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女子声带短而薄,因而听起来男性比女性声音略低。此外,同一个人发音时声带的松紧 不同,声音也有高低之别。汉语的声调,如普通话里的du(督)、d(独)、d(赌) d(度),主要是由不同的音高构成的 2音强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声波振幅的大小决定的。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 就弱。敲鼓时,用力大,音强就强,发出的声音就大;用力小,音强就弱,发出的声音就小 普通话里的“孝子”和“儿子”里的“子”音强不同,前一个“子”音强比较强,后一个 “子”音强比较弱。词语中的轻重音主要是音强的不同形成的。并且,声音的强弱在普通话 中还有区别词义的作用,比如“地道”中的“道”,分别读为轻声和非轻声时,所表示的意 思是不一样的。 3音长指声音的长短,是由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决定的。时间长,音长就长:时间短, 音长就短。英语中元音的音长与否,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比如ship(船)和 sheep(羊)的 区别,主要是其中元音的音长不同。 sheep里的li:J音长长,shi里的音长短。在普通话 和多数汉语方言中,音长对于区别字词的意义作用不大,但在语句感情的表达上有一定作用。 轻声音节中的音长较短。例如:读单字“亮”与读轻声词“月亮”的“亮”是有差别的,“月 亮”里的“亮”音长较短。 4音色指声音的特色,是由声波的不同形状决定的。它是每个声音的本质,所以也叫音 质。发声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共鸣器的形状不同,都会造成音色的不同。 1.发音体不同,音色不同。例如,胡琴和口琴的声音不同,原因就在于发音体一个是琴弦, 一个是簧片。普通话中发b时,主要发音器宫是上唇和下唇,发9时,主要发音器官是舌根 与软腭,因而造成了声音的不同。 2.发音方法不同,音色不同。例如:同一把小提琴,用引子拉和在必要时用手指弹拨发出 的音是不一样的。问样,9和h这两个音,主要发音器宫都是古根与软腭,但9是用爆发方 法发音,h是用摩擦方法发音,发音方法不同,因而声音不同。 3.共鸣器不同,音色不同。比如大、小提琴,二者的发音体都是弦,发音方法都是用弓拉, 但是大提琴的共鸣器很大,小提琴的共鸣器很小,音色就不一样,大提琴浑厚、低沉,小提 琴明亮、悠扬。再比如u和0的共鸣器都是口腔,但发u时口腔开度要比发o时小,因而声 音不同 在任何语言中,音色是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 (二)语音的生理性质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生理性质。发音器官及其活动决定语音的区别。 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肺和气管 任何声音都是物体受外力作用发生振动而产生的。气流是发音的动力,呼气时肺是气流的动 力站。气管是气流出入的通道。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支气管、气管到达喉头,作用于声带、 咽腔、口腔、鼻腔等发音器宫,经过这些器宫的调艿而发出不同的语彦。 2.喉头和声带
成年女子声带短而薄,因而听起来男性比女性声音略低。此外,同一个人发音时声带的松紧 不同,声音也有高低之别。汉语的声调, 如普通话里的 dū(督)、dú(独)、dǔ(赌)、 dù(度),主要是由不同的音高构成的。 2 音强 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声波振幅的大小决定的。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 就弱。敲鼓时,用力大,音强就强,发出的声音就大;用力小,音强就弱,发出的声音就小。 普通话里的“孝子”和“儿子”里的“子”音强不同,前一个“子”音强比较强,后一个 “子”音强比较弱。词语中的轻重音主要是音强的不同形成的。并且,声音的强弱在普通话 中还有区别词义的作用,比如“地道”中的“道”,分别读为轻声和非轻声时,所表示的意 思是不一样的。 3 音长 指声音的长短,是由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决定的。时间长,音长就长;时间短, 音长就短。