐:洪州宗门下分化出为仰、临济 二宗,石头宗门下发展出曹洞宗。 功 ⑥841年起,唐武宗灭佛,佛教诸宗一蹶 1900年《坛经》敦煌本被 不振,唯有禅宗和净土宗继续流传。 发现,成为研究早期《坛 经》的重要资料。 约780年,《坛经》敦煌本问世, 这是流传至今的最早的版本。 @约750年石头希迁在衡山创立石头宗。 武侧天 神秀受信于武则 天,使北宗禅占 据朝庭。南宗则 隐于丛林。 初相达摩
从《楞伽经》到《坛经》 禅宗经典的演变 佛经是用来阐明佛法的,虽然佛法的核心思想不会变,但不同的经书立意的角 度不同,所阑述的侧重点也不同,因此对一个佛教宗派来说,奉持哪一部经典 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禅宗的经典有很多,但大体来讲经过了《楞伽经》一《金 刚经》一《坛经》的演变。 ◆达摩与《楞伽经》 禅宗初祖著提达摩来中国弘法,所持经典是四卷《楞伽经》,达摩传法给 二祖慧可,也是传授《楞伽经》,并说“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 得度世”。慧可依言奉行,并令弟子以《楞伽经》为心要,依此经修行。此后 的几代禅宗祖师,都是将《楞伽经》作为经典相传承,直到五祖弘忍传法给六 祖慧能时,才改用《金刚经》。 《楞伽经》提出了“如来藏”思想。“如来藏”也就是“佛性”另一种称法, 该思想认为“如来藏自性清净”,一切众生本来就具有清净的如来法身,人人 皆可成佛。这是禅宗理论的一个重要来源。 ◆弘忍与《金刚经》 《金刚经》在般若类经典中具有核心地位,而般若学是大乘佛教的理论基 础。《金刚经》重点发挥了“缘起性空”的理论,认为修行即是修心。全经由 佛祖和善于解空的须著提一问一答,围绕“云何降伏其心”展开讨论,破除我、 法二执,破除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甚至“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把矛 头指向庄严的佛祖相。 《金刚经》还破除了对文字的执著,“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并进一步 提出“于法应无所住”,即不要执著于法。相传六祖慧能大师正是听到这一段 而开悟的。 五祖弘忍认识到《金刚经》是一把开启智慧的利剑,它干脆利落,直指内 心,因此五祖传法时把《楞伽经》改为《金刚经》。 ◆慧能与《坛经》 《坛经》是慧能以后禅宗的主要经典,虽然慧能在世时还没有成文的《坛 经》,但《坛经》的主要思想在慧能那里已经形成了。 《坛经》综合了多部经典的精华思想,而又有所创建,它不但是禅宗的理 论基础,而且是唯一一部“本土经典”,所以更适合在中国佛教宗派中传承发 展,后世的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36
禅宗心印的演变 顾名思义,禅宗是注重参禅的宗派,禅宗所奉经典也与参禅法密切相关。在禅宗 史上,经典的奉持经过了如下的演变, 如来弹执著于义解 名相,而《金刚经》 破除了名相。 初祖达摩与《楞伽经》 “如来禅”是《楞伽经》中的一种禅法, 也是一种最古老的禅法。如来禅的本 意为“如来所得之禅”,是证入如来之 境、区别于外道和二乘菩萨所行的 “最上乘禅”。 国化的佛教 五祖弘忍与《金刚经》 “般若空”是《金刚经》的要旨,也是。■《一一一。 禅宗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般若”是 指能使人到达彼岸的妙智慧,“空”是 禅宗经典的演变 说世上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 没有自己的本性,因此是空的。 六祖慧能与《坛经》 《坛经》提出了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 观点,师父传给弟子,以心印心,见性 成佛,这种禅法就是祖师禅,祖师禅综 合了“如来禅”的思想和“般若空”的 思想,是《坛经》之后的一种新的禅风 375
《坛经》与禅宗 《坛经》是禅宗最根本的经典 禅宗的经典最先是《楞伽经》,到五祖弘忍时转变为《金刚经》,六祖慧能之后 出现了《坛经》,后世一直奉《坛经》为禅宗最主要的经典,禅宗的精华部分就 来自《坛经》,后世禅宗理论的发挥,多数能从《坛经》中找到根据。 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以禅定作为佛教全部修习。在汉传佛教八宗 中,禅宗是影响最大的一宗。它把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与中国传统的入世精神 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佛教真正地融人入了中华文明的主流社会。不但如此,禅 宗还传播到朝鲜、日本,以及欧美等地,充分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在历史上,《楞伽经》《金刚经》《楞严经》《华严经》《法华经》《圆觉经》 《涅槃经》《大乘起信论》等经论都对禅宗产生过影响,与禅宗关系最为密切的 一部经典是《坛经》。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是《坛经》理论的创造者,他首先在曹溪弘法,以后发 展成禅门“五家七宗”,形成了禅宗在中国佛教界的主导地位。慧能的思想主 要反映在《坛经》里,是禅宗的精神的主要来源,可以说在六祖慧能和《坛经》 之后,真正意义上的禅宗才出现。 禅宗区别于其他宗派的最基本的要素是它的成佛理论,平常心即是道,自 心清净即可成佛,这些都是《坛经》提出的,与其他佛经相比,《坛经》有着 明显的不同。 《坛经》所提倡的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等理论至今 仍然是禅宗奉行的宗旨。无论禅宗怎么发展,都可以在《坛经》中找到理论依 据。《坛经》语录体的语言平实易懂。后世禅宗中的机锋较量、口舌之争则往 往令人捉摸不透,但如果先读过《坛经》之后,再见到禅语机锋时,就会像迦 叶一样发出会心的微笑了。 周 C38
吸收各经精华的《坛经》 (坛经)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在广泛吸收各种佛经思想的基础上,经六祖的提 升和弟子的整理而成的。所以(坛经)包含了多种佛经的精华,同时又有所创建,形成 了一种独立的思想体系。 本来无一物Q 。无念为宗 见性成佛。 ~无相仟悔 中 自性三宝 国化的佛教 烦恼即菩提 0 自心是净土 6 《坛经》是禅宗最根本的经 《菩萨戒经》 本元自性 清净 《楞伽经》 《金刚经》 《心经》 《维摩经》 《华严经》 (涅梁经》 佛几一体 无念,无 五蕴皆空, 直心是道场 十玄无碍 一切众生 染迷净悟 相,无住 了无所得 直心是净土 六相圆融 悉有佛性 39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