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贴“福”字的由来 学 民间有个习俗,过年时,把“福” 此,害怕王爷怪罪下来自己也受到 字倒贴在门上;在春节联欢晚会上, 牵连,急中生智,慌忙跪下谎称道: 也时有倒写“福”字的舞台背景。虽 “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和王妃寿高 然我们都知道这是借“福倒了”的谐 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 音“福到了”以图吉利,但从何时起 了,这是吉庆之兆啊!”一向爱听奉承 倒贴“福”字,这“福”字倒贴与什么 话的福晋听了,觉得也合情理。她心 人有关,有怎样的传说?笔者经过多 想:“怪不得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福 方搜集,原来,倒贴“福”字民间还有 到(倒)了,吉语说千遍,金银增万贯。 这样一个故事。 也真难为他们能想出这种招式。”于 早在清代某一年的除夕,恭亲 是,她让恭亲王赏赐了管家和那个 王府的大管家为了讨好主子,挖空 倒贴“福”字的家丁各50两银子。 心思想计策。他想,恭亲王最宠爱的 后来,倒贴“福”字的习俗由达 是王妃,凡事只要王妃高兴他也就 官府第传到平民百姓家,人们都希 高兴,王爷的妃子叫“福晋”,那就在 望过往行人念叨几句:“福到了!福 王妃的称呼上做文章。于是,他就亲 到了!”以此图个吉利。 自写了很多个大大的“福”字,并叫 +++妙语角 人贴在王府的大门上、窗子上和库 房上,以期让王爷和妃子看了高兴。 某厂伙食差劲。小李用筷 不料那个家丁做事不细致,忙三火 子扒拉着碗里的“溜肉片”,皱 四地竞把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 着眉头说:“肉片呢?”小王笑嘻 为此恭亲王十分恼火,他想鞭笞惩 嘻地说:“溜了!不然,怎么叫 罚那个做事马虎的家丁。大管家见 溜’肉片呢!” 1-35
面家会诊 8980088%、 省略号前后的点号如何处理? 一概省略? 全部保留? 还是…? 号共用了二百多处。多数是点号 纯属多余 用在前面,如“杀革命党。唉,好看 好看,…”;一部分干脆不用,如 省略号前后的点号如何处 “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理,在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 …”:而用在后面的最少,只有 中,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但文件 《药》三例,《明天》二例。如:“嘴里 中的例句,其实已经提供了答案。 哼着说,‘这老东西…。”由此可 请看例句:“在广州的花市上,牡 见,省略号前后标点的用法,确实 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 是个问题,不但各人的处理方法不 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 同,就是同一作家,也会“随心所 在一起啦!”这里省略号前后都没 欲”。依我的看法,不用是大势所 有其他点号。我觉得应该照此办 趋。不用,既不影响读者对语言的 理。道理其实很简单,既然连文字 理解,又符合方便经济的原则,何 都省略了,标点符号还留着干啥? 乐而不为呢? (娄底) (赵乙) 顿号可省 大势所趋:不用 请看下列句子:“走进商场,琳 我查了鲁迅的《呐喊》,省略 琅满目,家用电器空调、冰箱、电视 1-36
机、录音机、…可谓应有尽有。” 概加上容易规范,而视情况具体掌 这里,省略号前的顿号是应该省去 握,则难免继续出现混乱。 也是必须省去的。这是因为,顿号 (孙山) 表示的是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 的停顿。既然“录音机”后面的词语 不要舍本求末 已省略,顿号也就同时失去了存在 的条件,因为词语和标点符号是不 标点符号是文化发展的产物。 能并列的。而这样的差错并不鲜 郭沫若曾说过:“标点之于言文有 见,如袁珂校注的《山海经》:“巫 同等的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 咸、巫即、…十巫从此升降,百药 言文而无标点,在现今是等于人而 爱在。”省略号前的标点同样应该 无眉目。”省略号前后的点号如何 省去。 (李美仙) 处理,关键要看这些点号具有什么 样的作用:如果有助于理清句子的 省略号是标号 结构,方便读者的阅读,那是万万 省不得的。比如:“这几年里,我去 我想提请大家注意一个问题: 过山东、福建、浙江、安徽、四川、辽 省略号是标号而不是点号!