英语中元音的音长与否,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比如 ship(船)和 sheep(羊)的 区别,主要是其中元音的音长不同。sheep 里的[i:]音长长,ship 里的音长短。在普通话 和多数汉语方言中,音长对于区别字词的意义作用不大,但在语句感情的表达上有一定作用。 轻声音节中的音长较短。例如:读单字“亮”与读轻声词“月亮”的“亮”是有差别的,“月 亮”里的“亮”音长较短。 4 音色 指声音的特色,是由声波的不同形状决定的。它是每个声音的本质,所以也叫音 质。发声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共鸣器的形状不同,都会造成音色的不同。 1. 发音体不同,音色不同。例如,胡琴和口琴的声音不同,原因就在于发音体一个是琴弦, 一个是簧片。普通话中发 b 时,主要发音器官是上唇和下唇,发 ɡ 时,主要发音器官是舌根 与软腭,因而造成了声音的不同。 2.发音方法不同,音色不同。例如:同一把小提琴,用弓子拉和在必要时用手指弹拨发出 的音是不一样的。同样,ɡ 和 h 这两个音,主要发音器官都是舌根与软腭,但 ɡ 是用爆发方 法发音,h 是用摩擦方法发音,发音方法不同,因而声音不同。 3.共鸣器不同,音色不同。比如大、小提琴,二者的发音体都是弦,发音方法都是用弓拉, 但是大提琴的共鸣器很大,小提琴的共鸣器很小,音色就不一样,大提琴浑厚、低沉,小提 琴明亮、悠扬。再比如 u 和 o 的共鸣器都是口腔,但发 u 时口腔开度要比发 o 时小,因而声 音不同。 在任何语言中,音色是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 (二)语音的生理性质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生理性质。发音器官及其活动决定语音的区别。 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肺和气管 任何声音都是物体受外力作用发生振动而产生的。气流是发音的动力,呼气时肺是气流的动 力站。气管是气流出入的通道。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支气管、气管到达喉头,作用于声带、 咽腔、口腔、鼻腔等发音器官,经过这些器官的调节而发出不同的语音。 2.喉头和声带
气管的上部接着喉头。喉头是由四块软骨构成的圆筒,圆筒的中部附着声带。声带是两片富 有弹性的肌内薄膜,两片薄膜中间的空隙是声门,声门是气流的通道。声带可以放松或拉紧, 可使声门打开或关闭。声门打开时,气流可以自由通过;关闭时,气流可以从声门的窄缝里 挤出,使声带颤动发出响亮的声音。 3.口腔和鼻腔 喉头上面是咽腔。咽腔是个三叉口,下连喉头,前通口腔,上连泉腔。呼出的气流由喉头经 过四腔到达口腔和鼻腔。口腔、鼻腔、咽腔都是共鸣器,对发音来说口腔最重要。构成口腔 的组织,上面的叫上腭,下面的叫下腭。上停包括上唇、上齿、齿龈、硬腭、软腭和 小舌,硬停在前,是固定的,软腭在后,可以上下升降,教腭后面是小舌。下鹏包括下唇和 下齿,舌头也附着在下腭上。舌是口腔中最灵活的器宫。舌头又分为舌尖、舌面和话根。舌 头的前端是舌尖,自然平伸时,相对着于齿的部分是舌叶,舌叶后面的部分是舌面,舌面后 面的部分是舌根。上腭上面的空腔是鼻腔,软腭和小舌处在腔和口腔的通道上。软腭上开 时,鼻腔关闭,气流从口腔通过,这时发出的声音叫口音。软腭下垂时,口腔中的某一部位 关闭,气流从鼻腔通过,这时发出的声音叫鼻音或纯泉音。如果口腔内无阻碍,气流从鼻腔 和口腔同时呼出,这时发出的音同时在口腔和鼻腔中共鸣,叫泉化音(也叫半泉音或口泉音) 三.语音的社会性质 语音是一种社会现象,具备社会性质。语音的社会性是它的本质属性,突出地表现在语音和 语义的联系上。何种语音表达何种意义、何种意义用何种语音表达,其间并没有必然的、本 质的联系,也都不是个人的决定,而是一定范围内的社会成员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 成”的。在不同语种或方言中,同一个意思会用不同语音来表示,比如“装订成册的著作” 这个意思,在汉语普通话中用sh(书)这一语音形式,在方言中还有Su、u或xu的表示 方法,而在英语中则用[bk7(0k)这一语音形式表达。这正如我国著名的哲学家荀子在《荀 子·正名》中所言:“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宣,异于约谓之不宜。名无固实, 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此外,各语种或方言都有自身独特的语音系统,这也是语音社会性的表现。