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现象 个呢 溶液 水 半透膜(如羊皮纸) 1)糖、无机盐、尿素等溶液,扩散快,易从羊 皮纸渗析出来; 2)明胶、氢氧化铝、硅酸等,扩散慢,不能或 难以渗析出来
1)糖、无机盐、尿素等溶液,扩散快,易从羊 皮纸渗析出来; 2)明胶、氢氧化铝、硅酸等,扩散慢,不能或 难以渗析出来。 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个的 若将待测溶液蒸去水分后: 溶液 半透膜(如羊皮纸) ·前者(扩散快者):易于成晶体析出; ·后者(扩散慢者):大多成无定型的胶状物; Graham首先提出这种胶状物为“胶体”,其 溶液叫作“溶胶
• 前者(扩散快者):易于成晶体析出; • 后者(扩散慢者):大多成无定型的胶状物; Graham首先提出这种胶状物为 “胶体”,其 溶液叫作 “溶胶” 。 若将待测溶液蒸去水分后: 实验现象
2.维伊曼实验 个6 1905年,俄国化学家维伊曼用了200多种 物质做相关实验,得出如下结论: ·“任何物质既可制成晶体状态,又可制 成胶体状态”。 ·例如:典型的晶体NaCI在水中形成真溶 液;但在苯或酒精中则可形成溶胶
• 1905年,俄国化学家维伊曼用了200多种 物质做相关实验,得出如下结论: • “任何物质既可制成晶体状态,又可制 成胶体状态”。 • 例如:典型的晶体 NaCl 在水中形成真溶 液;但在苯或酒精中则可形成溶胶。 2. 维伊曼实验
结论: 个 ·所谓“胶体”,只是物质存在的一 种(分散度)状态,而不是一种特 殊类型的物质。维伊曼实验纠正了 Graham把物质分为晶体和胶体两 类的观点
• 所谓 “胶体”,只是物质存在的一 种(分散度)状态,而不是一种特 殊类型的物质。维伊曼实验纠正了 Graham把物质分为晶体和胶体两 类的观点。 结论:
3.胶体的超微不均匀性 个吊 ·1903年,Zsigmongdy-与Sidentopf发明了 超微显微镜,观察到溶胶粒子的运动, 证明了胶体的超微不均匀性 ·随后的研究人们认识到了胶体系统的特 有的分散程度及其巨大的相界面
3. 胶体的超微不均匀性 • 1903年,Zsigmongdy与Sidentopf发明了 超微显微镜,观察到溶胶粒子的运动, 证明了胶体的超微不均匀性 • 随后的研究人们认识到了胶体系统的特 有的分散程度及其巨大的相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