省略号 宁…福建、浙江的水,四川、辽宁 虽然也能起到停顿的作用,但这种 的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省 停顿的提示是不明确的,因为省略 略号后面如果不加一个逗号或者 号也可能省掉的是个别词语而不 句号,两个句子便有“粘连”在一起 是整个句子,因此在实际阅读过程 的感觉,造成视觉上的困惑。为了 中,人们往往会犹犹豫豫,不知如 省一个标点符号而导致行文眉目 何掌握停顿和语气。这在相当程度 不清,岂不是舍本求末的做法? 上影响了阅读质量。请读读下面这 (钱朝) 句话:“我想,你应该去看看黄哥、 李姐…他们这一家人,早不是先 请看两个例句 前的景象啦!”一般人读到省略号 处,总要试探地看看能否和后面连 在说出我的观点以前,请大家 在一起,不敢轻易停顿。与其让读 先看两个句子: 者猜谜,还不如干脆加上点号。一 一、该厂可以生产电机、电表 1-37
电线…多种产品。 儿去了么?…不知道?…混 二、该厂可以生产电机、电表、 蛋!”这个句子中的省略号,是为了 电线…,多种产品在省级评比中 表现通电话时断断续续的说话过 获奖。 程。在省略号的前面,既有叹号, 在第一→个句子中,省略号后是 也有问号,这就把“潘四爷”说话 不能加点号的,因为“多种产品”和 时的神态和腔调完全表现出来 “电机、电表、电线”是同位结构,它 了。我认为这样处理是合理的。若 们是“生产”的宾语,中间不能用点 是把这些符号去掉,非但达不到 号断开。 现在的表达效果,甚至连句子都 在第二个句子中,省略号后是 会读不通顺。 不能不加点号的,因为“多种产品” (宏波) 和前面的句子没有关系,它是“获 奖”的主语。只有在省略号后加上 句子是否完整 句号或者逗号,这个句子的结构才 清晰无误。 省略号前的点号如何处理,关 因此,我的观点是:有时,省略 键是看前面的句子是否完整。如果 号后的点号是省不得的。(陶廷桢) 是个完整的句子,问号、叹号毫无 疑问应该保留,即使是句号同样也 问号、叹号不可或缺 应该保留。因为省略号不能改变前 句既定的语义和语调。不然,既会 省略号前面的句子,如果是疑 破坏前句的准确与完整,而且还会 问句或感叹句,其疑问或感叹语气 影响后句与前句的衔接和贯通。省 自然紧附于后,同后面省略的内容 了一个标点,导致如此后果,这是 无关,那么一定要用上“?”或“!”。 得不偿失的。 且看曹禺《日出》中的一个例句: 如果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情 “(连忙打电话)喂喂,是新报馆么? 况便大不一样,不仅顿号应酬,逗 我姓潘,我是潘四爷呀!…我找 号、分号同样应该去,因为这些 总编辑张先生说话。快点!快点! 标点只表示句内停顿,而紧随在后 …什么?出去了?他刚才?… 的省略号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保 哦,他刚出去。…你知道他上哪 留这些点号,只会隔断文气,影响 1-38
阅读。 (刘理忠) 述句,一个是疑问句,如果去掉后 者的问号,怎么分得清楚?有时,句 冒号酌情处理 子中也许有疑问词可以起到提示 作用,如“你怎么知道他去过北京、 省略号前如果是曾号,我认 南京、上海…”但还是以用上问 为应该酌情处理。大致有三种情 号为好,增加表述的清晰度。胡裕 况: 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中,举过 一、省略号在引号内,冒号必 两个例子:“你以为…?”“这未免 须保留。如:“出发前,王班长语重 太…!”这两个句子都没有说完, 心长地说:‘…一定要记住我们 但作者为了表达特殊语气,用上了 班的传统。” 问号和叹号。我认为这样处理是正 二、省略号和冒号直接连接, 确的。 (周其五) 省略号后面还有其他文字,冒号 应该保留。如:“赵老师多次说过: 以不省略为上策 …提问的人傻五分钟,不提问 的人傻一辈子。” 有人说,连内容都省了,省略 三、省略号和冒号直接连接, 号后的标点为什么不能省?其实话 省略号是引号内的最后部分或者 不能这么说。 在段末,冒号不宜保留。如:“在这 问号、叹号不能省,毋庸赘 关键时刻,我想起了革命烈士方 言,就是句号也不能省。因为句号 志敏曾经说过……” (李思) 一省,两个句子就会“剪不断,理 还乱”,相信读书人都遇到过这样 特珠语气特殊处理 的尴尬。 非但如此,我现在想说的是, 问号和叹号是用来表示特殊 在省略号后面,连逗号、分号之类 语气的,在省略号前应该保留,在 也以不省略为上策。这样做的最大 省略号后同样应该保留。否则,表 好处,就是能够分清句子内部的结 达的意思可能适得其反。“他去过 构,知道到哪里是正常的停顿,把 北京、南京、上海…”和“他去过 内容省略和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 北京、南京、上海…?”一个是陈 续之类区别开来,不至于因为缺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