即使从物理属性 和生理属性上看完全一致的语音单位,在不同语种或方言中也可有不同地位或作用,因而形 成不同的语音体系。比如在普通话中有zCS和功 h ch sh两组声母:私人≠诗人、桑叶≠ 商业,而在粤方言和吴方言中只有一组zcs声母,没有功 h ch sh声母。再如,普适话中 送气音ptk和不送气音bd9分得很清楚,是两套语音单位:兔子≠肚子、跑了≠饱了, 在英语中送气音和不送气音却算作一套语音单位。可见,语音的性质不单单体现在物理和生 理两个方面,还有社会属性,而且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二语音单位 (一)、音素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这是从音色的角度进行划分的。普适话中的“他t”和“踢t” 都各是一个音节,两者声母相同,声调相同,但是a、i不同,即韵母不同,发音就不一样
气管的上部接着喉头。喉头是由四块软骨构成的圆筒,圆筒的中部附着声带。声带是两片富 有弹性的肌肉薄膜,两片薄膜中间的空隙是声门,声门是气流的通道。声带可以放松或拉紧, 可使声门打开或关闭。声门打开时,气流可以自由通过;关闭时,气流可以从声门的窄缝里 挤出,使声带颤动发出响亮的声音。 3.口腔和鼻腔 喉头上面是咽腔。咽腔是个三叉口,下连喉头,前通口腔,上连鼻腔。呼出的气流由喉头经 过咽腔到达口腔和鼻腔。口腔、鼻腔、咽腔都是共鸣器,对发音来说口腔最重要。构成口腔 的组织,上面的叫上腭 ,下面的叫下腭。上腭包括上唇、上齿、齿龈、硬腭、软腭和 小舌,硬腭在前,是固定的,软腭在后,可以上下升降,软腭后面是小舌。下腭包括下唇和 下齿,舌头也附着在下腭上。舌是口腔中最灵活的器官。舌头又分为舌尖、舌面和舌根。舌 头的前端是舌尖,自然平伸时,相对着牙齿的部分是舌叶,舌叶后面的部分是舌面,舌面后 面的部分是舌根。上腭上面的空腔是鼻腔,软腭和小舌处在鼻腔和口腔的通道上。软腭上升 时,鼻腔关闭,气流从口腔通过,这时发出的声音叫口音。软腭下垂时,口腔中的某一部位 关闭,气流从鼻腔通过,这时发出的声音叫鼻音或纯鼻音。如果口腔内无阻碍,气流从鼻腔 和口腔同时呼出,这时发出的音同时在口腔和鼻腔中共鸣,叫鼻化音(也叫半鼻音或口鼻音)。 三.语音的社会性质 语音是一种社会现象,具备社会性质。语音的社会性是它的本质属性,突出地表现在语音和 语义的联系上。何种语音表达何种意义、何种意义用何种语音表达,其间并没有必然的、本 质的联系,也都不是个人的决定,而是一定范围内的社会成员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 成”的。在不同语种或方言中,同一个意思会用不同语音来表示,比如“装订成册的著作” 这个意思,在汉语普通话中用 shū(书)这一语音形式,在方言中还有 su、fu 或 xu 的表示 方法,而在英语中则用[buk](book)这一语音形式表达。这正如我国著名的哲学家荀子在《荀 子·正名》中所言:“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名无固实, 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此外,各语种或方言都有自身独特的语音系统,这也是语音社会性的表现。即使从物理属性 和生理属性上看完全一致的语音单位,在不同语种或方言中也可有不同地位或作用,因而形 成不同的语音体系。比如在普通话中有 z c s 和 zh ch sh 两组声母:私人≠诗人、桑叶≠ 商业,而在粤方言和吴方言中只有一组 z c s 声母,没有 zh ch sh 声母。再如,普通话中 送气音 p t k 和不送气音 b d ɡ 分得很清楚,是两套语音单位:兔子≠肚子、跑了≠饱了, 在英语中送气音和不送气音却算作一套语音单位。可见,语音的性质不单单体现在物理和生 理两个方面,还有社会属性,而且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二 语音单位 (一)、音素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这是从音色的角度进行划分的。普通话中的“他 tā”和“踢 tī” 都各是一个音节,两者声母相同,声调相同,但是 ɑ、i 不同,即韵母不同,发音就不一样
a、i再不能往下分了,它们就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就是音素。音节就是由音素构成的。普 通话的一个音节,最少的由一个音素构成,如“啊a”;最多的由四个音素构成,如“状 huang”就包括功huam四个音素。在(语拼音方案》中,大多数情况是一个字母表示 个音素,如 aoe d;有五个音素是用两个字母表示:功 h ch sh ng er 音素分元音、辅音两类。 元音也叫母音。指的是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历形成的音。普通话中有 10个元音: aoeeiuuer-i(前)-i(后)。 辅音也叫子音。指的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而形成的音。普通话中有 22个辅音: b p mfd t nlkghjgx功 h ch sh r z c s ng 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一般归纳为4点 1.元音发音时,气流在咽头、口腔不受阻碍: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鼻腔时要受到 某部位的阻碍。这是元音和辅音的最主要区别。 2.元音发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辅音发音时,构成阻碍的部位比较 紧张,其他部位比较松弛 3.元音发音时,气流较弱:辅音发音时,气流较强。 4.元音发音时,声带要颤动,发出的声音比较响亮:辅音发音时,有的声带颤动,这样的 辅音叫浊音,声音响亮,如m、n、1、r:有的辅音声带不颤动,声音不响亮,如b、t、z C,这样的叫做清音。 (二)音节 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断,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如“飘 (piao)”,是一个音节,而“皮袄(pi’a0)”,虽与“飘”的音素完全相同,但发音时 中间有短暂间隔,因而是两个音节 普适话除儿化韵的词“花儿”、“球儿”等是两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外,一般是一个汉字一 个音节,这也是汉语普通话区别于其他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 按照汉语传统的分析方法,总是把一个音节分解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 1.声母 指汉语音节中开头的辅音。“普通话”三个音节的声母分别是:pth。22个辅音中除“ng” 不能当声母外(只能用在韵尾,如: zhang chuang),其余的都可以作声母,也就是说 普通话共有21个辅彦声母: b p m fdtnlgk zh ch sh rz cs 此外,有的音节开头的音素不是辅音,就是说音节的声母为零。语音学上称为“零声母”, 这样的音节称为“零声母音”,如“藕如”、“昂dng”等。有了零声母概念,可以说普 通话里所有音节都有声母,都可以分为声母、韵母两部分。汉语拼音里的W和y两个字母, 只出现在零声母音节的开头,如“衣y”“汪mong”等,但Wy是“头母”,而不是声母 它们的作用主要是使音芹界限清楚。 2.韵母 指汉语音中声母后面的部分。韵母由单元音或复元音组成,比如:“普”的韵母里的元音
ɑ、i 再不能往下分了,它们就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就是音素。音节就是由音素构成的。普 通话的一个音节,最少的由一个音素构成,如“啊 ɑ”;最多的由四个音素构成,如“状 zhuɑnɡ”就包括 zh u ɑ nɡ 四个音素。在《汉语拼音方案》中,大多数情况是一个字母表示 一个音素,如 ɑ o e p d;有五个音素是用两个字母表示:zh ch sh nɡ er. 音素分元音、辅音两类。 元音 也叫母音。指的是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普通话中有 10 个元音:ɑ o e ê i u ü er –i(前) -i(后)。 辅音 也叫子音。指的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而形成的音。普通话中有 22 个辅音:b p m f d t n l k ɡ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nɡ. 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一般归纳为 4 点。 1.元音发音时,气流在咽头、口腔不受阻碍;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鼻腔时要受到 某部位的阻碍。这是元音和辅音的最主要区别。 2.元音发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辅音发音时,构成阻碍的部位比较 紧张,其他部位比较松弛。 3.元音发音时,气流较弱;辅音发音时,气流较强。 4.元音发音时,声带要颤动,发出的声音比较响亮;辅音发音时,有的声带颤动,这样的 辅音叫浊音,声音响亮,如 m、n、l、r;有的辅音声带不颤动,声音不响亮,如 b、t、z、 c,这样的叫做清音。 (二)音节 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断,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如“飘 (piɑo)”,是一个音节,而“皮袄(pi’ɑo)”,虽与“飘”的音素完全相同,但发音时 中间有短暂间隔,因而是两个音节。 普通话除儿化韵的词“花儿”、“球儿”等是两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外,一般是一个汉字一 个音节,这也是汉语普通话区别于其他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 按照汉语传统的分析方法,总是把一个音节分解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 1.声母 指汉语音节中开头的辅音。“普通话”三个音节的声母分别是:p t h。22 个辅音中除“nɡ” 不能当声母外(只能用在韵尾,如:zhɑnɡ chuɑnɡ),其余的都可以作声母,也就是说 普通话共有 21 个辅音声母:b p m f d t n l ɡ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此外,有的音节开头的音素不是辅音,就是说音节的声母为零。语音学上称为“零声母”, 这样的音节称为“零声母音节”,如“藕 ǒu”、“昂 ānɡ”等。有了零声母概念,可以说普 通话里所有音节都有声母,都可以分为声母、韵母两部分。汉语拼音里的 w 和 y 两个字母, 只出现在零声母音节的开头,如“衣 yi”“汪 wɑnɡ”等,但 w y 是“头母”,而不是声母。 它们的作用主要是使音节界限清楚。 2.韵母 指汉语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韵母由单元音或复元音组成,比如:“普”的韵母里的元音
为u,“话”的韵母里的元音为u、a;有的韵母中也有辅音成分,nm9两个泉辅音常在韵 尾中出现,如:“通”的韵母On里含有一个元音o与一个鼻辅音nga 普通话韵母共有39个。其中单韵母有10个: areial-i(前)-i(后)eer;复韵母 有14个,二合韵母9个: ai ei go ou ia ie ua uo ue;三合韵母4个: 100 you ual uel 鼻韵母16个,又分前鼻音尾前母8个: an en ian uan an in uen ur,后鼻音 尾韵母8个: ang iang uang eng Ing ueng ong 1ong. 韵母内部按传统的分析方法,又可以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韵母中开口度最大、声 音最响亮的元音为前腹,韵腹前面的元音为前头,后面的音素为韵尾。汉语并非每一个音节 中的韵母都有头、腹、尾三部分。有的音节没韵头,有的没韵尾。但是绝不能没有岗腹。韵 腹是音节中的主干,是不可缺少的主要组成部分。 韵母成分表 音节 韵头 韵腹 韵尾 n 香 3.声调 声调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由于一个音节就是一个汉字,所以也可称为 “字调”。例如“老ldo”,读起来先降低然后又上升,这种先降后升的音高变化形式和开 降幅度就是音芹“老”的声调。普通话有四种基本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声调在 词语和语流中会发生一些变化,也就是有“音变”现象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音节、音素、元音、辅音是各种语言都有的语音概念,而声母、韵母、 声调则是汉语特有的概念 、记音符号 汉语拼音方案》 汉语拼音方案》是给汉字记音的一套注音符号,也是推广普通话的有力工具。1958年2 月11日,由第一届全国(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作为正式方案推行。这是以拼音字母 和拼写方式为内容的一套中华民共和国法定的拼音方案,同时,它也是世界各民族学习汉 语的工具和拼写中国专用名词及词语的国际标准。 所录 汉语拼音方案 (1957年11月1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60次会议通过)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
为 u,“话”的韵母里的元音为 u、ɑ;有的韵母中也有辅音成分,n nɡ 两个鼻辅音常在韵 尾中出现,如:“通”的韵母 onɡ 里含有一个元音 o 与一个鼻辅音 nɡ。 普通话韵母共有 39 个。其中单韵母有 10 个:ɑ o e i u ü –i(前) -i(后) ê er;复韵母 有 14 个,二合韵母 9 个:ɑi ei ɑo ou iɑ ie uɑ uo üe;三合韵母 4 个:iɑo iou uɑi uei; 鼻韵母 16 个,又分前鼻音尾韵母 8 个:ɑn en iɑn uɑn üɑn in uen ün,后鼻音 尾韵母 8 个:ɑnɡ iɑnɡ uɑnɡ enɡ inɡ uenɡ onɡ ionɡ. 韵母内部按传统的分析方法,又可以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韵母中开口度最大、声 音最响亮的元音为韵腹,韵腹前面的元音为韵头,后面的音素为韵尾。汉语并非每一个音节 中的韵母都有头、腹、尾三部分。有的音节没韵头,有的没韵尾。但是绝不能没有韵腹。韵 腹是音节中的主干,是不可缺少的主要组成部分。 韵母成分表 音节 韵头 韵腹 韵尾 啊 ɑ ɑ 今 jin i n 瓜 ɡuɑ u ɑ 巧 qiɑo i ɑ o 香 xiɑnɡ i ɑ nɡ 3.声调 声调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由于一个音节就是一个汉字,所以也可称为 “字调”。例如“老 lǎo”,读起来先降低然后又上升,这种先降后升的音高变化形式和升 降幅度就是音节“老”的声调。普通话有四种基本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声调在 词语和语流中会发生一些变化,也就是有“音变”现象。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音节、音素、元音、辅音是各种语言都有的语音概念,而声母、韵母、 声调则是汉语特有的概念。 三、记音符号 《汉语拼音方案》 《汉语拼音方案》是给汉字记音的一套注音符号,也是推广普通话的有力工具。1958 年 2 月 11 日,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作为正式方案推行。这是以拼音字母 和拼写方式为内容的一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的拼音方案,同时,它也是世界各民族学习汉 语的工具和拼写中国专用名词及词语的国际标准。 附录: 汉语拼音方案 (1957 年 11 月 1 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 60 次会议通过) (1958 年 2 月 11 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
字母表 母 名称 勹廿方廿勿 芒匚 4/世万廿 廿为 子 廿〈/又)儿世厶去 歹廿X)T儿/y芒 只用来拼写外来语、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 字母的手写体依照拉字母的一般书写习惯。 声母表 勹玻坡 摸 匚佛 力得去特予讷为 巛哥 歹科 喝 4基〈款 希 业知 蛋尸诗 日 资 方雌厶思 ⊥在给汉字注音的时候,为了使拼式简短,功 h ch sh可以省作zcs 三、韵母表 i/衣 乌 a)啊 i/y呀 0乙喔 U0×乙窝
一、 字 母 表 字 母 Aɑ Bb Cc Dd Ee Ff Gɡ 名称 ㄚ ㄅㄝ ㄘㄝ ㄉㄝ ㄜ ㄝㄈ ㄍㄝ Hh Ii Jj Kk Ll Mm Nn ㄏㄚ ㄧ ㄐㄧㄝ ㄎㄝ ㄝㄌ ㄝㄇ ㄋㄝ Oo Pp Qq Rr Ss Tt ㄛ ㄆㄝ ㄑㄧㄡ ㄚㄦ ㄝㄙ ㄊㄝ Uu Vv Ww Xx Yy Zz ㄨ ㄎㄝ ㄨㄚ ㄒㄦ ㄧㄚ ㄗㄝ V 只用来拼写外来语、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 字母的手写体依照拉丁字母的一般书写习惯。 二、声 母 表 b p m f d t n l ㄅ玻 ㄆ坡 ㄇ摸 ㄈ佛 ㄉ得 ㄊ特 ㄋ讷 ㄌ 勒 ɡ k h j q x ㄍ哥 ㄎ科 ㄏ喝 ㄐ基 ㄑ欺 ㄒ希 zh ch shi r z c s ㄓ知 ㄔ蚩 ㄕ诗 ㄖ日 ㄗ资 ㄘ雌 ㄙ思 。⊥在给汉字注音的时候,为了使拼式简短,zh ch sh 可以省作 z c s 三、韵 母 表 i ㄧ衣 u ㄨ乌 ü ㄩ迂 ɑ ㄚ啊 iɑ ㄧㄚ呀 uɑ ㄨㄚ蛙 o ㄛ喔 uo ㄨㄛ窝